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削藩

淮南,江都。

江都宮中,尚書右僕射袁充正向皇帝面奏。

“陛下,羅藝依然稱病不朝,羅嗣業也不肯去隴右。”

皇帝臉色非常難看,“羅藝說病了,羅嗣業又爲何不去隴右?”

“陛下,羅嗣業說最近陰山下屢有突厥人襲擾,因此暫時無法離開。”

這個答覆顯然無法讓皇帝滿意,“朕已經決意將定襄節度府和馬邑都督府合二爲一,已經下旨讓王仁恭接任統領代北邊防,就算有突厥犯邊,也與羅嗣業無關,再下旨催促。”

這時尚書左僕射蕭瑀奏言,“陛下,如今的事情已經非常明顯了,羅家叔侄這是擁兵自重,下一步說不定就是要謀亂。陛下以往待羅家叔侄太過恩寵,使得他們驕橫無比。羅藝居然敢劫殺朝廷宰相,而羅嗣業也拒不聽調,他們分明就是倚仗手中之兵權。”

雖然蕭瑀復相,有羅成在後面助力,可這位向來耿直忠正,一碼歸一碼。

此時他毫不留情的向皇帝建議,“請陛下立即下詔,即刻罷奪羅藝安南道鎮海軍節度使之職,罷羅成安東道忠武軍節度使之職,罷羅嗣業定襄道宣武軍節度使之職,罷羅貴山東道威武軍節度副使之職,派使者前去宣旨,並將他們帶回江都問罪。”

他的態度,就是朝廷絕不能向羅家妥協低頭,要不然開了這頭,以後還得了。

黃門侍郎李淵這個時候心裡很不安,如果任皇帝和宰相們把羅家搞倒,那做爲羅家姻親的李淵,就將立即失去一個強力後援,羅家手握四鎮,這可是最強的地方助力。甚至,若羅家倒下,他也極可能受牽連,輕則罷相,重則可能又要被打入冷宮。

“陛下,臣以爲蕭僕射此言不妥。宇文述之死,雖有其倖存屬下指證羅藝殺人,可這只是一面之辭,若不加詳細調查,就此下結論,只怕有些太過草率。再者,就算羅藝真殺人,那罪者也只羅藝一人,並不涉及羅成羅嗣業等。若是陛下以此爲由,便要罷幾位邊將功臣之職,甚至要抓他們來問罪,只怕會適得其反,甚至逼他們做出更可怕的事情來。”

來護兒這時也爲羅成兄弟求情。

“陛下,李相之言極是,若是操之過急,只怕適得其反啊。”

蕭瑀卻是不肯退讓,他指責李淵和來護兒爲羅成開脫說情,“陛下,羅家叔侄兄弟幾個,確實曾於國有大功,可陛下也因此酬賞他們,現在羅家人不思忠君報國,卻想擁兵自重,甚至威脅朝廷,這是絕不容姑息的。”

“陛下,此次事件,更充分的說明了形勢的可怕。羅家現在坐擁四鎮,手握十餘萬兵馬,若真等他們反了,那就來不及了。還請陛下立即下旨收回羅家兵權,將他們召回京,就算到時查明宇文述一案與他們無關,也可趁此機會收他們之兵權,否則,後患無窮。”

蕭瑀堅決力主收羅家兵權,而李淵和來護兒則認爲這樣搞,會可能逼反羅成。

關鍵的問題還是回到了一點,那就是現在羅家實力太強了,坐擁四鎮,擁兵十餘萬。尤其是羅成,能征善戰,其所領的安東鎮又與如今的山東鎮隔海相望,連成一片。

蕭瑀說的好,現在羅成是沒反,可擁有了這麼強橫的實力,誰知道他什麼時候反呢,他若真要反,若讓他做足準備,到時想攔都攔不住,國家的安危,總不能寄託於幻想羅成的忠心吧。

蕭瑀又道,“臣自請前往太原坐鎮,督促王仁恭前去接任定襄道兵馬。並請陛下讓榮國公去東萊,接掌山東威武軍兵權。”

羅藝遠在安南,所以暫時還不會危及到朝廷,就算真反,他實力不強,而且也距中原遙遠,但是不怕。

但必須得防着羅成和羅嗣業、羅貴父子三個。

安東的羅成最強,所以先不動他。爲保中原安穩,兩個宰相親自去安穩局勢,一個坐鎮太原,一個坐鎮彭城。

“若順利,自然可收回定襄、山東兩鎮兵權,則羅成雖在關外兵強馬壯,但亦孤軍無援,必不敢胡來。若羅嗣業和羅貴反,兩位宰相坐鎮太原和彭城,也可組織兵馬攔截防禦,不讓叛軍長驅直入。”

蕭瑀話中已經對未來形勢做了最壞的預估,已經不僅僅是想着下旨收兵權,而還想着萬一羅家反了,朝廷如何反制。

來護兒這時道,“蕭僕射的策略不錯,但還是不要把事情弄太僵。臣以爲,陛下可以下詔,升羅嗣業左驍衛大將軍,並調羅嗣業回御前統領驍果軍。再下詔,授封張須陀爲左翊衛大將軍,入朝爲兵部侍郎。授封羅貴爲銀青光祿大夫,入朝爲禮部侍郎。”

來護兒就沒蕭瑀那般激進直接,而是留了一線。若羅嗣業羅貴他們願意入朝,那自然是最好,既可順利拿回兩鎮兵權,同時他們入京後,羅成一來孤立,二來也將投鼠忌器。

總之,只要羅家不反,那朝廷沒必要把事情做絕,因當慢慢來。

若是皇帝不高興給羅家升官,那等這次危機過去,隨時還可以再給羅家人來個明升暗降,給個虛銜閒職掛起來就好。

可蕭瑀還是認爲來護兒此舉是在縱容。

“如陛下再縱容,只怕羅家父子會更加跋扈!”

“此前羅成便敢擅殺節度副使段達,如今羅藝又劫殺宰相宇文述,他們無視王法國綱,自恃手中握有兵權,於國曾立過些許戰功,於是便目無法紀,囂張跋扈。如陛下不嚴懲羅家父子,那麼此先例一開,以後各鎮節帥都如此擁兵自重,陛下和朝廷還何以號令天下?”

皇帝一面覺得蕭瑀說的很有道理,若是姑息縱容,不但會有極壞的影響,而且以後羅家更難制。可另一面來護兒說的也有道理,削藩不是不行,但若是太急了,又恐會逼反羅家。

一時他左右爲難。

既想趁機削藩收四鎮之兵權,又恐羅家反了,一時騎虎難下,猶豫不決。

第1416章 劍出鞘第1275章 如狼似虎第270章 夜第28章 軟硬兼施第970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第531章 以帥爲餌第624章 長城腳下第203章 霸王硬上弓第755章 降服第766章 竇建德完了第303章 羽翼豐滿第595章 尉遲恭第354章 五貴第724章 弒君第1268章 蕭閻王第72章 縫針術第356章 王都第1486章 騎士第590章 挖牆角第751章 忠武軍第二第371章 薛家五虎將第577章 誰當爲太子第398章 拔矢啖睛獨眼龍第642章 質子軍第415章 承製拜封,先斬後奏第411章 長子羅長卿(爲青翼追光盟主五萬賞加更!)第794章 衛所第1253章 鐵槍不老第1029章 朕與將軍解戰袍第370章 將帥不和第1387章 皇帝萬歲第1286章 兵臨城下第1430章 村上第675章 清除後患第383章 破敵國都,生擒賊王第1391章 格殺勿論第216章 玄甲第871章 受降城第723章 忠武軍登陸第1491章 韓侯第977章 一旦山崩龍馭天第546章 驚雷第320章 激怒第1048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735章 二虎相爭第471章 黎陽亂第1024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1259章 彩禮滅國第526章 男人的尊嚴第48章 密謀第383章 破敵國都,生擒賊王第1436章 割地賠款第1456章 以一擊十第1293章 劫掠第195章 鄉兵聯盟第371章 薛家五虎將第1520章 太白經天第1093章 天策上將解危城第1110章 南海三王第45章 限期破案第1391章 格殺勿論第1307章 彩禮逼人第1037章 汝之妻子吾養之第845章 洛陽第32章 天生神力第1382章 摘桃子第610章 孤膽英雄長孫無忌第1129章 國仙第860章 大秦傾國而戰第328章 危險期第957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第436章 羣英會第398章 拔矢啖睛獨眼龍第872章 皇帝萬歲第284章 死戰第643章 賠了夫子又折兵第447章 大掃蕩第60章 狗急跳牆第893章 拋棄第1117章 罪惡第263章 先鋒團第443章 久別重逢第1070章 將門也有草雞後第948章 跑單幫第936章 羅秦單李、閻崔鄭周第1089章 你要戰,便來戰!第1403章 蠻子兇狠第258章 燕雲十八騎第76章 捕頭第1378章 敵營十九年第986章 烈焰紅旗白鬃馬第429章 謀反者第717章 羅成屠龍第269章 箭(第六更、再爲秋懷涵夢盟主賀!)第617章 刀斬十萬第1031章 吐蕃公主寧秦騎第1385章 鷺島第1073章 寶船揚帆戰兵至第30章 莫欺少年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