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末世(第三更)

除了羅成,沒有人相信大隋帝國快完蛋了。

畢竟,在他們看來,大隋是漢末幾百年來最強大的王朝,他們相信,隋朝能夠如漢朝一樣國祚綿長,就算要亡,那也起碼是二三百年之後。

沒人相信,隋朝會連西晉都不如。

西晉結束三國之亂,傳四帝,國祚五十一年,雖曇花一現,可畢竟公認是司馬炎的分封制度不行,導致西晉很快敗亡。

西晉的大分封,使得中央朝廷無力。

但隋朝無分封,中央朝廷可是極爲強大的,尤其是文皇帝二十二年打下的開皇盛世,國家富強,府兵強悍。

就算當今,雖有不少人詬病皇帝急功近利好大喜功,可皇帝也是實打實的滅了吐谷渾滅了高句麗的,不少人都覺得,之前確實十分危急,可現在高句麗也平滅了,那麼隋帝國已經度過了最兇險的一劫,接下來就會再次恢復,甚至是更加強大。

但羅成從洛陽出來,一路看到的不是百姓安居樂業,而是流民遍地。在寬闊筆直的官道上,出現的最多的就是流民。

無數百姓衣衫破爛,面帶飢色,形如乞丐。

就連那些曾經的看家犬,也要麼骨瘦如柴,要麼已經吃屍體吃的眼睛發綠,充滿兇相。

荒野裡,隨處可見易子而食的人,更別說在城池裡,每天都有母親在出售自己的孩子。有人賣田賣地,賣屋賣房,甚至賣妻妾孩子。

糧價已經再次節節攀升。

可另一面,卻是大量的田地拋荒,無人耕種,曾經肥沃的地裡長滿了野草,沒過膝蓋。

田地的主人大多逃荒去了,要麼就是躲避賊匪去了。

一羣羣由饑民、逃役者、盜賊組成的亂軍,在平原上流竄,他們不斷的攻擊沿途的村莊,搶奪百姓手裡僅有的一點糧食,放火燒掉他們的房屋,毀掉村莊,然後逼迫一無所有了的百姓跟隨他們一起。

一個安穩的天下,應當是各安其位。

士人管理天下,百姓耕種田,商賈通貨四方,工匠打造器物,這樣的天下才會安穩,才能富庶。

可現在百姓不種地,士兵不守土,商路阻絕,城市困窘,這天下如何不亂?

羅成很討厭種種末世的景象,可他知道自己也無能爲力,他唯一能種的,就是想辦法多帶些人去遼東,在那裡爲漢家,爲中原多保留一點元氣,爲末世之時,守住漢家的東北疆土。

路過一處渡口,一羣虛弱的流民聚在那裡,他們在烤着什麼。

義子棱闞道,“他們在吃人。”

“我知道。”羅成表現的有些平靜。

“好像烤的是孩童。”

“去問下,烤的是誰的孩子。”

闞棱去而復返,“那些人易子而食,他們說已經好幾天沒有吃過東西了,還說孩子是已經餓死了的,因爲不忍吃自己的孩子,所以跟別人交換而食。”

“哎,易子而食,末世之象,給他們些乾糧,讓他們把些可憐的孩子入土爲安吧,再告訴他們,若願意隨我們去遼東的,會有活路。”

一袋蒸餅扔到那些人面前。

“每人一個,敢多搶者,死!”

王雄誕手提着長撾指着那羣人喝道,這羣人看着白色的蒸餅,眼裡暴出光。可看到那些軍將身上的鎧甲和利器,又不安的舔着嘴脣。

最後,有人大着膽子上前抓了個蒸餅回去,他沒敢多拿。

那個明光甲的小將軍沒有動他。

於是更多人衝上前去撿蒸餅,有個傢伙一時忘記了規矩,膽大多拿了兩個,然後被王雄誕一記撾尾打翻。

“警告一次,再有第二次,死!”

一羣人狼吞虎嚥,一個蒸餅很快吃完,還盯着羅成他們。

“還想吃?也行,把孩子埋了,跟着我們走。”

一個乾瘦的傢伙道,“軍爺,孩子們都是餓死的,已經烤熟了,埋了可惜了,不如帶上吧。”

只有餓極餓怕了的人才會這樣說。

可王雄誕卻是長撾一指,“這是朝廷遼東節度使楚國公羅帥,跟着我們走,到了遼東有地種,有飯吃,有屋住,但得聽我們的,把孩子埋掉。”

一聽那邊的將軍居然是羅成,這羣人暗暗心驚。

最後嘀咕了一會,還是決定跟着羅成走,畢竟,在這平原上游蕩,根本找不到吃的,而城池裡都有府兵和郡兵把守,他們流民是進不去的,也不會有人給他們施糧。

幾個婦人開始挖坑,她們的丈夫還在旁邊說太可惜了,埋在這,估計也是便宜了野狗。

“那是我們身上的肉,是我們的孩子啊。”一個婦人痛哭道。

“我知道是我的孩子,可只能怪他投錯了胎,選錯了時間,其實這孩子命還算好的,他大姐十個蒸餅賣給了運河船上的人牙子,他二姐,三斤糧賣給了前面趙莊的地主,還有他爺爺,直接餓死了·······”

“別說了。”

婦人心痛的道。

漢子說着也忍不住落淚,“孩他娘,等過了這一劫,咱們再生過,只願這娃早點去投胎,再投一個富貴人家吧。”

“跟着這位大帥,真的能有蒸餅吃嗎?”

王雄誕看的心裡十分不是滋味,他想起自己曾經流浪做乞丐的日子,若不是碰到義父收留他們,他現在說不定也跟那個孩子一樣,早成了哪個乞丐饑民的腹中餐了。

“走吧,我們大帥的話,向來言出必行。”

羅成在河間郡追上了大隊伍。

此時,這支龐大的移民隊伍又壯大了幾分。

原本三萬多人,再加上剿滅高雞泊俘獲帶來的十萬多人,然後還有一路上聽聞羅成承諾遼東未來的許多流民,也紛紛趕來。

河間城下,移民隊伍擴大到了驚人的二十萬衆。

段達憂心忡忡的對趕來的羅成道,“不能再接收流民了,這麼多人,無法安置。”

“現在每天喂這些人就得兩千石糧,他們還總喊吃不飽,人太多,走的又慢,等我們走到遼東,估計還得一個月,一天兩千石,到達遼東城下,就得六萬石糧,天啊,我們根本沒有這麼多糧。”

羅成討厭這個段姥,自從他被張金稱擊敗,並被送了個外號段姥之後,現在羅成的手下也暗裡喊他段姥。

“我們從高雞泊不是弄來很多糧食,另外還有沿途各地郡縣官府以及地方豪強大戶也給我們送了不少,難道也不夠?”

段達不捨的道,“那些糧食憑什麼喂這些爛民。”

“爛民也是民,他們是大隋的子民,遼東更需要他們,從今天起,青壯男女口糧增加到一升半,少年和老人等依然爲一升。”

“還要增加?天啊,有糧食也不是這樣浪費的。”

羅成卻不理會他的跳腳,而是轉身對魏徵道,“我們得加快速度了,讓青壯每天行路八十里,少年和婦人們隨後,一天行軍六十里,至於老人孩子們一天行軍四十里。”

“要拉開來走嗎?”

“嗯,讓這些青壯先趕到遼東去,既能節省點路上口糧,同時還能趕緊過去準備春耕,不能錯過了這個春播,能種多少種多少。另外,還可以提前趕建屯堡房屋,以免後面的老人孩子婦人們到了後無處居住。”

“還是大帥想的周到,我這就去安排。”

第162章 投桃報李第1425章 凱撒的歸凱撒,羅成的歸羅成第354章 五貴第116章 侍從扈衛第951章 暫借羌兵討不臣第850章 藩亂第701章 李靖收徒第328章 危險期第1267章 兩炬藍煙第665章 遼東集團第853章 五娘子第124章 山大王第1283章 黑夫團長第924章 功成名就第1494章 代天巡狩第367章 減負藏糧第1041章 是非功過蓋棺定第403章 土城、水兵第820章 秘而不宣第487章 元帥之爭第110章 嗣子第821章 孤注一擲第1285章 撤退第717章 羅成屠龍第560章 辭相第1122章 席君買第1432章 打他第1327章 靖蝗司第985章 可憐無定河邊骨第709章 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第1253章 鐵槍不老第495章 臉面第619章 驚弓之鳥(感謝劉安鋼萬賞)第140章 私奔第336章 驅逐宇文化及第227章 七次郎第280章 前廂都將第1041章 是非功過蓋棺定第179章 百斤大刀第1357章 恩蔭第411章 長子羅長卿(爲青翼追光盟主五萬賞加更!)第74章 你要什麼賞賜第356章 王都第399章 皇帝的忌憚第50章 逐鹿第74章 你要什麼賞賜第346章 孽蓄第101章 戰個痛快第354章 五貴第1519章 軍區第1487章 二轉第326章 暗渡陳倉(感謝金曉一萬賞!)第1342章 兩手硬第1125章 長安,宇文承都第889章 武士彠、羅思摩第693章 奪印舉兵第144章 書生(再爲極品滴書蟲萬賞加更!)第840章 各謀退路第979章 夜闖宮門救聖駕第980章 妙手神針能回春第579章 太子太傅第1488章 先登第463章 左秦瓊右咬金第1111章 和稀泥第815章 魏王掛帥第1437章 守護大名第1236章 大使館第958章 長流至死不復回第1024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1283章 黑夫團長第919章 東方不敗、一統北方第359章 再折一員大將第1444章 金光破曉第1064章 請兵未成反被削第989章 單皇后垂簾聽政第1020章 寇可往吾亦可往第866章 向南,向南第959章 禁中新拜羽林郎第405章 背後一刀(感謝1農民伯伯萬賞!)第906章 號令四十萬第1321章 李縣丞第631章 自相殘殺第29章 勇三郎王伯當第960章 四面邊聲連角起第773章 天價壽禮第429章 謀反者第375章 乙支文德第411章 長子羅長卿(爲青翼追光盟主五萬賞加更!)第469章 驍果揚威,天子破城第834章 三娘震妒女,羅成奪太原第1095章 下龍灣中李世民第1430章 村上第1045章 錦衣衛都督謀反第890章 白登山之圍第876章 沒討價還價第1334章 賀蝗表第333章 風緊扯乎第213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63章 爺爺在此第1444章 金光破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