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釣大魚

爲了能夠引高句麗軍來援,羅成可是很給卑沙城面子。

在旅順灣,捕魚打獵修碼頭築軍營壘城堡,一呆就是半個月。

“高句麗有派援軍南下嗎?”羅成問。

“卑沙周邊的十餘座山城正在集結兵馬來援,但更遠的安市、石城等大山城,還沒動靜。”趙貴回報。

“那就再等等,反正咱們有的是時間。”

羅成站在旅順港的白玉山上,站在這裡,能將整個海港俯瞰入眼。

“這可是一座好港啊。”他感嘆着道,這座港口,是天然深水良港,位於白玉山南,地處在黃海渤海要衝,與東萊的廟島羣島和東萊頭共扼渤海海峽咽喉,這在如今這種航海技術不發達的時代,這也是中原王朝通往遼東、朝鮮、東瀛的唯一海上航運水道的咽喉。

而這座港四周羣山環抱,港口東有黃金山,西有老虎尾半島,其間有狹長的水道與外海相通,港內隱蔽性和防風性能良好,港內水深。

尤其這還是北方天然的不凍港。

不凍港在北方可是極珍貴的,就算如東萊港,一到了冬季嚴寒之時都一樣會封凍,可旅順港不會。

在羅成看來,其實卑沙城雖然說佔據了遼南最高最險的位置,但並不是最優的位置。

鎮守遼南,最關鍵還是這兩座大港,一是旅順,二是大連。只是高句麗人根本沒什麼像樣的水師,所以他們沒的制海權,因此便也只能放棄這兩大良港。

可隋朝不一樣,大隋的水師雖然其實也很弱,稱之爲海上運輸隊還差不多,可起碼也還有一戰能力,不論是戰船的大小還是性能,那都還算是當之無愧的霸主。

既然有制海能力,那當然就應當依託這兩大港,背靠廟島羣島,聯通東萊,甚至把渤海灣都當成了內湖,從旅順隨時可直抵涿郡、河間、北平、漁陽等河北諸郡。

真正是進可攻退可守。

至於說旅順地方狹窄,也不用怕,反正有海有船啊,有了制海權,這茫茫大海哪都是進攻和撤退的方向。

相比起死守大黑沙,把遼南端拱手讓出的高句麗人,羅成更看重這海陸結合的優勢。

“大帥,要放卑沙周邊諸城援軍進卑沙城嗎?”

“那些只是些小魚小蝦,讓他們過去,咱們這次是要來釣大魚的,別驚着了大魚。”

高句麗人的山城其實設計很嚴謹,幾百年的經營建設,使的高句麗人在遼東的山城,其實並不是想怎麼建就怎麼建,而是有全局的考慮佈局,安排的還是比較合理的。

它充分的利用山川和地形,進行綜合選擇和周密安排。

山城共同的特點就是在河流穀道旁的山高崖陡之處,在水陸要衝的交通孔道上,在兩河交匯的高山與深谷之中,凡是具有山勢險要,易守難攻之處,又恰扼守交通要道的地方,必然就會建山城。

而且遼東的這些山城,高句麗人經過幾百年的完善,使得形成了層次分明的防禦山城集羣。

比如在遼東,第一梯隊的山城,都是在遼河平原與後面山區的交接之處,這樣的山城,面朝平原,背依山區,城大城高,城內區域大,既能擁有山勢之險,又能據平原之利。

然後在這些大山城周邊,高句麗人又在周邊的山川河道邊的山上修建了許多小一號的山城,這些山城相對要小的多,是依託於大山城存活的,目的也是拱衛大山城,聯合防禦。

然後在小山城之間,又還有許多堡壘村寨,這些則是依託於小山城,填補空隙的。

卑沙城就是那些要塞型的核心大山城之一,是一個地區的核心要點。

然後卑沙周邊,大約有十幾座小山城,這些小山城佔據了遼南周邊的一些險要之地扼守通道,再邊上纔是那些更小的堡壘和村塞。

現在,羅成登陸旅順,卑沙城四面求援,首先就是把周邊的小山城兵馬調來卑沙增加大城的防守。

同時,又向另幾座大山城,如遼東、安市、石城等求援。

羅成對高句麗的山城,在上次徵遼時,早就研究透了他們的體系。

所以現在周邊一些小山城來援,羅成根本不爲所動。

他在等,等的是大魚,是安市、石城,甚至是遼東城方向的高句麗援軍。

真要一座座山城攻過去,那是相當費力的,每一座山城因爲其地勢之險,真要強攻,都得傷亡不小,這樣打過去,每攻一座山城,羅成就得折損不少人馬,真把遼南打下來,估計左五軍也差不多崩完了。

這種打法,無疑是高句麗人想要的,他們就是想用這空間來換時間。

羅成纔不上他們的當。

要打,就打殲滅戰,只要殲滅敵軍主力,那些山城,不過是空城而已。

本來秦瓊他們都還想着常規戰法,提出夜襲、火攻等策略,但都讓羅成拒絕了。

他可不滿足只打下一座卑沙城。

釣魚得有耐心。

沒有耐心,是釣不到魚的。

三月初三。

第四軍和第六軍也先後從東萊乘船抵達旅順港。

當來護兒和周法尚看到曾經還十分荒涼的都裡灣,此時居然變成一座繁忙的大港時,都有些不可置信。

港灣裡不光是偏泊着大量的軍艦,港口也已經立起連綿的永久性大營,甚至還有一座周長四里的城堡已經初具規模。

當然,除了左五軍。

旅順港灣裡,居然停靠了起碼兩三千條漁船。

“這些漁船怎麼回事,難道是大帥臨時徵召?”來護兒疑惑的問。

“我可沒徵召他們,他們不過是來打漁賣魚的,這些漁民既有東萊的,也有更南面的高密、琅琊、東海、下邳的,也還有東萊北邊的渤海、河間、涿郡、北平、漁陽的,甚至有柳城、遼西郡的。”

“他們都趕來打漁?”

“可以這麼說吧。”

遼東半島這邊,以前因爲高句麗人佔據,所以中原漁民並不怎麼敢過來。中原漁民多年不敢過來捕漁,自然也導致這邊的漁資源特別的豐富。如今戰神羅成進駐遼東,漁民們自然就不用擔心那些高句麗人。

再其次,先過來的漁民們發現,他們打得魚後根本不需要回去,直接在旅順港賣給水師軍營,價格公道合理,還十分爽快,需求量還大。漁民們也會算賬的,不用往返,漁獲還不愁銷,誰不來?

甚至有些有頭腦的漁民,還從中原販來各種商貨到旅順港賣,賺的笑呵呵。

“這······’

來護兒有點目瞪口呆的樣子,他想不到羅成先行出兵,結果在這裡半個月,並沒去打卑沙城,反而是在這裡築城開港,還把這裡搞了一個如此熱鬧的漁港商港。

第980章 妙手神針能回春第1章 藍面十八鬼第1513章 遠鎮海中第1247章 韋忠賢第634章 洛陽天子,關外羅成第60章 狗急跳牆第793章 李世民捲土重來第586章 義軍崛起第1101章 珍珠玳瑁無用物第236章 拜堂成親第37章 禹王撾和金箍棒第1382章 摘桃子第250章 六猛五金剛第1019章 萬里長征人未還第176章 應者雲集第1373章 上國天使第530章 萬軍之中取敵將首級第48章 密謀第947章 臨洮第437章 重建左五軍第760章 鈍刀割肉第568章 賜號忠武軍第1323章 巡撫第262章 認我做義父第1277章 猛士第131章 七戰七捷(第五更!求訂閱!)第708章 登基改元第154章 忍無可忍,那便無須再忍第757章 鄭觀音第1400章 衍聖公第812章 改天換地第1459章 上柱國第344章 瞞天過海第293章 “負荊”請罪第397章 羅藝大破新城,李世民初顯威第1125章 長安,宇文承都第1295章 跳反第276章 百里奔襲第1359章 鳳翅鏜第809章 五爪龍、四爪蟒第574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第30章 莫欺少年窮第1430章 村上第555章 棄婦第1296章 天亡第1079章 日不落大海賊團第881章 假戲真做第479章 斬首示衆第766章 竇建德完了第184章 年終福利第112章 借刀殺人第455章 爭當主角第903章 戰神尉遲恭第524章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第517章 嫡庶第856章 悔恨的淚第171章 身世揭開第111章 再次徵召第929章 若爲自由故第483章 羅旗一出,誰與爭鋒第574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第1380章 自稱太守第1279章 五百巡騎破萬軍第122章 敲打第1273章 龜茲王子第12章 滿載而歸第391章 消失的平壤第1257章 女王第644章 兒可汗第253章 涿郡大軍一偏將第321章 隔岸觀火第636章 英雄惜英雄第1096章 日不落海賊野望第225章 各憑本事第432章 徵召舊部第839章 江山與你何干第1033章 神之子民有高低第1399章 倭國銀山第1457章 黑狼衛戰玄甲騎第570章 觀音婢第655章 張須陀第1352章 崑崙第191章 東阿程咬金第1277章 猛士第573章 長孫有女初長成第707章 節制天下兵馬第353章 天威第808章 李密入秦第325章 堅城第781章 朕爲天子第1237章 鄉賓第930章 權力的遊戲第37章 禹王撾和金箍棒第1433章 便女第1081章 天南銅柱林邑郡第35章 知世郎現身第433章 羣龍聚首第666章 渡海南下第175章 長槊侵天半、輪刀耀日光第1484章 駕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