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2章 請降求和

“陛下,榆林郭子和擒唐東受降城大將王孝基來降。”

雲中城裡,李君羨送上一道好消息。

突厥人被困白登山,日夜號哭。頡利三番五次派人下山來請降求和,但都被羅成拒絕了。秦軍也不強攻,只是挖壕壘牆,深溝壁壘的圍困頡利。

現在頡利軍連屍體都弄不到了,於是最終還是隻得殺馬吃肉。

那些突厥人親手宰殺自己的戰馬,邊殺邊哭。吃肉的時候,又捧着馬肉哭。

山下的秦軍可不爲所動。

當年匈奴在此圍困漢高祖劉邦,最後撤兵放走了劉邦,可以說這是一重大決策失誤,羅成豈會再犯。

“真降假降?”羅成問。

“真降。”

郭子和本來是隋朝的左翊衛,後來犯罪被流放榆林郡。大業末年,郡中饑荒,於是郭和和便與流放充軍的同伴十八人捉住郡丞,列舉他不恤百姓的罪行,殺了他後開倉賑濟貧民,然後招兵買馬,自稱永平王,還建立年號改元。

雖自稱爲王,但他卻又封自己的弟弟郭子政爲尚書令,郭子端、郭子華爲左右僕射,其實就是自立朝廷了。

他一開始的時候,只有兩千騎,於是便向樑師都稱臣,不久又投唐,再後來又轉而向突厥稱臣。

頡利可汗開始冊封他爲平楊可汗,他不敢受,於是改授爲屈利設。

但不久後,郭子和被樑師都大敗,於是又向李淵稱臣求援,被封爲勝州總管。可這總管沒做多久,唐朝的河套地區便盡被嗣業攻破,柴紹的十萬大軍也幾乎盡沒,只留了東受降城一軍萬餘人在勝州黃河之北。

等郭子和聽說河西李軌也降了秦,並聯合嗣業攻打蕭關,欲直逼長安。

而代北這邊,頡利又接連兵敗,最終被困白登山,秦軍甚至已經佔據了偏關,抵達了黃河東岸,與勝州隔河相望。

郭子和最終又決定降秦。

對他來說,榆林本就是一塊不毛之地,這裡地貧又偏,人口稀少,其兵馬少弱,根本無力爭奪天下。

現在眼看着大秦已經決勝出頭,便乾脆又轉投羅成。

他也知道自己反覆無常,於是乾脆一狠心,以給王孝基送糧爲由,派兵詐開東受降城,然後殺王孝基奪東受降城,然後向河對岸的偏關守將程咬金投降。

“這種亂世草頭王,真是毫無禮儀廉恥!”玄霸罵道。

羅成倒是早習以爲常了,郭子和與李軌差不多,亂世當中不缺英雄豪氣,他們有一定的人格魅力和才能,這才能割據一地。但他們也沒有什麼太大的理想或者說是才能,於是便也只能割據一地。

等天下這股亂勢漸漸消散,於是他們便也急着想投靠最後的贏家,但因爲眼界有限,又經常會押錯寶,於是便只能反覆無常,東投西靠了。

這樣的人,是不可信,但對如今的大秦來說,這樣的人會很多,接受他們的投降,能免去很多事情。

當然,爲了防止他們以後再次反覆,羅成認爲接受他們投降可以,也可以給他們官職爵位,但不可能再留他們在原處。

“封郭子河爲金河縣開國侯,封左驍衛將軍,召他入朝隨駕。榆林文武,則視其職位以及才能,授封爵位官職,量才授給新職。”

對於原郭子和部,其骨幹心腹要全都調走。

“讓程咬金帶兵去接收榆林郡和東受降城,郭子和所部,擇兩成精銳者編入軍中,餘者全部遣散還鄉,授田安置。”

郭子和是想要繼續留在榆林郡的,甚至繼續統領他的部下們,但羅成不可能答應他這樣的請求。

他可以接受郭子和的請降,也可以授封他們官職爵位,卻不會再讓他們繼續留在原地,繼續擁有兵馬。

這與嶺南的情況不同,嶺南的寧長真等人,可以在歸附朝廷後暫時還擔任着太守之職,繼續統領着兵馬,但在這裡不行。

羅成可不會繼續給這些軍頭們割據的機會。

要降就拿出誠意來降,否則,就等着被掃滅,羅成有這個實力,也有這份霸氣。

他不是李淵,四處招降納叛,然後大肆封官授爵,讓那些人繼續保留地盤,擁有兵馬,李淵沒有那個能力,但他羅成有。

程咬金率領着精銳的秦軍,帶着皇帝的旨意渡過黃河,抵達榆林宣詔後,郭子和不太滿意,可又不敢拒絕,最終在程啼金的強硬要求下,只得交出兵馬,然後與一衆麾下骨幹在秦軍護衛下,往雲中郡朝見天子,謝恩領封。

老程也不客氣的把郭子和的那些烏合之衆一通裁撤,最終只保留了兩千人,將其打散編入麾下各營,其餘的,全都發一筆錢糧遣散還鄉。

而對於自關中來的東受降城王孝其及其部下的關中兵,老程只選用了一千,餘者全都被劃做東受降城的屯田百姓,給他們授田屯耕。

白登山之圍還在繼續。

但皇帝已經開始把大軍調整部署,程咬金率軍接收榆林郡和東受降城後,並進駐河套五原郡,他統管五原郡、榆林郡兩郡兵馬,並負責就地屯田。

而羅嗣業則進駐靈武郡和會寧郡,統領兩郡兵馬,併成爲與李軌的十萬聯軍的行軍元帥。

薛萬徹則負責定襄郡、武川一帶的防禦,並組織部下兵馬就地屯田耕種。

趙貴負責涿郡和懷荒。

秦軍已經不僅侷限在雲中一帶,幾十萬人馬,開始擴散開來,分駐北疆諸郡,雖各路府兵還沒有開始解散返鄉,但卻已經開始一邊防禦的同時,一邊就地軍屯自給。

連雲中郡大營的秦軍,也都在雲中、雁門等地開始軍屯了。

馮孝慈所部,更是在拿下靈丘後,只留五千人屯駐靈丘,然後其餘五萬餘大軍退回太行山以東,分駐屯於上谷、魏博、恆山、趙郡、襄國五郡。

這些調整,讓秦軍北伐軍後勤的壓力大大減輕,而對頡利以及李淵、竇建德的壓力卻絲毫未減。

頡利數次試圖突圍,可都被山下秦軍的深溝壁壘死死攔住,損失不少兵馬,卻無功而返。雖山上有泉水,可天氣慢慢轉涼起來,突厥人的馬也是越吃越少了。

這樣下去,他們遲早得困餓飢寒而死。

“陛下,頡利請求與陛下在山下會面談話!”

“頡利以爲自己算老幾,有何資格與朕會面?告訴頡利,要麼直接投降,要麼等死,他沒有其它選擇!”羅成冷哼一聲道。

現在的羅成,已經不急了,得了夏糧補給,羅成完全可以支撐到明年春天去,但頡利可撐不到那個時候。

他雖有不少馬,可山上卻沒有多少草能吃,他的馬正在迅速的減少,再困他一段時間,突厥人的馬就算沒吃完,也會全部餓死,再不能馳騁縱橫。

第40章 飢渴難耐第326章 暗渡陳倉(感謝金曉一萬賞!)第520章 驅趕李淵第243章 黑光鐵騎第309章 堅壁清野第115章 縣令許親(謝秋懷夢涵萬賞!)第325章 堅城第516章 再臨滄海第717章 羅成屠龍第983章 縱慾傷精腦中風第93章 狼、狗、狐第363章 李三娘第49章 劫殺第1312章 虛位以待第1033章 神之子民有高低第1009章 神農本草惠民醫第609章 飛虎(吐血第十一連更,感謝農民伯伯萬賞!)第584章 段姥第458章 海鮮和困獸第1116章 長安崔氏第14章 傻弟弟第1321章 李縣丞第1449章 挖坑第140章 私奔第1109章 會盟第1413章 金才人第387章 水師第618章 飛信入雁門(感謝農民伯伯萬賞!)第898 不甘心第650章 李密獵虎第1353章 南水北調第598章 皇帝突圍(十連更!)第333章 風緊扯乎第1026章 重建漢家安西府第817章 三家分魏鄭第45章 限期破案第517章 嫡庶第38章 王薄第690章 外援第441章 彈劾第674章 突破限制第1341章 上將出巡第1293章 劫掠第667章 山東節度使第1356章 利益第9章 擂鼓甕金錘第369章 拿下羅成第1407章 李世民第36章 神兵到手第1516章 焚書坑巫第526章 男人的尊嚴第813章 羅成不怕嗎?第1440章 自古以來第1278章 不宣而戰第856章 悔恨的淚第198章 李密第906章 號令四十萬第751章 忠武軍第二第1321章 李縣丞第1068章 與民爭利爲哪般第284章 死戰第896章 斬草除根第1355章 雙頭蛇第1332章 不想當宰相的狀元郎不是好秘書第890章 白登山之圍第190章 房玄齡第1348章 人亡政息第992章 風勁弓鳴獵羌戎第191章 東阿程咬金第699章 萬事俱備第1085 斬首而歸驚衆人第1301章 府院之爭第1529章 民心所向第225章 各憑本事第204章 三百斤錘第206章 家底第1125章 長安,宇文承都第533章 血戰四平山第533章 血戰四平山第1274章 許和尚第1341章 上將出巡第1332章 不想當宰相的狀元郎不是好秘書第1305章 都老實點第238章 兵過黃河第1265章 張士貴第935章 禁令第84章 殺威第536章 玄武門兵變第1265章 張士貴第720章 悔婚第827章 虎父犬子第176章 應者雲集第1472章 太子掛帥第1034章 手下敗將的敗將第70章 拆夥第715章 攻城巨獸第955章 後宮豈可幹國政第859章 推恩令第245章 佯攻第1121章 劫掠許可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