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九章 可能

空軍到位後,諾維科夫讓各個空軍集團軍主動與敵人進行一些小規模戰鬥。

雖然戰鬥情況不理想……這是由飛行員素質和戰機質量決定的,但很明顯作戰效率比之前高了數倍,這可以從戰機的出勤率和反應時間可以看出來。

“反應很好!”諾維科夫興奮的對舒爾卡說:“各單位都報告他們能及時並確定的收到自己的任務,每個人都知道自己要做什麼!”

舒爾卡知道這意味着什麼:混編航空兵在同一時間起飛兩批次戰機,空軍集團軍或許已經起飛三批次、四批次甚至更多的飛機。

也就是說,在同樣數量的戰機和飛行員的情況下,蘇軍在同一時間能投入並指揮的戰機數量是之前的幾倍,這毫無疑問的就增強了戰鬥力,尤其是強擊機和轟炸機。

之所以強調強擊機和轟炸機,是因爲它們主要是掩護步兵的對地攻擊機種。

殲擊機與敵人主要是進行空戰,它更多的取決於戰機的性能和飛行員的素質。

但強擊機和轟炸機,數量優勢絕對會起到質的變化,尤其是強擊機,一批接着一批起飛不斷的用轟炸、掃射、偵察,數量多就意味着步兵可以更輕鬆、快速的突破敵人防線。

所以,外行看起來改革後的空軍集團軍似乎與之前沒多大差別,但諾維科夫這樣的行家卻知道這其中差別大了。

這其中尤其是指揮部優化和戰機集羣作戰帶來的好處,其中有些好處是在實際投入戰場才發現的。

在此之前,因爲一個航空師是混編作戰,所以蘇軍雷達幾乎只能起到對敵人戰機的預警作用而無法完成對已方部隊的引導……此時的雷達還比較落後,同時也沒有識別系統,所以戰機在雷達上只是一個亮點或是一個訊號波。

因此雷達兵無法識別哪些是殲擊機、轟炸機或強擊機,於是也就無從引導無法有效指揮。

戰機歸類後這方面的問題就得到了解決或者說部份解決,因爲從某個機場起飛的只可能是殲擊機,只需要對這個機羣持續跟蹤並適時報告它們與敵人的距離和方位,於是殲擊機機羣就能有所準備並準確的趕到指定位置參加戰鬥。

這些在之前是無法想像的,蘇聯空軍尤其是殲擊機增援友軍時常常因爲迷路而沒能投入戰鬥。

“知道嗎,舒爾卡同志!”諾維科夫感慨道:“直到現在,我才覺得自己在指揮空軍!”

舒爾卡明白諾維科夫這話的意思。

之前諾維科夫雖然也是空軍指揮官,但他下達命令後總是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就好像他指揮的是一羣不聽話的小孩,其中有些小孩甚至聽不懂他的話只會亂跑亂叫。

現在,空軍因爲改革而煥然一新,每架飛機都在它應該在的位置上,於是才真正有“指揮”的感覺。

改革雖然部份完成,但空軍還需要一段時間的訓練。

與此同時步兵也在緊鑼密鼓的訓練和改組。

步兵的改組就不是因爲什麼編制或是制度問題了,而是根據作戰計劃進行分配兵力和裝備。

實力分配分爲兩派,一派是以朱可夫爲首的原史達林格勒方面軍(此時爲頓河方面軍)參謀們。另一派則是舒爾卡和赫魯曉夫。

“我認爲我們應該將主要力量放在頓河方面軍和史達林格勒方面軍!”朱可夫指着地圖說:“頓河方面軍位於史達林格勒北面,史達林格勒方面軍位於史達林格勒南面,它們同時由南、北兩個方面進攻羅馬尼亞軍隊防守的河岸並往縱深推進,這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包圍德第6集團軍並解史達林格勒之圍!至於西南方面軍,它更應該是在空軍方面開闢另一個戰場並襲擊敵人補給線,這樣一來,無論我們包圍了德第6集團軍,還是成功的切斷敵人補給線,都能迫使德軍無力維持對史達林格勒的進攻!”

客觀的說,朱可夫說的還是有道理的。

但是……

“這麼做的目的,只是迫使德國人撤退,朱可夫同志!”舒爾卡說:“雖然,小縱深的穿插包圍能短時間內形成合圍之勢,但這同時也意味着我們距離德第6集團軍太近,極易遭到德第6集團軍與羅馬尼亞軍隊的夾擊並被反包圍,最終發展成互相包圍的混戰!”

“但這樣一來我們的目的就達到了,不是嗎?”朱可夫說:“敵人就無暇進攻史達林格勒,他們必須組織突圍!”

“如果我們的戰略目標僅僅只是解史達林格勒之圍,那麼這麼做的確可能取得勝利!”舒爾卡說:“但我們的戰略目標爲什麼不是圍殲德第6集團軍同時解史達林格勒之圍呢?”

這話立時就引起了會議室裡的一片鬨動和反對聲:

“這不可能,舒爾卡同志,那是德國人的精銳部隊!”

“我們只希望能打退德國人保衛史達林格勒,這已經是了不起的勝利了!”

“如果我們這麼做的話,很可能會壞事的,德國人沒那麼容易對付!”

……

雖然大家都沒有明說,但舒爾卡卻知道:從一開始,包括朱可夫在內,同意他的包圍德第6集團軍的計劃,並不是真想包圍它,他們只是想把德第6集團軍從史達林格勒城下逼走。

其實歷史上也是這樣,蘇軍實施反攻時完全沒想到自己能成功包圍德第6集團軍,因爲相比起蘇軍步兵來說德軍太強悍了,蘇軍官兵內心對德軍有一種深深的恐懼,所以絕大多數都以爲德軍會輕鬆的突圍而出。

問題就在於希特拉不允許德第6集團軍突圍。

之所以不允許,則是因爲戈林向希特拉保證,即使第6集團軍被包圍,他也可以依靠空軍爲第6集團軍空運去足夠的補給。

希特拉信了。

結果就是空運物資遠遠達不到預期,最後德第6集團軍的覆滅也就無法避免。

“我們當然可以!”這時赫魯曉夫站了出來:“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第四百五十章 調動第六百零八章 虎式第一百六十六章 坦克伏擊戰第二百零一章 阿列克大叔第二百二十七章 反攻第一百三十四章 車廂第五百二十八章 最後第六百七十一章 突圍第四十章 指揮部第四百五十七章 瓦爾拉莎第五百一十二章 狙擊手第一百三十五章 犧牲第三百章 跳水第六百章 火車第四十三章 列兵第四十七章 斯大林防線第七十六章 防線第三百四十一章 運輸線第三百三十八章 難題第四十九章 偵察第二百二十八章 水下橋第六百一十五章 亂投醫第799章 協助第七百二十八章 穿插第三十九章 橋頭堡第二百三十章 毀車撤退第792章 特工第二百七十八章 包圍第一百四十六章 責任第二百五十五章 俘虜第一百三十章 重點第五百一十章 指揮權第二百二十三章 麻煩第828章 準備第三百一十九章 自負第三百零七章 叛徒第799章 協助第二百零四章 反攻第三百九十八章 阿納帕第二百零七章 家人第四百六十四章 轟炸第六百四十章 輕敵第六十二章 埋伏第四百七十四章 突襲第五百八十九章 折磨第五百八十八章 封鎖第836章 目標第一百三十七章 脆弱第四百七十九章 疏散第三百八十九章 兵分兩路第三百九十三章 海軍步兵旅第五百三十三章 換防第三百三十八章 難題第一百四十五章 波格丹大尉第四百七十五章 廠長第五百八十三章 佈署第八十六章 進攻第三十八章 炮聲第一百九十九章 小偷第813章 傳單第五百零八章 屍體第二百三十四章 營救第六百二十章 突擊隊第五百六十七章 騙局第一百八十三章 自救木第二百七十五章 明爭暗鬥第十二章第二百七十章 失敗第六百九十八章 踢皮球第二百五十九章 危險第一百九十五章 俘虜第五百八十五章 突如其來第七百四十七章 炮聲第六百一十章 進退兩難第四百六十七章 重點第六百八十六章 兩面夾擊第六百一十三章 節外生枝第三百五十六章 哄搶第二百八十七章 轉變第五百三十二章 衝鋒第八十八章 包圍第一百一十一章 自大第三百零五章 截肢第四百四十三章 調動第三百一十二章 機槍第三百六十二章 火力偵察第七十五章 新兵第六百五十一章第一百九十七章 克林防線第802章 戰鬥力第三百三十五章 謊言第857章 黑槍第六百五十九章 榜樣第三百七十三章 身份第六百二十章 突擊隊第七百二十八章 穿插第六百六十九章 鍛鍊第五百四十二章 減員第六百八十六章 兩面夾擊第860章 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