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分封建國

羅成雖然年輕,可有些事情還是拎的清楚的。

立太子這樣的事情,豈是他一個邊將可以插手的?不管皇帝這番話是真心詢問,還是試探,他都不能接。

皇帝立儲,這種事情宰相可以談,元老可以談,但他這個剛授任忠武軍節度使的大將不能談。

“哎,既然你不肯說,那就算了。”

楊廣嘆息一聲。

他剛纔倒真不是試探羅成,只不過看羅成滿身傷痕,感慨這位忠於王事,所以在這私下場合便想問下他的看法。可看到如成這般穩重之後,他倒是後悔自己太隨意了。

這等重要的事情,確實不該問羅成。

不過反過來,他也覺得羅成確實很不錯,沒有仗着得寵和功績,就對這種立儲的大事指手劃腳,隨便表態。羅成很老成,這是好事啊。

“元德太子當年得先皇也稱一聲天生長者,朕也一直以爲將來會將大業傳於他。豈料,天妒英才,卻讓他先我而去。他走後,朕打算好好培養下齊王,將當年元昭的舊部幾萬人都拔於他,可他做了什麼呢?”

楊廣嘆惜連連。

楊昭死時,他雖留下幾個孩子,可都太年幼,所以本來這太子之位自然應當是傳給嫡次子楊暕的,奈何這個齊王太過沒出息了。

大業二年太子病逝後,楊廣便封齊王豫州刺史,大業三年,又轉任雍州刺史、河南尹、開府儀同三司。

還把太子的部屬都轉交給他,可他卻十分驕縱,親近小人,經常派屬下尋求聲色犬馬。樂平公主曾經欲獻給皇帝一名美人柳氏,結果楊暕卻搶入府中。

楊暕的妃子早亡,結果楊暕卻與亡妃寡居的姐姐私通,還生下一子。最讓楊廣惱怒的還是楊暕居然還把相士請到府中,爲她和孩子看相,而相士說她將爲皇后,還說那孩子將來會成爲太子。

楊暕於是越發認爲自己天命所歸,於是越發胡做非爲。

元德太子楊昭留下三子,他視之爲阻礙,暗中行使厭勝之術,想要除掉。

事情敗露之後,楊廣大怒,賜死了元氏婦,從此對楊暕的恩寵也是日益減少,絕口不再提說讓楊暕爲太子之事。

這些年,他一直把楊暕帶在身邊,走到哪帶到哪。

可這並不是恩寵,而是監視不放心。

楊昭所出的三個孫子,長孫楊倓,被楊廣封爲燕王,這些年一直也帶在身邊,卻是悉心教導,十分寵愛。

而另兩個孫子則分封爲越王和代王,越王楊侗留守東都洛陽,代王楊侑則留守西京大興。

其實皇帝一直就有了立燕王爲皇太孫的意思,可又還有些猶豫不定。可畢竟燕王才十二歲,另一方面,燕王雖爲楊昭長子,但卻不是嫡出。

楊昭爲河南王時,王妃是崔弘度弟崔弘升之女,後來因崔氏謀反案,而被廢。再娶名帥韋孝寬之子滑國公韋壽之女爲妃,生代王侑。

而燕王是楊昭的妾侍大劉良娣所生,另一個妾侍小劉良娣則生越王侗。

如果楊倓是韋妃所生的嫡子,楊廣也沒有這種猶豫了。

楊倓三個孫子中最賢最聰明,偏偏卻是庶長,嫡孫代王侑則沒那麼聰明。

如果不立嫡次子齊王楊暕,反立庶長孫燕王倓,這個事情就於宗法不太合。

畢竟,要麼立嫡,太子去世,那就立嫡次子,或嫡長孫,沒有越過嫡次子和嫡長孫卻立個庶長孫的道理。

按宗法制來說,元德太子楊昭死後,第一順位繼承人,那應當是嫡孫代王楊侑,然後纔是庶長孫楊倓,至於楊暕,他兄長雖死,可宗法繼承的順序自動是在他的兒子手裡,除非他沒有兒子。

不管皇帝說什麼,羅成反正閉緊嘴巴一聲不吭。

雖然在他看來,若想這太子之位不爭議,自然就只能立代王楊侑,他是嫡孫。燕王只是個庶長孫,完全沒有資格立他。就算代王楊侑是個傻子,那也未必輪到他。

不過這話輪不到他來說。

可這個問題卻困擾了楊廣八年了。

帝國儲君之位,空缺八年。

當年楊昭的三個幼子,如今大的十二歲,小的也十歲了。

“齊王人不笨,是個聰明人,只可惜以前沒有好好教導,被身邊的奸佞帶壞了。這幾年我一直把他帶在身邊,不管是西巡北巡還是東征都帶着,看着倒也有些長進,悔改了不少。”

楊廣看着羅成。

“你年紀雖輕,卻懂進退,知本份,這很好。若齊王但凡有你一半,朕也不會讓他落到如今這地步。”

“朕老了,一二年內肯定得立太子,不是代王侑便是燕王倓,卻絕不可能會是齊王暕。將來不論是楊侑還是楊燕做太子,我都沒什麼不放心的,最不放心的唯有朕百年之後齊王。”

“朕剛纔突然冒出來一個主意,想讓阿孩隨你去遼東。”

阿孩便是齊王的小名。

“齊王去遼東?”羅成不明白這是個什麼操作?

既然不放心齊王,那更不能放他出去啊。

“朕知道現在遼東雖還有五郡之地未復,但有你在,不出三五年定能把淵氏剷除,朕打算把阿孩封到朝鮮去,此生都不讓他再復回中原,就永遠呆在遼東,也算是給他一個保全之法。”

羅成聽的直愣神。

楊廣還真是處心積慮啊。要知道,在大隋開國之初,就已經取消了皇子封建的制度,雖然也曾讓皇子出任總管,但總管只是官職而不是封爵,也沒有封地。

楊廣繼位後,更是把把僅剩下的兩個兄弟,都一殺一囚。漢王楊諒因叛亂被殺,蜀王楊秀則被他軟禁至今。

哪怕是他的親兒子和親孫子,都只有封號,而沒有封地。

現在楊廣居然想給楊暕在朝鮮分封一塊封地?

這是不是意味着楊廣又想要改變他以前定下的分封制度?

“朕準備授齊王楊暕爲樂浪郡長史,賜給他百里封地千戶人口爲采邑。”

皇帝最後沒說給楊暕封地建國,只是說讓他當個長史,再給他一塊采邑和千戶人口,不過比起常年在楊廣身邊過着如軟禁一樣的日子,確實應當還是不錯的。

“朕希望你能夠替朕照顧,並且看管規諫齊王,莫讓他再犯錯。”

第1270章 許秀才第1433章 便女第917章 高原雄鷹第768章 龍淵入海第585章 替天行道第348章 笑的太早第758章 長孫第1097章 日落開疆五百里第1012章 漢家計拙是和親第974章 羌管悠悠霜滿地第107章 龍兄虎弟第1497章 騎士歸來第696章 漁陽鼙鼓第827章 虎父犬子第25章 逃役第1402章 野豬皮第451章 裴行儼第335章 三妻四妾第402章 背水一戰第178章 福利第1096章 日不落海賊野望第1018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868章 羊入虎口第875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1527章 起兵勤王第539章 鐵面無情第916章 禁嫁十萬三韓女第472章 東都危第964章 古來創業豈雲艱第542章 刺殺羅成第185章 秦瓊第1439章 漢委奴國王第130章 神秘的老爹(第四更!)第411章 長子羅長卿(爲青翼追光盟主五萬賞加更!)第824章 一朝禍起蕭牆內第199章 丁憂第47章 心懷怨恨第1027章 錦衣衛與皇城司第882章 相對無言第1128章 女婿爲王第1287章 藍突厥第796章 蠢動的舊貴族第895章 十萬盡坑殺第102章 勇者無敵第348章 笑的太早第981章 龍戰於野血玄黃第118章 六路進軍第165章 賞官第366章 十萬伏兵第1356章 利益第254章 第一團第1289章 連升第1299章 御前會議第214章 驃騎第791章 少林棍僧第1074章 禁軍下海僱傭兵第1093章 天策上將解危城第335章 三妻四妾第845章 洛陽第1123章 豐歲屯第1100章 七十二營羽林郎第34章 老子的隊伍纔開張第296章 逃兵第184章 年終福利第23章 狐假虎威第1086章 皇太子毆打楚王第1009章 神農本草惠民醫第347章 賠款議和第1256章 劉文靜第620章 嗣業抗旨第1305章 都老實點第890章 白登山之圍第607章 背水列陣第1412章 霸皇第989章 單皇后垂簾聽政第1095章 下龍灣中李世民第794章 衛所第205章 魚俱羅第704章 矯詔第1422章 講究第875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662章 天生反王第565章 羅藝鎮嶺南第369章 拿下羅成第484章 山窮水盡第43章 及時雨王薄第742章 詔封秦王第1432章 打他第598章 皇帝突圍(十連更!)第527章 求降第309章 堅壁清野第154章 忍無可忍,那便無須再忍第796章 蠢動的舊貴族第247章 魏道士第1503章 玩火第1424章 敗戰庭帝國第315章 羅門女將第1107章 雷人第566章 兩京十三道第1055章 鋌而走險只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