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分封建國

羅成雖然年輕,可有些事情還是拎的清楚的。

立太子這樣的事情,豈是他一個邊將可以插手的?不管皇帝這番話是真心詢問,還是試探,他都不能接。

皇帝立儲,這種事情宰相可以談,元老可以談,但他這個剛授任忠武軍節度使的大將不能談。

“哎,既然你不肯說,那就算了。”

楊廣嘆息一聲。

他剛纔倒真不是試探羅成,只不過看羅成滿身傷痕,感慨這位忠於王事,所以在這私下場合便想問下他的看法。可看到如成這般穩重之後,他倒是後悔自己太隨意了。

這等重要的事情,確實不該問羅成。

不過反過來,他也覺得羅成確實很不錯,沒有仗着得寵和功績,就對這種立儲的大事指手劃腳,隨便表態。羅成很老成,這是好事啊。

“元德太子當年得先皇也稱一聲天生長者,朕也一直以爲將來會將大業傳於他。豈料,天妒英才,卻讓他先我而去。他走後,朕打算好好培養下齊王,將當年元昭的舊部幾萬人都拔於他,可他做了什麼呢?”

楊廣嘆惜連連。

楊昭死時,他雖留下幾個孩子,可都太年幼,所以本來這太子之位自然應當是傳給嫡次子楊暕的,奈何這個齊王太過沒出息了。

大業二年太子病逝後,楊廣便封齊王豫州刺史,大業三年,又轉任雍州刺史、河南尹、開府儀同三司。

還把太子的部屬都轉交給他,可他卻十分驕縱,親近小人,經常派屬下尋求聲色犬馬。樂平公主曾經欲獻給皇帝一名美人柳氏,結果楊暕卻搶入府中。

楊暕的妃子早亡,結果楊暕卻與亡妃寡居的姐姐私通,還生下一子。最讓楊廣惱怒的還是楊暕居然還把相士請到府中,爲她和孩子看相,而相士說她將爲皇后,還說那孩子將來會成爲太子。

楊暕於是越發認爲自己天命所歸,於是越發胡做非爲。

元德太子楊昭留下三子,他視之爲阻礙,暗中行使厭勝之術,想要除掉。

事情敗露之後,楊廣大怒,賜死了元氏婦,從此對楊暕的恩寵也是日益減少,絕口不再提說讓楊暕爲太子之事。

這些年,他一直把楊暕帶在身邊,走到哪帶到哪。

可這並不是恩寵,而是監視不放心。

楊昭所出的三個孫子,長孫楊倓,被楊廣封爲燕王,這些年一直也帶在身邊,卻是悉心教導,十分寵愛。

而另兩個孫子則分封爲越王和代王,越王楊侗留守東都洛陽,代王楊侑則留守西京大興。

其實皇帝一直就有了立燕王爲皇太孫的意思,可又還有些猶豫不定。可畢竟燕王才十二歲,另一方面,燕王雖爲楊昭長子,但卻不是嫡出。

楊昭爲河南王時,王妃是崔弘度弟崔弘升之女,後來因崔氏謀反案,而被廢。再娶名帥韋孝寬之子滑國公韋壽之女爲妃,生代王侑。

而燕王是楊昭的妾侍大劉良娣所生,另一個妾侍小劉良娣則生越王侗。

如果楊倓是韋妃所生的嫡子,楊廣也沒有這種猶豫了。

楊倓三個孫子中最賢最聰明,偏偏卻是庶長,嫡孫代王侑則沒那麼聰明。

如果不立嫡次子齊王楊暕,反立庶長孫燕王倓,這個事情就於宗法不太合。

畢竟,要麼立嫡,太子去世,那就立嫡次子,或嫡長孫,沒有越過嫡次子和嫡長孫卻立個庶長孫的道理。

按宗法制來說,元德太子楊昭死後,第一順位繼承人,那應當是嫡孫代王楊侑,然後纔是庶長孫楊倓,至於楊暕,他兄長雖死,可宗法繼承的順序自動是在他的兒子手裡,除非他沒有兒子。

不管皇帝說什麼,羅成反正閉緊嘴巴一聲不吭。

雖然在他看來,若想這太子之位不爭議,自然就只能立代王楊侑,他是嫡孫。燕王只是個庶長孫,完全沒有資格立他。就算代王楊侑是個傻子,那也未必輪到他。

不過這話輪不到他來說。

可這個問題卻困擾了楊廣八年了。

帝國儲君之位,空缺八年。

當年楊昭的三個幼子,如今大的十二歲,小的也十歲了。

“齊王人不笨,是個聰明人,只可惜以前沒有好好教導,被身邊的奸佞帶壞了。這幾年我一直把他帶在身邊,不管是西巡北巡還是東征都帶着,看着倒也有些長進,悔改了不少。”

楊廣看着羅成。

“你年紀雖輕,卻懂進退,知本份,這很好。若齊王但凡有你一半,朕也不會讓他落到如今這地步。”

“朕老了,一二年內肯定得立太子,不是代王侑便是燕王倓,卻絕不可能會是齊王暕。將來不論是楊侑還是楊燕做太子,我都沒什麼不放心的,最不放心的唯有朕百年之後齊王。”

“朕剛纔突然冒出來一個主意,想讓阿孩隨你去遼東。”

阿孩便是齊王的小名。

“齊王去遼東?”羅成不明白這是個什麼操作?

既然不放心齊王,那更不能放他出去啊。

“朕知道現在遼東雖還有五郡之地未復,但有你在,不出三五年定能把淵氏剷除,朕打算把阿孩封到朝鮮去,此生都不讓他再復回中原,就永遠呆在遼東,也算是給他一個保全之法。”

羅成聽的直愣神。

楊廣還真是處心積慮啊。要知道,在大隋開國之初,就已經取消了皇子封建的制度,雖然也曾讓皇子出任總管,但總管只是官職而不是封爵,也沒有封地。

楊廣繼位後,更是把把僅剩下的兩個兄弟,都一殺一囚。漢王楊諒因叛亂被殺,蜀王楊秀則被他軟禁至今。

哪怕是他的親兒子和親孫子,都只有封號,而沒有封地。

現在楊廣居然想給楊暕在朝鮮分封一塊封地?

這是不是意味着楊廣又想要改變他以前定下的分封制度?

“朕準備授齊王楊暕爲樂浪郡長史,賜給他百里封地千戶人口爲采邑。”

皇帝最後沒說給楊暕封地建國,只是說讓他當個長史,再給他一塊采邑和千戶人口,不過比起常年在楊廣身邊過着如軟禁一樣的日子,確實應當還是不錯的。

“朕希望你能夠替朕照顧,並且看管規諫齊王,莫讓他再犯錯。”

第620章 嗣業抗旨第641章 跪下唱征服第1412章 霸皇第257章 不屑一顧第83章 少年軍團第836章 滅世族第1385章 鷺島第1313章 朕很高興,當賞第1454章 白虎陷陣第1023章 積石高奏凱歌聲第864章 將軍決戰豈在戰場第600章 驍果陌刀將第733章 李淵起兵第266章 烏雲壓城城欲催第876章 沒討價還價第1024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242章 梟雄之氣第232章 靠山第688章 不殺李靖,留着過年嗎第1121章 劫掠許可證第758章 長孫第870章 雲侯第654章 矇蔽聖聽第207章 四猛第370章 將帥不和第14章 傻弟弟第544章 形勢所逼第41章 秦瓊是我表哥第1439章 漢委奴國王第716章 決勝於千里之外第236章 拜堂成親第334章 蟻賊第576章 軟刀子殺人第341章 秦瓊、李淵第1350章 釣魚執法最爲致命第60章 狗急跳牆第525章 高句麗妾第455章 爭當主角第779章 唐王李淵第1421章 徵夷大將軍第432章 徵召舊部第1533章 欽定太孫第332章 六騎戰千第23章 狐假虎威第898 不甘心第1429章 那津第1519章 軍區第1325章 今年過節不收禮第577章 誰當爲太子第749章 馬踏冰河第566章 兩京十三道第477章 駙馬第194章 金釘棗陽槊第998章 茶馬古道入黨項第1390章 全城戒嚴第3章 叔寶兄,我來也第346章 孽蓄第295章 山頭第403章 土城、水兵第618章 飛信入雁門(感謝農民伯伯萬賞!)第1040章 大秦創業起居注第985章 可憐無定河邊骨第487章 元帥之爭第293章 “負荊”請罪第284章 死戰第395章 王位第860章 大秦傾國而戰第684章 造反吧,兄弟!第20章 民以食爲天(感謝青翼追光五萬賞!)第1525章 扶上馬再送一程第334章 蟻賊第147章 新縣尉發威第494章 新舊貴族第1271章 血火第498章 拜帥第1455章 黑狼逃遁第465章 出雲公主第645章 一夜暴富第233章 東征令第1337章 江夏第583章 張金稱第147章 新縣尉發威第1113章 長安張超第818章 李建成對羅存孝第1509章 夜宴宋王第1375章 張記雜貨第1062章 身穿漢裙心在蕃第1416章 劍出鞘第266章 烏雲壓城城欲催第362章 攔路虎第645章 一夜暴富第397章 羅藝大破新城,李世民初顯威第1009章 神農本草惠民醫第856章 悔恨的淚第566章 兩京十三道第1433章 便女第303章 羽翼豐滿第1075章 當爲萬世開太平第311章 天使降臨第229章 鄭觀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