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7章 不殺汝,不拔箭

“陛下,江防急報,杜伏威過江了!”

深夜,一道急報通過宮門上的小窗,緊急送入宮中,將皇帝自夢中驚醒。

不等皇帝派兵打過江南,收復丹陽遷都南下,結果杜伏威倒是先打過來了。一段時間以來,杜伏威都是陳兵京口,屯駐北固山,表現出意欲從京口攻過瓜洲渡打到江都的態度。

只是時間一長,久不見動作,於是江都方面也都認定了杜伏威不敢過江。而沈法興、林士弘、左才相三支勢力在江南崛起,也都對杜伏威三面包圍,幾家叛軍之間互相攻伐,倒讓楊廣覺得杜伏威這是自顧不暇了。

誰也沒料到,這個時候杜伏威殺過了江。

“瓜洲渡的淮南兵呢?”楊廣揉捏着有些疼的腦袋問。

“陛下,杜逆是從採石過江的。”

古代長江下游易渡之處有二,一是採石渡,二是瓜洲渡,分處於建安城的上下游。

江北之軍欲渡江攻建康,多出兵此二處。

而建康方面也加強這兩座渡口的防守,因此歷來在兩處渡口的南岸,都置兵戍守,立爲軍鎮,這便是京口和採石。

此二地隔江相對的,便是東面江都,西面歷陽。

之前杜伏威一直以重兵屯於京口,使得江都方面都以爲杜伏威就算真要攻也肯定是從京口渡江直攻江都,因此重兵是駐於東面防守。

可誰想到,杜伏威居然來了個聲東擊西。

之前久屯不出,這會不但跟着其它幾支叛軍互相攻伐,還能夠突然出手,在採石北渡。

其實這段時間杜伏威並不是沒有什麼動作,在攻奪了丹陽、宣城、毗陵、吳郡四郡之後,杜伏威雖有派兵繼續出擊,可東南有沈法興,南面有左才相,東面有林士弘,一時間無法再擴張。

聽聞楊廣正調兵準備南下,杜伏威便先下手爲強。

之前他也一直在打造戰船,暗中做着渡江準備。

表面上,杜伏威一直派兵屯京口,實際上他一直在悄悄的撤走兵馬,只是每次晚上撤兵,一次只撤一點,然後還經常白天讓少量兵馬打着許多旗號過來,讓對面誤以爲杜伏威又增兵京口。

如此一段時間後,其實京口已經只有不到五千人馬。

京口即爲今鎮江,因最早孫權曾定都於此,號爲京城,遷都建鄴也就是南京後,便改京城爲京口。

自此以後,立國於東都者,均以京口爲重鎮,東晉時,郗鑑經營京口以挫蘇峻之亂,遂建爲雄鎮,號稱北府,與西府歷陽、南州姑孰一起拱衛京師建康。桓溫專擅朝政,視京口爲眼中釘。

當年隋朝滅陳,賀若弼便是自瓜洲渡率先渡過長江,攻佔京口,與自採石渡江的韓擒虎合圍建康城。

正因京口重要,所以大家的目光都盯着京口。

卻不知,其實採石隔江與橫江渡相對,其地突向江心,有極好的渡江碼頭,是古代長江最易渡江之處。

當年秦始皇南巡,也是由此處渡江。

連孫策攻取江東,也由此渡江。

一般來說,若由北向南渡江,則從採石比京口好渡江,因爲京口那邊江寬,且河湖密佈,北方的騎兵不易行軍。而採石以北,卻隔淮西而直面中原,騎兵容易抵達施展。

不過若從南往北攻,則京口比採石要好渡。

可杜伏威偏偏反其道而行之。

他有老兄弟輔公祏相助,又得羅成的三個義子來助,於是便自軍中抽選健壯勇武者,號爲上募,裝備和待遇皆是最好,每戰必用之爲前驅,戰後則要檢查傷勢,若傷勢在前,必有重賞。

若傷勢在背後等處,則有重罰。

此五千上募中,有三千丹陽刀盾兵,最擅長跳蕩衝鋒,又有兩千輕騎,這在江南之地,兩千騎兵已經是很強的實力。

這支精銳秘密訓練,悄悄的分批調往採石。

然後在冬季長江水淺之時,於暗夜裡乘坐趕製出來的戰船渡江。

一舉就攻破了採石渡。

歷陽和江都,被稱爲淮東根本。

歷陽的失守,可謂是打了江都一個措手不及。

據說當時杜伏威留輔公祏鎮守丹陽,親自率闞棱三將率五千上募渡江。

在夜襲採石渡官軍時,激戰正酣,結果被一個官軍神射手射中。

杜伏威應箭落馬。

正當大家擔憂之時,杜伏威結果卻又帶着箭上了馬,揮刀直指遠處那隋將,大吼道,“不殺汝,不拔箭。”

然後,這個猛人就這樣拍馬揮刀直衝而去,一路直衝到了那人面前,一刀將那將斬於馬下,於是隋軍崩潰。

“趕緊調驍果軍去攔截!”

“詔李淵率兵去平亂·····”說到一半,皇帝又想起李淵現在未必可信,於是改口,“詔來護兒任東南宣撫使,河南、淮南、山東三道皆受其節制,詔蕭瑀爲關東宣撫使,河北、河東、漠南三鎮皆受其軍制。”

“再詔陳棱立即南下,指揮淮南軍討伐杜逆,令司馬德堪、宇文化及立即率下邳、彭城之驍果軍回江都護駕!”

歷陽。

烏江。

歷史上楚霸王自刎之地。

杜伏威剛攻下烏江縣城,此時他麾下的兵馬已經多達兩萬餘人,輔公祏又爲他送來幾支兵馬。

在烏江城中。

杜伏威與闞棱等諸將商議接下來往哪打。

有的將領認爲當往攻廬江,奪取合肥,理由是孟讓被部下李密所殺,現在廬江郡人人不安,李密雖有派人來接掌廬江,但軍心不安。

此時正是出兵奪取的好時機。

而廬江又是淮西要鎮,佔據廬江,北可攻河南,西東掃淮西。

“不,我此次過江而來,豈是爲趁機搶地盤的?我是來攻江都,來擒昏君的。所以,我的目標只有一個,江都城。”

闞棱表示支持。

要打就打江都。

“江都有十萬驍果!”有人提醒。

“十萬驍果?我看連十萬頭豬都不如!”杜伏威不以爲然。

“傳令,全軍休整一夜,明日一早,越過滁水、翻過六合山,我們殺到江都去,擒昏君!”

十月底,當陳棱率領着八千兵馬剛趕到江都西面的六合時,前線已經接連傳來壞消息,杜伏威兵鋒正盛,已經出歷陽郡,攻入江都郡境內,連奪全椒和清流二縣,正往滁水北岸的六合縣而來!

第792章 瘋王第921章 武川一司馬第972章 時清終未忍辭官第1323章 巡撫第201章 升職加官第467章 一雪前恥、地獄歸來第48章 密謀第1122章 席君買第485章 槊挑楚皇第1446章 推波助瀾第629章 李靖參謀第1126章 鏈枷騎士第1276章 流鬼夜叉第770章 四面楚歌第258章 燕雲十八騎第436章 羣英會第718章 必殺此老賊第973章 胸有良策定西疆第994章 西出陽關滅伊吾第751章 忠武軍第二第880章 我也想當皇帝第1280章 破城第762章 梟雄本色第1292 錦衣衛破城第940章 父母就是最大的佛第1492章 賊配軍第281章 竇建德第864章 將軍決戰豈在戰場第1276章 流鬼夜叉第456章 兄弟反目第226章 卑鄙無恥第1403章 蠻子兇狠第400章 軟禁、稱王第1013章 皇帝賦詩決戰心第128章 挑戰第498章 拜帥第1322章 聖人仁慈第662章 天生反王第1386章 秦皇東巡第411章 長子羅長卿(爲青翼追光盟主五萬賞加更!)第403章 土城、水兵第488章 聖心大悅,召見第152章 步步緊逼第1454章 白虎陷陣第564章 流放宇文述第690章 外援第886章 大器晚成李藥師第763章 真龍天子第1129章 國仙第1230章 腰劍斬樓蘭第943章 西部大開發第1454章 白虎陷陣第657章 聯郡自保第604章 朕這大好頭顱 誰當斫之第138章 拜師(十二更,爲S司機萬賞加更!)第1243章 行刺第1331章 來自銀河的你第565章 羅藝鎮嶺南第1426章 關稅權第86章 鉤鐮槍第1010章 最狠不過帝王心第252章 撐死膽大的第141章 聯姻第664章 我又回來了第488章 聖心大悅,召見第1248章 黑火綻放第1378章 敵營十九年第1277章 猛士第1248章 黑火綻放第744章 李淵李密第662章 天生反王第301章 雪中送炭第92章 民賊民憤第1492章 賊配軍第254章 第一團第977章 一旦山崩龍馭天第1281章 再破一城第880章 我也想當皇帝第1240章 佳人青睞第1307章 彩禮逼人第1348章 人亡政息第438章 一時納盡豪傑第666章 渡海南下第851章 開放式皇宮第791章 少林棍僧第265章 馬蹄陣陣煙塵起(爲秋懷涵夢盟主賀!)第518章 納叛第662章 天生反王第132章 刺客第946章 大非川第667章 山東節度使第1499章 放手第348章 笑的太早第113章 義子第850章 藩亂第542章 刺殺羅成第774章 投降也有講究第636章 英雄惜英雄第398章 拔矢啖睛獨眼龍第1528章 煌煌帝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