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4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現如今據這位官員所說,山東之地,是一分軍屯,一分官莊,然後是兩分士族豪強私田,六分百姓均田。

土地份額性質完全改變了,再加上這和糴令的糧食統購,山東的糧基本上掌握在了官府手裡,百姓也通過均田,大量轉變爲有產的自耕農,爲大秦交兩稅賣糧食之餘,還能得個溫飽。

大量的百姓有產了,溫飽了,這山東自然也就安穩了。

那些舊士族豪強雖然心中不滿,可地方安穩,百姓安心,他們雖有不滿,可也無法發作。

他們雖是火種,可百姓這些柴火,如果都沾滿皇帝雨露,又如何燃燒的起來呢。

在東萊港的時候,李密看到許多鹽船。

“過去無工商之稅,鹽礦等也不禁私人,鹽價不高,如今這鹽有鹽稅,茶有茶稅,一斤鹽能值一斗米,這豈不是相當於變相的給百姓都徵了筆人頭稅?百姓豈無怨言?”

李密敏感的看清了這個鹽專稅的本質。

大秦實行鹽稅,是以票引制。鹽是任由商民煮鹽曬鹽、販賣交易,但是制和賣是分開的,製出來的鹽需要在朝廷這裡登記,所有的鹽要統一賣給官府專門的鹽衙門,不得私賣。

而商人要販運鹽,必須得從官府的鹽衙門買,而且買的時候,就得先交稅再拿稅,你買一斤鹽,就得連鹽價加鹽稅一起交了,然後取得鹽引。

有這鹽引,才能運輸販買,否則就是販運私鹽罪,罪極重,販一斗私鹽就要流放邊疆屯田,販一石私鹽,那就是發賣爲奴的下場。

雖說鹽稅也不算高,就是按鹽價加徵一成,十一之稅。

但商人最終還是會把這稅轉嫁到鹽價之上,所以最終百姓承擔着這加徵的鹽稅,鹽不像是茶和酒之類的,屬於可有可無的消費品,鹽是必需品。

這樣一來,鹽稅實際就等於人頭稅。

在開皇時,鹽價是很低的,較好的鹽一斗才十文錢,而那時,京師米價一斗要十五文。鹽還沒有米價高,而這幾年天下動盪,鹽的生產和運輸受到影響,鹽價本身確實也漲了,但現在東萊這樣的安定繁華之地,鹽價都是鬥米斤鹽。

東萊港的米價多少?一斗米二十文。

這個價格非常驚人,畢竟洛陽城中的米價都賣到八萬錢一石了,雖說這是圍城時的特例,可其它地方,米價也是動不動以百文一斗起的。

東萊的糧價安穩,還是在於羅成的糧食政策,地方安穩,糧食產量得到了保證,然後是和糴統購政策,再加上禁糧食私人收購和外流政策,使得不管外面糧食價格如何跌漲,安東這塊卻是向來平穩。

鬥米斤鹽,二十文一斤的鹽。

跟開皇年間,十文錢一斗的鹽相比,價格相差十幾倍,但若跟其它郡縣比,似乎還便宜。但其它郡縣鹽和米的比價卻沒這麼誇張的。

“任何政策,總是有利有弊的,但總的來說,鹽稅還是利大於弊的。”

大秦鹽政,實行民採官收商運商賣制度,如今在遼東和山東、淮南、范陽等地設立了十個鹽監,一年的鹽稅,就高達一百多萬貫。

這可是筆鉅款,畢竟這筆錢相當於大業朝時起碼幾十郡的收入了。畢竟隋朝的稅制太簡單了,無工商之稅,僅是收租調,僅以土地產出收租,還收的實物租。

“一百多萬貫?”

李密眼睛都瞪大了。

開皇號稱盛世,可開皇時地方官員連俸和祿都沒有,他們的收入靠什麼?靠朝廷給他們在地方上劃分的職田收租爲祿,靠公廨錢放貸收息爲俸。

而羅成僅靠個鹽稅,居然一年就有一百多萬貫,而且更驚人之處在於,羅成現在才佔了幾道之地啊。

若是他統一了天下,按此之法,那鹽稅一年豈不得四五百萬貫之多?

那茶酒稅呢?

怪不得羅成兵精將猛,器械精良,麾下那般能戰,原來這傢伙還這麼會撈錢啊。

聽說秦軍作戰極爲兇猛,皆因賞賜豐厚,秦軍軍紀良好,從不擄掠百姓,看來,那是因爲羅成手裡有錢啊,否則沒錢賞賜,士卒如何肯戰,如何不劫掠?

羅成打下一地,迅速就恢復安定,田地產出,稅賦充足,足夠供軍。

而李密在河南打了三年,滎陽洛陽等地,甚至打成了廢墟鬼域,大片的良田全都成了荒地,看來自己的失敗確實也是有原因的。

不過他心裡還是不太肯服氣的,認爲羅成一介武夫,安有如此定國安邦之策?定是房玄齡杜如晦這些人的功勞,那些士族官宦之弟的本事還是有的,羨慕羅成居然有這麼好運氣,能招攬到這麼多人才爲已用。

可惜自己被迫靠一羣賊匪起家,身上染了匪名,始終難得那些士族官宦之弟的投奔,麾下無人可用,纔有今日之敗啊。

我李密非不如羅成,實是羅成運氣太好,能得那麼多人相助,而我李密運氣太差,只能藉助一羣賊匪起事,最終卻還是敗在那些賊匪手裡。

該死的賊匪!

在東萊港登上了巨大的樓船,前往旅順。

藍天下的碧波之上,同行的船隻有好多條,組成了一支船隊。

李密站在甲板上,看到同行的船隊裡,許多船上都是載着移民關外的中原百姓,這些人據說都是戰火中受害,不得以逃離家鄉的客戶,有些人接受了大秦官員們的勸說,決定放棄中原的一切,前往關外均田授地,在那裡,他們能得到更高的田額,分得更多的田地,也更遠離中原的戰火與是非。

經過一座島嶼時,李密看到有一支船隊從遼東過來。

“那是運奴船,這一支船隊,大約運了五千個高句麗奴。”

每天都有運奴船從遼東過來,玄菟郡的高句麗人叛亂還未完全平定,樂浪和帶方郡的高句麗人又鬧起來了,皇帝已經下了滅高句麗令,要將所有高句麗人都捕爲奴隸,運往中原販賣,讓關外之地上,再無一個能反抗大秦的自由高句麗人。

第1332章 不想當宰相的狀元郎不是好秘書第1384章 建安第640章 槊挑金狼汗(感謝農民伯伯盟主!)第1286章 兵臨城下第109章 擴充第849章 平楊天子第810章 虎牢第78章 戰火第28章 軟硬兼施第309章 堅壁清野第1299章 御前會議第1260章 狼妻第1325章 今年過節不收禮第984章 孤城遙望金城關第1372章 鷹犬第933章 迴歸本源第240章 鹽賊第1486章 騎士第433章 羣龍聚首第268章 戰爭迷霧第288章 襄陽侯第693章 奪印舉兵第635章 馬邑三雄第67章 突襲第1022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727章 不殺汝,不拔箭第529章 抗旨不遵第232章 靠山第1478章 居功自傲李世民第215章 軍火(第六更!求月票!)第154章 忍無可忍,那便無須再忍第822章 一戰滅秦第899章 天無二日,民無二主第666章 渡海南下第786章 圖形凌煙閣第101章 戰個痛快第679章 清君側第1453章 捉對廝殺第891章 夜哭第230章 你等着第95章 殺官造反第1360章 爭功第1336章 改旗易幟第1344章 木秀於林第1339章 南樑水師第963章 固犁其庭掃其穴第1016章 月圓之夜圍可汗第1486章 騎士第664章 我又回來了第13章 千里一盞燈,萬里煙雲罩第1292 錦衣衛破城第1009章 神農本草惠民醫第982章 生變於肘腋之下第792章 瘋王第212章 黑夫人、白夫人第1068章 與民爭利爲哪般第320章 激怒第461章 半渡而擊、大獲全勝第818章 李建成對羅存孝第1330章 六元及第第574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第191章 東阿程咬金第696章 漁陽鼙鼓第1525章 扶上馬再送一程第643章 賠了夫子又折兵第583章 張金稱第1349章 衡山湘水第788章 帝王術第870章 雲侯第1024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785章 大秦開元第1283章 黑夫團長第1449章 挖坑第1492章 賊配軍第742章 詔封秦王第502章 齊大非偶第444章 無間道第1120章 倭寇第40章 飢渴難耐第663章 娘子軍再起第1413章 金才人第512章 弒君奪位第1356章 利益第456章 兄弟反目第1407章 李世民第871章 受降城第750章 白馬之圍第31章 伏威第1518章 雙刃劍第310章 玄菟軍亞將第249章 得遇明主第897章 三月滅夏第817章 三家分魏鄭第685章 廢昏君第534章 虎口拔牙第157章 反了第285章 一劍光寒十九州第694章 說客武士彠第671章 獨立王國第876章 沒討價還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