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三章 強擊機

蘇、德兩軍的空戰明顯分成了兩個區域,一個區域是高速纏鬥的殲擊機區另一個是低速的強擊機區。

蘇軍的殲擊機是清一色的米格3。

這是空軍改革時整頓的,根據舒爾卡的精簡思維整合戰機,目標是爲了便於維護和指揮,所以一個航空師裡當然要裝備同一款戰機。

這款戰鬥機是蘇聯的新型戰機,而且性能相當優秀,甚至說性能超過德軍使用的BF109也不爲過,比如其在5000米的高度上飛行速度比BF109還快,飛機爬升至5000米高空僅需5.1分鐘。(注:米格3和雅克1是蘇聯空軍能與德軍戰機抗衡的兩款戰機)

蘇聯空軍之所以在開戰初期一敗塗地,一方面是因爲開戰時沒有準備以及空軍編制指揮混亂以至大批飛機還沒起飛就被在機場炸燬。另一方面是飛行員素質問題。

還有一點很重要的,是米格3的這些性能只是紙面上的性能,或者說是測試時的性能,在實際作戰中卻因爲許多這樣那樣的問題導致其性能大打折扣。

比如重量大轉彎半徑大……這時代的戰機空戰最講究的就是速度和靈活性,速度快當然能佔據優勢,但不夠靈活一轉彎就落後同樣會被輕易被敵人甩掉。

另外還有無線電設備缺乏及落後的問題,這就關係到戰機之間的協同。

然而這些還只是小問題,或者也可以說是蘇聯空軍戰機大多都存在的問題,米格3更嚴重的問題卻是兩個問題的聯合:

一個是發動機過熱,發動機過熱就會導致座艙過熱。

如果僅僅只是這個問題也就罷了,因爲座艙過熱還有辦法解決,比如巡航飛行時開啓一部份座艙蓋散熱,等有情況需要戰鬥時再關上座艙蓋作戰。

問題在於米格3還有一個很奇葩的毛病,飛行時座艙蓋無法開啓。

這不僅會使飛行員無法逃生,還會使座艙蓋內持續升溫讓飛行員無法承受,尤其是在這炎熱的夏天。

因此,米格3飛行員通常都有一個習慣,那就是飛行時始終保持座艙蓋開啓的狀態……座艙蓋也就形同虛設。

座艙蓋開着飛行的結果,就是飛行速度銳減。

這樣,原本速度比德軍BF109快的米格3就比對方慢,再加上不夠靈活,於是性能全面落後。

這是米格3停產的原因之一。

但即便如此,米格3懟德軍的BF109還是有能力一戰的,何況此時的米格3在數量上是德軍BF109的兩倍有餘,這使德軍BF109左支右拙狼狽不堪,雖然擊落了幾架米格3但同時也有BF109被擊落擊傷。

威廉上校一邊操控着戰機與敵方戰機周旋一邊通過步話機大喊:“各隊報告戰況!”

“第一中隊,損失一架,擊落三架!”

“第二中隊,損失一架,擊落兩架!”

“第三中隊,損失兩架,擊落四架!”

威廉上校簡單的分析了下戰局,包括自己擊落的兩架戰機在內,他們一其擊墜了十一架敵機,己方損失了四架。

對於被埋伏一方來說戰損比接近三比一是個不錯的成績。

如果按這樣的成績打下去,面前這些俄戰機會在德戰機之前傷亡殆盡。

不過威廉上校卻知道是不能這麼算的。

原因是這其中存在彈藥問題……敵機的數量是己方兩倍多,這也就意味着敵人至少有兩倍多的彈藥,而己方一架接着一架擊落敵機卻要消耗更多的彈藥,尤其這其中還有些戰機雖沒有被擊墜但卻被擊傷。

也就是說,再這麼打下去,吃虧的將毫無疑問是德軍機羣。

想了想,威廉上校就下令道:“再堅持幾分鐘,我掩護B機羣!”

說着威廉上校一拉機頭,就帶着僚機趕向強擊機方向……

這時威廉上校才發現敵人的主要目標其實是B機羣,因爲B機羣已經損失慘重被打得招架之力都沒有了。

蘇軍在強擊機的數量上對德軍強擊機其實並沒有太大的優勢,80對60,按理說只要德軍飛行員素質過硬,這個數量差距根本就算不上什麼。

問題在於德軍強擊機的空戰性能全面落後於蘇軍強擊機。

這取決於蘇德兩軍對強擊機的定義和要求。

德軍對強擊機總體不夠重視,這是由於一戰時期普遍存在一種戰機不適合攻擊地面目標的思想決定的。

這種思想對於一戰來說是正確的,因爲那時的戰機過於脆弱,而且速度慢,而地面目標比如步兵、炮兵,它們卻有大量的機槍、高射機槍等防空裝備。

遠遠的看到幾架戰機飛來,地面部隊早就架起機槍等着了,等飛機飛近了,一排子彈過去飛機往往還沒開火就解體了。

所以,一戰時的飛機要麼進行空戰、偵察,要麼就是轟炸基本沒有防空準備的固定目標。

德軍就是受這種思想的影響強擊機起步較晚。

然後德國的科學家一合計……如果要生產對地戰機的話,那就應該將殲擊機和強擊機的發動機錯開,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殲擊機的產量。

否則,如果兩者用同一款發動機的話,強擊機就搶佔殲擊機的生產速度了。

然後很明顯,德軍認爲殲擊機比強擊機重要,因爲殲擊機是用來爭奪制空權的,而在擁有制空權之後,強擊機就不需要什麼空戰能力只需要專心對付地面目標就可以了。

於是,德軍“亨舍爾”攻擊機就基本拋棄了空戰能力而且使用落後的發動機,這決定了“亨舍爾”速度慢、笨拙等缺點。

蘇軍在強擊機的發展上卻不是這麼看的,蘇軍是陸權國家,他們一度認爲戰機就是爲步兵提供火力掩護的東西,於是一早自38年起就開始研製強擊機,戰爭爆發前“伊爾2”強擊就進入了批量生產並服役,而且還保留了一部份空戰能力。

更重要的還是,此次作戰德軍的目標是對付蘇軍坦克,於是“亨舍爾”攜帶的彈藥都是航彈、穿甲彈,而蘇軍“伊爾2”從一開始就是奔着空戰來的,把主要對地作戰的火箭彈全省了。

第五百六十一章 偵察第六百八十一章 上察岑斯基第七百一十五章 包圍第五百一十四章 激將法第830章 利益共同體第818章 關鍵第一百三十四章 車廂第858章 教官第五百一十八章 氣流第七十章 閃電戰第六百五十二章 團長第二百四十四章 哥薩克第五百二十九章 固定碉堡第四百五十三章 訓練第七百三十九章 空軍第一百七十八章 拖拉機廠第四百零三章 失言第一百九十七章 克林防線第一百九十四章 反坦克壕第七十二章 戰術第一百二十四章 遊行第四百一十五章 影響第881章 新裝備第七十章 閃電戰第一百八十八章 塔拉西克第三十二章 絕望第四百五十四章 信任第六十二章 埋伏第三百九十二章 兩棲登陸第四百四十一章 真相第一百九十一章 進攻第二十四章 意外第五百八十六章 糧倉第一百零九章 碾子第六百八十三章 普洛多維託耶第四十三章 列兵第六百九十九章第四百二十一章 突擊隊第二百五十一章 鐵軌第一百九十一章 進攻第七十八章 撤退第九十三章 阻擋第五百六十九章 浮橋第五十一章 阿加塔第三百六十五章 登山鞋第四百五十一章 資料第二百五十章 上當第五百九十七章 分散打集中第六百五十二章 團長第二百五十五章 俘虜第四百一十七章 騎兵第三百四十二章 決定第六百三十五章 準逃兵第三百八十四章 虛虛實實第二十三章 準備第五十三章 會師第880章 坦克第二百八十四章 潘菲洛夫第四百四十六章 整頓第一百零六章 第22步兵師第四百一十九章 速度第三百四十八章 pak40第六百九十二章 運氣第五百九十六章 訓練第三百七十九章 危機第二章 距離第852章 對立第843章 放火第三百八十一章 準備第七百零五章 後勤部第八十章 恐慌第四百三十二章 繳獲第三百五十一章 橋頭陣地第四百八十三章 攻樓第四百四十五章 第82步兵團第四十五章 巧克力第六百七十七章 命運第五十八章 防禦第三百五十六章 哄搶第四百二十三章 聲東擊西第三百四十一章 運輸線第四百四十七章 禮物第六百零八章 虎式第二百二十八章 水下橋第三百七十六章 換裝第四十二章 突圍第四十四章 羞辱第一百四十章 指導員第三十六章 任務第五百九十四章 對比第二百六十一章 半履帶裝甲車第二百零三章 關注第三百二十章 炮彈第一百五十五章 莫斯科第六十七章 坦克第二百九十三章 近衛坦克第一旅第四百二十七章 緊急裝備第七百六十五章 猜測第四百六十八章 第227號命令第794章 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