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不當兒皇帝(第六更)

八月中秋。

正是秋高馬肥之際。

遼河畔的遼東郡襄平城的城樓上,獵獵飄舞的隋旗下,羅成居高遠眺,一襲白袍的魏徵與他並肩。

“你真要出兵勤王?魏徵望着羅成。

“皇帝被圍雁門,發出了勤王詔令。”

“幾十萬突厥軍圍困雁門,雁門郡四十一城已經經陷落三十九城,皇帝這次凶多吉少。”

“不,雁門城中有十萬驍果軍,驍果軍皆爲健勇,軍官多爲將門子弟,裝備精良,守城做戰,並不懼突厥騎兵。”

“可是雁門城中只有二十天的糧食,皇帝十二日避入雁門,今天已經十六日了,那就只剩下半月之糧。驍果軍再精銳,可要護着皇帝與百官突出三十萬突厥騎兵之圍,只怕也是不可能,畢竟整個雁門郡,現在都是突厥人。你那兄弟嗣業將軍雖統驍果左一軍還堅守着崞縣,可崞縣與雁門相隔百里,他自身也難保,更別說救援天子。”

“河北范陽府尹、北平都督、漠南節度使,太原府尹、河東安撫使衙門,還有河北鄴城的安撫衙門,甚至是關中、洛陽等地的勤王軍也會趕去的。”

“可遠水解不了近渴啊。”

“僅半月之糧,真能撐到援軍到來?”

魏徵目光望向西北方向,笑着道,“你難道就沒有想過,若是皇帝被俘或被殺,那麼天下局勢會變成什麼樣子?若皇帝一死,就算洛陽或大興再立一位天子,可遼東也無人能制,你只要繼續在遼東屯田墾荒練兵,那麼三五年之後,便可南下入關以爭天下。”

羅成卻只是搖頭。

“你說的固然沒錯,可你想過另外一個問題沒有?若中原天子在雁門關被突厥所俘或殺死,中原便將亂做一團,而突厥人甚至可能長驅直下,就算他們不可能兵入洛陽、大興,可入太原卻是順勢而下,甚至河套地區也會被突厥人佔據。”

“而大隋若沒了天子,勢力天下大亂,到時誰還能壓的住那些野心勃勃之輩呢?到時你爭我奪,說不定爲了爭奪天下,會有許多人爭相向突厥稱臣納貢割地和親,都想爭着拉突厥爲助力,誰又會來抵抗突厥南下呢?”

“你可還記得當年北周北齊爭霸之時,便是爭相討好突厥人,使得木杆可汗可以炫耀說在南邊有兩兒,難道你要我也當突厥人的兒皇帝嗎?”

一襲白袍的魏徵認真的打量着羅成。

“你確實讓我敬佩,若是換成一般人,看到如此機會,只怕早就不顧一切了。就如楊玄感,關隴貴族名門,世代勳戚,可是一有點機會,就造反了,甚至不惜勾結高句麗人,葬送東征大好前景。你不一樣,讓人敬佩。”魏徵真心說道,一般人,在這種局面下,哪會考慮什麼天下,考慮什麼漢家華夏,考慮的只是自己的權位地盤。

羅成卻只是搖着頭道,“男子漢大丈夫,有所爲,而有所爲不爲。我們不滿皇帝的昏庸,可以想辦法推翻他,但這是我們自家人的事情,自家人關起門來自己解決,卻絕不允許突厥人趁機入侵。”

若是楊廣在雁門被殺,誰知道會不會又是一個五胡亂華,或鮮卑佔據中原。

“那你出兵的話,不提防淵氏?這兩年我們在遼東耕屯,沒主動進攻他,他可也是一直厲兵秣馬的。若我們西進勤王,說不定淵氏就要來抄我們老家了。”魏徵提醒羅成。

羅成笑了起來。

“我從沒把淵氏放在眼裡,自淵氏弒君自立,如今的淵氏已經沒什麼可堪憂的了。我這兩年沒動他,那不過是先安穩民生,積聚實力而已。你別忘了,這兩年我雖沒動淵氏,可平壤的楊萬春,卻差不多已經完全倒向我大隋,如今不但齊王分封在平壤,而且還有兩千親軍在那。”

楊萬春迫於淵氏的壓力,積極向羅成靠攏,他接受了羅成派去的官員將校,現在樂浪郡有幾十個隋朝官員。更不說,羅成還幫楊萬春整編軍隊,招募高句麗遺民,另外又把新羅拉攏過來,使他們結爲聯盟,一起對抗淵氏和百濟。

樂浪郡現在也有不下五十萬的人口,還有一支約五萬人的軍隊,也是邊耕邊戰,平壤這塊畢竟一直都是高句麗王室所控制的,所以楊萬春當初打出復興高句麗爲國王復仇的旗號後,還是聚攏了許多人口的。

哪怕楊萬春沒有真正的歸附,可他始終還是一把抵在高句麗背上的尖刀。

“僅一個楊萬春肯定不夠。”魏徵直言道。

“我知道,所以這次勤王,我只帶騎兵走,步兵留守。”

從遼東城下趕到雁門關,路程兩千裡,這個距離實在是太遠了。如果羅成帶上步騎一起勤王,只怕趕到雁門,黃花菜也涼了。

雖說羅成的步兵基本上都有馬,可再有馬的步兵也只是步兵,並且兵越多,後勤糧草需求越大,兵越多,行動也越慢。

“我帶九千輕騎,三千重騎去勤王。”

“只帶這麼多?咱們家裡輕騎兩萬,重騎四千啊。”魏徵道。

“不用太多。”

“可突厥人有三十萬騎兵。”

“勤王軍也不只我們一家。”

羅成還得留一些守家,畢竟他瞧不起淵氏歸瞧不起,但幾乎敢肯定的是,他一走,這淵氏肯定會有動作,所以必須得有騎兵做爲機動力量。否則只是步兵守家,各守城池,便有可能被逐個擊破的可能。

魏徵籠了籠衣袖。

“萬一,我是說萬一如果你沒趕上,雁門城破,皇帝被俘或被殺,你怎麼辦?”

“就算雁門城真破了,皇帝頂多被俘而不會被殺,始畢可汗咄吉也不是蠢人,一個活的皇帝比一具屍體有用的多。如果皇帝被俘,我與其它勤王軍就算追殺到北海,也要把皇帝奪回來。”

楊廣是中原的皇帝,是漢家的天子,絕不允許被突厥人俘虜,帶回他的汗庭爲他歌舞獻酒,那將是整個漢家的恥辱,羅成絕不允許。

第1482章 檢閱第330章 晉升大將第1258章 大司馬第1263章 綠帽王第190章 房玄齡第913章 必須死第646章 爲誰而戰第1259章 彩禮滅國第449章 陣斬八王第143章 羅衙內(第五更,謝極品滴書蟲萬賞)!第709章 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第846章 頡利突襲第486章 摘桃子第289章 遼東郡丞第765章 入關第534章 虎口拔牙第1097章 日落開疆五百里第577章 誰當爲太子第1279章 五百巡騎破萬軍第1522章 爛泥扶不上牆第403章 土城、水兵第85章 陌刀不出,誰與爭鋒第832章 截胡第269章 箭(第六更、再爲秋懷涵夢盟主賀!)第285章 一劍光寒十九州第1451章 刺蝟第1231章 毋動,動,滅國矣!第662章 天生反王第1066章 五百童男又童女第1390章 全城戒嚴第1280章 破城第454章 萬里覓封侯第931章 開元氏族志第246章 刀斬八品第1059章 絲路重開公主至第1414章 鬥殺第1449章 挖坑第1399章 倭國銀山第1286章 兵臨城下第936章 羅秦單李、閻崔鄭周第748章 嫡系中央軍第1094章 冰消雪化成甘露第1033章 神之子民有高低第11章 縣令授職第651章 虎落平陽第800章 洛陽兵變第774章 投降也有講究第33章 打到服爲止第1346章 洗牌第1430章 村上第1415章 頭鐵失智第891章 夜哭第598章 皇帝突圍(十連更!)第176章 應者雲集第1332章 不想當宰相的狀元郎不是好秘書第808章 李密入秦第454章 萬里覓封侯第254章 第一團第972章 時清終未忍辭官第802章 永通第678章 龍之怒第1072章 同室操戈相煎急第1051章 科舉取士求國賢第737章 一日天子第1381章 天補平均第995章 長孫策反東西面第1248章 黑火綻放第1087章 打入冷宮心孤獨第243章 黑光鐵騎第509章 生擒吳皇第1363章 獵騎兵第1474章 金陵第227章 七次郎第1256章 劉文靜第334章 蟻賊第477章 駙馬第505章 吳帝第776章 勸進第381章 殺個回馬槍第207章 四猛第1067章 皇家織造女工忙第23章 狐假虎威第822章 一戰滅秦第179章 百斤大刀第446章 上中下三策第524章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第522章 割據遼東第612章 鳩佔鵲巢第409章 忠武王第1342章 兩手硬第983章 縱慾傷精腦中風第942章 嶺南長流人第47章 心懷怨恨第1388章 象林縣男爵第257章 不屑一顧第735章 二虎相爭第1046章 弓長之君當別都第1064章 請兵未成反被削第328章 危險期第755章 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