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軍生怨氣

江寧。

金陵山上,居高臨下,可俯視江寧城。

江寧城也稱爲金陵城,楚威王因山立號,置金陵邑。此處臨江控淮,形勢險要。

“自東吳孫權在此建都,此後東晉、南朝的宋、齊、樑、陳均相繼在此建都,故此有六朝都城之名。”

魏徵笑道,“在此建都者莫不是偏安一隅,並且短命之王朝。”

“確實啊。”

“據說當年秦始皇東巡,有術士告訴他在金陵那地方有王者氣,於是始皇帝很擔心,他便命令術士想辦法消滅王氣。術士用了兩個辦法,一是挖斷紫金山,按風水的說話,紫金山龍盤虎踞,是王氣來源。對付這種情況,就要斬斷龍脈,殺死猛虎,所以一定要挖斷紫金山。”

“同時,這術士還在紫金山山上挖了許多金玉寶物,據說能夠鎮壓龍虎。”

“最後,術士還讓人挖了一條秦淮河,據說這條河的作用是可以瀉掉這裡的王氣。”

羅成對魏徵的說話呵呵一笑。

雖然說金陵六朝建都,六朝都不強,但並不能說因這是因爲龍氣被秦始皇斬斷了。如果以唯物的角度來看,大致的原因還是在古代中國,北方的黃河流域的文化和經濟更先進,人口更多,軍事能力也自然更強。

而在古代,南方一直都是比較落後的地方,落後就要捱打,這可是千古不變的道理。再有一個,金陵立都,還是缺少足夠的戰略縱深,守金陵,必須先守江淮,然後還要守住西面的荊襄上游。

不管怎麼說,江陵都是居於下游,在防禦這塊還是天然弱勢的。

更何況,在古代,騎兵是這時代最強的軍隊,南方天然缺馬,自然難以抗衡。

羅成撿起一塊赤色的石頭,這種石頭其實也算是金陵的來由,陵爲高山,金,古代的金有時也指銅,金陵又名紫金山,便是因爲這山的紫金石,而這紫金石其實就是銅礦石。

很明顯,紫金山是一座銅礦。

“其實金陵比遼東好。”魏徵沒頭沒腦的說了一句話。

羅成呵呵一笑,“你不是說這裡龍脈斷開,王氣不足嗎?”

“哈哈哈。”魏徵哈哈大笑,“你可真是什麼都敢想。”

“你敢說,我當然也敢想,想想也不犯罪不是嗎?”

“想也是犯罪的。”

“可人無遠慮近有近憂啊。”

“真打算選遼東?”魏徵認真問。

“金陵雖然也是個不錯的地方,但是吧,這裡確實先天不足,而且我們在這裡毫無根基。”

一個主帥一個司馬,兩人就在紫金山上有些肆無忌憚的說着這大逆不道的話,這話若是讓人聽去奏給皇帝,兩人都逃不過一個謀逆之罪。

可兩人卻跟在聊閒天一樣。

“大帥,聖旨到。”

皇帝的旨意傳到江寧。

羅成授勳上柱國,賜勳田三千畝。

魚俱羅授餘杭太守、吐萬緒授吳郡太守,而杜伏威授丹陽都尉,輔公祏授宣城都尉。

丹陽太守由歷陽郡丞趙元楷接任,這位趙元楷是開皇年間宰相趙芬之子。

單雄信、程咬金、徐世績、裴行儼等皆授護軍之勳,進虎牙郎將之職。

“遼東生變,陛下令上柱國立即率平叛所部前往東萊,乘船往遼東就任。”天使說道。

“遼東生變,發生何事?”

原來就在大隋接連出了楊玄感和劉元進叛亂稱帝之事時,高句麗那邊的鄰居也沒消停。

先是淵太祚之子淵蓋蘇文在扶余川中集結了數萬兵馬,聲言要南下國內城。國內城的大王高建武與乙支文德商議過後,便給淵蓋蘇文加官授職,宣他入京。

淵蓋蘇文還真來了,但是帶着五萬大軍而來,就駐在國內城外三十里。

於是國內城外,十萬高句麗軍對峙。

淵蓋蘇文奉詔入京,再然後兩邊協商許久。

最後傳出淵太祚快要病死消息,淵太祚說臨終有個遺願,想讓國王同意讓淵蓋蘇文繼承東部大人和莫離支的位置。

國王表面同意,暗地裡卻已經在聯絡靺鞨諸部,想要等靺鞨軍一到,到時就先誅淵氏父,再收降東部軍。

可未料到,淵氏父子也早就有了計劃。

他們假以宴請謝恩爲名,請國王和乙支等一衆大臣到府赴宴,然後卻突然在酒宴之上,盡殺保王派大臣貴族百餘人,又殺死乙支文德和國王高建武。

然後淵太祚篡位爲王,國號改爲朝鮮。

淵太祚還是狠辣的,這邊先下手爲強,兵變殺光保王一黨,並弒君。然後他居然單身進入禁軍大營,憑着一番話語就把禁衛軍的將領們都說服了。

本來劍拔弩張,大戰一觸即發,可淵太祚愣是以幾百死士家兵就改朝換代了。

淵氏篡位後,一面派人去安撫北面的靺鞨諸部,一面又派人來大隋,他姿態擺的很低,請求大隋朝冊封,還自稱願意永世附藩。

這個消息傳到洛陽,楊廣十分震驚。

對於淵氏要建國朝鮮,他當然不肯。

楊廣可是鐵了心要滅高句麗,設郡置縣的,豈允許淵太祚半路來摘桃子。鑑於眼前高句麗肯定還有混亂,楊廣於是讓羅成馬上回遼東。

他那邊也在準備進行第三次東征,在東征開始之前,遼東由羅成這位猛將負責鎮守統御。

“陛下說,江南這塊,就交由江都郡丞王世充接手,關於叛軍移民遼東之事,也由他來全權負責。”

王子明在旁邊忍不住問了一聲,“平叛將士們的賞賜呢?之前陛下許諾應承的那些錢帛賞賜?”

“陛下不是已經給將士們授勳賜田了嗎,對有功將士還都升遷職位了。”那官員笑的有些勉強。

這話一出,許多將領都面色難看。

羅成一揮手,大家都閉了嘴。

“羅成接旨,請回京後替某與諸將士代謝君恩。”

或許是因爲覺得爽約食言有些不好意思,皇帝給的勳官還是比較大方的,軍官們幾乎都授了勳,許多表現極佳的士兵也有些得授勳官。

另外,皇帝還對那些沒有授勳的平叛將士也表現格外‘關懷’,每人特旨在遼東賜勳田三十畝。

等傳旨官一走,一衆將校立即圍上來,“大帥,弟兄們如何能服?”

“這是聖旨,沒的討價還價的,難道你還想來個譁變不成?”

“可也不能就這樣啊?”

“算了,反正我也從來不指望會有什麼賞賜下來,我們平叛時也有不少的繳獲,這些拿出來都分賞給將士們吧。讓弟兄們做好準備,明日便起程北上。”

旨意傳遞下去,果然軍營裡怨聲四起,沒承諾過還好,承諾了卻做不到,大家就不高興了。好在羅成的威望高,幾道軍令下去,大家也就沒再有什麼出格舉動。

“將士們對皇帝心生不滿了。”魏徵道。

“應有之事,毫不意外。”

魏徵呵呵,“對大帥來說,這其實是好事。”

“別說這些了,準備一下,我們去遼東,不用先回洛陽也好,就是將士們許久都不曾回鄉,估計心裡也更加不滿了吧。”

第724章 弒君第784章 亡國爲奴第1066章 五百童男又童女第700章 英雄各有所見第19章 人在江湖第1108章 知已知彼第251章 鯨吞第1474章 金陵第386章 屠城第874章 李二投河第344章 瞞天過海第576章 軟刀子殺人第751章 忠武軍第二第288章 襄陽侯第757章 鄭觀音第1337章 江夏第60章 狗急跳牆第562章 我,楊廣,天之子第1283章 黑夫團長第206章 家底第1460章 兵之王第868章 羊入虎口第515章 軍生怨氣第432章 徵召舊部第1524章 波斯都督第768章 龍淵入海第767章 長孫剝皮第876章 沒討價還價第1379章 自立爲王第627章 翅膀硬了第47章 心懷怨恨第863章 中興之戰第1318章 蝗神第19章 人在江湖第254章 第一團第188章 羅士信VS段志玄第240章 鹽賊第407章 班師回朝第268章 戰爭迷霧第116章 侍從扈衛第624章 長城腳下第907章 霸王硬上弓第434章 閉門羹第457章 人屠降臨,小兒止啼第955章 後宮豈可幹國政第705章 退位第1284章 諸侯聯軍第803章 北邙山第1272章 沙陀第996章 安得良策援嗣業第773章 天價壽禮第554章 藏兵於民第305章 鐵馬冰河後庭花第824章 一朝禍起蕭牆內第336章 驅逐宇文化及第1088章 郡國並立西山道第760章 鈍刀割肉第185章 秦瓊第1479章 雪藏第478章 公卿子弟第149章 咄咄逼人(爲S司機萬賞加更!)第1289章 連升第966章 近郭樵漁成野市第665章 遼東集團第1496章 太子激將第1280章 破城第301章 雪中送炭第774章 投降也有講究第292章 往死裡得罪第1087章 打入冷宮心孤獨第1375章 張記雜貨第641章 跪下唱征服第656章 李淵第628章 號令不從第724章 弒君第186章 前程第608章 誰是英雄!(爆炸十連更!)第82章 佔領第502章 齊大非偶第324章 一將無能,累死三軍第976章 白日登山望烽火第367章 減負藏糧第617章 刀斬十萬第1035章 秦人永不爲藩奴第223章 大殺四方第518章 納叛第60章 狗急跳牆第181章 劫囚車第782章 新朝第670章 羅閥四鎮第305章 鐵馬冰河後庭花第1314章 流求太守第417章 朝堂的排擠第1075章 當爲萬世開太平第774章 投降也有講究第321章 隔岸觀火第66章 一羣莽夫第506章 下江南第448章 圍三闕一第1112章 老鐵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