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東霍邑縣城外的軍帳中,李淵和兩個兒子都凝眉沉思着。昨日他們就收到斥候送來的一張布卷。說是順河而下,在河中有好多這樣的布卷。
李淵打開一看就震驚了,正是楊廣要求勤王的詔書!
大業十一年八月,楊廣帶着大臣們,正式出巡雁門,履行和突厥始畢可汗的約定。
就在大隊人馬浩浩蕩蕩往雁門行駛途中,前方斥候抓到一個自稱來求見楊廣的突厥人。先鋒官不敢大意,便稟告了楊廣。楊廣很好奇是什麼人要見自己,便叫人帶了過去。
原來來人正是義成公主身邊的近衛,婢女琴兒的丈夫別克木。他是奉了義成公主的命令,來給楊廣送信的。
楊廣聽說他是義成公主的近衛,便叫人把他放開,問了一些義成公主的事情,隨後便叫他把信呈上來。別克木脫下一隻靴子,看看楊廣,說需要一把刀。
近侍不敢給他,怕他行刺,楊廣倒是沒有那麼膽小,還是叫人給了他一把刀。別克木用刀將靴底割開,這才從裡面取出一封信來,交給楊廣。
楊廣看到這麼保密,就知道一定是什麼大事情。將信打開一看,就皺着眉不說話了。
信中義成公主把這次始畢可汗帶兵扣隋境的事情,詳細始末都說了一遍。原來始畢並不是因爲快到冬季了,需要來隋朝搶一些糧食,而是當初裴矩用計誘殺了胡將史蜀胡悉,惹怒了始畢,這次是來報復的。
沒想到剛到雁門就被守將雲定興發現了,這纔有了後面許多事情。本來義成以爲始畢會撤兵回去了,哪知道楊廣卻和他打了賭,這下就變成楊廣來自投羅網了。
義成公主擔心楊廣吃虧,便派別克木冒死來送信,不叫楊廣去雁門赴約。
信的最後請求楊廣在隋朝給別克木安排一個官職,等這次事件完結後,她會把小琴也送來大隋,就讓兩人在隋朝定居了。
看完信,楊廣問別克木,現在始畢在幹些什麼。別克木說他不知道,因爲是繞着草原過來的,並沒有見到突厥攻隋的軍隊。
楊廣想了想,便叫內監領着別克木下去休息,又叫內侍好生招待。之後便把齊王楊暕、納言蘇威、民部尚書樊子蓋、內史侍郎蕭瑀(注1)、左衛大將軍宇文述、內史舍人虞世基都叫到身邊問詢此事。
蘇威說既然公主都提前說有危險了,那陛下就該回去,不要再去巡視了。虞世基卻說,要麼當初就不要答應賭約,既然答應了就是有危險也要去,這是尊嚴和膽量的較量,不能不戰而退。
其他幾人也是各執己見,楊廣又開始頭疼了,每次只要叫他們商量事情,總是吵個不停,關鍵是最後也沒有一個意見可行的。只好又叫衆人都下去,只剩下齊王楊暕,問他是什麼意思。
楊暕倒是很乖巧的答道:“如果現在返回晉陽,就說明我們怕了突厥人,要是就這樣去呢,父皇又會有危險。不如父皇返回晉陽,讓兒臣代替父皇去赴賭約吧!”
楊廣當時就對楊暕刮目相看了。這個次子雖然經史通讀,弓馬嫺熟,可在元德太子死後就變得張揚跋扈,驕恣不法起來,還曾今豢養了一羣小人,在宮中做過厭勝(注2)之事。楊廣便漸漸的對他失去了耐心,也很少再去關注他了。他自己也就越來越害怕楊廣哪天會把他打發到偏遠地方去。正好藉着這件事想給楊廣留下個好印象。
楊廣聽他這樣說,還是感到很欣慰的,而且一想到自己要是真的就這樣灰溜溜的又回去晉陽,不但會被突厥人笑話,就連朝中的大臣們也會看不起,所以一咬牙便決定還是要親自去一趟雁門。
但他還是做了一些措施,讓楊暕率領後軍駐紮在崞縣,保住回晉陽的路,之後才帶着大臣們繼續往雁門進軍。
等到了雁門,楊廣才知道事態到底有多嚴重。始畢的探子得知楊廣終於從晉陽出發了,便開始派兵攻擊雁門周圍的縣城,等楊廣進駐雁門的時候,整個雁門郡四十一座城池,已經有三十九座被突厥攻佔。
更加糟糕的是雲定興抵擋不住突厥的進攻把百姓都遷進了雁門城中。十五萬的百姓,再加上楊廣帶來的人,將近二十萬人的吃住。雁門城中的糧食僅夠楊廣這隊人馬吃用兩個月的。
現在始畢已經將雁門和崞縣全部圍住了,而且每日不間斷的進攻,根本就沒有和楊廣談判的意思。
楊廣也害怕了,又把衆人找來商議對策。左衛大將軍宇文述叫楊廣帶着數千精銳騎兵突圍,只要衝出去就好,雁門這邊的危機自然就解了。
蘇威卻說突厥人本來就生活在草原上,騎兵是他們的強項,楊廣率騎兵突圍就是羊入虎口,行不通的。況且作爲一國之主,怎麼能輕易的便身臨險境。
最後還是樊子蓋出的主意,雁門關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就算被圍住了,短時間內突厥也是攻不破的,不如趁着這段時間等待援兵的到來。順便在城中百姓裡招募勇士當兵,來護衛楊廣的安全。
楊廣覺得這個計策可行,便依計行事。這就出現了兩個問題,第一個,楊廣被圍的消息怎麼傳出去。
因爲被困在雁門關裡,連消息都送不出去,外面的軍隊就不會來勤王。還好虞世基想了一個辦法,他讓楊廣寫了好多勤王的詔書都蓋上玉璽,然後趁着夜色,叫兵士們扔到城外的護城河裡。
這裡的護城河正好和黃河支流相通,順水漂流便能衝出突厥的包圍圈送到外面去,至於是哪支軍隊可以看到,那就看運氣了。
這件事解決了,還有臨時徵兵的事情。楊廣這次來雁門,只帶了將近四萬的禁衛軍。而且一來雁門時,楊廣還信心滿滿的派兵出去和突厥打了幾仗,不過都是大敗而回,這樣就損失了有兩萬人。
現在滿打滿算能戰鬥的也就這兩萬多了,原來雁門城裡的兵士早就死傷殆盡了。臨時徵兵卻沒有多少人應徵。原因很簡單,百姓們都怕了。楊廣自登基以來三徵高麗勞民傷財不說,關鍵是徵兵弄的百姓家中都沒有多少男丁了。現在又來徵兵,百姓們當然不幹了。
楊廣又沒有計策了,問手下人,蕭瑀便說,楊廣可以親自去安撫百姓,叫他們來從軍,並且保證打退突厥後,也不會再去征伐遼東高麗,而且只要這次能夠打退突厥,所有參與的將領兵士都有重賞。
楊廣沒有辦法,只好聽從他的意見,去見了百姓,並且做了保證。百姓還是不太相信,蕭瑀又叫楊廣乾脆下詔書把徵兵的事情寫到詔書裡,這樣百姓們就會相信了。
於是楊廣又下詔書寫清楚承諾,“守城有功者,無官直除六品,賜物百段;有官以次增益。”這次百姓便知道楊廣說的是真的,便踊躍報名參軍,並且死守雁門,多次打退突厥的進攻,當然死傷也很慘重。
蕭瑀還建議楊廣派兵士突圍出去聯繫遠在草原的義成公主,請她也想辦法來幫着楊廣解圍,雖然希望有些渺茫,但總算也是一種辦法。楊廣也答應了,又把別克木叫來,告訴他需要再回去告訴義成這裡的事情,請求救援。別克木又帶上楊廣的求救信再次出城回草原。
好在他是突厥人,倒也沒有怎麼費勁兒就出了包圍圈,一騎絕塵朝着草原深處奔去。
雁門這邊接下來就是每天不斷的打退突厥一次次的進攻,一邊焦急的等待着勤王的援軍到來。
李淵收到的那個布卷就是順着黃河飄出來的勤王詔書。現在坐在大帳中,李淵就是在思考這次該不該去救楊廣。
李建成知道這個消息後,心裡很是高興,不過他現在也穩重了許多,並沒有馬上說出自己的想法,只是看看李淵和李世民都怎麼說。李淵見他沒有說話便問李世民。
李世民想了半天便道:“去不去是一回事,救不救又是另外一回事了,我覺得我們應該先做好準備,現在就整頓兵馬,並且要廣爲宣傳,把陛下困在雁門的事情叫所有兵士都知道,然後告訴他們,我們要積極的準備去救援,至於到了雁門外救是不救,那就到時候再看了。”
李建成皺皺眉,想了一下道:“二弟說的有理,我也覺得應該這樣做。”
李淵點頭笑道:“難得你們兩兄弟這次意見這麼統一,那好,就按照你們說的去辦吧,記住,要快,我們沒有多少時間,既然決定高調去勤王,就要第一個出現在雁門關外。”
“是!”兩人都抱拳退出帳外。
李淵看看兩人出去了,對着行軍司馬李綱道:“今日覺得兩子如何?”
李綱微笑道:“不錯,懂得取捨,知進退,假以時日,必成大器。”
李淵忽然鄭重的問道:“文紀,那你說兩子誰更出色一些呢?”
李綱一愣,擡眼看看李淵的神色,想了一下道:“論無畏,建成勝也,論韜略,世民優之,若能兩人互補,則都爲上將也。”
李淵默默的點點頭,所有所思的道:“需要磨礪啊!”
蕭瑀(注1):字時文,南朝梁明帝蕭巋之子,蕭皇后之弟。蕭瑀的妻子是獨孤皇后的孃家侄女。李淵是獨孤皇后的親外甥,李淵與蕭瑀之妻是姑舅表兄妹。從小以講孝道聞名天下,而且能夠善於學習和書寫,個性正直,爲人剛正不阿,光明磊落,並且深刻精通佛法道理。官至大唐宰相,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厭勝(注2):就是壓勝,舊時漢族民間一種具有迷信色彩的避邪祈吉習俗。系用法術詛咒或祈禱以達到制勝所厭惡的人、物或魔怪的目的。人們平常生活中也能時常能見到一些厭勝物,像雕刻的桃版、桃人,玉八卦牌、玉獸牌,刀劍,門神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