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9章 禁中新拜羽林郎

洛陽紫微皇宮最北面,圓壁城。

皇帝騎馬前行,存孝與士信落後半個馬頭。

城中,三百六十名年青軍士鎧甲鋥亮,神情肅然。

一名年青軍士上前,大聲稟報。

“長白羽林郎參見陛下,接受陛下檢閱!”

羅成點頭。

這是羅成仿漢武帝所設立的羽林郎,也是沿續他起兵之初時的長白孤兒營。他挑選從軍死事之子弟,或戰死而無子者於民間收養孤兒過繼於他們名下,然後養於圓壁城。皇帝還特意改宮城北的圓壁城爲羽林宮。

除了一百八十名羽林郎外,還有左羽林騎一千八百名,右羽林騎一千八百名,總共是三千多人。

不過也並非所有的從軍死事者子弟皆入進入羽林軍,一般是先進入朝廷於六京設立的長白義兒營中撫養訓練,然後他們會進入軍中爲軍官扈從,只有那些表現極出色,十分勇武且有天賦者,方能選入羽林宮中。

左右羽林騎,其實就相當於是士官培訓營,而羽林郎,更相當於是初級軍官培訓班。羽林宮中的羽林郎和羽林騎皆分爲三期,一期三年,每年選入一批。

他們被稱爲天子門生,皇帝親率。

羽林郎平時會由將軍們傳授兵法一類,然後還要負責宿衛侍從。而羽林騎則是守衛皇宮之北,皇帝出行之時爲儀仗。

“羽林,爲國羽翼,如林之盛!”

士信嘆道。

羅成笑道,“小六看來最近沒少讀書啊,連羽林郎的來歷都這麼清楚。”

當年漢武帝建羽林,最重要的目的還是因爲中尉之權太重,於是建羽林和期門二軍,而後南北二軍勢始均,說到底,羽林軍是皇帝直接掌握的一支北衙禁軍。

而現在大秦皇帝羅成並沒有漢武帝的這種擔憂,朝廷既有南衙十二衛,又有北衙十二軍,更還有剛改爲內衙的十六府,即原來的南衙四府和內軍十二府。

有這樣三軍分置,再有樞密院和兵部,皇帝不用擔心兵權的問題。

可皇帝卻還是又新建了這麼一支羽林軍,在存孝看來有些多餘和奇怪,他甚至認爲,羽林軍其實跟皇帝內軍的親勳翊是相同重疊的。

但皇帝卻又有自己的想法。

內軍裡不論是皇帝的親勳翊六府還是太子的親勳翊六府,取的都是貴族、勳戚、高官子弟,這些人進入內軍中擔任侍衛之職,雖然很有必要,一來是顯示皇恩,二來給這些勳戚官員子弟一個出仕機會,再來也能加強皇帝跟這些二代的關係。

但好多人未必就是真正的軍官坯子。

而羽林軍不同,首先,羽林軍雖只三千餘人,但全國有許多長白義兒營,這裡面的義兒都是軍人孤兒,或無後軍人的繼子。

固然這些人也未必都是優秀的苗子,但其中還是能出現不少優秀者,皇帝再從其中擇優選入羽林宮培養。

實際上,就是在設立一個士官學校,爲朝廷選拔培養一批長期而又忠誠可靠的優秀職業軍人。

這其實是在變相的打破關隴集團以來,武將軍事貴族集團的壟斷延續,普通的軍人子弟也一樣有機會通過羽林軍,通過做羽林郎,成爲年輕軍官,並一步步走到更高的位置。

這帶來的變化是什麼?是以後軍官們不僅侷限於那些將門之家了,而是會有更多的底層軍人進來,這等於是打破了軍事貴族集團壟斷,有如科舉考試給士族的衝擊一樣。

士人不再僅是出身於那些士族,文官們也不再僅是被那些世族壟斷,一屆一屆的科舉考試,帶來的是長流水般的新士人官員們。

羅成雖日理萬機,可也經常會抽出時間過來檢閱羽林軍,還會經常與他們一起騎射練武,給他們講解戰法,分析戰例等。

這些年輕的羽林郎羽林騎,因此對皇帝的忠誠極高。

“存孝,國朝強盛,需要羽翼屏藩。先前嗣業已經受封開國,現在你也可以準備之國就藩了。”

皇帝給羅存孝選的封地是在雲南,在洱海的北面,玉龍雪山下,金沙江邊。

此時這裡還是雲南的烏蠻們佔據着,金沙江的上游此時稱爲犛牛江,而麗江一段稱爲磨些江,玉龍雪山被稱爲神外龍雪山。

“給你六百里封地,建麗江王國,西抵高黎貢山、瀾滄江,北接耗牛河、橫斷山脈,南抵洱海,東接東滬水。”

皇帝給老四的這塊封地,雖說偏遠,但是非常大,東西、南北的直線距離都超過了六百里。在後世,這裡可是有十幾個縣市。

基本上就是把後世雲南的西北角全劃出來了,甚至其東面,都已經劃到了四川攀枝花的境內了。

不過此時嘛,這裡確實蠻荒一片。

除了主要的烏蠻外,還有許多夷人僚人,甚至還有羌人等,可以說既偏遠,又複雜。但皇帝分封建國的本意,就是開疆拓地,屏藩中原朝廷。

否則,爲何要分封呢。

“眼下嗣業在青海打仗,也須得防雲南的這些蠻子作亂。之前隋明帝時,派出宇文述入雲南,修路駐軍,只可惜後來隋亂,導致功虧一簣,如今雖說雲南的諸蠻向朝廷臣服歸附,然這種歸附對於朝廷來說是不穩固的,只有朝廷在那裡修路築城駐軍,纔算是真正的掌握了,等哪天我漢家移民數量上也佔據優勢之時,才能說我們徹底的擁有這塊地方。”

“老四,你是我兄弟,咱們兄弟一起並肩打下的這江山,我信任你的忠心,也信任你的能力,麗江之地比起嗣業的西海還要偏遠還要落後還要形勢複雜,可正因此,才更需要你這樣可靠的兄弟前往。”

老四笑笑。

“我這段時間呢,也打探了不少麗江那塊地方的消息,收集了一些地圖之類的玩意,那地方確實是個鳥不拉屎的地方,但也不是一無是處。我相信,就算是蠻荒,可既然陛下肯交給我,我老四與我的子子孫孫們,定能把這裡鎮守好,甚至開發好,永世屏藩中原。”

羅成拍了拍他的肩膀,“這話夠種,提氣,這下我就放心了。”

第68章 生死看淡,不服就幹第472章 東都危第368章 新貴第1240章 佳人青睞第534章 虎口拔牙第146章 飛揚跋扈第182章 分家立戶第1448章 帝王之下皆螻蟻第1301章 府院之爭第1459章 上柱國第1392章 三尺白綾第651章 虎落平陽第17章 還債第251章 鯨吞第957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第69章 絕殺第1264章 十年西域兵第1526章 太上皇第1249章 倭軍覆滅第908章 英雄本色第1030章 伊麗封侯鎮安西第879章 傳國玉璽第1332章 不想當宰相的狀元郎不是好秘書第766章 竇建德完了第917章 高原雄鷹第1494章 代天巡狩第885章 亂世軍閥第371章 薛家五虎將第882章 相對無言第1530章 直叩宮門第730章 休想離間朕和驍果第356章 王都第1482章 檢閱第377章 百里突襲第651章 虎落平陽第491章 蛟龍入海,虎進洛陽第510章 萬人難敵第1251章 少壯派第667章 山東節度使第514章 賴封不賞第578章 分封建國第1419章 播告羣嶽第1230章 腰劍斬樓蘭第1300章 有罪第681章 忠武軍興兵第739章 太宗武皇帝第553章 坑爹的宇文化及第491章 蛟龍入海,虎進洛陽第871章 受降城第791章 少林棍僧第525章 高句麗妾第434章 閉門羹第655章 張須陀第186章 前程第1402章 野豬皮第1427章 太子妃第266章 烏雲壓城城欲催第926章 孤身第1390章 全城戒嚴第622章 東山再起第1124章 亭長宇文士及第382章 自亂陣腳第997章 雪山岷江新戰場第779章 唐王李淵第1104章 鏡花水月第1020章 寇可往吾亦可往第482章 真英雄,自風流第556章 封建府兵第235章 唐國公第332章 六騎戰千第976章 白日登山望烽火第35章 知世郎現身第549章 功蓋漢武第294章 逃第710章 五鳳第70章 拆夥第960章 四面邊聲連角起第1031章 吐蕃公主寧秦騎第814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1453章 捉對廝殺第1474章 金陵第461章 半渡而擊、大獲全勝第941章 王寶槍第988章 主少國疑身不免第525章 高句麗妾第1307章 彩禮逼人第711章 十二帝第661章 厚賞重恤以得軍心第697章 又來遲一步第958章 長流至死不復回第126章 劫掠養兵第233章 東征令第582章 長樂王第1334章 賀蝗表第1030章 伊麗封侯鎮安西第578章 分封建國第336章 驅逐宇文化及第971章 沖天香陣透長安第315章 羅門女將第676章 江都、驍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