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割據遼東

遼東城被皇帝親率驍果攻破之後,複名襄平。

遼東,在戰國時代屬於燕地,史記匈奴列傳記載,燕亦築長城,自造陽至襄平。

站在這座剛剛修復不久的雄城上,魏徵爲羅成介紹道,“戰國之時,燕國的燕昭王姬平置遼東郡,郡治襄平,便是此城。西晉時改爲遼東國,後復郡,十六國後燕末被高句麗佔有,直到如今,終於再爲我漢家光復。”

秦統一天下後,設遼東郡,當時設縣十八。

“這是一片沃土啊,你看這可是最肥沃的遼河平原,只要疏通一下河道,開挖渠道,那便能灌溉這遼河兩岸無數的平原沃土,使之成爲一座大糧倉。”羅成也感嘆着道。

魏徵這時有意無意的對羅成講起一場大戰。

“那是在三國之時,襄平遭遇的一場史無前例的慘烈大戰,由司馬懿率領的曹魏大軍,長趨四千裡,遠赴遼東,征討當時叛逆背反,自立爲王的遼東太守公孫淵。”

“我好像也讀過這段歷史,不過記的不太清楚,跟我講講。”

襄平之戰在三國史上,也是一場極有名的戰役。

當時司馬懿揮師遠征,以四萬之兵,趨四千裡,卻一役徹底剷除了公孫家的勢力,使曹魏永久解決了後顧之患,完全了北方的統一。

在這一戰上,司馬懿的用兵,不論是戰略還是戰術,都堪稱古代軍事戰爭史上的遠征戰役典範。

“當時的遼東公孫氏,是由公孫淵在位,公孫淵是遼東公孫氏政權四代君主中最有野心的一位。公孫淵即位之時,所面臨的天下局勢是魏國與吳蜀聯盟的南北對峙,雖然中原的魏國是遼東名義上的宗主國,可公孫氏一直控制着遼東脫身其外。”

“歷三朝之後,前人積累的國力,和當時南北對峙的僵局正好爲公孫淵的野心提供了施展的空間,他試圖左右逢源,以便在三國間漁利,恰好東吳的孫權也想在曹魏背後插刀,利用公孫家的遼東對其形成威脅。”

也正因此,公孫淵即位後,遼東和東吳之間就接觸頻繁,眉來眼去,曹魏當然不願意看到遼東脫離自己,併成爲威脅,可當時魏國主要集力都還集中在祁山和淮南戰場,也無餘力處理遼東。

直到後來公淵氏徹底背反,魏明帝纔不得不決心先滅掉公氏孫。

魏明帝選了司馬懿統兵四萬遠征,司馬懿用兵如神,他避實擊虛,既示弱以穩敵之心,以便合圍,又血戰以折其銳,並收殲敵之功。

羅成知道襄平之戰,還是因爲讀過***評註的資治通鑑,這一戰是他圈點最多的三國時期戰役,也是實現統一的一次重要戰役,此役過後,東北邊塞再次安定,重納入中華版圖。

直到南北朝時代,鮮卑慕容氏最後失陷給高句麗一直到如今。

不論是當年的公孫氏,還是後來的慕容氏,他們都曾經長期割據遼東,只不過最強盛時期也只能偏居一隅而已。

而在經過高句麗人二百餘年的統治後,整個遼東更是大變了樣,想要在這裡建立統治不容易,如果羅成這樣的大將,想要割據遼東,則更難。

魏徵是提醒羅成,割據有風險,稱王需謹慎。

此時已經是十月下旬了。

羅成回到遼東也已經有一個多月,李淵請辭的奏摺呈到皇帝面前後,最終還是通過了,李淵如願以償回了京,不過沒有當上鴻臚寺卿,而是做了殿內少監。

新城郡太守空缺,最後還是由侯莫陳乂接任了。

一切都如羅成期待的那樣。

在第一場霜降之前,從中原陸陸續續一共流放過來約十萬人口,其中青壯約三萬左右,另外遼東還有約二十來萬的俘虜。

駐軍方面,遼東郡現在駐軍三萬六,旅順郡駐軍一萬二,建安郡駐兵一萬二,新城郡駐兵兩萬四,另外柳城和遼西各駐軍一萬二。

關外六郡,共駐軍十萬零四千人馬。

其中戰兵六萬,輔兵四萬餘。

趕在霜降前,羅成各郡巡視督促,總算是把冬小麥搶種下去。

按照他在旅順的安排,羅成把各郡的地都分了下去,每個駐守士兵都分到一百畝的永業田,另外的田則做爲軍屯,以及公廨田、職分田等。

現在各郡都面臨同樣的問題,人少地多。

於是雖然粗粗分了下去,但也只能粗耕,簡單翻耕一下,然後把種子撒下去,沒功夫沒人手精耕細作,甚至水渠等也只能種下去後再來修。

這樣種產量肯定低,只能是廣種薄收,但也沒辦法,總比荒着好。

不過總的來說,士兵們分到那麼多田地,哪怕暫時還不會有收穫,可也軍心安穩不少。

連那些流放來的罪民,以及那些俘虜,現在相當於是佃戶,佃種士兵們的永業田,佃種公廨田、職分田,五成的租雖不少,可他們現在還不是良民身份,不需要交正租納調,如果沒其它徵派,倒也還是能夠生活下去的。

遼東的隋軍都在忙着種田耕地,高句麗人現在退居遼東山中的城堡裡,雙方井水不犯河水,倒算是比較安寧。

不過誰都知道這種安寧持續不了多久。

“要下雪了。”

“嗯,要不了多久,遼河也會結冰的。”

ωωω⊕тт kдn⊕¢〇

“各郡的駐軍以及流民的屯堡,都修好了地龍火炕沒,還要多儲存一些柴火,否則這大雪一下,千里冰封,這遼東的寒冷可是會凍死人的。”

“請大帥放心,最近天天在抓這個呢。我還是比較擔心高句麗人,怕他們會在這個時候出動。”

“我們不去打他們就好了,他們敢來打我們?再說就算來也不怕,反正我們的士兵和百姓都呆在城池和屯堡裡面,我唯一擔心的,還是這糧食問題啊。這馬上就不會有糧食再供應了。遼河以西的兩郡還好,他們本來就存糧較多,離關內也近,可我們這遼東四郡,就得全靠自己了,眼下還沒下雪,我覺得咱們應當想辦法再搞點糧食。”羅成道。

“怎麼搞?”

“趁着下雪之前,把安市城打下來如何,那裡據說可是儲存了不少糧食。”羅成笑着道。

第1491章 韓侯第520章 驅趕李淵第144章 書生(再爲極品滴書蟲萬賞加更!)第840章 各謀退路第100章 夜未央第1242章 羅克用第632章 心不狠江山不穩第1279章 五百巡騎破萬軍第532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290章 縣尉李建成第1283章 黑夫團長第1338章 壞天子第1268章 蕭閻王第1358章 秋狩第289章 遼東郡丞第1102章 禁不良人爲府兵第800章 洛陽兵變第372章 分兵獨進第437章 重建左五軍第444章 無間道第505章 吳帝第878章 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第304章 大業八年第198章 李密第185章 秦瓊第174章 威望第723章 忠武軍登陸第383章 破敵國都,生擒賊王第141章 聯姻第879章 傳國玉璽第554章 藏兵於民第1443章 打秋風嗎第522章 割據遼東第989章 單皇后垂簾聽政第906章 號令四十萬第865章 拒詔抗旨第944章 西海王國第284章 死戰第505章 吳帝第948章 跑單幫第505章 吳帝第1365章 失守第100章 夜未央第993章 今日帝王親出狩第455章 爭當主角第455章 爭當主角第888章 天威第352章 羅家鐵軍第153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36章 神兵到手第579章 太子太傅第845章 洛陽第281章 竇建德第41章 秦瓊是我表哥第65章 將功贖罪第1502章 欲加之罪第442章 黎陽第473章 亂世之梟雄第1020章 寇可往吾亦可往第314章 還鄉團第1366章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第627章 翅膀硬了第681章 忠武軍興兵第779章 唐王李淵第970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第1333章 再戰江湖第902章 玄霸戰承都第774章 投降也有講究第553章 坑爹的宇文化及第798章 虯髯客第662章 天生反王第1387章 皇帝萬歲第1253章 鐵槍不老第443章 久別重逢第919章 東方不敗、一統北方第1348章 人亡政息第46章 意外第292章 往死裡得罪第1458章 深入大漠第25章 逃役第656章 李淵第1495章 永鎮西域第1406章 長孫賢妃第26章 分地第557章 亡國奴第497章 面聖第1105章 雷神第727章 不殺汝,不拔箭第1037章 汝之妻子吾養之第927章 將功贖罪第1420章 正統第196章 歃血爲盟、義結兄弟第1495章 永鎮西域第889章 武士彠、羅思摩第56章 捷報第523章 十八道金牌第944章 西海王國第233章 東征令第856章 悔恨的淚第343章 反將一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