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 忠義無雙李靖

安東。

鐵嶺軍鎮內。

安東柳城郡太守、忠武軍第一軍軍使李靖正有些不安的在廳中踱步,憑着敏銳的直覺,加上小心的調查,李靖剛剛得出一個讓他自己都嚇了一大跳的結論。

“羅家這是要造反了啊!”

綜合種種跡像,尤其是這段時間羅成的反常行蹤,讓李靖得出了這個結論。

只是得出這個結論後,他並沒多高興,反而是惶恐萬分。

羅成要造反,那忠武軍何去何從?安東道又將置於何立場?

還有他這個剛從馬邑調來,卻這般得羅成信任的外來者,又將站在什麼樣的立場。

李靖不敢把這個結論告訴別人,他也不知道忠武軍裡究竟誰是可以信任的,畢竟他剛來不久,在這裡最熟悉的人,也就是同樣從馬邑過來的尉遲恭。

可是尉遲恭還已經跟隨羅成離開了遼東,李靖猜測羅成可能是去會羅嗣業密謀去了。

“你真的這麼判定?”

回到府中,憋了許久的李靖最後還是找了個人說了,這人是他的妾侍張出塵。當年她曾是楊素府中的持紅佛婢女,因此被稱爲紅拂女,她本是江南陳朝宦官女子,後因陳朝滅亡,她也被趕到長安,還被賜給了楊素。

楊素府中美婢歌姬成百上千,張出塵只是個可有可無的紅拂婢女。直到有一天,她看到來府中做客的李靖。

這個年輕的關隴貴族子弟,一表人才,且極得楊素賞識,家世又好,連楊素都說將來他必定會坐到他那個位置。於是紅拂女便主動的去李靖的房間表露愛意,自薦枕蓆,後來還跟李靖私奔出府。

好在楊素是個比較豪爽的人,不但不以爲怒,反當成是樁好事,事後直接把她送給了李靖。

這些年,張出塵一直陪在李靖身邊,多年過去,李靖並沒有如楊素牛弘等人說的那樣一飛沖天,反而有些中年蹉跎。

好在上次雁門之圍中表現不錯,調來遼東後,更是深得羅成賞識看重,一個外來的新人,卻一下子被羅成選爲四軍使之一。

可以說,羅成對李靖那是有知遇之恩的。

“我可以肯定,羅成正在密謀造反。”李靖嘆道。

張出塵對丈夫的判斷還是很相信的,因爲丈夫雖然蹉跎了些年,但確實是有本事的,尤其是他的洞察力極爲的敏銳。

“忠武軍會有多少人願意追隨他,安東六郡又會有多少人肯依附他?”張出塵繼續問丈夫。

李靖嘆口氣。

說我現在最感慨的就是這個,我來安東不久,可卻也驚奇的發現這裡與中原很不一樣。雖然之前我在的馬邑也是邊關之地,可與這裡全然不同。

羅成在這裡雖只數年,可卻把這裡經營的跟個鐵桶似的。

以前我只道羅成爲開鎮節帥,又在是遼東征高句麗揚的名,所以在這裡威望高些,行事獨斷一些,可是現在看來,其實羅成行事,早有軌跡的。

忠武軍本只五萬一的軍額,可羅成卻通過郡兵,硬生生的編出了十萬之兵,而且郡兵跟府兵完全沒有區別,都是裝備精良訓練有素。

再者,他的那土團、鄉勇、民兵,其實就是在搞全民皆兵。

李靖說羅成利用邊鎮節帥的權宜之權,尤其是利用安東道是剛奪下的疆土,因此在這裡對府兵破規格的授田分地,大搞軍屯民屯,還利用戰爭,豪爽的把戰爭繳獲私分給將士們,使得這裡的將士,只知有羅成,不知有朝廷。

“從節度長史侯莫陳乂到行軍司馬魏徵,再從度支營田使王子明到安撫副使宋老生,羅成已經聚起了一支惟他馬首是瞻的隊伍了。”

“那就是說,羅成真要舉兵,忠武軍都會追隨他起事?安東六郡的官吏甚至是百姓,也都會相隨?”張出塵問。

“大抵如此吧,也許還會有些忠義之士,可不會有太多的。羅成很聰明,他早就通過種種手段,把遼東的軍民都跟他綁到一條船上了。”

李靖認爲自己就是那爲數不多的忠義之士之一。

身爲關隴貴族,李靖覺得自己有義務維護由他們祖輩父兄們拼血衝殺而一手建立起來的王朝。

“我要密奏皇帝,告訴朝廷羅成要謀反。”

終於,李靖下了決心,做出決定。

“你瘋了,你也說了,羅成把這裡經營的跟鐵桶一樣,安東的軍民都跟他綁在一起了,你要密告他謀反,只怕你的信還沒送出去,就先落到了羅成的手裡了。”

“可我豈能坐看羅成謀反叛亂而無動於衷,那就是附逆從賊。”李靖道。

“夫君,你覺得羅成造反,能成事嗎?”張出塵問。

李靖不明白她爲何這樣問。

“你就說能有幾成機會?”

李靖想了想,不由的更加嘆氣,說羅成掌握關外六郡,還與奚、契兩部關係極好,手裡忠武軍明面上就有十萬兵馬,暗裡還能動員不下十萬,而且他兵精良足,其兵馬都是久經戰陣的悍勇之兵。

而其兄弟羅嗣業在定襄道掌宣武軍,手下軍額兩萬餘,但他卻還控制着漠南的突厥人,那也是隨時能召起數萬突厥騎兵的。

還有河北安撫使李景是羅成的老師,山東道節度使張須陀也是羅成的老師,副使羅貴更是他父。

此外范陽府尹薛世雄跟羅成交好,薛的幾個兒子都在羅成麾下爲將,很受重用。

再有羅藝爲安南道節度使,也握有鎮海軍一鎮人馬。

·······

越算,李靖越發的無奈。

“反觀朝廷這邊,經雁門一役,驍果軍精銳盡去,如今雖還有十萬之衆,可已經不過是賊囚流民無賴子的集中營,中原的東都軍連李密都打不過,江淮江南又有孟讓左才相李子通三支人馬牽扯。”

這樣算來算去,李靖覺得羅成真要造反,朝廷只怕都無力抽調多少兵馬去討逆。

“既然羅成勝率如此之大,那夫君爲何不順應時勢呢?你如今這般得羅成禮遇重用,若是夫君肯相助他,那到時改朝換代,夫君也不失一元勳之位。”

李靖便氣憤的對愛妾道,“事情怎麼能如此功利的去計算呢,爲人臣者,應當以忠孝爲先。我是大隋的將軍,李家更世受國恩,爲國家勳貴,如今國家有難之時,我當全力幫扶國家,怎麼還能想的是附逆從賊?”

張出塵苦心勸說李靖,說你們李家雖幾代貴族,可也先後經歷了西魏自立,北周代西魏,隋代北周等,你們李家祖輩父兄們也沒哪個說非要以死殉國的啊。

可李靖卻一根筋的認爲事情不是這樣的。

“你一婦人,不懂忠孝大義,我還是不跟你說了。”李靖擺手,讓張出塵出去。

第1450章 沃野第903章 戰神尉遲恭第488章 聖心大悅,召見第907章 霸王硬上弓第677章 困龍覺醒第692章 遷都南京第1007章 驅虎吞狼戰不休第280章 前廂都將第1104章 鏡花水月第71章 身體被掏空第813章 羅成不怕嗎?第265章 馬蹄陣陣煙塵起(爲秋懷涵夢盟主賀!)第437章 重建左五軍第619章 驚弓之鳥(感謝劉安鋼萬賞)第932章 許和尚第387章 水師第869章 義成復辟第506章 下江南第1235章 牛腿稅第332章 六騎戰千第311章 天使降臨第639章 困獸始畢第31章 伏威第876章 沒討價還價第852章 突厥四兒第302章 慕容長生(謝謝平安10113萬賞!)第1321章 李縣丞第742章 詔封秦王第825章 唐帝第1341章 上將出巡第1317章 東林黨第1274章 許和尚第433章 羣龍聚首第1061章 燒尾宴席驚吐蕃第579章 太子太傅第60章 狗急跳牆第823章 母以子貴·後戚得寵第1391章 格殺勿論第126章 劫掠養兵第476章 隋二世而亡第169章 養兵第1400章 衍聖公第1102章 禁不良人爲府兵第991章 何須馬革裹屍還第906章 號令四十萬第852章 突厥四兒第780章 稱臣借兵第852章 突厥四兒第1369章 黑齒義隆第931章 開元氏族志第1072章 同室操戈相煎急第1453章 捉對廝殺第1440章 自古以來第5章 又來一個戰神第886章 大器晚成李藥師第739章 太宗武皇帝第1349章 衡山湘水第594章 不當兒皇帝(第六更)第1010章 最狠不過帝王心第771章 公主竇紅線第477章 駙馬第499章 天子腳下第443章 久別重逢第128章 挑戰第784章 亡國爲奴第960章 四面邊聲連角起第410章 死而復活(爲大吾王萬賞加更!)第96章 選兵第1273章 龜茲王子第927章 將功贖罪第459章 釣大魚第374章 薩水第410章 死而復活(爲大吾王萬賞加更!)第1124章 亭長宇文士及第634章 洛陽天子,關外羅成第39章 西廂小娘子第1252章 銀堡第648章 代海寺第863章 中興之戰第536章 玄武門兵變第1050章 鳥盡弓藏誅功臣第286章 浴火重生第986章 烈焰紅旗白鬃馬第352章 羅家鐵軍第515章 軍生怨氣第1497章 騎士歸來第233章 東征令第770章 四面楚歌第1374章 獅子之城第162章 投桃報李第1118章 韋氏姐妹第1068章 與民爭利爲哪般第1398章 不謀萬世第1333章 再戰江湖第1231章 毋動,動,滅國矣!第854章 功臣謀反第273章 功第978章 終南山中尋神仙第824章 一朝禍起蕭牆內第385章 孤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