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2章 許和尚

許和尚如今是御前侍衛,七品帶御器,隸屬千牛衛府。

做爲一名從小被遺棄在少林寺前的孤兒,他打小被少林收養,然後成爲一名武僧。若不是隋末的這場動亂,或許他一輩子會呆在嵩山上,做一名棍僧。

皇帝入洛,北方平定。

許和尚原本想要重回少林,繼續以往的日子。但是師父卻要他留下,就留在秦皇身邊當一名侍衛,還讓他還俗,師父說這樣對他好對少林也好,他不明白裡面的原因,但卻聽從師父的話留了下來。

在洛陽的日子,倒是跟在少林時的日子沒多大區別。

每天一早起來練武,然後當值隨駕。不當值的時候,他則會練練武看看經書,偶爾也會去洛陽城裡的幾大寺廟裡拜拜佛。

他在洛陽城裡也有一座小院,這是皇帝所賞賜,甚至他還在大秦開元錢莊裡有一筆存款,這筆錢有一百多貫,他平時吃用都是衛府的,並沒有什麼額外的花銷。因此這錢他便和其它的同袍們一樣,存到錢莊裡面。而錢莊給他一張憑條,並且還付給他們利息。錢莊再用他們的錢,拿去借貸,收起利息差。

錢莊的這種運作手法,其實倒跟以前寺裡的質庫差不多。寺裡有質庫,百姓可以抵押借貸,寺裡收息。

因爲已經還俗,他開始蓄起了頭髮,頭髮抓起成髻,一開始的時候,總是不習慣,二十多年的光頭習慣了,如今的頭髮總讓他覺得不自在,但慢慢的倒也開始習慣。

今天,皇帝召見。

許和尚特意換上了乾淨整齊的銀袍子,佩上了御賜的千牛刀。

等殿中傳來內侍的傳喚聲,他便站在殿前整理了下衣襟,然後高聲報名。

“許和尚,在皇宮當差可還習慣?”

皇帝對他很欣賞,不稱他名也不叫他官職,而是每次都叫他許和尚。

“回陛下,習慣。”

羅成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習慣就好,現在有個差事要交給你,辛苦你跑一趟。”

“臣不勝榮幸。”

羅成給許和尚的任務,是讓他回一趟少林。

“少林當初助朕奪取洛陽,功績不小,朕一直記得。”

事實上,皇帝在奪取河南之後,很快就以實際行動酬謝了少林,不但將少林原本的兩萬多畝寺產全都交還給了他們,甚至又還賞賜了不少錢糧等。

不久前,朝中出了一項新的政策,就是設立了專門的佛道管理機構,以控制佛道教團發展,純潔教團風氣。

其主要的制度,還是控制寺觀的數量,禁止私人建寺立觀,須朝廷審批同意。其二,設立僧道官,全面加強僧道管理,同時規定了度牒制度,僧道剃度,都需要先取得朝廷的度牒,否則爲非法。

再一個,就是對其經濟的控制,嚴格限制其擁有田畝的數量,並規定了禁止寺觀經營質庫、放貸、經商等經濟活動。

禁止寺觀私自剃度,禁止寺觀容留犯人。

佛教自漢代傳入我國,而道教做爲本土教派是在東漢末年產生,這兩大教派在中土的發展極盛影響巨大。

擁有規模可觀的僧道教團、數量衆多的信徒,有雄厚的寺觀經濟,和不可忽視的社會影響力。

他們在經濟、文化甚至政治上都有極大的基礎。

一方面,佛道有積極的一面,佛道的信仰有時比法律的規範作用更大,可教化人民,陰翊王綱。

可另一方面,這種擁有強大經濟和政治影響力的信仰一量突破世俗規範,其給朝廷帶來的衝擊力也是相當巨大的。

從南北朝時起,朝廷便開始立法規加強對僧道管理,但這一時期也是佛道兩派互相攻擊的混亂時代,他們或借用士族豪強或藉助朝廷,相互打擊,如南梁武帝就極爲崇佛,甚至入寺中不肯還朝,要朝廷出鉅款贖他。

而另一面,北魏武帝,卻又滅佛。

這一切,都顯示他們巨大的影響力,以及朝廷對其的失控。

在北周武帝滅佛的時候,當時北周國十分之一的人口都是僧尼,或依附於寺廟,寺廟數量達四萬餘座,僧尼三百餘萬口,相當的驚人,嚴重的威脅到了北周朝廷,最終爲佛教帶來一段慘痛的黑暗時代。

北周武帝滅佛,但他三十餘歲就病逝,此後北周很快就亡國,楊堅篡位立隋。

楊堅是從小養在尼姑庵裡的,因此他稱帝后對佛教很尊崇,大肆發展佛寺,搞迎舍利子,辦大法會等。

京城大興,甚至有好幾座佔據一整個坊區的大佛寺。

而洛陽附近的少林寺,其實還只能算是隋時的一座不太出名的寺廟,但依然擁有兩萬多畝地的廟產,還有質庫等放貸業務,可見其底子雄厚。

佛教在南北朝時是達到相當興盛的狀態的,魏武和周武的滅佛,其實都有特定的時代背景,就是他們的發展太過,已經觸及朝廷底線。

只是北周武帝雖滅佛毀寺,但並不屠殺僧尼,只是強令還俗,手段還是很靈活的,只是太過剛硬,造成的反彈也是巨大,影響不好。

如今大秦幾乎一統天下,也面臨着方方面面的問題。

士族門閥是一個問題,這佛道也是個問題。

但羅成沒有搞激烈的打壓策略,而是希望能夠尋求一個更靈活的方式。

如今的初步普查,雖然僧道沒有如北周時多達幾百萬這麼嚇人,但也有百萬之衆。

當年北周武帝滅佛,強令僧尼三百萬僧尼還俗,但後來楊堅再崇佛,於是無數的僧尼又重新剃度。

到如今,僧道的數量也是多達百萬,全國擁有上萬的寺觀。

這還沒算上一些其它的外來教派,比如景教等,另外地方上的各種小淫祠野神仙都還沒算進去。

上到皇室貴族下到販夫走卒,信仰佛道者衆,簡單粗暴的禁止肯定不行。

畢竟信仰者衆,深入人心,且寺觀遍地,經濟實力不容小覷。

羅成的決策中心還是控制,而不是取締。

禁之不能止,堵不如疏,只要能夠控制的好,一樣能爲朝廷所有,起到積極教化的那一面。

第340章 必奪之地第1509章 夜宴宋王第517章 嫡庶第827章 虎父犬子第381章 殺個回馬槍第199章 丁憂第1112章 老鐵槍第229章 鄭觀音第104章 豎起反旗第798章 虯髯客第1444章 金光破曉第1437章 守護大名第163章 我羅老四又回來了第241章 鄭觀音的惡夢第1250章 積極進取的渤海艦隊第237章 懷才不遇第463章 左秦瓊右咬金第41章 秦瓊是我表哥第812章 改天換地第682章 四路出兵第368章 新貴第1376章 義商齊心第863章 中興之戰第762章 梟雄本色第433章 羣龍聚首第894章 吳越樑楚第49章 劫殺第632章 心不狠江山不穩第89章 獅子大開口第724章 弒君第1301章 府院之爭第1481章 異教第810章 虎牢第1313章 朕很高興,當賞第1005章 壯士飢餐胡虜肉第1358章 秋狩第285章 一劍光寒十九州第75章 重賞酬功第528章 八大總督第436章 羣英會第697章 又來遲一步第1090章 趁虛繞後奪敵巢第442章 黎陽第310章 玄菟軍亞將第470章 狼子野心第908章 英雄本色第636章 英雄惜英雄第370章 將帥不和第955章 後宮豈可幹國政第750章 白馬之圍第1106章 八爪第642章 質子軍第269章 箭(第六更、再爲秋懷涵夢盟主賀!)第457章 人屠降臨,小兒止啼第217章 釣得美人魚第406章 再次殺回平壤第1290章 秦懷玉、蕭瑀第300章 讒言第542章 刺殺羅成第689章 綁上戰車第1534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1427章 太子妃第492章 羽林大將軍第482章 真英雄,自風流第574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第884章 真真假假第159章 將軍第119章 先鋒官第573章 長孫有女初長成第1461章 跪雪第1422章 講究第21章 孃家人第606章 潛龍在淵第618章 飛信入雁門(感謝農民伯伯萬賞!)第313章 山東沸反第855章 授實封許開國第1031章 吐蕃公主寧秦騎第466章 逃出五指山第1323章 巡撫第773章 天價壽禮第313章 山東沸反第1343章 平步青雲第918章 請賜公主 忝列子婿第595章 尉遲恭第1040章 大秦創業起居注第1527章 起兵勤王第759 紅槍會第1238章 榜下捉婿第487章 元帥之爭第1044章 債臺高築籌糧餉第511章 混世魔王第138章 拜師(十二更,爲S司機萬賞加更!)第680章 連殺三相第180章 七石弓第293章 “負荊”請罪第224章 小霸王第72章 縫針術第247章 魏道士第507章 江都第350章 假降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