第一百零二章 金剛之身

平安縣城,龍氏大宅,大雨傾盆。

龍哮雲以“攬雀尾”之勢,用右手捉住了“歃血”的刀背,任憑刀鋒之上的刀氣凜冽,卻無用武之地。

而他的左手卻是負於身後,絲毫沒有出手的意思。

這並非龍哮雲自負,而是他眼界太高。他自小便拜入靜禪宗學藝,雖然名爲俗家弟子,但被羅漢堂首座看中,悉心傳授其畢生所學,比起靜禪宗的嫡傳弟子也不遑多讓了。正道十二宗,四大宗門,兩大祖庭,靜禪宗是爲四大宗門之一,兩大祖庭之一,雄立世間千年,其地位之尊崇,已是天下頂尖。龍哮雲作爲從靜禪宗中走出的弟子,又豈會把一個“血刀”的弟子放在眼中?

這些年來,龍哮雲一多半的時間都在閉關之中,偶有靜極思動,也是外出訪友,與人相互砥礪武道修爲,尤其是近十年來,其境界大漲,關鍵在於他逐漸壓服心猿意馬,雖不悟禪,但能契合靜禪宗中的一個“靜”字,一身佛家功法愈發圓融如意,再給他十年時間,未必不能臻至小圓滿之境,到那時候,休說是一個區區“血刀”弟子,就算是“血刀”寧憶親來,他也有信心一戰。

龍哮雲淡然鬆開手掌,任由那年輕刀客抽刀後撤,甚至還有閒情逸致擡頭去看頭頂落下的萬千雨滴,遙想當年他見到的驚豔一劍,一劍便可使整片雨幕逆流回九天之上,眼前年輕刀客的一刀固然有些許不俗之處,但與那一劍相較,難免相形見絀,不過爾爾。

委實是珠玉在前,瓦礫在後,曾經滄海難爲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孫鵠深吸一口氣,再度拖刀前奔。

漫天雨勢隨着他的前行而傾斜,繼而無數雨滴又被他周身的狂亂氣機所牽引裹挾,圍繞他緩緩旋轉,最終匯聚成一條橫向的巨大龍捲,直衝龍哮雲。

龍哮雲身上的衣衫在狂風吹拂之下獵獵作響,平靜道:“假借外力,嚇唬先天境以下之人還行,想要傷我,卻是癡人說夢。”

話音未落,龍哮雲已經探出右手,五指伸張。如果說這條橫向而行龍捲是一條水龍,那麼龍哮雲的一掌便剛好按在了水龍的額頭位置,體內氣海如大澤蒸騰,無數氣機匯聚於他的右掌之上,使得這條浩浩蕩蕩的龍捲竟是不能前進分毫。

爲何在劃分三大境界時,曾經有人提議將先天境劃分到出神入化三境之中?就是因爲先天境已經有了初步與天地共鳴的本事,雖然不能與天人合一的天人境相比,也不能以撥動萬鈞天象的歸真境相比,但也自有一番氣象,在不曾踏足先天境之人看來,幾乎是無可抵擋。

孫鵠的這一刀,若是對李玄都用出,此時只有玄元境的李玄都縱使不會心生畏懼,也難免要狼狽不堪,可在多年之前就已經踏足先天境山巔的龍哮雲看來,卻是隻剩下班門弄斧的滑稽。

龍哮雲體內的三大丹田齊齊發力,剎那之間循環十二週天,掌間勁力吞吐,將這條“水龍”生生震碎成無數細小水霧。

水霧之後,一道黑影瞬息而至,一刀破開層層障目霧氣,直斬龍哮雲的面門。

龍哮雲微微眯起雙眼,有些驚訝,原來先前的龍捲只是障眼法,真正的殺招卻是藏於其後的一刀,難怪這個年輕人有膽量來挑釁自己,有點門道。

這一刀雖然詭異,但還不至於讓龍哮雲沒有絲毫防備,他化掌爲爪,以五指握住刀鋒,只是這一次他的手掌未能毫髮無傷,被刀鋒上的血芒切割出一條細細紅線,有鮮血滲出。

龍哮雲面露輕微異色,右手再變爪爲拳,直取孫鵠的胸前空門,任由已經是強弩之末的一刀斬落,也要一拳將這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輕刀客的胸膛搗爛。

雙手持刀的孫鵠早有預料,身形滴溜溜地一轉,整個人好似陀螺一般,頓時有無數刀氣四散激射,刀芒如風,卻是讓龍哮雲的這一拳如何也落不下去。

這一番攻守互換,不過在瞬息之間。

瞬息之後,孫鵠身形如長虹,欺近到龍哮雲的身前三尺之內,一刀落下。

龍哮雲冷哼一聲,終於重視幾分,一直負於身後的左手終於遞出。

龍哮雲雙手並出,左手爲“般若掌”,右手爲“大金剛拳”,拳攻掌守,只見他一掌托住刀鋒,這次他不再直接以手掌接觸刀鋒上的血氣,而是運起氣機將其隔開,同時一拳直衝孫鵠的額頭。

雖然孫鵠在千鈞一髮之際,竭力歪頭躲過了這一拳,但手中的“歃血”卻是被龍哮雲以磅礴氣機牢牢吸附在掌心之中,除非他現在棄刀,否則萬無可能抽身而退。

就在他猶豫恍惚的瞬間,一拳落空的龍哮雲順勢一臂橫掃,將他直接掃飛出去,整個人轟然撞入牆壁之中,亂石激射,煙塵四起。

龍哮雲大步上前,便要一拳將這個冒犯龍氏的年輕刀客置於死地。

就在此時,一劍剎那而至,與龍哮雲的拳頭相撞,發出一聲清脆的金石之音。

龍哮雲猛然回頭望去,只見一把帶有劍穗的三尺長劍在雨幕中肆意飛舞,切割出一道道水線,一名中年女子懷中抱有劍鞘,從街道的另一頭正朝這邊緩緩行來。

龍哮雲的臉色變得凝重,“正主終於要現身了?”

抱劍女子在距離龍哮雲還有十餘丈距離的時候,停下腳步,長劍自行歸入鞘中,整個人立於雨中,卻不被淋溼半分。

龍哮雲望向女子,緩緩開口問道:“牝女宗?”

中年女子點了點頭,惜字如金道:“清慧姬。”

龍哮雲一怔,又問道:“你可是宮官的人?”

“正是。”女子點頭,上身隨之微微前傾,話音未落,她懷中所抱之劍再次出鞘,一劍急急掠向龍哮雲。

這一劍的速度之快,更甚於先前孫鵠出刀。縱使是龍哮雲,在如此近的距離之內,也無法躲閃開來,只能被一劍刺中胸膛。

只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這一劍如撞在金石上,竟是沒有想象中鮮血淋漓的景象。

剛剛冒雨趕到此地的李玄都和胡良看到這一幕,對視一眼之後,心中明瞭,龍哮雲八成已經修成“金剛之身”。

武夫體魄,打熬筋骨,淬鍊皮肉,然後輔以體內精純氣機,充斥於筋骨血肉之間,方可刀兵加身而不侵。可佛家卻是不是如此,乃是通過精純氣機淬鍊己身,使得身軀堅固如兵器甲冑本身,打個不太恰當的比方,便是將自己的體魄直接煉化爲一件堅固法寶,故而許多高僧圓寂之後,遺體與生前一般無二,千百年而不朽。反觀尋常武夫,不管生前如何體魄堅固,在身死之後,氣機消散,血氣殆盡,終是白骨一具,與佛家金身不能相提並論。

絕大部分佛家弟子鑄就金身,都是從外家橫練功夫練起,開始是最基本的“鐵衣功”,其次是“金鐘太保功”,然後是“銅人之身”,繼而是“洗髓易筋金經”,最後證得“金剛之身”。

在“金剛之身”之上,還有“金剛不壞之身”,即是“金剛法身”,證得此身之人又稱金身羅漢,號稱天下最勝之身。

龍哮雲已是修成“金剛之身”,故而不懼方纔一劍。想要破去“金剛身”,不能以力破之,而要以巧勝之,方纔孫鵠一刀之所以能在龍哮雲的手掌上割出一線傷口,是因爲“歃血”曾是“血刀”寧憶的早年佩刀,殺人飲血無數,刀鋒之上蘊含濃重血污之氣,污穢金身,方能破開一線。而清慧姬的長劍雖然也非凡品,卻無此等功效,自然破不開“金剛之身”。

清慧姬收回長劍,並無太多意外神情,平靜道:“你果然已經踏足歸真境。”

第二百章零四章 四師兄第一百七十五章 閨閣第六章 幽冥九陰尊第一百五十六章 煉魂鬼域第一百八十章 乾坤倒轉第一百九十三章 無人如我二人第六十二章 手段各出第一百八十八章 互助第四十五章 拔刀相助第二百零一章 佈局第二十三章 鎮魔臺上第一百七十七章 故地尋幽第六十二章 狹路相逢第一百九十一章 藏書樓第一百七十章 雨後來客第三十六章 鐵屍現世第一百六十四章 聯手第一百六十六章 錢能通神第七十四章 五行成丹第一百七十七章 白山黑水第一百七十章 雨後來客第一百七十八章 身後之事第八十章 待客之禮第一百四十三章 另有洞天第四十章 鬥毆第一百四十九章 借君一物第五十一章 訪客第四十三章 煉屍陣第一百八十五章 三代絕學第六十三章 兩敗俱傷第四十九章 孝而不順第二十章 壁立千仞第四十二章 皁閣道統第三十五章 天樂桃源第四十二章 改頭換面第一百七十九章 先生姓徐第一百七十五章 聽雨讀書第一百六十一章 造化神掌第一百六十一章 雙方鬥法第十章 三招第八十二章 二度破陣第九十二章 七殺弒神第二百零二章 逆轉局勢第七十二章 無道來人第二百三十章 登臺第一百四十四章 枯榮輪轉第一五十五章 收網第一百零二章 結怨舊事第一百六十八章 師徒相見第一百八十三章 飛昇之後第一百八十四章 也先那顏第四十一章 陳放之第二十八章 大僞似真第七章 老湯第十八章 張姓青鸞第四十二章 再起漣漪第二百三十三章 月印萬川第四十五章 拔刀相助第一百零九章 鎖妖塔第十八章 飛騎第二百零六章 清微議事第七十八章 一劍落九天第九十章 結社第七十五章 新汗第一百八十三章 湖上簫聲第二百一十六章 問話對答第一百四十章 明心見性第三十二章 少年江湖第三十二章 權勢第一百二十四章 林中道觀第一百八十五章 古木罕第二百二十章 些許苦楚無妨第一百三十六章 護城河第二百二十四章 收拾殘局第一百四十章 天井激戰第三百一十四章 追逃第一百八十九章 劫財劫色第四十章 鬥毆第三十二章 城牆之上第一百二十六章 聽風樓第十章 三人同行第一百五十五章 東山屍影第一百四十五章 孤兒寡母第一百四十九章 借君一物第二百五十二章 象棋第二百九十章 光明教第三百一十三章 隻手擎天第二十五章 七寶菩提第九十四章 蕭翰第二百零七章 觀海樓下第一百九十九章 三百六十一劍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寶九載第一百六十八章 隱士第二百一十二章 天行有常第二百三十一章 攻城始第一百九十二章 天下絕學第三十八章 靠近權力第一百三十六章 花開兩朵第四十四章 館陶城第一百六十五章 禍之所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