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天下又出一將星

自此堡建成伊始,高句麗兵鋒便再未再跨過畢利河一步!

但如今赤山堡兵馬如洪,滾滾而來越過雄關,直朝平郭方向涌去,放眼而望,漫山遍野盡是高句麗旌旗!

高釗王帳內一片喜氣洋洋,高釗倚在榻上遐想不斷。此番不費吹灰之力便據此雄關,由此而至平郭可謂一馬平川再無阻礙,待與左安君前鋒兵馬匯合,十五萬大軍誰人能敵?

他感慨萬千,自登基以來,勵兵秣馬二十年,才攢下這般雄厚家底,足堪與中原諸侯一較鋒銳!恰逢千載良機,高句麗夢寐以求近百年的遼東,這便已算是收入囊中了!

高釗不由嘿嘿一樂,好似平郭已在囊中,好似遼東已經姓了高,他的眼光已經越過燕地,眺望向了中原。

十五萬大軍據遼東以抗羯趙,再有晉室朝廷襄助物資,遙相呼應,逐鹿中原怕也爲時不遠!

說起來也虧得那個司馬家的皇叔識時務,才省了不少功夫,事成之後,不拜他個上賓,還真不好與晉人交代!

“王兄!”

高釗正自神遊,忽被喚回,朝階下望去,乃是王弟順興君高武,不過看其神色憤懣,倒不知所爲何事。

“與順興君賜酒,慌慌張張成何體統。”

高武接酒一飲而盡,破口大罵道:“王兄,咱們被慕容崽子和漢狗坑了!”

高釗眉頭一皺,坐直正色問道:“說話沒頭沒尾的,究竟何事!”

高武神情悲忿,強穩心神回道:“司馬白和慕容崽子背信棄義,竟連手封抽偷襲我先鋒大軍,烏鎮鷹兵和新城鎮兵全軍覆沒!”

高釗大驚道:“你再說一遍!可曾確認真僞?周仇和高奴子何在,可有其親筆軍函?”

高武淒涼回道:“兩萬將士竟被封家父子壘成了京觀!左安君和高督以身殉國,首級正懸在封抽狗賊的寨門上!”

“孤的鷹兵牙營!孤的鷹兵和牙營啊!”高釗驚呼一聲,癱坐在榻上,嘶啞道,“孤要活刮封氏滿門!”

封抽打了個噴嚏,一夜之間老了二十歲,從精神矍鑠變的風燭殘年。

司馬白用雷霆手段將他的黃圖霸業打成泡影,他已不敢再奢求裂土封侯,只圖一軍在手,做個一方豪強,保個富貴平安!

但就這點心願,也已經不可能了。他此刻正身處平郭統鎮府邸,四周滿是守衛。不錯,他被軟禁了,被老誠忠厚的裴山騙來城中,然後便給軟禁了。

封抽已經認命,卻只是想不通,小兒輩們爲何總是要騙人呢!莫非棘城請錯了教書先生?!

衆所公認,裴山是全平州最老誠忠厚的世家子弟,他自己也一向自詡如此,之所以禁錮封抽,也實屬無奈。

慕容鐵騎北上而去,平郭城只有不到八千漢軍鄉兵,而城外平遼鎮降軍卻兩萬有餘,主客頓時易形。

眼下遍數平郭內外,能震懾並驅策這兩萬降軍的只有兩人,封抽自己和司馬白!

司馬白若在,自然無人敢炸毛,但平郭鎮守換成了老實人裴山,便兩說了!

如何制衡年老成精的封抽,怎樣發揮這兩萬降軍最大作用,已是當務之急。

司馬白北上前,給裴山留下上中下三策,這三策各有利弊,倉促之間便是司馬白自己也難以取捨,既委了裴山守城重任,便交由他因勢利導,自行裁決。

殺其人並其軍,最是簡單,但簡單粗暴自然也是最下策的。涼了人心軍心且不說後患無窮,還平白讓高釗看戲。此策若可行,司馬白早下手了,也不至於頂着一衆鮮卑將帥的責難,而力保封抽不死。

中策是任由髙釗火併封抽,以這兩萬降兵做馬前卒耗高釗一些血氣。司馬白借封抽父子之手砍了兩萬個腦袋築了京觀,又將周仇和高奴子頭顱懸於降軍大纛,高釗是如何也不會放過平遼降軍的,左右平遼降軍也跑不掉了,打也得打,不打也得打。

中策比起下策,同樣簡單好用,但卻太消極了。兩萬烏合之衆,能磨去高釗多少血皮?說不得還平白送上士氣,讓高句麗挾大勝之威再攻平郭。

至於上策,就有些棘手了,乃是收撫軍心,共抗髙釗。不消細說,這是最優辦法,可以大幅提高守城能力。但知易行難,降軍尚有兩萬,平郭城內漢軍卻不足八千,封抽老奸巨猾威望又重,不反客爲主已是仁義,又豈會聽裴山差遣?

所以這上策,優雖優矣,卻稍有不慎,便有反噬之禍。

司馬白信裴山,便如裴山信他,他相信裴山能穩住局面,所以很是建議裴山用上策守城。

實際上裴山也有自己的想法。

降兵分屬十多個遼北士族,這些小族小戶大多隻想過個安生日子,雖仰仗封家名望,可未必便和封抽一條心。

裴山對遼北士族也算如數家珍,稍一甄別,便知這些兵馬足可堪用,白白扔給高句麗不但可惜也委實殘忍!

於是他設了個計把封抽哄到城內,他直言不敢傷害老將軍分毫,只求老將軍信他,暫予他平遼軍權,退敵後便將大軍悉數奉還,封家永鎮遼北!

“老將軍出身漢家名門,老死之際卻害黎民塗炭,幽冥之下難見宗祖!”

“既已身陷囹圄,奈何心存僥倖?”

“晚輩所求,僅只上下一心共抗高賊,與老將軍何礙?”

“大勢已去,大業成空,與其貪戀富貴權柄,何如廣修陰德佈於後世子孫?”

裴山刻意學着司馬白的腔調一連責難,句句敲在封抽心坎軟肋上。形勢強於人願,封抽還有何選,心如死灰交了出平遼鎮軍權,一應軍務盡委於裴山,這名分,便有了。

即便如此,如何安撫降軍以致得用,依然是個棘手難題,只因誰也不敢貿然將降軍納入城中。

前扣人主帥,後拒人城外,如何收人軍心?!

裴山把心一橫,不顧衆將阻攔,自己單身出了城,學着司馬白孤騎直入降軍大營!

刀劍環伺之下,強撐着一副泰然模樣,以一句“諸君降無可降,逃無可逃!寧見遼北復現遼南煉獄,亦不肯同心殺賊乎?”硬是摁下了降將譁鬧!

再以一句“大丈夫上保父母妻兒,下贖孽罪血債,縱然馬革裹屍,又有何惜!”激起衆將一戰決心!

最後約法三章,繳敵首級三枚者可抵罪入城,身負五創者可抵罪入城,戰死殉城者封妻廕子!

而他裴山誓守城外,與平遼諸君共進共退,平遼鎮一人未進城,他亦不回城!

連環舉措下來,終能驅使降軍一戰!

兩萬餘人的大軍便倚着平郭東牆,並行朝北斜向紮營,與城北高嶺連成一片,以圖遮住平郭北牆,同時又與平郭夾成掎角之勢。

而平郭南面盡被水淹,既無法立營也無法通過。

如此一來,平郭北有營寨,南面有水,高句麗大軍從東而來,便只能強攻東城牆。

而要強攻東城牆,需防城下平遼軍寨側擊,而攻城下營寨,恰又在城頭弓弩射程之內,此番佈置,算是中規中矩,頗有章法了!

可沒待城下營寨修出個模樣,順興君高武親率前鋒三萬大軍已殺到了平郭城下。

這也在裴山意料之中,不待高句麗立足,他便親率平遼鎮一萬精銳迎頭而擊。

平遼鎮士氣正旺,怎奈高句麗大軍也是哀軍,高句麗大軍兵力佔優,平遼鎮卻是以逸待勞,兩邊倒是各有千秋。

裴山學着司馬白作風,親冒鋒矢陣前殺敵,身披五創仍大呼酣戰,寧死不退一步!

這一戰從午後一直殺到挑燈,兩邊廝殺慘烈,竟是打了個平手。

戰後清點軍功,平遼鎮共有五十餘人繳獲首級三枚以上,三百餘人身披五創以上,裴山當即重賞。並依承諾立即經由北門轉送平郭城內,令其明日於城頭擂鼓擎旗助威,以示真僞!

而陣亡者一千餘人,裴山收斂棺木,逐一登記造冊,親手封存撫卹銀兩于帥帳,以待戰後分發!

當夜高句麗三千死士夜襲平遼鎮大營,攻進營門卻不見一人,這竟是一座空營!

忽而發現迎頭又現一座營門,已是張弓陳弩恭候良久。

原來裴山築營時便留了這一心計,大寨設了前後兩門,兩道防線。待高句麗死士突入前門長驅直入,才發現莫名其妙竟已闖過了平郭北門城頭,待到發現有詐,想要撤退時,城頭和地面已是弓弩齊射。

更有平郭守軍兵出北門,截斷了賊兵歸路,三千死士進不得退不及,哀嚎震天!

高武急派一萬兵馬救援,可援軍還未至大寨前門,便被事先埋伏在丘陵密林間的平遼軍偷襲。

裴山親率一千精銳居高臨下一個俯衝,頓時將高句麗援軍攔腰截斷。高句麗兵馬不知虛實,只當敵軍主力從天而降,登時大亂,慌忙朝營中逃回。

而裴山兵鋒一轉,掉頭便去匯合出城守軍夾擊那三千死士!

經此一戰,高句麗三千死士盡沒北門城下,連累援軍也丟下了過千屍首,守軍大勝!

次日裴山再次清點戰功,符合進城條件之人已逾八百,卻有半數將士選擇留在城外繼續殺賊,全軍士氣一時無兩!

守城首日,便告大捷!

裴山懷柔取兵權,大義定軍心,毅勇冠三軍,機謀賺賊軍,立信立威,見勇見智,平郭內外兩軍再也無人質疑這個未及弱冠的裴家少將軍!

而軟禁中的封抽聞訊之後,默然良久,只嘆一句,天下又出一將星也!

第268章 只能意會第213章 笑第90章 獻文第193章 妖女永嘉第188章 答謝第25章 爲王前驅,唯死而已第240章 甘之如飴第285章 守退第274章 驚濤拍岸第158章 有蹊蹺第68章 六勝第58章 真是個人精第196章 千年巨木第63章 勝之不武.第269章 獅子搏兔第91章 參悟二經第226章 豈需別人庇護第5章 初敗第294章 宰割第125章 虎落平陽第80章 朱厭第2章 狹路相逢+第3章 司馬白第307章 武昌郡王第35章 兩面三刀,驅虎吞狼第143章 逼迫第78章 病中隱憂第131章 瞎子(下)第175章 平衡不再第302章 瞬息萬變第205章 立身之階第187章 嫌棄第152章 賀蘭可敦第107章 以姓司馬爲恥第159章 傷天和麼?第182章 少婦心性第98章 推演第196章 千年巨木第247章 辭行第167章 無名之輩第2章 狹路相逢+第3章 司馬白第114章 純臣第253章 獠牙第231章 猜忌第209章 望念第4章 蹊蹺第298章 刀聲霍霍第43章 釜底抽薪,逼娼爲良(1)第232章 秘密第40章 十六字縱橫救平郭(4)第234章 五願第121章 行刺第222章 教治第267章 只要朝前第40章 十六字縱橫救平郭(4)第193章 妖女永嘉第304章 各人心思第281章 局勢反覆第234章 五願第33章 言中了第112章 構害第59章 擄人風波第69章 棘城第97章 應該不可能吧第296章 十五勝第55章 最後一夜第308章 段位第231章 猜忌第15章 陰符與矩相第7章 奪人第186章 針鋒相對第227章 取鏡第285章 守退第296章 十五勝第184章 凶神惡煞第153章 催動第137章 好日子第215 神器屠狗第76章 相源之陣,潮生潮滅第233章 古字第306章 陰差陽錯第199章 圖窮匕見第204章 各管一攤第9章 傳經送寶第218章 我刀在手第264章 何樂而不爲第181章 阿虞第22章 鎮北牙右軍第112章 構害第134章 有書(下)第54章 不讓第191章 冤枉人第135章變故第59章 擄人風波第199章 圖窮匕見第144章 底牌第277章 抉擇第166章 誰家子民第300章 監正第88章 危機四伏第110章 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