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升職加官

“鷹揚府司馬?”

城郊,秦氏家族墓地,一座草廬裡。

秦瓊聽完羅成的話後,有些驚訝的問道。鷹揚府司馬雖不如鷹揚郎將、鷹擊郎將一樣是正五從五品,可品級也不低。鷹揚府的長史是正七品職,司馬是從七品職。“連升了好幾級啊。”

“也沒連升好幾級,長白鷹揚府只轄八百人,是下府,因此府司馬不比上府司馬,上府司馬從七品,我這個下府司馬是從八品,低兩級。”

秦瓊給羅成倒了杯茶,一杯清茶,什麼佐料都沒加。

“你原來是從九品職,現在從八,也依然還升了幾級啊。況且,郡兵和府兵相差還是極大的,呆在郡兵中,也就只能剿匪捉賊,但入了衛府,卻有機會征討做戰的。”

羅成對於加入衛府真沒什麼興趣,這徵遼要開始了,他更不願意跑去當炮灰。

“挺不錯了,司馬一職可是很重要的職事,並不埋沒你的才幹。”

長白鷹揚府設鷹揚郎將一員,是正五品,另設正八品長史一員,從八品司馬一員,並有兵曹參軍事、倉曹參軍事兩員,並有錄事參軍事和記室各一員。此外還置越騎校尉二人,統騎兵,步兵校尉二人,統步兵,並正七品。下面還有旅帥、隊正、隊副等軍官,皆有品級。

最早司馬這一職務是文士擔任,也無品級,爲軍官幕僚。

隋朝的府兵制其實並不是自創,而是繼承了西魏的府兵制。

而西魏的府兵制,卻又源於北魏鮮卑拓拔氏的部族兵制。生活在漠北的鮮卑人以遊牧爲主,故他們的兵制是有事則合而防禦作戰,無事則散而歸家,兵牧合一制。後來西魏又結合了漢魏以來的都督軍府領兵制度,於是仿周典置六軍,合百府。

設立六柱國,統領六軍,推行府兵制。

開始的時候,府不滿百,每府郎將主之,而分屬二十四軍,每軍以開府一人統領,每兩開府屬一大將軍,兩大將軍隸屬一柱國大將軍,六家主之,是爲六柱國,兵衆不滿五萬。

後來又加了在朝的兩個柱國大將軍,於是便有了八柱國、十二大將軍。

這一府兵制,從西魏創立,到北周,然後到隋朝,一直沿用,只是軍府越來越多,兵也越來越多了。

從西魏最初創立府兵時府不滿百,兵不滿五萬,到如今軍府七八百,府兵七八十萬。

府司馬,一開始便是用文人,職責就是相當於一個參謀,負責參與謀議而已。

不過到了如今,司馬也事繁任重。

既協助軍政戎務,也要練甲兵、修軍備、預軍機、掌軍法,還要掌管軍資糧餉的分配。

秦瓊道,“你可別小看了這個職務,司馬弼戎政,掌武事。居常習搜狩之禮,有役申戰陣之法。凡軍之攻,戰之備,列於器械者,辨其賢良。凡軍之材,食之用,頒於卒乘者,均其賜予。合其軍書契之要,比其軍符籍之伍,賞罰得議,號令得聞,三軍以之,聲氣行之哉。”

這雖然以前是個文職,但是不折不扣的主武之官。

“別看越騎校尉、步兵校尉皆爲七品,品級還在你這司馬之上,但其實他們卻是你的下屬。”

鷹揚府裡能稱上長官的便是郎將、長史、司馬三人,鷹揚郎將是主官,長史和司馬是佐官。

長史負責協助郎將掌兵,若是郎將不在或不能理事,便由他接管代行郎將之職。而司馬呢,幾乎什麼都管,面面俱到。

若拿個縣衙來比較,這郎將自然是縣令,而長史就是縣丞,而司馬就相當於是縣尉、主簿二職兼備。

“你要總攬軍府的兵、府財政,涉及方方面面,一般的鷹揚郎將多勇武能戰,擅騎射卻不擅理庶務雜事,所以一個好的司馬,相當重要。”

“我明白了,我成了軍府裡的大管家了,事事都要我來管。”

“確實是這意思。”

“管家有啥意思,處處管事,可上頭還有家主啊。”羅成苦笑,算是徹底明白自己這個從八品的府司馬到底是個什麼身份了。

長史相當於副將,打起仗來能分領一路,他這個司馬卻是個參謀長兼後勤部長。

“知道誰來當郎將嗎?”秦瓊問。

“這個暫時還不知道,估計是得從京師十二衛裡派人過來。”畢竟是個五品的軍職,若放在後世,起碼也是個上校團長啥的吧。

他羅成則只是個團參謀長,而且還是個新編的乙種團參謀長。

“我怎麼看你好像不太高興的樣子,這升官了不是好事嗎?”

“有啥好高興的,我倒寧願繼續當我的從九品縣郡兵都尉。帶着一營兄弟,倒是逍遙自在,如今也沒有什麼大的匪情盜賊,日子舒坦着呢。”

羅成最不高興的還是從郡兵轉入了衛府系統,說不定明年就也要被徵召入遼,他本來就費盡心思纔想避開外出服役,想不到現在又兜轉回來了。

而且現在他不再隸屬於郡兵體系,張須陀也就不再是他的直屬上司了。

張須陀是郡丞,管的是郡兵和鄉勇,而現在朝廷特意在各郡新設了一個官職,爲郡都尉,負責的就是各郡裡的諸衛府兵。不過這郡都尉也沒有太大的權力,就是協調互不相屬一衛的各軍府,萬一遇戰事要徵召府兵,就由這個都尉來管,有點類似於省軍區司令或者武裝部長的差事,搞搞協調、動員之類的。

他現在既不知道誰來擔任郡都尉,也不知道誰會來提任府鷹揚郎將,對未來一無所知,這種無法掌握的感覺,十分糟糕。

在郡城呆了一天,羅成便返回了章丘。

縣城外的郡兵營中,羅成召集了下面的一衆校尉、旅帥、隊頭們,告訴了他們這個最新的消息。

“我們營改成鷹揚府了,我成了府兵了?”老四有點懵。

“嗯,如果不出意外,我們營五百人全都轉入長白鷹揚府,以後大家就是衛府的衛士了。”

“啊,太好了,我成府兵衛士了。”老四一聲大吼,把羅成都嚇一跳。

“你發什麼瘋呢?”

羅存孝瞪着羅成,“這天大的好事,你難道不高興嗎?”

羅成看着興奮的滿面通紅的他,還有其它一樣興奮的衆兄弟,倒是有些迷茫了,似乎只有他一人不太願意接受這個改變了。

只是他好像忘記了,府兵的含金量在這個時代非常的高,府兵甚至可以排在百姓們心中第一有前途的職業列表之中了。一人當上府兵,全家光榮啊,甚至說不定哪天就有機會立下功勞,然後就授職當官,邁入仕途,走出鄉里,一躍龍門!

第133章 送你一場富貴第1431章 恕不接待第612章 鳩佔鵲巢第1268章 蕭閻王第331章 老狗第1429章 那津第385章 孤軍第1230章 腰劍斬樓蘭第294章 逃第617章 刀斬十萬第1066章 五百童男又童女第634章 洛陽天子,關外羅成第1082章 日落府兵巡天南第1471章 親手扼殺第392章 另奉新王第586章 義軍崛起第853章 五娘子第1302章 聖心獨裁第646章 爲誰而戰第1414章 鬥殺第1238章 榜下捉婿第1118章 韋氏姐妹第1496章 太子激將第1510章 內聖外王第1494章 代天巡狩第1062章 身穿漢裙心在蕃第885章 亂世軍閥第231章 你想當皇帝嗎第1462章 菩薩第160章 軟硬兼施第832章 截胡第668章 洛水河邊第430章 以眼還眼第973章 胸有良策定西疆第1398章 不謀萬世第852章 突厥四兒第339章 風聲鶴唳第793章 李世民捲土重來第872章 皇帝萬歲第566章 兩京十三道第571章 長孫無忌第1514章 戰爭紅利第867章 大利犒軍第608章 誰是英雄!(爆炸十連更!)第391章 消失的平壤第72章 縫針術第1310章 量入爲出第411章 長子羅長卿(爲青翼追光盟主五萬賞加更!)第1296章 天亡第45章 限期破案第474章 遼東撤退第733章 李淵起兵第497章 面聖第795章 光榮之家第108章 鋒芒畢露第446章 上中下三策第1066章 五百童男又童女第1182章 程咬金第702章 擁立第447章 大掃蕩第792章 瘋王第1347章 八百標兵第1125章 長安,宇文承都第1500章 聖眷第1302章 聖心獨裁第487章 元帥之爭第769章 所謂忠誠,不過是背叛的籌碼還不夠第723章 忠武軍登陸第837章 最後通牒第899章 天無二日,民無二主第388章 後宮第594章 不當兒皇帝(第六更)第1036章 諸羌未臣天子憂第461章 半渡而擊、大獲全勝第1111章 和稀泥第585章 替天行道第636章 英雄惜英雄第671章 獨立王國第1491章 韓侯第648章 代海寺第1004章 不勝而勝休妄想第1467章 騎士領第1431章 恕不接待第172章 過小年第45章 限期破案第821章 孤注一擲第446章 上中下三策第1230章 腰劍斬樓蘭第1407章 李世民第366章 十萬伏兵第753章 李密稱臣第397章 羅藝大破新城,李世民初顯威第1344章 木秀於林第1009章 神農本草惠民醫第977章 一旦山崩龍馭天第528章 八大總督第1250章 積極進取的渤海艦隊第484章 山窮水盡第545章 李世民的猜疑(感謝徒步者1989萬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