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7章 三家分魏鄭

秦開皇元年(大業十三年),十一月。

凜冬已至。

關中門戶,潼關。

此關位於關中平原的東部,雄踞秦晉豫三省要衝之地。

其形勢非常險要,南有秦嶺,東南有禁谷,北有渭洛二川會黃河抱川而下,西近華嶽。

周圍山連山,峰連峰,谷深崖絕,山高路狹。

“怪不得都說細路險與猿猴爭,人間路止潼關險。”羅存孝打量着這座關中門戶,看完後也不由的搖頭。

“咱們還是來遲了一步,王世充這老烏龜倒是跑的快,居然直接竄入潼關去了。”

羅存孝瞧了半天,最後揮手,“傳令下去,撤退。”

“就這樣撤了?”幾名將校都有些意外,這一路追擊王世充到這裡,就撤了?

羅存孝嘿嘿兩聲,“你們別以爲老子就是愣頭青,這潼關如此險要,而李淵還派了世子李建成親來,現在潼關裡駐了足足八萬唐軍,更別說王世充這老小子被李建成安排在潼關東南的禁谷之中,六萬鄭軍據守十二連城,死死的扼住了潼關東面的這條小道。”

再加上楊義臣親率六萬河東兵馬正往黃河北岸河東郡解縣的中條山南麓來,眼前的形勢對羅存孝來說,已經沒什麼好留戀的了。

他從滎陽過來,到了洛陽也沒有停留,一直馬不停蹄的追擊而來,這段時間,都行軍上千裡,此時身邊也就兩萬來人馬,將士們也是十分疲憊。

一不小心,說不定這一軍人馬,就要在這裡被包餃子。

“既然王世充這老小子都逃進關中了,那就算了,咱們撤。”

羅存孝說撤就撤,並不拖泥帶水,趁着幾路兵馬還未到齊,他從潼關下東撤。

這一撤,就是二百里。

從潼關下一路撤到了陝縣,到了這裡他不再撤了。

兵分兩部,一部駐於陝縣城中,一部駐於陝縣西南的常平倉城。

這座常平倉是開皇三年所設,也是隋朝的六大糧倉之一。因爲陝縣附近的黃河有險灘激流,漕運船隻難以通過,所以糧船到了這裡,只能先運糧上岸,經過陸路轉運幾十裡,再走水路運往關中長安。

爲了轉運糧食,所以特意在陝縣設立了常平倉,東來的糧食先入常平倉,然後再轉運關中。

“魏王,這常平倉幾乎是座空倉城了。”

聽到這個消息,羅存孝也不以爲意。

李密和王世充在這洛陽一帶鏖戰三年,都是不發展不生產的主,他們就靠黃河運河和京城附近的幾大糧倉撐着,能撐到現在,還倉中有糧,都已經是借了開皇和大業年間積儲了。

“就那幾個傢伙,光知道打仗奪地盤,早晚得敗啊。”

常平倉城有許多糧窖,一窖可儲三千石糧。因爲採用的是地下糧窖儲糧技術,所以最耐儲的帶殼粟谷能在倉中積儲九年。

但再多的儲糧,也不夠他們那樣揮霍的啊。

退駐陝縣之後,羅存孝卻就此按兵不動,也不加固城防,也不訓練兵馬。

這番動靜,讓李淵的探馬都很奇怪,消息報回。

長安城中的李淵不由的狐疑起來。

“羅成在山東淮南有十萬大軍,最近又趁機偷了洛陽滎陽,得李密數萬舊部歸附,爲何羅存孝身爲僞秦中原大帥,卻獨率一軍二萬餘人屯駐陝縣?”

“其它秦軍呢?”

“回丞相,羅存孝屯駐陝縣,裴行儼屯駐洛陽,來整駐於興洛,裴仁基進軍襄城郡,衛文升出兵潁川。而郭孝恪駐於虎牢,杜伏威留守淮南,闞棱則率江淮一軍正往攻汝陰汝南淮安南陽一線,都是在乘機搶奪李密的地盤。”

“動作如此之快。”李淵聽了不由的嘆聲可惜。他一邊派兵增援潼關,一面也讓駐守上洛郡武關的兒子李元吉出兵向東,趁機搶奪了淅陽和弘農二郡,原本還想再搶南陽襄陽,可沒料到羅成義子闞棱動作更快。

他帶着李密的勸降信,這一路西來,幾乎沒有遇到阻礙。

如今原來李密的地盤,從豫西到淮西,那些大城基本上已經被羅成麾下搶先佔據,李淵也只搶到了淅陽和弘農二郡,再加上他之前西歸時奪佔的上洛,也才三郡。

而襄陽這座漢江邊的重鎮,卻被蕭銑給搶了。

此外,蕭銑還搶了舂陵、漢東、永安三郡。

至於秦軍,則奪了河南郡、滎陽郡、育陽郡、南陽郡、淮安郡、襄城郡、潁川郡、汝南、汝陰九郡。

秦軍搶佔最多,還包括了東都洛陽。

雖然現在秦軍也只是搶佔了各郡的大城,下面許多地方還沒有完全控制,可其它兩家也差不多如此。

更別說,當秦軍攻佔洛陽後,原本是尊奉洛陽朝廷的山東道的黔安、武陵、澧陽、夷陵四郡,現在也譴使歸附范陽天子羅成。

雖說這四郡被蕭銑分割開來,在三峽下面的荊江兩岸,就算歸附,也只是名義上歸附,但這四郡上表歸附秦朝,依然還是能讓李淵和蕭銑都感到壓力。

尤其是對於蕭銑來說,他如今立都在江都,而江陵是在南郡,也就是在三峽下面,而這歸附羅成的夷陵四郡,卻偏偏在南郡的四面,二北二南,差不多是把南郡包圍起來了。

夷陵通守許紹,是安陸人,其祖父和父親都曾任過楚州刺史,其父跟李淵還關係極好,在國子監是關係不錯的同學。

大業末年,他任夷陵郡通守。

楊廣被殺後,他尊奉的是江都的越王。李淵入關後,也曾幾次派使者去招這個世侄,奈何許紹根本不理睬世伯李淵。

許紹據郡自保,甚至還把南郡周邊的黔安等三郡也拉了過來,組成了四郡聯盟,互相支援,以此多次打退蕭銑的進攻。

如今王世充兵敗,洛陽被秦軍所佔,這位許紹倒也見機的快,馬上就遙奉范陽天子羅成,上表歸附。

這把李淵氣的啊,我關中離你那麼近你不歸附。

“許紹已經派其子許智仁往范陽去上表歸附,看來是鐵了心了。”

“丞相,某以爲可以暫時先不要管江漢一帶,只要我們扼守上洛、淅陽、弘農三郡,便可保關中西南門戶武關不失。”

“我們還是應當先想辦法乘羅存孝剛入河南,立足未穩,將其擊敗。如今僞秦兵馬,四面出擊搶佔地盤,分據各地,這正是我軍抓住機會,集中兵力,將其各個擊破的好時機。”裴寂向李淵建議。

李淵想想也是這個道理,現在羅成纔是首要之敵。

“既然如此,那就派人去江陵,遊說蕭銑一起出兵攻打河南羅成,可以向他許諾,將來擊敗河南的僞秦軍,我朝廷與蕭銑可以以秦嶺、淮河爲界。秦嶺淮河以南,皆爲他有,秦嶺淮河以北,則爲我有。”

第916章 禁嫁十萬三韓女第1035章 秦人永不爲藩奴第239章 阿舅賊第341章 秦瓊、李淵第759 紅槍會第1021章 騎虎難下步維艱第1305章 都老實點第1242章 羅克用第157章 反了第1396章 不虧第459章 釣大魚第601章 羅嗣業無敵第54章 收穫第1478章 居功自傲李世民第725章 公敵羅成第181章 劫囚車第374章 薩水第1321章 李縣丞第1359章 鳳翅鏜第812章 改天換地第850章 藩亂第228章 上門惡犬第132章 刺客第653章 威震中原第1279章 五百巡騎破萬軍第135章 杜如晦(第九更,求訂閱!)第100章 夜未央第349章 比狠第21章 孃家人第1451章 刺蝟第517章 嫡庶第501章 李氏當有天下第805章 洛陽第93章 狼、狗、狐第478章 公卿子弟第578章 分封建國第839章 江山與你何干第78章 戰火第532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1087章 打入冷宮心孤獨第212章 黑夫人、白夫人第1278章 不宣而戰第843章 後宮第449章 陣斬八王第514章 賴封不賞第236章 拜堂成親第814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377章 百里突襲第492章 羽林大將軍第482章 真英雄,自風流第307章 遊子歸來第465章 出雲公主第769章 所謂忠誠,不過是背叛的籌碼還不夠第866章 向南,向南第386章 屠城第771章 公主竇紅線第948章 跑單幫第1057章 半億人口九億田第250章 六猛五金剛第1360章 爭功第1531章 分家立戶第515章 軍生怨氣第1090章 趁虛繞後奪敵巢第802章 永通第729章 驍果亂第339章 風聲鶴唳第309章 堅壁清野第276章 百里奔襲第540章 定計擒羅成第190章 房玄齡第925章 山頭第1107章 雷人第206章 家底第1402章 野豬皮第1494章 代天巡狩第25章 逃役第1451章 刺蝟第1530章 直叩宮門第482章 真英雄,自風流第313章 山東沸反第375章 乙支文德第1398章 不謀萬世第97章 未雨綢繆第1471章 親手扼殺第1498章 夜未央第619章 驚弓之鳥(感謝劉安鋼萬賞)第529章 抗旨不遵第763章 真龍天子第625章 殺胡口第326章 暗渡陳倉(感謝金曉一萬賞!)第430章 以眼還眼第96章 選兵第859章 推恩令第290章 縣尉李建成第411章 長子羅長卿(爲青翼追光盟主五萬賞加更!)第229章 鄭觀音第465章 出雲公主第1041章 是非功過蓋棺定第520章 驅趕李淵第1496章 太子激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