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瞬息萬變

酒菜剛動了沒兩口,便有小卒子來報又有人探監了。

徐霽一聽是坐着金海棠來的,哪裡還敢耽擱片刻,一邊忙不迭的提上靴子,一邊肅聲屏退了所有人等,獨自一人一溜煙小跑便迎出了大門外。

一字難求,身爲郗太尉貴婿的王家九郎早就譽滿京師,建康城裡無人不識,而那輛金海棠,尤其給來人添了重重的分量。徐霽已經打起了十二分精神,他心裡門清,今夜應對稍有不慎,不日便得橫禍臨頭。

剛巧看見那貴公子一個踉蹌差點跌倒,他兩個飛步上前,一把扶穩,腆着笑臉自責道:“廷尉獄監正徐霽怠慢貴人了,怎敢勞貴人親至,但有何事,差人吩咐小人一聲便是。”

“哦哦,徐大監,久仰了,某深夜到訪,勞煩了!”王羲之拂了拂衣袖,趁勢將一方巴掌大小的美玉塞到了徐霽手中,“某又何嘗不是替人跑腿呢?這不正是受人之差,來拜訪大監嗎?”

徐霽只覺入手溫潤細膩,不需看就知這是價抵千金的寶玉,說話間腰身彎的更低,連連道罪:“折煞小人了!折煞小人了!”

如王羲之這等家世名望的貴公子,徐霽平日裡連提鞋都不配的,現下竟得如此禮遇,對方必然有要事所託。雖然也見慣了大小場面,更對天牢裡這些陰暗事爛熟於心,徐霽心裡仍然有些發虛。要知道禮越重,事便越難辦的,按照他這從六品監正的行市,這方美玉得換他一條命去。

王羲之擺手笑道:“大監素有賢名,丞相也是知道的,這物件雖不算什麼奇珍,卻是丞相心愛之物,連丞相都對大監青睞有加,大監何必自謙?”

我的娘!這三聲丞相讓徐霽如遭雷擊,差點掐了他的魂去,他下意識便要把玉退還給王羲之,可王羲之負手而行,根本不給他機會。

“可不敢,可不敢!”徐霽拔腳便去追王羲之,孰料膝蓋竟然綿軟無力,如同一隻腳跨過了懸崖邊,直接當着王羲之的面蹌了個狗吃屎。

看着狼狽爬起來的徐霽,想到自己剛纔進門時的那一踉蹌,王羲之倒頗有同命相連之感:也怨不得他惶恐,我不也一直魂不守舍麼?又比他強過多少?不過這人倒真是機敏,我還未說要讓他做何事,他便已經察覺到了其間艱險,難怪以大伯之尊,竟也會看重這麼一個小小牢頭。

“唉,原打算臨走時再託付,但看來我若現在不說,待會兒大監怕是要溜號了。”王羲之站定腳步,沉聲說道。

徐霽被說破了心思,面如死灰的應了一聲,其實是什麼差事,他幾乎已經預料到了,唯一不確定的,是讓人死,還是讓人活。

“今日入獄之人,凡在這牢裡待一刻,就不能少了一根頭髮!”王羲之說的風輕雲淡,但既不是請求,也不算商量,根本沒給徐霽留下任何搪塞的餘地。

徐霽暗道果然是其中之一,讓人活。

有要保人的,那就是說有要害人的了。保人的發話了,害人的尚未見動靜,不過應該也快找上門了。

今日入獄之人,自然就是指會稽王、太常卿和南康公主,這三個人不論誰都敢稱上一個國朝根本,誰敢害他們?

這無異於同時跟宗室和琅琊王氏相抗衡,那個要害人的,究竟會是誰呢?

答案似乎已經不言而喻了。

什麼樣的對手,能值得丞相王導親自出手安排?

徐霽不禁仰頭望了望高不可測的夜空,他意識到自己捲進了大晉最頂層的權爭。

“這邊直走到頭便是了,此處僅有會稽王一人在押,貴人大可放心交談。小人就留在這裡了,但有吩咐,貴人大聲知會一下便可。”

徐霽恭敬的帶着路,除了默默點了點頭,始終也沒有正面答覆王羲之。可能連他自己也不知道點頭的意思是應承了,還是隻是曉得了。

但他什麼解釋,任何託辭都沒有說,更沒有蠢到去提要求和酬勞。

王丞相既然對一個小小牢頭賜以心愛之物,那就是說他知道自己的能耐,換而言之,這些年爲那個大人物做的事情,全在丞相掌握之中,他這是在告誡自己。

這一次沒有中立,只能選擇一邊站隊。然而任何一邊都可以輕易毀掉他一家人幾代拼搏積累,當然,任何一邊也都可以輕易讓他一家人飛黃騰達。

唉,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的?這一天到底是來了。望着王羲之深入階下的背影,徐霽長長嘆了一聲。

昏暗的走廊裡充斥着令人作嘔的腐氣,除了嗖嗖的風聲和莫名的吱吱聲,地牢裡一點動靜都沒有。關押皇室貴胄的地方尚且如此,其他牢房想必只會更加不堪。

王羲之很難想象會稽王在這樣的地方怎麼能待的下去,更別提金枝玉葉的南康公主了。他忽然生出一種王朝末日的感慨,假若羯人這次真的長驅直入打下了建康,司馬氏的王子皇孫們就算想求此一間地牢安身,恐怕都很難得嘍!

當然,如自己這些世家大族的子弟,就更是形如草芥了。

噌的一聲,一隻像貓一般的大老鼠從腳下堂而皇之的穿過,王羲之瞥了一眼,心裡狠狠唸叨了一聲:死也不做階下囚!

司馬昱早已經坐不住了,小小的牢房裡他踱來踱去,越是深思,便越是不安,庾亮今番所爲哪裡會是巧合呢?

直到看見御前秘書郎王羲之神情沉重的出現在牢房外,司馬昱彷彿預料到了結果一般,禁不住苦澀一笑,能是什麼噩耗,讓這飄逸不羈的秘書郎如喪考妣?

這招引蛇出洞,不會真的引出了大國舅吧?

倘若那條蛇是庾亮,大勢休矣!

王羲之行了一禮,略過噓寒問暖的囉嗦,壓低聲音,開門見山道:“庾亮已露反心。”

果然!

司馬昱沒有問反跡,也沒有問反因,更沒有懷疑眼前這少年郎的話,因爲王羲之出現在這裡傳達這個消息,代表的並不是王羲之本人。

這個秘書郎的身後是琅琊王氏,是大晉丞相王導。

這是他和王導早就商量好的,御前一有動靜,便讓職務上最便捷的王家九郎居中策應。

“丞相之意,如何應對?”司馬昱脫口問道,全然沒有了往昔的雍容器度。

外敵當前,內亂又起,好像什麼危機都在一夜之間砸在了司馬氏的頭上,這已經遠遠超出了司馬昱的應對能力,他徹底六神無主了。

萬幸,有那句王與馬共天下,琅琊王氏是司馬氏最鐵桿的盟友。

宗室闇弱,皇帝孤零,在這大晉朝廷上,如同參天大樹的王導是司馬昱乃至皇帝司馬衍唯一的依靠。

而王導不愧是大晉第一忠臣,他沒有讓司馬氏失望,在察覺有人窺伺神器的第一時間便站了出來。正如令王羲之明目張膽的夜探天牢,對於所有圖謀不軌之人,這是最有力的震懾和戒告。

琅琊王氏已然表明立場,就看左右搖擺的人怎麼選了!

“萬般舉措,只爲一事。”王羲之重複着王導的原話。

司馬昱追問:“何事?”

“保下昌黎郡王!”

司馬昱稍稍一怔,再次踱起了步子,點着頭連聲分析道:

“不錯,不錯,丞相說的是,不管庾亮要做出什麼妖,咱們只管照老路子走就是了,這不止是防庾亮,這是防所有居心叵測之徒。老七胸中有韜略,手裡有兵,又打了勝仗,更絕不容於庾亮,立他做我司馬氏的大旗,一定行的!”

“所以要在矯詔這件事上摘清昌黎郡王,只好委屈殿下諸位獨擔罪責了。”

司馬昱呵呵一笑,堅定道:“這沒什麼,原本就這樣籌謀的,無非在這裡多待些時日罷了,這點委屈比起國破廟毀算什麼委屈?想必南康也能忍下來的。”

“換作別人有異動,這倒好安排,”王羲之搖頭解釋,“可萬沒料到露出反跡尾巴的是庾亮,現在形勢已經不一樣了,殿下三人若不能再開口,還不任由庾亮攀誣?昌黎郡王那裡也必然就說不清了。”

“不能再開口?”

司馬昱猛的明白了,下意識警惕的打量起四周,如果是庾亮的話,絕對有能力在牢裡滅口的!

“雖有應對措施,卻也難保萬全...”王羲之轉頭望向遠處的入口,微不可查的嘆了一聲。

司馬昱苦笑道:“我會小心的,庾亮遠在武昌都能將手伸到這大牢裡,可憐老七就在他身側,庾亮老謀深算,又佔着主帥大義名分,他若背後下黑手,老七防不勝防啊!”

“所以原先節節退守、漸立軍威的法子已經行不通了,庾亮是可以隨時隨地從中作梗的,”王羲之臉上掠過一抹驕傲,“丞相雖然清養多年,但已經決定天明重新上朝,而且朝會上志在促成三件事。”

“家有一老,勝過所有,板蕩見忠臣吶,既有丞相親自出馬,便是三十件事,朝會傷也絕無通不過的道理,”司馬昱只感嘆了一聲以表敬謝,眼下也顧不上更多讚譽了,只急切問道,“只是,丞相所謀,是哪三件事?”

“認厭旗,擴厭軍,召昌黎郡王帶兵回朝!”

“什麼!?”司馬昱只以爲是自己聽差了。

王羲之豎起了四指,一字一頓:“萬人一鎮,四鎮之軍!”

籲...開府建牙...

司馬昱瞠目結舌,屏住了氣息,所有疑問和顧忌到了嘴邊只變成一聲感嘆:“丞相到底是有魄力啊!”

王導所倡的一旗一軍絕不是尋常軍制,而是要同現有的東西南三軍平起平坐!

這是天大的事啊!

但這種打破平衡的舉動,對於偏安江東的大晉朝廷來說,幾乎是不可能的。

立新軍、擴部曲,容藩王帶兵入朝,這三件事,無論哪一件,自元皇帝司馬睿至當今陛下,誰都沒辦成過。

大晉軍制格局是西軍、東軍和南兵三足鼎立,不論是皇帝、王導還是庾亮,乃至其餘世家大族,都是竭力從這三支軍隊中滲透影響。另起爐竈的主意不是沒人盤算過,可是各種因素制約,又加諸方掣肘之下,任何人到頭來都是徒有虛名以至徒勞無功。但凡能夠輕易再立一軍,司馬氏也不用歷三代帝王而頭痛了。

而比起真正的兵力實力,虛名都算是好辦的了,擴軍比起新立一軍,更是難上加難。

不論是誰,都會竭盡所能的擴充實力,但若想擴軍無非就是兩條路,開拓兵源和奪人部曲。

江東有多少丁口就在那裡放着,能養多少軍隊也如同和尚頭上的蝨子一目瞭然,從本土治下徵召新兵是個細水長流之計,不是到了危急存亡的關口,朝廷怎會涸澤而漁和飲鴆止渴呢?然而就算涸澤而漁,盡發國中男丁,臨時徵召的兵員對上胡虜勁旅,又能濟什麼事?

至於奪人部曲這種事,便是皇帝也不敢貿然去想去幹,只能等着機緣巧合見縫插針的整合。這等同於飛來橫財,不是正路,平日裡指望不上的。

所以擴軍之難,難比登天,即便打破頭爭到了軍制名分,卻麾下無兵,反倒成了笑柄。

第三個,召藩王帶兵入朝,更是有人敢想沒人敢做的事。司馬氏的前車之鑑實在是太沉痛了,誰能不慮再鬧一個八王之亂?!不過這也算杞人憂天,實際上,宗室裡也找不出幾個能帶兵的人!

是以王導想要在朝會上主導的這三件事,真是一個比一個令人震驚,然而司馬昱在短暫的錯愕之後,卻若有所思的點起了頭。

司馬昱猛然發現,國勢變化,大勢所推,千載難逢的良機已經降臨到了老七頭上,想要辦成這三件事所需要的苛刻條件,老七竟然都沾上了邊!

王導不愧是王導,嗅覺確然敏銳,對瞬息萬變的局勢堪稱洞若觀火。

“還真是勢在必行啊!”司馬昱由衷一嘆。

王羲之堅定道:“不錯,就是要讓昌黎王開府、擴軍、鎮朝!”

司馬昱不由的朝武昌方向虛望一眼,心中已經羨慕難抑:老七這下可真是了不得了啊!

遠在邾城的司馬白打了個噴嚏。

說來倒也可憐,他此刻仍然不知,早在他從石城退守邾城的時候,讓他帶兵回朝的天子詔就已經發出了建康。

這一次的天子詔,是真的不能再真了。

第21章 二勝第16章 一勝第247章 辭行第150章 逃命第169章 出頭第9章 傳經送寶第96章 君臣爭論第110章 診病第201章 兵變第158章 有蹊蹺第172章 血洗蕭樓第37章 十六字縱橫救平郭(1)第265章 促膝而談第83章 別了,慕容鮮卑第193章 妖女永嘉第250章 江東多才俊第315章 是誰愚蠢第216章 推演第61章 因紅顏第195章 大機緣第243章 逆鱗第118章 永嘉第62章 龍騰第144章 底牌第308章 段位第105章 誘刺第111章 陳留之心第129章 瞎子(上)第8章 右侯第91章 參悟二經第119章 再啓程第32章 京觀第171章 是誰打的你第171章 是誰打的你第9章 傳經送寶第312章 先下手爲強第98章 推演第196章 千年巨木第81章 羞煞慕容恪第137章 好日子第2章 狹路相逢+第3章 司馬白第40章 十六字縱橫救平郭(4)第215 神器屠狗第16章 一勝第157章 毒第186章 針鋒相對第177章 敢來戰否第57章 有諸君之信,死亦值第84卷 少女心思第273章 救援第15章 陰符與矩相第220章 一搏之力第228 嫁念第297章 平凡少女第1章 太白不去,刀兵不斷第223章 你又如此厚待我第261章 不值一杯酒麼第96章 君臣爭論第43章 釜底抽薪,逼娼爲良(1)第187章 嫌棄第268章 只能意會第154章 敵敵我我第228 嫁念第214 好女婿第75章 潮生潮滅第38章 十六字縱橫救平郭(2)第50章 小覷了天下豪傑第264章 何樂而不爲第200章 蛇尾第312章 先下手爲強第137章 好日子第223章 你又如此厚待我第269章 獅子搏兔第107章 以姓司馬爲恥第56章 五勝第27章 誰人設轂第63章 勝之不武.第134章 有書(下)第190章 來因第121章 行刺第188章 答謝第234章 五願第34章 恨卿不見武烈之威第89章 我從來都是一往無前的第147章 亂中有亂第118章 永嘉第293章 金白第205章 立身之階第43章 釜底抽薪,逼娼爲良(1)第2章 狹路相逢+第3章 司馬白第53章 關山之固,不堪人心之險(3)第192章 帝師第23章 仲室紹拙第229章 不眠之夜第137章 好日子第149章 帝江子第272章 潮鋒再起前情第115章 賀蘭千允的心思第136章 曹氏世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