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當年總督

衆人繼續前行,那座高塔越來越近。

不過在高塔與鬧市之間,還隔着一座拱橋。來到拱橋之前,就聽到一陣銅鑼聲響,然後就見一頂八擡大轎無聲無息地從橋上走來,走在最前面的是一個衙役打扮之人,方帽皁靴,手中拿着銅鑼,是爲鳴鑼開道。縣官出行鳴鑼,打三響或七響,稱爲三棒鑼、七棒鑼,意爲“速回避”、“軍民人等齊迴避”。知府出行鳴鑼,打九棒鑼,意爲“官吏軍民人等齊迴避”。一州巡撫出來,要打十一棒鑼,意爲“文武官員軍民人等齊迴避”。而總督一級的封疆大吏出行,因是極品,打十三棒鑼,意爲“文武百官官員軍民人等齊迴避”。這人一連打了十三棒鑼,竟是總督的待遇。

在其後又是八名衙役,手中分別舉着“迴避”牌、“肅靜”牌、官銜牌、鐵鏈、木棍、烏鞘鞭、金瓜、尾槍。轎子兩側有護衛兵丁,身披甲冑,手持長槍,頭盔和長槍上都有鮮紅的穗子,聲勢浩大。

不出意外,這一行人同樣不是活人,轎伕都是紙紮的假人,而一衆衙役和護衛兵丁則是神色木然,眼神呆滯。

李玄都停下腳步,仗劍而立。

那一行人也停下腳步,爲首的敲鑼衙役開口道:“大膽!總督大人出行,爲何不讓路?”

這倒是李玄都略微吃驚,因爲一路行來,除了那些巫教中人之外,這滿城鬼物從不與他們交談言語,這還是第一個開口說話的“人”。

既然如此,李玄都便沒有急着動手,反問道:“倒是不知是哪位部堂駕臨?”

那衙役清了清嗓子,道:“爾等且聽好了,我家大人是兵部尚書兼右都御史,總督秦州、中州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餉、管理河道、兼巡撫事。”

李玄都微微一怔。這一串名字雖然很長,但總結起來就是兩個字:“總督”。總督是封疆大吏,早年時,並非常設官職,因事而設,事畢即撤。待到如今,已經是常設官職,統轄一州或數州之地,出任總督之人,常常加授兵部尚書或都御史的官銜。

所謂總督秦州、中州等處地方,說明這位總督乃是秦中總督,自穆宗皇帝以來,朝廷只有過兩位秦中總督,分別是祁英和秦襄,在秦州失陷之後,秦中總督便已經空懸多時,等同被裁撤。

秦襄如今正在遼東領軍,當然不可能出現在此地,而祁英則是死於地師之手,倒是不知道從哪裡又出來一個秦中總督。

李玄都道:“從未聽說過什麼秦中總督,怕不是個冒牌貨。”

那衙役聞言勃然大怒,神色由木然化作猙獰,用手中用來敲鑼的小錘一指李玄都:“來人,把這大膽狂徒拿下!”

在他身後的一衆兵丁應諾一聲,齊齊向李玄都攻來。

李玄都隨意刺出幾劍,便將這幾名兵丁擊退。然後一劍攻向那名敲鑼的衙役。便在這時,敲鑼衙役身後的兩名衙役突然躍出,一人手持“迴避”令牌,一人手持“肅靜”令牌,一左一右向李玄都打來。

李玄都反手一劍挑開“迴避”的令牌,又是一掌拍出,與“肅靜”令牌相擊,只是一掌便將這名衙役直接震碎。

這一番變故,連通剩下的六名衙役也一起動了,加上先前被李玄都逼退的兵丁,將李玄都團團圍住,從四面八方攻來。

這些衙役兵丁,本就是可以化出實體的厲鬼,堪比先天境高手,有了陰氣天時、鬼國地利、羣鬼人和的加成之後,實力暴增,已是突破至歸真境二三重樓,此時羣起而攻,便是歸真境九重樓的高手,也有身死之憂。

不過李玄都已是天人無量境,應對起來自是毫不吃力,以攻代守,劍氣所過之處,必有一名鬼物要化作青煙,縱然它們還能借着此地的濃重陰氣和鬼國的特殊環境不斷重生,但李玄都殺得更快,不消半柱香的時間,那些衙役已經悉數死絕,敲鑼的鬼物和幾名兵丁則是退至一旁怯縮不前,只剩下那頂由八名紙人轎伕擡着的大轎還佔據路中。

李玄都平舉手中“人間世”,緩緩向前,來到轎前,用劍尖挑起轎簾,只見其中正端坐着一名身着朝廷一品公服的大員端坐其中,雙腿向外分開,雙手分別置於雙膝之上,正在閉目養神,再看其面容,鐵青一片,絕無半點血色,兩個眼窩更是漆黑,顯然不是活人,倒像是殭屍之流,透出一股堅硬如金鐵的光澤。

就在李玄都挑起轎簾後,此人猛地睜開雙眼,目中激射出兩道攝人心魄的精光,直逼李玄都。

幾乎就在同時,李玄都手中長劍也毫不客氣地挺劍直刺此人的胸口。

此人伸手握住“人間世”,劍鋒與手掌竟是摩擦出一陣金石之聲,火花四濺。李玄都眉頭微皺,有些意外此人的出手速度竟是能跟得上他的出劍速度,但也沒有太過懼怕,到了無量境之後,他的氣機愈發浩大渾厚,不必再事事以巧取勝,也可以力壓人,此時只是催動五大玄功,便強行震開此人的手掌,同時將這頂八人擡乘的大轎連同八名紙人轎伕一同震碎。

那“人”仍是保持着端坐姿勢,低頭看了眼自己的手掌之後,才緩緩站起,緩緩開口道:“來者何人?”

李玄都飄退回陣,此時秦不一、蕭時雨、沈元重三人也來到了李玄都身旁,李玄都年輕, 可這三人都是年長,尤其是秦不一,更是萬壽真人的同輩中人。這三人見到此“人”之後,同時一驚,異口同聲道:“祁英!”

李玄都沒見過祁英,卻聽說過祁英的事蹟,他曾拜師於神霄宗,又求學於萬象學宮,出仕於明雍朝,明雍二十二年,臨危受命,出任秦中總督,與金帳汗國議和。待到武德年間,祁英已經是支撐半壁江山的國之柱石。在金帳汗國大軍攻打秦州時,地師徐無鬼以“鬼咒”暗算祁英,使其身軀朽壞,當時祁英麾下高人無數,竟是無人可破解徐無鬼的咒術,最終使得祁英身死,西京城被輕易攻破。這纔有了後來秦襄出任秦中總督收復西京、秦州、涼州之事。

如此一位人物,身死多年,怎麼會出現在此地?

蕭時雨道:“人死不能復生,此乃天帝至理,地仙也不能違背。就算是陰魂、活屍之流,也是借了一具空殼而已,早已與生前沒什麼干係。難道是皁閣宗盜掘了祁英的屍首,又將他的屍首煉製成了活屍?”

沈元重道:“不是沒有這個可能,這些年來藏老人盜掘高僧遺骸舍利、捉拿各宗弟子之事屢有發生,此時再加上這一件,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提及此事,蕭時雨的臉色一沉,有幾名玄女宗的弟子便是遭了藏老人的毒手,此番討伐北邙山,她也是存了報仇的心思。

李玄都聞言後卻是想起一樁往事,去年因爲太陰屍之事,在北芒縣遭遇了皁閣宗的後卿壇壇主洪成仇,兩人有過一番交手,洪成仇用的便是“無極槍”,當時李玄都還心生奇怪,爲何皁閣宗中人會用祁英的獨門絕學,如今看來,別說是祁英的絕學,便是祁英本人,也沒脫出皁閣宗的毒手。

祁英掃視衆人一眼,冷笑道:“小小毛賊,也敢來阻攔本督道路。”

蕭時雨微微皺起眉頭:“當年我曾與祁英打過交道,他說話萬不是這般口氣。”

秦不一嘆息一聲:“眼前之人只是空有祁英形貌和部分記憶,早已不是當年祁英了。”

第二百三十二章 君師起不睦第五十三章 鎮魔臺上第九十七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一百九十四章 徐十三第五十七章 唐家第六章 橫刀攔路第一百三十七章 聞鼙鼓第二百一十六章 證據第一百七十七章 人死燈滅第四十章 雷咒伏魔第一百四十五章 五雷招來第一百七十八章 青萍書局第七十六章 九子母天鬼第一百八十一章 有情第一百九十九章 三百六十一劍第一百一十六章 覆盤第一百三十六章 私宴第六十四章 只是出劍第六十二章 新春第二百二十五章 儒門仙物第五十六章 己飢己溺第一百三十章 見聞所感第一百零三章 大變將起第一百八十三章 張家公子第二十一章 無欲則剛第二百三十三章 道祖的歸道祖第九章 撐傘盲女第七十九章 唐穆霸第三十八章 攻入地宮第二百二十九章 五炁真丹第一百六十五章 長老堂第十九章 少年長生第十一章 那顏第一百六十一章 道友助我第一百三十一章 兩方計較第五十八章 太一東皇第一百四十章 媾和第四十五章 深藏不露第一百七十章 起死回生第二百六十一章 龍鬚香冠第一百七十九章 不壞金身第一百八十九章 玉虛鬥劍第一百四十二章 乘舟而至第七十五章 新汗第七十六章 合則兩利第一百二十六章 兵分兩路第一百零八章 以德服人第一百九十二章 寺內論道第一百八十二章第二百四十三章 以衆擊寡(五)第十九章 蓮咒之法第一百五十章 一個拳頭第一百八十六章 我是我第一百九十四章 江湖無新事第八十三章 含沙射影第一百七十三章 帷帽女子第一百二十章 和光同塵第一百零四章 偷襲圍攻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刀斃命第七十五章 神力第五十九章 喪家犬第一百四十七章 巫相第一百九十六章 點評第八十一章 練劍練拳第一百七十四章 寸步難行第九章 撐傘盲女第二百二十三章 幽燕總督第一百四十八章 藏書樓故人第十四章 六字光明咒第五十二章 胡良的刀第三十六章 道術第五十六章 賜死第九十三章 洞內激戰第一百七十七章 道不相同第九章 兩大地仙第一百八十一章 攔路第九十三章 異象第四十四章 館陶城第八十一章 啓程動身第二十九章 人無再少年第一章 太平客棧第二百零九章 一夕安寢第一百七十八章 身後之事第一百零五章 尸解陰丹第十三章 二三事(三)第一百九十四章 易容第一百九十四章 長夜漫漫第八十二章 龍脈氣運第九十一章 刑柱玄機第二十三章 沈大先生第二百三十二章 各自落子第五十八章 女子爐鼎第五十章 三女密會第一百章 客卿道侶第二百二十八章 答疑解惑第二百三十八章 勝負已定第六十四章 各自邀戰第五十四章 雜役駕到第一百章 天人合一第一百七十六章 上墳敬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