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羅閥四鎮

“算算時間,薛家三兄弟帶領的三千騎也應當渡海到了山東吧?”節度使府長史侯莫陳乂跟羅成坐着喝茶。

“嗯,王君廓發消息回來,說萬均他們已經在高密大勞山灣進港登陸了。”羅成現在把張亮和王君廓兩個心腹安排在中原,張亮如今去西京大興了,而王君廓留在河南。

“大帥覺得朝廷新設這個山東道,是好是壞?”

“當然是好事,尤其是對我們來說。”朝廷新開山東道的消息由張亮和王君廓傳回,羅成聽到這個消息可是非常高興的。雖然節度使是來護兒,可副使卻是他老師張須陀,更何況來護兒還在西京隨駕,山東道實際是由張須陀代領。

而他父親原本只是東萊郡郡丞,這次也被授爲山東道節度使府長史兼東萊郡太守。羅成覺得,這幾個變動顯得很微妙,可以視做是朝廷四位宰相對他羅家的拉攏,又或者是暫時安撫。

“這麼一來,現在朝廷是兩京三府七節度使府七都督府再加十三道了,大帥你節鎮安東統五萬一忠武軍,燕國公節鎮安南統兩萬四鎮海軍,而襄陽侯節鎮定襄統兩萬四宣武軍,如今令師和令尊又統山東道威武軍,七鎮節度,已得四鎮也。”

天下七節度使府七都督府,這些緊要的邊關之地,羅家已經差不多控制四鎮,握十餘萬兵馬。

這個實力之強,確實夠驚人的。

想來或許正是因爲忌憚羅家叔侄的實力,朝廷四相這次才讓張須陀掛山東鎮之帥。

“鎮海軍遠在天之南的交趾,而定襄道宣武軍鎮守代北塞外,可軍力未復。至於山東道威武軍,不說來護兒纔是節帥,就是其威武軍現在也基本上都只是些鄉勇土團而已。”羅成卻沒有被這表面的四鎮所迷惑。

“也是,還不到時機。”侯莫陳乂點頭,若是再加上羅成另一個老師,也就是他的老上司河北安撫使李景安撫的河北道,那羅成的實力更強,若再算上羅成妾侍父親李淵的淮南鎮,那就是獨佔六道。

只是侯莫陳乂也是個人精,師出必須得有名。

否則李淵李景等也未必就會支持羅成。

兩人相視一笑。

“我覺得派薛家兄弟率三千輕騎南下山東,這步棋下的很好。既能試探下朝廷對我們忠武軍的態度,又能借機向山東安插勢力,一旦有需,到時我們忠武軍可渡海南下,在山東登陸,有薛少將軍他們接應。”

“談這個還爲時過早了點。”羅成道。

在派出了三人率三千輕騎南下山東後,羅成便沒有再有其它動作。對於中原局勢,他派張亮和王君廓密切關注。

此時春暖花開,遼東之地也是一片生機。

雖然北國的春天來的晚一點,可大家也終於可以不用整天貓在家裡,靠火炕過日子了。趁着天氣晴好,羅成也下了文牒,派出節度使衙門的遊騎騎着快馬於各郡各縣通告,讓他們準備春耕,不要誤了農時。

於是乎,在整個春季,遼東的六郡十八縣,到處是一片春耕忙的季節。

府兵五萬一,郡兵四萬九,合起來十萬人馬,現在不必入京番上宿衛,也無須去其它邊鎮打仗戍衛,只需守衛本鎮就好。因此羅成把本鎮的府兵、郡兵,都編了四番。

三月一番,一年輪番一次。

就是一個府兵,一年需要去當值一次,一次是三個月。這三個月就是承擔兵役值守任務,五萬一千餘府兵,保持一萬二千餘兵力一直在軍鎮戍堡等駐守。

不過羅成把這當番的一萬二千餘兵又分爲兩部,一部爲駐守軍鎮當值,一部爲訓練屯田。

而郡兵其實性質跟府兵一樣,他們也是一樣的授了田地,同樣要自備些軍械,區別就是一個是登記在朝廷兵部和十二衛,是正式府兵,有軍冊軍籍。而郡兵則是屬於地方武裝,在中原郡兵是一種瑤役,但在遼東,羅成其實就是把郡兵當成府兵,不過是掩人耳目而已,他們跟府兵可以說是毫無區別。

同樣是士兵一年一番,一番三個月,番值的時候,一樣是分成兩部,一部當值巡邏,一部訓練屯田。

其實在安東道,真正如中原一樣的郡兵,其實是各郡的土團,每郡都有一支土團,數量還不少,同樣是實行輪番制,點選的郡中青壯爲土團,每年要在春冬之時集訓兩個月,平時會有少量土團負責協助城防、維持治安、道路巡邏這樣的任務。

而在各縣,則還有鄉兵系統,他們跟土團沒區別,唯一區別就是鄉兵不出縣界,一年也要集訓兩個月。在鄉下,則還有民兵。

總之,在整個安東道,羅成推行的就是全民皆兵制度,每個年滿十六歲的男人,都要加入到整個軍事體系中,年輕老弱些的,加入民兵系統和鄉兵系統,強壯者加入民兵,那些強壯又比較可靠清白的則能加入郡兵系統。

哪怕是遼東的那些高句麗俘虜、突厥俘虜、流放罪民等,其中的青壯者,也一樣要在農閒時接受一些隊列、長矛的訓練。若遇戰,也可能會被徵召去協助守城,或是運送輜重糧草。

民兵們一般只練長矛,鄉兵則還會練刀盾,至於郡兵,則是受到跟正常府兵一樣的全部訓練。

春耕忙碌的時節,除了府兵依然維持四分之一的士兵當值駐守軍鎮戍堡外,其餘的郡兵、土團、鄉兵、民兵全都停止了集訓,都在爲春耕忙碌着。

不但男人們驅趕着牛馬在地裡耕種,就是婦人孩子們,也一樣在地裡幫忙。

秋天種的冬麥,要到五月夏收,但依然還是會有一些田地是要在春季耕種的,有些是因爲輪耕休地,有些則是實行套種,在麥地裡套種黃豆。

在田地裡,還有許許多多的奴隸們也夾在其中耕種,他們的身上都打着主人的烙印,在遼東奴隸也是逃不掉的,各個鄉縣都有關卡,通關都需要文件過所,甚至每個人身上都得隨身攜帶自己的身份牌。

奴隸出縣不但得有文件,還得有主人攜帶着,否則就視爲逃奴,下場很場。

第913章 必須死第1002章 棄暗投明破寒冰第1409章 土地革命第587章 羅帥萬歲第249章 得遇明主第767章 長孫剝皮第56章 捷報第1105章 雷神第803章 北邙山第5章 又來一個戰神第946章 大非川第688章 不殺李靖,留着過年嗎第1248章 黑火綻放第1530章 直叩宮門第361章 昏招迭出第982章 生變於肘腋之下第896章 斬草除根第1293章 劫掠第581章 老鼠拜貓第2章 瓦面金裝鐗第1098章 南唐縣丞李世民第13章 千里一盞燈,萬里煙雲罩第592章 勤王令第872章 皇帝萬歲第518章 納叛第768章 龍淵入海第23章 狐假虎威第983章 縱慾傷精腦中風第634章 洛陽天子,關外羅成第493章 榮華富貴第1429章 那津第766章 竇建德完了第386章 屠城第438章 一時納盡豪傑第605章 漢家公主(第七更!)第1424章 敗戰庭帝國第584章 段姥第376章 平壤陷落第204章 三百斤錘第995章 長孫策反東西面第298章 驅逐第854章 功臣謀反第529章 抗旨不遵第60章 狗急跳牆第1406章 長孫賢妃第861章 兩國交兵,先斬來使第1352章 崑崙第192章 羣英聚會(再爲青翼追光加更!)第1439章 漢委奴國王第1476章 太子旅賁第518章 納叛第397章 羅藝大破新城,李世民初顯威第25章 逃役第1085 斬首而歸驚衆人第1109章 會盟第1365章 失守第488章 聖心大悅,召見第1452章 下馬第979章 夜闖宮門救聖駕第824章 一朝禍起蕭牆內第1071章 五嶺之南再兵亂第1099章 上將軍硬懟監軍第167章 根據地第1114章 右驍衛隊正第339章 風聲鶴唳第391章 消失的平壤第394章 李玄霸第1032章 象雄王奪妻之恨第1251章 少壯派第58章 青眼有加第1532章 子孫滿堂第383章 破敵國都,生擒賊王第379章 瘋狂第396章 開倉第791章 少林棍僧第680章 連殺三相第615章 逆戰第1127章 女王第1040章 大秦創業起居注第922章 分封·天之南、海之角第358章 出師未捷身先死第1502章 欲加之罪第1534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548章 海東王第989章 單皇后垂簾聽政第111章 再次徵召第741章 僞帝第851章 開放式皇宮第1274章 許和尚第159章 將軍第1248章 黑火綻放第1012章 漢家計拙是和親第774章 投降也有講究第1286章 兵臨城下第1056章 王朝週期二百年第508章 抱大腿第1246章 東屠第246章 刀斬八品第286章 浴火重生第1419章 播告羣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