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章 欺騙

於是,兩棲登陸船隻在夜晚才投入使用,而且整個過程都嚴格保密。

保密工作主要是對運輸線路及起點、終點的管理。

從東岸的物資倉庫起,到伏爾加河中央的沙洲,最後到斯大林格勒的存儲倉庫,全都安排人員進行戒嚴和保護。

這支部隊是近衛步兵第33師……近衛步兵第33師是第62集團軍的直屬部隊,每一名戰士都是知根知底的老兵,而且任何一名曾經失蹤、脫離部隊而說明不了合理原因的都會被趕出該部隊。

這是爲什麼就不用說了。

實戰中蘇軍發現有許多士兵莫名其妙的失蹤然後又返回的士兵其實不是迷路、走散然後找回部隊那麼簡單。

他們中其實有人是被德軍俘虜了,接着被留下證據、把柄之後策反再放了回來替德軍收集情報實施間諜活動。

在戰爭中,部隊就算是蘇軍內務部也很難查清這些事後返回部隊的人哪些曾經做過俘虜哪些是確確實實只是走散……這是由蘇軍管理混亂且身份證明缺失造成的,他們的身份證常常只是一個戰士證,在戰鬥中很容易丟失。

因此,想要保證一支部隊沒有間諜,就只有將那些曾經走散過的士兵全都踢出部隊編入另一支保密等級較低的部隊。

這種做法雖然簡單、粗暴,但卻很有效。

比如現在,第62集團軍想要保密時就還有部隊可用……近衛步兵第33師負責了整個斯大林格勒的新增運輸線的保密工作。

之所以說是整個,是因爲戈利科夫和舒爾卡商議之後在斯大林格勒開闢了兩條補給線。

這兩條補給線各由一百艘兩棲登陸船承擔運輸任務,分成南、北兩線分別負責斯大林格勒北半部工業區和南半部居民區的補給。

之所以這麼分配,爲的是能使補給更高效。

北半部工業區有工廠可以生產彈藥,所以更缺食物相對不缺彈藥。

南半部居民區有一定的食物儲量,還有面包作坊之類的,但彈藥卻完全需要外來運送,所以更缺彈藥。

如果只建立一條運輸線的話,就必然會出現將補給運送到北部或是南部,然後再二次運輸將補給在南北間運送的情況。

反之,建立兩條運輸線後,雖然同樣還是兩百多艘兩棲登陸船,卻可以根據南、北兩地不同的需求和情況進行傾斜,於是將補給一次運送到位增加了效率。

這就像之前所說的,此時的斯大林格勒需要精打細算把握住每一點利益和機會。

由於保密工作做得好,所以駐守斯大林格勒的士兵發現補給情況似乎有些改善,比如前線作戰部隊的彈藥量明顯增加了,但奇怪的是德國人依舊晝夜不停的對斯大林格勒運輸線實施轟炸。

食物方面暫時沒有太大的改善。

這並不是因爲運輸量不足以增加口糧。

事實上,兩百多艘兩棲運輸船整個夜晚來來回回不停的在東岸與西岸之間穿梭,帶來的補給不說徹底改變補給窘狀,適當的增加些口糧還是可以做到的。

這也充分說明兩棲登陸船的運輸效果不錯,它的運輸效率甚至可以說是被嚴重低估了。

因爲大型運輸船就算在沒有被德軍封鎖時還會存在這樣的運輸過程:物資首先得從東岸的倉庫用汽車運至東岸港口,接着在東岸港口裝船,然後運至西岸港口,卸船,最後再由汽車運至倉庫或是各個方向。

用兩棲運輸船運送物資就不一樣了,這些過程全都可以省略,它直接就是從東岸倉庫裝船,然後一口氣直接運至西岸目標倉庫。

當然,爲了儘量縮短橫穿伏爾加河的時間,蘇軍還是在兩岸分別設置了臨時堆放點。

也就是說,雖然兩棲運輸船運量不大,它們大多都是救生船的大小,但實際的運輸效率卻十分可觀。

不過爲了能對敵人實施戰略欺騙,也就是讓德軍相信斯大林格勒的補給狀況越來越糟,士兵們的口糧不僅沒有改善反而越來越糟。

這當然也是舒爾卡和戈利科夫商量後的結果。

“我們的士兵不可避免的會被敵人俘虜!”舒爾卡說:“德國人會從他們口中獲知我軍補給情況,如果他們知道我們的士兵口糧有所好轉,就有可能會對我們的補給情況起疑心。否則,如果士兵們口糧越來越糟,他們就會認爲現在的封鎖是正確的,同時認爲只需要再加把勁,就能將他們徹底扼殺在這座城市裡並繼續甚至加強封鎖!”

“那麼彈藥……”

“彈藥影響太大了!”舒爾卡回答:“減少彈藥或許能達到欺騙敵人的目的,甚至效果可參會更好,但卻會增加我軍的傷亡,我認爲不值得這麼做。而且,我們可以找一個很好的理由……彈藥的供給是因爲我們增加了工廠區的產量!”

“說得對!”戈利科夫點了點頭:“事實上我們也的確是這麼做的!”

這時,阿基莫維奇少校就給兩人遞上了兩塊麪包,說:“我想,這種戰略欺騙對我們並不適用吧!”

“當然!”舒爾卡毫不客氣的接過麪包塞進了嘴裡。

這段時間把他餓得夠嗆,連走路都有些頭昏眼花了,他可不想再繼續這樣折騰自己……直到被餓着的時候,才知道其它的困難跟飢餓比起來都算不了什麼。

正所謂“飽漢不知餓漢飢”,沒有被餓過的人很難理解那種餓得眼冒金星渾身無力的感覺。

天色一亮所有的運輸任務就停了下來。

事實上,因爲擔心被德軍發現,在天亮前半小時運輸任務就停止,不管運輸船此時是在東岸還是西岸,或是運輸途中,都必須回到最近的集中點將自己隱藏起來。

(注:近衛步兵第33師設置了三個集中點,分別是起點、終點,以及河中央的沙洲。)

隨着德軍一架架轟炸機“隆隆”的飛上天空,蘇軍在白天的欺騙計劃也就跟着啓動了。

第二百一十一章 喀秋莎第五百二十九章 固定碉堡第三百零六章 海德里希第四百八十四章 猶豫第五百三十五章 夜間戰鬥機第四百二十五章 佔科伊第七百三十七章 暗渡陳倉第五百八十一章 迂迴第817章 監視第790章 麻煩第三百五十六章 哄搶第五百一十四章 激將法第四十三章 列兵第一百九十章 誘敵深入第七百一十二章 自作自受第一百九十三章 坦克戰第813章 傳單第四百六十二章 倉庫第一百二十七章 連長第五百八十一章 後遺症第五百五十六章 封鎖第六百六十章 思想第五百四十章 補充兵第二十九章 會師第830章 利益共同體第六百七十二章 關注第二十八章 羣體效應第六百六十八章 偏見第866章 新兵第五百一十章 指揮權第三百三十四章 短兵相接第七百五十一章 功與過第二百二十一章 坦克掩體第六百九十二章 運氣第五百七十二章 談話第二百四十章 拖延第七十四章 通訊第792章 特工第五百二十三章 佯攻第五百零七章 隊形第二百一十章 迂迴第824章 準備時間第四百八十三章 攻樓第七百四十章 原計劃第五百七十三章 建議第四百一十九章 速度第七百三十三章 汽油第一百三十六章 基輔第一百五十七章 採訪第876章 瓦圖京第二百四十三章 橋頭堡第四百零九章 指示第三百三十九章 巷戰第一百八十九章 虛張聲勢第五百三十五章 夜間戰鬥機第三百七十七章 史蒂芬第五百六十七章 騙局第二百六十三章 討論第二百零八章 馮.博克第812章 印刷第一百六十九章 KV2第四百二十六章 虎式第四十三章 列兵第856章 場面話第845章 靶機第二百一十二章 指揮部第六百三十四章 政治委員第一百一十二章 突破(五更奉上)第六百一十章 進退兩難第一百四十八章 蘋果熟了第830章 利益共同體第879章 預備隊第822章 間諜第三百五十三章 勸說第六百六十一章 爭執第三百四十七章 判斷第二百七十四章 古德里安第三百六十一章 勒熱夫第二十八章 羣體效應第六百四十六章 計劃書第一百四十章 指導員第三百四十五章 燃燒瓶第五百六十三章 夜間航空團第二百九十三章 近衛坦克第一旅第七百四十四章 防禦第827章 泄密第四百六十六章 方向第四百五十九章 第六總局第七十七章 明修棧道第六百七十五章 騎兵第823章 談判第八十六章 進攻第三百七十九章 危機第三百四十四章 斷橋第881章 新裝備第六百二十八章 方向第815章 6天危機第六百二十六章 危險第一百章 悖論第四百六十六章 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