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上打昏君,下打奸臣

百蠻奉遐贐,萬國朝未央,東方色未動,冠劍門已盈。

泱泱天朝上國,萬邦來朝。

羅成由自己的親衛部曲護着出了尚善坊,便距離天津橋很近了。

在這裡,雖然天還未亮,濛濛一團黑。

可是一盞接一盞的燈火,卻點亮了整條寬闊的天街。

無數的官員都趕來朝集,今天,將會有幾千名官員上朝,到時五品以下的官員都站不到大殿去,六七品的甚至連皇帝的邊都看不到,這就跟巨星開演唱會一樣。

一二品的元老宰相們,會站到能看到皇帝吐氣的地方,而三四品官員能站在聽的到皇帝說話的地方,至於五品官員,只能待在大殿最後面,可以看到皇帝人,但聲音估計是聽不太清楚的。

至於說六七品那隻能在殿外,而八九品,那得排到廣場上去。

年老點的官員,坐着馬車來,但絕大多數官員,除非是走不動路了,否則都是騎馬來的,大隋尚武,而且貴族們延續下來的傳統就是文武兼備,當官也是不分文武的,當的好,那就出將入相,跟羅藝、宇文述一樣。

雖然現在皇帝正在改變這種傳統,但大多數官員還是有不錯的底子。

大冷天的半夜,騎着馬也都雄糾糾氣昂昂。

不同級別的官員,身邊的隨從數量也不同。

朝廷對於官員按品級給予侍從,這些人都是青壯百姓,由朝廷徵召,屬於雜役的一種。

一般配給州縣官員的侍從叫白直,而在京六品以下官員的侍從稱爲庶僕,而六品以上官員的,則稱爲防閣,各按品級配給相應數量。

比如一品官員,便擁有九十六個防閣,這些防閣已經不是簡單的百姓,而是各地入京宿衛的府兵,被朝廷拔給他們做防閣,也就相當於勤務員。二品七十二個,三品四十八個,到六品也有十二個。但七品只有八個,八品更只有三個,九品則只有兩個。

當然,官員們也會有自己的私人奴僕部曲,比如專門的車伕、書童、護衛等等。

尤其是那些貴族名門出身的官員,哪怕品級低,可身邊也跟着七八個人。

如蘇威這等宰相,他的馬車邊更是有一支上百人的隊伍,相當的排場。

羅成倒是比較低調,雖然他官階爲從一品,實職中的遼東留守是從二品,左屯衛大將軍是正三品,遼東太守是從三品,楚國公爵位是從一品爵,上柱國勳則視從二品。

在本朝,羅成可以算是位極人臣了,雖無宰相之名,但品級卻能與宰相併肩。

可羅成沒跟宰相蘇威一樣,搞出一百多人的隊伍排場,他的隊伍也就十八人。

西門君儀和王雄誕爲他騎馬舉燈開路,闞棱帶着一隊十五六歲的義兒騎馬左右護衛。雖然看着都是些少年,但這些人羅成卻是很放心的,他們每人都是已經參與過最少十場以上的戰鬥,每個人都是斬過三個以上敵人首級的悍卒。

羅成還相信,這些視他爲父親的少年義兒,能夠以命護衛他。

他不講排場,但是那兩盞寫着楚國公的馬燈,卻相當的讓人側目。羅馬騎馬經過,沿路官員紛紛退讓,甚至不少人在馬上向羅成打招呼問好。

羅成笑着一一回應,雖然九成以上的人他都並不認識。

不少人甚至打完招呼,還把自己的名刺遞到闞棱的手裡,羅成讓他都收下。

天津橋前,已經聚集了無數的官員,正在排隊通過。

因爲今天是正旦大朝,所以警備更加森嚴,天津橋只能官員經過,還要覈驗官員們的符。

符是當今天子所立,每個官員都有一個符,這個符不是畫在紙上的,而是如虎符一樣的符印。材料各異,按官員品級,三品以上爲金,四五品爲銀,六品以下爲銅。

符分兩半,中間打孔,可以系掛。

上面刻有持符官員的姓名、官職、任職衙門、官階等,這相當於官員們的身份證明,也是從最早的兵符虎符變革而來。

每個符還有一個符袋裝着,符袋同樣也分品級,與官員的官袍顏色是一致的,三品以上爲紫,四五品爲緋,七八品爲綠,八九品爲青。

武將們的符爲虎,而文官們的符爲魚。

過天津橋,便得先亮符袋,再驗符,這種符其實就相當於是官員的官印,但又免除攜帶不便。

一個個官員的符都要驗證,因此難免就要時間排隊。

大家趁這空當,互相打起招呼來。

羅成因爲是新回京,於是來跟他打招呼的人很多。

“你現在現在人氣很盛啊。”

燕國公羅藝笑着過來,羅成上前拜見。

“叔父身爲宰相,也這麼早來排隊?”

“宰相更不能遲到了。”羅藝笑道。

羅成指了指那邊,蘇威已經直接插隊,坐着馬車過了天津橋。

“我又沒他那麼大年紀,不能倚老賣老啊。”

羅成哈哈大笑,“叔父看來對蘇相很不滿意啊。”

“哼,我都不明白他還呆在朝堂上做什麼。”羅藝確實對蘇威很不滿,做爲現在六個宰相中唯一一個有三高官官銜的宰相,蘇威在朝中根本沒有發揮他應有的職責。

每天除了打磕睡,就只知道點頭附和皇帝,真正的點頭宰相。

“實不瞞你,我現在是萬分後悔入朝爲相,這宰相當的一點也不痛快,真的。蘇威就是個點頭蟲,而虞世基和裴蘊兩個完全就是馬屁精,只知道阿諛奉承白馬屁,還總是欺上瞞下,裴世矩稍好點,可也沒好哪去,你說這樣一羣宰相,還如何與他們爲伍?”

羅成聽了並不覺得奇怪。

其實裴世矩後來到了唐朝時也做了宰相,而且還被評價很高,連李世民都對他很滿意,後人總結原因,說裴世矩在隋朝爲奸相,在唐朝卻成了能相,不是他變了,而是皇帝變了。

皇帝是什麼樣的人,這下面的人慢慢的也就變成了他需要的人。

不是裴虞等人故意騙皇帝,而是楊廣本來確實也聽不得那些不想聽的消息,於是他們慢慢的自然就有選擇性的給皇帝奏報。

這就是所謂的一個人要裝睡,別人就永遠叫不醒。

羅藝有時都恨不得能夠上打昏君下到奸臣,可惜也就只能偶爾這樣想想而已,在京爲相,實在是憋屈的很。

第1453章 捉對廝殺第972章 時清終未忍辭官第260章 輕薄公子第1355章 雙頭蛇第528章 八大總督第929章 若爲自由故第783章 大敗李世民第1289章 連升第105章 鬥將第813章 羅成不怕嗎?第1362章 楚皇請入朝第1497章 騎士歸來第821章 孤注一擲第792章 瘋王第1095章 下龍灣中李世民第1474章 金陵第898 不甘心第822章 一戰滅秦第809章 五爪龍、四爪蟒第87章 狂妄第1120章 倭寇第31章 伏威第1032章 象雄王奪妻之恨第213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840章 各謀退路第1240章 佳人青睞第608章 誰是英雄!(爆炸十連更!)第485章 槊挑楚皇第1379章 自立爲王第389章 李家有女初長成第805章 洛陽第578章 分封建國第795章 光榮之家第233章 東征令第460章 管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第585章 替天行道第115章 縣令許親(謝秋懷夢涵萬賞!)第1264章 十年西域兵第1255章 狗奴第584章 段姥第1073章 寶船揚帆戰兵至第878章 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第1234章 另立太子第85章 陌刀不出,誰與爭鋒第715章 攻城巨獸第107章 龍兄虎弟第1456章 以一擊十第1121章 劫掠許可證第841章 天子入洛陽第819章 遷都避秦第994章 西出陽關滅伊吾第360章 背水一戰第202章 廟小容不下大佛第955章 後宮豈可幹國政第1295章 跳反第1519章 軍區第528章 八大總督第997章 雪山岷江新戰場第775章 解甲歸田第1490章 無法無天第491章 蛟龍入海,虎進洛陽第1047章 引咎辭職掛冠去第260章 輕薄公子第366章 十萬伏兵第1097章 日落開疆五百里第79章 嗣業第797章 鐵與血第868章 羊入虎口第1051章 科舉取士求國賢第131章 七戰七捷(第五更!求訂閱!)第1495章 永鎮西域第1475章 最後一個反王第147章 新縣尉發威第310章 玄菟軍亞將第478章 公卿子弟第1285章 撤退第158章 逼宮(第五更)第771章 公主竇紅線第1343章 平步青雲第643章 賠了夫子又折兵第1116章 長安崔氏第1293章 劫掠第171章 身世揭開第1299章 御前會議第967章 典妻生子傳宗嗣第1079章 日不落大海賊團第767章 長孫剝皮第623章 捲土重來第878章 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第421章 抄家滅族第3章 叔寶兄,我來也第764章 內亂突起第1016章 月圓之夜圍可汗第693章 奪印舉兵第1311章 總督第1232章 君子第1481章 異教第510章 萬人難敵第1501章 長卿第767章 長孫剝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