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3章 後宮

“臣妾聽說陛下發了魏王的火,還解了他的職讓他在家反省?”

晚上。

長孫一邊爲羅成揉捏着肩背,一邊問道。

“你什麼時候也開始關心這些事了?”

長孫按壓的力度剛好,讓羅成十分受用,“臣妾並不是想幹涉朝廷政事,臣妾問的只是家事而已。”

“天家無小事,這既是家事但也是國事。朕也知道,如今天下還未一統,許多制度都還未健全,可越是如此,這規矩越亂不得。存孝這人,我知道他,沒有什麼二心反意,只是向來大咧咧慣了,以前也惹過亂子,但現在不一樣了。”

“他是我兄弟,也是朝廷的魏王,還是中原都統,統領河南、山東、淮南三鎮兵馬,他倒沒有什麼異心,可就怕被有心之人利用,到時出了亂子,可就難以收拾了。”

“魏王只是心直口快,覺得陛下如今大肆重用許多隋朝舊臣,給他們授官封爵未免太過輕易,其實魏王今天的話,也是許多軍中將士們的心思。”

羅成轉身。

他將長孫擁入懷中。

“朕又豈會不知道將士們對此事有會些想法,但馬上可以打江山,卻不能完全依靠馬上來治江山。若是朕只一味重用軍伍中的兄弟,那到頭來不過是又締造了一個新的關隴集團而已,這樣的軍頭集團若把持朝政,早晚朝廷還得出亂子。或許我在世之時不出事,可以後呢?”

西魏北周隋,這三朝短命的根本原因,其實都能跟關隴集團有關。

“魏王是我親兄弟,打仗也是把好手,可若是讓他來治理地方,哪怕是隻給他一個郡,他都未必能比的上陳叔達、蕭瑀這些人,而若說到主持朝政中樞,全盤規劃,他就更不行了。所以說形勢不同了,策略也不同。”

“再說了,你覺得什麼是朝廷?”

長孫擁着皇帝,沉思着。

“朝廷就是天下?”

“哈哈,朝廷,朝廷是治天下的工具,而如何治天下?其實歸根到底就一個字,人。把天下的人尖兒,都聚攏到朝廷來,那麼這天下也就穩了。不僅僅是隨我征戰的將士兄弟們,還有舊貴族官吏,那些地方的士族豪強,地方上的地主百姓商賈,統統都要攏到一起來。”

“你推開誰,拒絕誰,誰就可能另起朝廷,尤其是那些人尖兒。”

當年北魏起家代北,最早立都在馬邑的平城,爲防北方草原上的柔然人,所以特意在北疆邊防設立了六大軍鎮,後來軍鎮還不斷增加。

最早時,這六鎮是北魏性命攸關之所,因此對六鎮十分看重,將士到六鎮任官當兵,也極有前途,所以勳貴官吏豪強子弟爭着去。可後來北魏一統北方,遷都中原洛陽,後來柔然人也沒以前強悍,北疆六鎮也就沒那麼重要了。

於是慢慢的,六鎮不受重視,去那裡不是機會,反成了發配流放。

最終六鎮被邊緣化,六鎮將士得不到升遷機會,始終被排擠。

六鎮怨恨,最終便掀起了六鎮大起義,那羣六鎮邊將士兵,一舉掀翻了北魏朝,後來六鎮中出身的高歡、宇文泰等建立了東西魏,開創了北齊北周二朝。

其中武川鎮一系的宇文泰等人建立的西魏,最後還又建立了北周、隋兩朝,歷史上,後來建立唐朝的李淵,其祖父李虎也是武川鎮軍頭。

“你們長孫氏也是北魏皇族,所以說對此應當很清楚,當年若北魏拓拔氏不漢化,接納漢人,聯合魏趙的漢人士族豪強,也不會有一統北方的機會。在北魏之前,諸胡亂華,紛爭不斷,始終難以安定,其中有個重要的原因便是他們視北方漢人爲敵,這纔有了北方遍地塢堡的情況。”

對羅成來說,團結大部份,打壓敵對的小部份,這是必須的。

如左才相這種見讀書人就殺,張金稱這種見富就劫,朱璨這種到處劫掠甚至吃人的這些人,是永遠不可能成事的。

爲何歷史上農民起義那麼多,最後成功的也就劉邦和朱元璋呢,因爲大多數的農民軍不知何爲制度,不懂何爲秩序,甚至連團結大多數人都做不到,他們天然的就把士族豪強地主官吏全都推到了對立面,這如何能贏呢。

而劉邦和朱元璋雖起身草莽,卻能做到立制度接納各方,於是才能成事。

“朕之前罷節度使,在各道新設三司六使,三權分開。朕知道有不少老兄弟不滿,但許多人暫時還只是把這不滿放在心裡,老四也是個不滿的人,這次正好借老四來立下威,老四是朕之親兄弟,朕既然連他都能一擼到底,朕相信其它人也應當能明白到朕之決心。”

“陛下,魏王不會因此想不開吧?”

“不會的,他頂多會生氣,也許還會罵罵咧咧,對朕說些不敬之語,但要不了多久,他就會平復情緒的,至於說記仇想不開,更不會了,等過了這茬,朕再讓他出來任事就是。”

不管存孝生氣不生氣,羅成還是願意先拿這個兄弟來唱出戲的,相信有存孝這個榜樣在,不管是嗣業還是劉武周又或是杜伏威等,都應當能明白皇帝的心意。

不管高不高興願不願意,各道三司六使的分權制度,必須要推行下去。

“陛下辛苦了,朝廷之事這般費心。”

羅成笑笑。

“是啊,外面那些豪強梟雄,個個都想當皇帝,爭的頭破血流,拼上全部身家也在所不惜。可又有幾人知道,這皇帝又豈是那麼好當的。楊廣當了十二年皇帝,可他營建的東都,還有文帝建的大興,兩座京師他加一起呆的時間都不到三分之一,其餘時間都在巡視天下,一般人都說皇帝喜好巡遊,是貪玩,是到處找美女,其實,李淵王世充這些人難道不清楚?皇帝的巡遊根本不是因爲玩樂。”

“除了雁門之圍以後,皇帝消沉怠政被宰相欺瞞,其實楊廣以前每天都要閱讀奏章到半夜,堪稱宵衣旰食的典範。”

楊廣只能說是個昏君,不能說他是個庸君,更不能說他懶政貪玩享樂,他跟中晚唐那些喜歡打馬球喜歡遊獵什麼都不管的皇帝根本不是一類人。

“天下億萬百姓,萬里山河,全靠陛下一人又如何忙的過來呢?”

“所以說,皇帝需要任用賢人,倚靠宰相治國。朕已經召左僕射侯莫陳乂、右僕射杜如晦、中書侍郎房玄齡、門下侍郎魏徵四位宰相前來洛陽了,現在又有蕭瑀爲門下侍郎,宰相有五個。不過朕覺得還是少了一些,還要再選拜三到四個宰相纔好,這樣羣相執政,衆正盈朝,朕也能輕鬆許多了。”

第1407章 李世民第584章 段姥第1469章 五年巡邊第592章 勤王令第1490章 無法無天第891章 夜哭第1277章 猛士第989章 單皇后垂簾聽政第310章 玄菟軍亞將第605章 漢家公主(第七更!)第1232章 君子第503章 天下英雄榜第1336章 改旗易幟第908章 英雄本色第311章 天使降臨第1086章 皇太子毆打楚王第769章 所謂忠誠,不過是背叛的籌碼還不夠第1279章 五百巡騎破萬軍第1248章 黑火綻放第1479章 雪藏第1086章 皇太子毆打楚王第98章 非禮第1533章 欽定太孫第1503章 玩火第174章 威望第357章 肉食者鄙第1330章 六元及第第71章 身體被掏空第1075章 當爲萬世開太平第752章 半裝甲騎劉天王第1079章 日不落大海賊團第1347章 八百標兵第1362章 楚皇請入朝第56章 捷報第489章 勢不可擋的新貴第1021章 騎虎難下步維艱第305章 鐵馬冰河後庭花第487章 元帥之爭第778章 兩敗俱傷第665章 遼東集團第147章 新縣尉發威第1463章 兵鎮漠北第159章 將軍第506章 下江南第672章 世外桃園第147章 新縣尉發威第776章 勸進第1341章 上將出巡第1119章 人情世故第720章 悔婚第1322章 聖人仁慈第1473章 塵埃落定第412章 羅成的煩惱(感謝大萌萬勝萬賞!)第260章 輕薄公子第407章 班師回朝第754章 奉正朔第257章 不屑一顧第1088章 郡國並立西山道第167章 根據地第786章 圖形凌煙閣第917章 高原雄鷹第205章 魚俱羅第49章 劫殺第980章 妙手神針能回春第1042章 巧婦難爲無米炊第642章 質子軍第1445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688章 不殺李靖,留着過年嗎第573章 長孫有女初長成第282章 劉黑闥第9章 擂鼓甕金錘第25章 逃役第722章 張須陀奉詔第1510章 內聖外王第248章 道士下山第1068章 與民爭利爲哪般第348章 笑的太早第630章 新的天子第1001章 党項封建成國丈第661章 厚賞重恤以得軍心第1382章 摘桃子第480章 楊老二第541章 密謀第969章 恩斷義絕燕雙飛第667章 山東節度使第1401章 鎮北王第1417章 倭國割地第800章 洛陽兵變第634章 洛陽天子,關外羅成第835章 屠城第279章 尚方寶劍第1272章 沙陀第1002章 棄暗投明破寒冰第649章 死於驕傲第472章 東都危第91章 接管三班第173章 鄉黨第1431章 恕不接待第936章 羅秦單李、閻崔鄭周第1337章 江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