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1章 受降城

相距九原城不遠處,黃河岸邊。

嗣業與殷開山、段志玄、侯君集這幾員大將在商議軍情。

“咱們現在此處便是呼延谷,北邊是牛頭朝那山,這呼延谷也被稱爲北齊河。探馬回報,目前有一支唐軍剛剛進駐西面黃河岸邊,正在築城屯田。看規模,好像約有一萬兩千人左右,應當是從九原那過來的。”

斥候抓了幾個舌頭,初步詢問得知了這支兵馬的身份。

這便是李叔良整編了雲定興軍後派出來的一個軍,雲定興往東派出了兩個軍,其中一軍正是駐於西面不遠的那支軍,他們正在築的城據說叫中受降城,聽名字就能知道,肯定還會有個東受降城。

那東受降城,其實就是另一支東去的兵馬,不過那支軍在西面牟那山下渡過黃河,改沿着黃河南岸行軍。之所以走黃河南岸,是因爲南岸就屬於勝州境內,而現在勝州刺史郭子和原是樑師都大將,他叛樑投唐,因此這支兵馬走南岸,就是爲了能夠得到郭子和的糧草補給。

他們會一直東行,直到勝州城後,留下朝廷使者和派去的官員後,再過河到北岸,然後就在金河入河口附近的金河泊南岸築一座新城,名字就叫東受降城。

有中受降城和東受降城,自然也會有西受降城。

西受降城便在豐州,不過不是在九原城裡,而是在其西北的山口南面。

豐州九原城中,只駐有李叔良的兩千人馬。

受降城這個名字倒不是李叔良取的,也不是雲定興取的,而是漢朝時就有了。當時漢朝特意爲了接受匈奴左大都尉投降而築受降城,這也是漢朝的受降城中,唯一一座真正爲接受敵人投降而建的受降城。

李唐雖設三受降城,但可不是爲了接受突厥人投降而築的,畢竟現在李唐還向突厥人稱臣裝孫子呢。

這三座城其實不過是李唐在河套地區的一個防禦體系而已,畢竟長城在更南面地區,這北方可沒有長城可守。

哪怕李淵口頭答應將來把豐勝二州割讓給突厥,可實際上李淵卻並沒有真打算讓出這塊河套之地,所以一邊向突厥稱臣割地借兵,李淵一邊又派兵增強河套的防禦力量,同時還在此增築三受降城。

三座受降城,由三個軍鎮守,李淵親賜三個軍號爲天德軍、振武軍和橫塞軍。

三城三軍,守衛河套之地,以做關隴北方屏藩。

唐朝現在沒有實力修長城,也就只能以此代替。

“消息可靠嗎?九原城只有兩千兵馬?”嗣業問。

侯君集道,“大王,九原雖只兩千李叔良牙兵,但西受降城距離九原不遠,況且,咱們此去,還必須得經過中受降城,那裡還有一萬二人馬呢。”

嗣業不以爲然道,“柴紹的八萬大軍都盡敗於我們手下,一萬二又算什麼。”

段志玄也覺得可以打,本來他們大利城伏擊了柴紹後,完全可以繞道去牛皮關增援雲內劉弘基,但他們沒有,而是出人意料的西進。

其目的就是爲了往河套九原這裡捅一刀,畢竟柴紹兵敗後,這裡已經十分空虛。

“現在唐軍還不知道我們來了,這是我們的優勢,突其不意,速戰速決,然後一路打到九原城去,徹底把唐軍在塞外的勢力趕出去,也切斷頡利與李唐關中的聯繫,先剪其一翼!”

嗣業是那種喜歡冒險的人,也是膽大的人。

自己也才三萬人馬,可就是敢奔襲八百里。

“我們還有一個優勢,中受降城還剛剛在築,並未完成,所以這一戰既是突襲,也算是野戰,這對我們有利。”

嗣業的定襄軍以騎兵爲主,裝備精良,而且個個都是善戰老兵。相比之下,柴紹留下的李叔良所部,已經屬於老弱了,還混編了雲定興的降兵,現在一萬二千人遠來此築城,根本料不到嗣業會出現在此。

因此,還未開戰,嗣業等人已經信心滿滿,此戰必勝了。

夜晚。

飽餐之後的嗣業留下幾千人在呼延河邊看守馬匹,然後率領兩萬五千騎,皆捨棄負擔趁着夜色向唐軍中受降城摸去。

六月的河套,夜涼如水,無比的舒適。

白天辛苦築城一天的唐軍天德軍士兵們,也都早早的睡下,紛紛進入了夢鄉。

月色下。

秦軍悄然而至,在唐營東、北兩面開始集結列陣。

隨着一把把長槊端起,騎士們全都策動戰馬,向熟睡中的唐營衝殺過去。

馬蹄聲踏破了黑夜的寂靜,也踏破了唐軍士兵的美夢。

許多人根本還沒睡醒,就在夢中被奪走了性命。

四處火起,到處都是戰馬衝擊。

秦軍騎士們揮着馬刀,將點燃的火把扔入唐軍的營地。

一些騎士還拿着繩鉤,把一頂頂帳篷鉤住拖倒。

黑暗裡,唐軍根本不知道容易發生了什麼。

這場襲擊太突然了。

畢竟,在天德軍將士們想來,東面有柴紹大將軍的八萬大軍,更還有頡利的二十萬大軍,不說還有劉武周、竇建德等的幾十萬人馬,這怎麼可能還會有敵軍來襲呢?

嗣業一邊讓騎兵衝殺,一面讓人喊說柴紹大利兵敗,全軍盡沒,甚至還讓人說大秦皇帝已經攻破雁門斬殺叛將劉武周,進而於馬邑大破頡利。

“頡利已敗逃漠北,我大秦天軍已至,頑抗者死!”

“棄械投降者免死!”

混亂也衝殺持續了約一個時辰,唐天德軍將領雖數次想收攏兵馬,可都被衝散。最後原雲定興的漠南兵最先棄械投降。

唐軍孤軍奮戰,眼見大勢已去,也終於紛紛投降。

天亮後,隨軍的俘虜柴紹又見到了不少老熟人,新添了不少朋友。

“頡利真的已經敗逃漠北了?”

天德軍軍主李德良是李叔良之弟,封新興王,看到柴紹,驚懼萬分。

柴紹十分羞愧的搖頭,“那是秦軍騙你們的,頡利沒敗回漠北,反而形勢大好,他已經攻滅了定襄,殺去雲中了,是我愧對陛下,在大利城中了羅嗣業的詭計被伏兵敗了。”

“八萬大軍都沒了?”

柴紹低下頭,“全沒了。”

李德良捂着臉不由的痛哭,柴紹八萬大軍盡沒,而如今他一萬二的天德軍也一夜盡喪,接下來,不用說,羅嗣業肯定是要繼續向西偷襲九原城他兄弟了。

“完了,河套全沒了。”

柴紹也是沉默無言,這一路上,他本來還指望着李叔良能夠擋住羅嗣業。可誰知道,這頭一陣,李德良就全軍盡沒了。

“希望有兄弟能夠突圍出去,搶先報信給長平王了。”

“但願吧。”李德良失神落魄道。

第129章 論功行賞(第三更!)第598章 皇帝突圍(十連更!)第648章 代海寺第1110章 南海三王第141章 聯姻第864章 將軍決戰豈在戰場第524章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第82章 佔領第1315章 警報第17章 還債第513章 江淮之王第854章 功臣謀反第708章 登基改元第1491章 韓侯第1258章 大司馬第1115章 天子侍官第860章 大秦傾國而戰第446章 上中下三策第801章 周公顯靈第383章 破敵國都,生擒賊王第1350章 釣魚執法最爲致命第1406章 長孫賢妃第740章 驍果北上,皇泰天子第191章 東阿程咬金第385章 孤軍第341章 秦瓊、李淵第753章 李密稱臣第926章 孤身第476章 隋二世而亡第321章 隔岸觀火第1248章 黑火綻放第534章 虎口拔牙第830章 撕開長安之門第926章 孤身第1087章 打入冷宮心孤獨第389章 李家有女初長成第548章 海東王第1378章 敵營十九年第1426章 關稅權第268章 戰爭迷霧第430章 以眼還眼第222章 後院起火第42章 秦家第100章 夜未央第1090章 趁虛繞後奪敵巢第629章 李靖參謀第355章 謊言第1048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799章 少林僧兵紅槍會第955章 後宮豈可幹國政第137章 提親(第十一更,爲大收藏夾萬賞加更!)第1035章 秦人永不爲藩奴第1051章 科舉取士求國賢第1418章 泰山封神第429章 謀反者第832章 截胡第821章 孤注一擲第1379章 自立爲王第977章 一旦山崩龍馭天第94章 三衙總班頭第887章 斜陽欲落、黯然銷魂第548章 海東王第440章 大帥巡營第805章 洛陽第797章 鐵與血第1020章 寇可往吾亦可往第298章 驅逐第530章 萬軍之中取敵將首級第286章 浴火重生第1522章 爛泥扶不上牆第473章 亂世之梟雄第193章 山東好漢第961章 胡烽不斷接長安第717章 羅成屠龍第801章 周公顯靈第999章 傲視西山我爲王第707章 節制天下兵馬第1377章 世民奪城第1404章 龍兄虎弟第1248章 黑火綻放第672章 世外桃園第1402章 野豬皮第738章 輪迴不止,報應不爽第1122章 席君買第1406章 長孫賢妃第967章 典妻生子傳宗嗣第506章 下江南第885章 亂世軍閥第532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368章 新貴第1247章 韋忠賢第1章 藍面十八鬼第1375章 張記雜貨第695章 暗夜兵變第938章 除爵奪封第354章 五貴第74章 你要什麼賞賜第907章 霸王硬上弓第1055章 鋌而走險只爲利第1491章 韓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