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太原論事

當得知李隱的身份時,秦策驚得許久纔回過神來,隨後臉露懷疑之色的道:“你真的是李郎將?別不是騙我的吧!”

李隱笑了一下,直接將鷹揚府掛印扔了過去,秦策看過掛印後,這才放下了心中的疑慮。

秦策坐下後問道:“李郎將來我井陘關,不知有什麼事?”他這時卻是不提他之前想通過傅鷹來見李隱的事了。

李隱道:“無他,脣亡齒寒而已,我也已得知張金稱想要攻打井陘關的事情,所以想特來相助,不然這井陘關一旦被張金稱拿下了,河東也得生靈塗炭了。”

“難得我大隋還有像李大人如此深明大義的人,真是讓人敬佩啊!”秦策聽了李隱的話後,大爲感慨。

隨後,秦策又道:“張金稱應該不久就會來攻井陘關,不知李郎將幾時帶人來幫助我們?”

李隱道:“不超過四日,我定率領五千鐵騎前來這裡,秦將軍不必擔心。”

秦策大喜道:“如此我代表井陘關的軍民,多謝李郎將的仁義了,我原本還打算向太原郡請援的,現在看來是不用多此一舉了。”

李隱卻搖了搖頭,“向太原郡請援我看還是需要的,不僅太原,河東諸郡也應該一併派人請援,這樣我軍來井陘關之事纔不會顯得太過突兀嘛。”

秦策笑道:“還是郎將大人考慮得周到!”秦策也知道,救援信即使送出去再多,除了李隱外,是不會再有多少援軍會來井陘關的,這也僅僅是給了李隱來井陘關的一個藉口而已,對大隋官場的特點,他實在是太瞭解了。

太原郡。

郡丞王威看過來自井陘關救援信後,將信交給了虎賁將軍潘長文。由於太原郡的太守不久前剛病死了,所以王威和潘長文現在便是太原郡的文武最高官員。

潘長文將信件看完後,將信件隨意的扔到一邊,喝了口茶,“井陘關雖然離我們太原郡很近,但也不歸我們管啊!就讓他們自生自滅吧。”

王威皺眉道:“如果讓張金稱得了井陘關,我們太原只怕也要遭受他的侵襲,這可相當的不妥啊!”

潘長文看了一眼王威,心中想到:“我這時要是去了井陘關,再回來的時候,這太守之位只怕已是你的了,我纔不會讓你得逞!”

太原郡的太守之位既然已被空出來了,自然是要有人補上的,王威想要得到這個位置,潘長文也不例外。

潘長文作爲武將,按理說是做不了太守的,但是現在這個世道,只要關係夠硬,那些條條框框便不是什麼問題。

現在天下各處大都亂糟糟的,太原郡兵多糧廣,是個安身立命的好地方,所以潘長文打算就在這裡長久的待下去了,能當上太原郡的太守自然便是最好的了。

所以在這爭奪太守之位的關鍵時刻,潘長文是不願意、不放下離開太原郡,去井陘關那鳥不拉屎的地方的。

故而這時聽了王威的話後,便道:“張金稱手下都是河北人,他來河東做什麼?他要敢來我河東,我到時定能率大軍將其擊退,王大人不必憂心。”

王威聽後,心中暗恨,但也只好不再多言。他隨後又道:“對了,雁門郡的李隱殺了王僧辨,這麼無法無天,朝廷怎麼一點動靜也沒有?”

潘長文嗤笑一聲,“王大人剛從長安回來,對這事不太清楚也正常,王僧辯雖然是他殺的,但有雁門太守邱行善等衆多官員聯名上書,是王僧辯叛亂在先的,朝廷能將他怎樣?”

位於潘長文後面的武牙郎將高君雅哼聲道:“河東誰不知道邱行善的個老糊塗?現在雁門郡只怕是在李隱的實際控制之內了,他要是造反了,可是個大麻煩。”

王威擺了擺手,“李隱再怎麼說也是大家族的子弟,不會亂來的,不要杞人憂天了。”

“楊玄感不也是……”高君雅還要再說什麼,卻被潘長文止住了,李隱現在手握上萬精兵,如能得他相助,也不失爲爭奪太守之位的一個重要棋子,所以潘長文才不管他是怎麼上位的,只想着怎麼才能拉攏到李隱。

潘長文這時的想法,倒是與王威一致……

數日後,井陘關。

井陘關外這時是黑壓壓的一片人,張金稱果如秦策所料率領大軍來到了這裡。

“稟清河王,各軍已準備完畢,隨時可以進攻井陘關!”傳令兵向張金稱稟報道。

張金稱在去年十一月的時候,擊殺了頗有名氣的右候衛將軍馮孝慈,使得他本人的名聲威望傳遍河北,於是在部下的建議下自封爲了清河王。

張金稱將摟着的女子猛的推到一邊,“傳我將令,全軍猛攻井陘關,半日之內如果還沒攻下,提頭來見!”

隨着張金稱的一聲令下,叛軍人馬立即氣勢洶洶的往井陘關殺去。

秦策神色鎮定的在關牆上指揮士兵防守,只是眉頭間了了幾分焦慮,他向一旁的親衛道:“雁門郡的鷹揚郎將還沒率人來嗎?”

親衛道:“之前鷹揚郎將李隱已派快馬來報,說他已率五千騎兵進入了井陘,最多兩個時辰便可到來,請大人務必要在他到來前守住井陘關。”

秦策咬牙道:“那我就守他兩個時辰,希望這姓李的言而有信!”

盂縣。

縣衙中,李隱這時正與衆手下在一邊喝着熱茶,一邊隨意的閒聊。

黃君漢有些擔憂的道:“我們再不去救援,井陘關不會丟掉吧?”

李隱站起身來,“那現在就出發吧,不過也不必擔心,那個秦策還是有幾分本事的。”

一會後,將近三千騎疾奔出了盂縣,直往井陘關而去。

雁門關現在不怎麼缺戰馬,一來有大馬商田福通的低價售賣,二則是有塔布部落、烏拉特部落和瓦林部落的供應,所以他才能迅速組裝起三千騎騎兵來。

其實,如果單單是戰馬的話,再弄多幾千匹李隱也能做到,但並不是所有的士兵都適合當騎兵,以他現在的士兵素質,三千騎已是極限,要想擴大騎兵隊伍,買馬的同時還得再招一些騎手才行。

第162章 河東郡攻防戰(上)第259章 頡利南下第117章 雁門被圍(下)第121章 蘇定方第272章 鴆酒第163章 河東郡攻防戰(下)第151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258章凌敬建言第228章 裴氏父子來歸唐第108章 天下紛亂第二十六章 採蓮第三十一章 大亂起第236章 吳國第二十章 奇襲第195章 李密兵敗北邙山第154章 屈突通援長安第243章 風雪第十七章 出征第三十二章 大業八年第253章 突遇敵襲第211章 武德二年第112章 定河東第142章 攻略西河第226章 徵北大將軍第一章 李家郎第182章 無法無天第122章 竇建德第256章 攻伐第九十章 李隱的坐騎第三十三章 鏖戰第207章 再施算計第四十七章 宇文智及第250章 回河內第139章 劉文靜使突厥第212章 河西攻略第130章勸父造反第八十章 河東第五十九章 知己知彼第144章 進軍關中第213章 內憂第125章 楊廣幸江都第171章 除夕夜(下)第110章 戰火第十六章 招人第七十九章虎將第162章 河東郡攻防戰(上)第244章 戰後第169章 魅雪第243章 風雪第六十四章 酸棗城攻防戰第四十九章 酸棗被圍第225章 棄城而逃第221章 劉武周兵圍晉陽,王世充篡隋稱帝第八十三章別用心思第122章 竇建德第179章 江都之亂(下)第143章 李密的難處第162章 河東郡攻防戰(上)第121章 蘇定方第184章 李氏代隋第150章 地盤搶奪第一百章 楊廣三徵高麗第117章 雁門被圍(下)第六十八章 初遇李靖第九十七章 部落衝突第215章 玄甲軍第179章 江都之亂(下)第161章 屈突通歸降第188章 大婚第三章 魂殤第241章 決戰介休第249章 連珠第168章 羣芳館【求訂閱!】第七十三章 有女初長成第223章 四方攻唐第107章 徵遼結束第208章 教妻射箭第250章 回河內第七十二章 末路第215章 玄甲軍第229章 願今後,勿生帝王家第三十八章 王爺,不好了!第八十四章 傅鷹之所見第七章 轉變之始第272章 鴆酒第十二章 雪中之舞第242章 援軍第九十章 李隱的坐騎第五十二章 離與聚第九十七章 部落衝突第247章 尉遲恭VS李元吉第107章 徵遼結束第六十八章 初遇李靖第166章 瓦崗寨之變(下)【求首訂!】第204章 東宮第五十五章 再升官第四十八章 打!第125章 楊廣幸江都第五十三章 賊寇來襲第240章 追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