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 聞所未聞的辦法

在二號機場所有人都在關注通話器內飛行員與塔臺的通話聲時,在20公26之外的12000米高空,坐在首席試飛員伊留申科右側的領航投彈員布托維奇少校,已經將右眼對準轟炸瞄準鏡的目鏡。

“航向固定,打開彈倉!”

說話的是布托維奇,這只是固定程序:他右手在座艙右側一個保險開關處一掰,露出裡邊的一個紅色投彈按鈕。

這會飛機的駕駛權其實就在轟投彈員布托維奇手裡:當他微調瞄準鏡上的旋鈕時,其實飛機控制系統也在做着微調,除非伊留申科強行接手飛行控制權。

這是飛機設計師們的功勞,爲了增加轟炸精確度,都聯動了。

透過座艙玻璃,伊留申科能夠看到前方地面射出的三道巨大的探照燈燈柱,呈三角狀分佈,對角間距離應該爲100米,光柱呈五度角向外射出。

爲了保密只能選擇夜間試驗,如果在白天試飛,幾十公里外都能看到這架外貌奇特的飛機,那會引起很多猜測。

不過實戰中可沒有這麼好的目標燈光指示:飛機上的伊留申科二人並不知道,“幽靈”目前存在的唯一意義,將會是在目視情況良好的晝間執行。

“十秒準備!”

在布托維奇的視線內,已經看到明確的目標點,當轟炸瞄準鏡中間十字與目標中心點重合的一瞬間,“投了!”

說話見間,右手食指按下了紅色投彈按鈕!

伊留申科感覺飛機頓時一輕,耳機裡聽到布托維奇非常清楚的口令:“投下去了!關閉艙門,你接手控制權。”

當兩秒後彈倉指示燈由紅轉綠顯示艙門順利關閉後,伊留申科開始駕機轉彎。

三噸重的配重彈被投下,兩秒後配重彈上的小型減速傘打開,炸彈下降速立刻減緩。在彈頭和彈尾部,兩盞強閃光燈每隔一秒閃爍一次,而且內部的一個無線電定位發射器同步發射出定位信號。

機場指揮室內的人清楚聽到炸彈已經投下的呼叫,很快,就傳來幾處觀測點捕捉到無線電信號與望遠鏡目視順利看到炸彈發出的強閃光的報告。

而在空中,轉彎過程中的“幽靈”內,投彈員布托維奇也能看到那枚被投下去的大炸彈發出的強閃光。

一切順利。

指揮室內很安靜,除了不斷收到的各種觀測彙報外,還有就是現場指揮員的通話聲,其他人都沒說話。

足足幾分鐘,觀摩的委員們誰都沒說話,免得打擾這裡的工作:專業的事還是交給專業人員爲好。

斯大林聽了好一會,正想說點什麼,喇叭裡又傳來觀測員的彙報聲:“無線電顯示高度600米,無線電信號跳閃時間改變,閃光信號正常”。

爲什麼會這樣?

設計師們都不知道爲什麼!

反正上頭給的設計上就是這麼要求的,指揮室內的這一大羣人當中,除了心知肚明的林俊,只有6個人反應過來可能的實際原因。

就是下午克里姆林宮會議在場的四位最高統帥部委員,加上那兩名機要秘書。

500至600米,兩萬噸核彈空爆的高度!

不到十分鐘之後,又傳來前方彙報:“搜索分隊已經找到目標,距離中心點大約180米。”

怎麼這麼快就測量出來了?

目標區那裡是一大塊草地,以100米爲間隔,直到距離300米的位置,畫着3個巨大的白圈圈呢。

隨便一估算就行了。

探照燈已經關閉,三個大傢伙沒被砸破!

當然,如果探照燈被從天而降的配重彈給砸了,只能說投彈員技術高、運氣好!

阿爾希波夫聽到前方觀測搜索分隊的報告後,立刻對五位委員道:“這已經是一個非常不錯的精度,帶有減速傘的情況下,從12000米往下投,已經差不多達到理論上的最高精度。”

“前兩次實驗數據是多少?”林俊問:之前他都忘了問這回事。

“290米和350米,風向對精度影響很大。”

院長同志連忙解答,不過心裡有點奇怪:“安德烈今天怎麼回事?要我報出這樣的數據,萬一斯大林這幾位不高興怎麼辦?”

平時都叫自己大哥,孩子們喊自己是爺爺,安德烈這是搞什麼?

阿爾希波夫心中有疑問,因爲誰都知道,就算是枚三噸重的超重型炸彈,扔在目標300米之外,這破壞力對身處建築內的人來說,除了玻璃殺傷外,也沒多少了。

就怕委員們不瞭解這其中的難度:如果不用降落傘,天上那兩位甚至有可能將炸彈投進150米半徑內!

如果那樣,三噸的炸彈爆炸的威力

還是非常恐怖的!

奇怪的事還真是有!聽到彙報的數據後,一位其實不懂軍事技術的文職國家元首(加裡寧),一位軍隊最高統帥、實際上的國家最高領導人和兩名騎兵元帥,大家竟然對這個數據似乎還挺滿意!

這讓阿爾希波夫有點奇怪,不過既然委員們都很滿意,他也就不必要再多說什麼了。

阿爾希波夫不知道,就算是350米,那也是個會讓斯大林等人滿意的精度!

那可是枚“核彈”!

那架飛機在投彈時速度都快每秒300米,如果投彈時投彈員稍有遲疑或提前,這炸彈天曉得會偏出多少!這點斯大林等人還是會算的。

委員們很滿意,斯大林都打算要爲兩位飛行員授勳了!

不過他還每沒開口,指揮室的通話監聽喇叭裡再次傳來試飛員的呼叫:“高度已經爬升至三級高度,退出衝刺速度,啓動第二步實驗。”

是伊留申科,他藉着飛機重量減輕的機會,完成轉彎後開始緩慢爬升飛行高度,將衝刺轟炸速度基本消耗之後,已經再次爬升了1500米。

林俊聽到後,對其他幾人解釋道:“目前的飛行高度是13500米,飛機即將進入每小時850公里的巡航速度。

試飛員說的第二步實驗非常關鍵,模擬的是轟炸完成後爲了增大作戰半徑,關閉外側兩臺發動機,減小燃油消耗量。”

大家這麼一聽,覺得這樣的試驗有點匪夷所思!

“飛機剛纔起飛時並沒有滿油,不然滑行距離會接近1800米!在投彈完成後,機內燃油是和理論最大作戰半徑折返時是差不多的。”

林俊繼續解說:“目前試飛員如果想回基地,必須要這樣做,不然根本到不了家。當然,這只是假設,天上那架飛機現在還能正常飛個兩三千公里。”

“幽靈”滿載彈藥情況下的飛行距離,是委員們目前最關心的!

斯大林問道:“如果這樣飛,作戰半徑有多少?”

“近四千公里。”

還是不夠!林俊從那幾位的臉上能看出來:大西洋可是有5000至6000公里寬!那樣只能進行自殺性攻擊!

這時阿爾希波夫似乎看出斯大林等人的微微失望,想了想道:“斯大林同志,各位委員,爲了增大航程,我們的設計師和試飛員進行過最極端情況下的試驗。

在飛機滿載起飛後,爬升至14500米高度,進入巡航速度後就關閉兩臺發動機,在進入轟炸前就依靠餘下的兩臺發動機巡航,這樣在速度650公里左右的情況下,能保持在一萬米左右高度。

理論上,目前德軍的戰鬥機除非是迎頭攻擊,不然也威脅不到幽靈。”

目前那些最快的螺旋槳戰鬥機最高速度都快接近700公里每小時了,但在10000米高度,就算109G和米格3戰鬥機都飛不出幽靈那樣的速度,連600公里都到不了。

高空空氣稀薄飛不快,1000米以下低空空氣太稠密,還是飛不快,就是這麼回事。

阿爾希波夫繼續往下說:“在進入投彈航線前,空中再次啓動另兩臺發動機,然後爬升加速,投彈完成後再次關閉,返航完全依靠兩臺發動機,這樣航程大概能達到近一萬公里。”

四發6000公里航程,雙發卻不能翻倍,還是因爲空氣,因爲它有阻力。

還沒等斯大林等人再次失望呢,阿爾希波夫拋出了個斯大林等人聞所未聞的辦法!

“我們學院正在進行一個課題研究,已經用雙發慢速運輸機做了實驗,能大大提高飛機航程。如果在幽靈上能成功應用,它將成爲洲際轟炸機。”

“怎麼做?”

“空中加油。我們在一架運輸機機艙內裝進一個有加壓泵的大油箱,在機艙尾部設置一個繞有加油管的絞盤,這個絞盤還能承受一定範圍內的瞬間拉扯衝擊,加油管頭上是個錐形捕捉罩子。

這是加油機,而後邊的受油機機頭上伸出一根受油探杆,可以是固定式,也可以是伸縮式的,當然固定式可靠性高一些。

前後兩架飛機在空中保持同樣的速度和略有差別的高度。

受油探杆和輸油管一旦對接,兩邊的接口就會自動卡住封閉,這樣就能實現在空中加油。一旦油加滿,兩邊就會自動脫開。

緊急情況下,就算沒有加滿,只要後邊飛機一減速,兩邊也會脫開,加油管管口自動封閉,加油管能承受一定的拉扯而不會損壞。

和能夠增加的航程相比,受油機加裝受油設備的重量還是比較值得的。”

衆人一聽,這辦法好呀!

單發常規佈局螺旋槳飛機是不能用這個辦法,但多發螺旋槳飛機和連螺旋槳都沒有的噴氣式飛機顯然可以這麼幹!

“如果加裝這種設備,幽靈能飛多遠?”

“理論上只要發動機和飛行員吃得消,可以從莫斯科到白令海峽飛個來回。”

那至少進行三次空中加油!不過林俊知道,“後世”還真有人這麼幹過!

(。)

第268章 偉大的總理第136章 惡夢的前奏第227章 最溫暖的港灣第608章 “扔貨”與廢物利用第182章 存在即是威懾第143章 驍將第140章 尖牙利齒第243章 希特勒的“私人仇敵”第578章 就讓巴秋克上!第266章 西部特別軍區空軍司令第90章 戰爭前的最後“消遣”1第230章 希特勒的妄想第525章 牛鬼蛇神第110章 全顛倒了第347章 死的冤枉第236章 空中之眼第175章 斯大林雄鷹第30章 雄鷹振翅3第527章 突擊炮和坦克集團軍第499章 夜梟第519章 德國重型戰車!第348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第678章 投彈第389章 制服和剃刀六百五十一章 第131章 積雪下的目光第69章 裝甲列車第494章 點鴛鴦譜第656章 瘋狂的伊萬(下)第268章 偉大的總理第352章 死神的召喚第164章 摧毀它!消滅它!!碾碎它!!!第442章 紅色猛獁第369章 這個司令不好當!第507章 聖誕行動——殘酷嚴冬C第186章 演出的高潮和謝幕第629章 恍然大悟第360章 值得尊重的對手第513章 第九集團軍的覆滅——下第308章 敖德薩的實力第151章 裝備部的大麻煩第263章 希特勒的憤怒和蔑視第639章 天上下雹子了1第616章 地毯式轟炸A第57章 裝備“調研員”4第430章 男爵第273章 第一顆原子彈到底是誰造的?第539章 正宗的步兵班大炮第369章 這個司令不好當!第636章 鋼鐵暴雨1第497章 盛開的百合——世界第一!第262章 歷史終於改變第43章 馬德里保衛戰3第469章 出擊第603章 原來用糧食就能收買一個國家第541章 流着奶和蜜的地方?第385章 權力第656章 一會攻一會撤第637章 鋼鐵暴雨2第455章 封鎖第270章 布爾什維克雄鷹第8章 七級地震第529章 去年的一場"小仗”第357章 北冰洋的驚濤4——戰列艦最後的決戰2第88章 陷害同志不是你的專利第146章 送老婆上學第634章 遺忘者歸來第546章 格殺勿論5——林中兄弟第290章 蘇維埃功勳女飛行員第10章 能救一個是一個第658章 咱在地上也是一羣好漢第527章 突擊炮和坦克集團軍第30章 雄鷹振翅3第517章 雜貨攤2——科涅夫終於要上崗第452章 猛獁發威!第629章 恍然大悟第532章 拍拍小臉第304章 雷霆一擊4——捅馬蜂窩第306章 老天是盟友第312章 血戰克里特第60章 干涉的權利第420章 冒險第529章 去年的一場"小仗”第594章 虎式!第692章 不期而遇(中)第405章 尖刀第119章 機械化的力量2第487章 極致6——原子載機第276章 全球戰略第194章 空地大戰第357章 北冰洋的驚濤4——戰列艦最後的決戰2第425章 混戰波羅的海第217章 迎頭相撞的問題第44章 馬德里保衛戰4第169章 這話也只有你敢這麼說第533章 誰上去誰完蛋第609章 死纏爛打1第480章 惡狼的副作用第336章 戰刀向法西斯頭上砍去第78章 格爾尼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