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5章 二虎相爭

擺在李淵面前,現在有兩個選擇。

一是帶着忠於朝廷的沈光陳棱殺回江都城,擊敗逆臣宇文化及司馬德堪等人,奪回江都。其二則是他乾脆找個機會出了這江北大營,去對面的杜伏威軍營,去投羅成。

如果皇帝沒死,李淵說不定就真要去對面的杜伏威軍營了,畢竟皇帝那般作死,是扶不起來的。

可現在宇文化及等人卻把皇帝殺了,而陳棱他們也說願意扶皇帝靈柩返回西京。

這在李淵看來,這似乎是個機會。

只要能離開江都這個四面重圍的困地,回到關中也未必就沒有機會,而他現在是黃門侍郎參知政事,江都的右僕射袁充還被亂兵殺死了,左僕射蕭瑀在太原,內史侍郎來護兒在彭城。

若能攻入江都,那麼江都朝廷就是他說了算了。

只要能回關中,一切皆有可能。

尤其是在亂世之中,關中可是個寶地,既有富饒的關中平原,又有四塞之險,是絕基的帝王基業。

要成京帝王基業,必須得有一塊龍興之地。而這塊龍興之地得滿足三個條件,首先就是能守。

如江都這樣的地方就無法守,四面無險,所以連楊廣都想着去丹陽江寧。

但江寧雖也是數朝都城,可比起關中就差遠了。

關中有四塞之險,又處於邊角,那絕對是易守難攻的。

而除了能守,關中還能養。

能養,也是成就帝王霸業的關鍵,否則光能守又有什麼用,養不了軍,就成不了勢。關中平原,極爲富饒,養兵是絕對沒問題的。

想秦漢都是立足於關中,而當年宇文泰等人據關中一隅,卻硬生生的最後反開創了西魏北周大隋三朝。

能守,能養。

還得能出。

而關中也同樣符合這一點。

既能守的住,也能打的出去。

真正說能守能養的最佳之地,其實是蜀中,蜀中才是真正好守又好養的地方,可蜀中卻難出。

蜀道難,所以別人難以進攻他,他也同樣難以出擊別人,正因此,蜀地在亂世之中,極易成就割據勢力,卻極難出蜀一統天下,正因如此。哪怕三國之時,蜀漢文臣猛將幹雲,最終也是被魏滅亡。

河東之地則是能養好出也好守,可在守這方面又相對關中差了此地,且河東面臨着關中、河南、河北三面夾擊,甚至還有北方的草原胡人,因此河東是個四戰之地,很能積聚實力。

與之相比。

李淵覺得羅成的根據之地遼東,其實很差。

遼東可守可攻,但難養。

因爲遼東人口太少,到現在也才百來萬人口,還是把奴隸都算上去。這麼點人口基數,就意味着羅成難以養出太多兵來。

畢竟正常養一兵起碼得二十個農夫。

養十萬兵,就得二百萬農夫,而二百萬並不指人口,而是指丁男農夫,這意味着得有四五百萬甚至是七八百萬人口才供的起十萬之兵。

眼下羅成還沒入關打仗,所以這方面倒還體現不出多少問題。

如果他入關做戰,且不能迅速奪取中原,一旦陷入僵硬,則這就會成爲致命的問題。

李淵想起,當年宇文泰隨着侯莫陳入關平叛,結果最後卻據關中自立,然後反奪取了天下。

自己或許也有機會。

想到此處,李淵終於做出了決擇,下定了決心。

“兩位將軍忠心耿耿,我李淵身爲宰相,自然更不容說。且請兩位將軍立即點齊兵馬,咱們殺回江都平亂,討平叛逆,然後扶皇帝靈柩回關中,恢復朝綱,振興大隋!”

陳棱和沈光見狀,於是一起拱手。

“吾等敢不奉相國之令!”

當下。

李淵與二將召集大營兵馬,進行了一個短暫的討賊誓師。

李淵痛數了叛逆們的罪行之後,還不忘記許諾了許多有力的好處。

“討滅江都城中叛逆後,江都府庫中的錢帛,盡皆賞賜給平亂將士們。”

“平亂之後,扶皇帝靈柩返京。”

對着以洛陽和江淮地區爲主的北北大營兵將,李淵沒說返回長安,而是說返京,大家於是理解爲返回洛陽。

五萬江北大營兵馬,全軍拔營啓程,返回江都。

宇文化及此時卻還在逼迫蕭後下旨立楊浩爲帝,蕭後不從。

宇文化及道,“請三思。”

一名驍果急忙趕來,“將軍。”

宇文化及瞪了他一眼,他立馬改口道,“稟大丞相,李淵和陳棱沈光他們殺回來了!”

宇文化及面色劇變,急忙轉身離開。

蕭後看着他慌張離去的樣子,心裡總算舒坦了一些,一名宮女對皇后哭着道,“李相國終於帶兵來討逆了。”

可蕭後並沒表現出高興來。

皇帝被弒殺,隨駕的宗室和皇親國戚俱被殺戮一空,只留下了秦王楊浩。

就算李淵殺了王世充等叛逆,奪回了江都又如何呢,依然改變不了如今天下的局勢。

大隋已經完了,她心裡非常清楚。

暮色之下。

李淵率五萬兵馬終於殺到了江都城下。

宇文化及等親自登城督戰,如臨大敵。

李淵派出數百聲音大的士兵來到城下,向城上喊聲,一面宣佈宇文化及等人的罪行,一面又大聲的說只誅逆首,對於被裹挾的亂兵,只要肯反正,便即往不咎,還說等滅了叛逆後,便要扶皇帝靈柩還京。

“別聽他們的廢話,給我放箭!”宇文化及惱怒的道。

因爲天黑,李淵也只是派人過來叫罵一陣,然後便收兵,後撤十里安營,準備明日再戰。

六十里外。

杜伏威本來還準備再派一支兵馬去攻奪江都北面的山陽,以切斷彭城來護兒的兵馬。

卻不料得報說對面二十里外紮營的江北大營有大動靜。

“再探!”

探馬不斷打探回報。

等最後聽說江北大營居然拔營東撤時,他還有些奇怪。

而這時,又一封軍情送到。

“原來江都兵變,宇文化及司馬德堪等人居然弒君做亂,奪取了江都城,李淵他們是回江都城討逆去了。”

“大帥,咱們是否追擊李淵軍?”一將問。

杜伏威哼了一聲,“讓李淵率軍回江都,咱們坐山觀虎鬥豈不更好?”

“兩虎相爭,必有一傷,到時咱們再出手也不遲!”闞棱也在一邊道。

第352章 羅家鐵軍第49章 劫殺第1421章 徵夷大將軍第389章 李家有女初長成第354章 五貴第1456章 以一擊十第1291章 北斗七星高第94章 三衙總班頭第1247章 韋忠賢第70章 拆夥第295章 山頭第710章 五鳳第426章 李密第1399章 倭國銀山第947章 臨洮第572章 杜伏威還是李世民第310章 玄菟軍亞將第1291章 北斗七星高第1502章 欲加之罪第133章 送你一場富貴第1486章 騎士第467章 一雪前恥、地獄歸來第1500章 聖眷第1503章 玩火第576章 軟刀子殺人第137章 提親(第十一更,爲大收藏夾萬賞加更!)第1241章 朕又胖了第304章 大業八年第1467章 騎士領第154章 忍無可忍,那便無須再忍第1052章 秀才舉人爭進士第817章 三家分魏鄭第1107章 雷人第538章 天使李世民第1488章 先登第542章 刺殺羅成第345章 孽緣第1100章 七十二營羽林郎第1505章 斬草除根第61章 八風第627章 翅膀硬了第175章 長槊侵天半、輪刀耀日光第663章 娘子軍再起第1289章 連升第842章 天家無情第456章 兄弟反目第174章 威望第99章 內應第1527章 起兵勤王第544章 形勢所逼第11章 縣令授職第1082章 日落府兵巡天南第1111章 和稀泥第1244章 皇帝的殺招第1249章 倭軍覆滅第1006章 絕地反擊再破國第285章 一劍光寒十九州第176章 應者雲集第1331章 來自銀河的你第848章 定楊可汗第740章 驍果北上,皇泰天子第1382章 摘桃子第49章 劫殺第921章 武川一司馬第831章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第258章 燕雲十八騎第106章 一刀腰斬,嗣業揚威第1254章 變形計第1182章 程咬金第1469章 五年巡邊第333章 風緊扯乎第403章 土城、水兵第501章 李氏當有天下第1234章 另立太子第1450章 沃野第291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629章 李靖參謀第296章 逃兵第1503章 玩火第180章 七石弓第1246章 東屠第735章 二虎相爭第1442章 海外殖民地第102章 勇者無敵第953章 風捲紅旗凍不翻第876章 沒討價還價第661章 厚賞重恤以得軍心第1518章 雙刃劍第504章 咬人的狗不叫第42章 秦家第160章 軟硬兼施第54章 收穫第551章 熬鷹第62章 私放要犯第832章 截胡第418章 五軍舊部,七家之女第501章 李氏當有天下第1365章 失守第1420章 正統第1413章 金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