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牢丸

從縣衙出來,羅成站在衙門口,擡頭看着天空。

鉛雲低垂的天空中,正揚揚灑灑的飄着雪花。不是雨夾雪粒,而是一朵朵的鵝毛大雪。

輕盈的雪花落在臉上,微微一涼,然後瞬間融化。

好大的雪啊。

羅成攏了攏衣襟,地上已經有了一層白。

身着皁衣襆頭的老四邁步過來,“下大雪了,明年定是個豐年。”

“嗯,瑞雪兆豐年。”

“你跟那兩位聊半天,聊什麼呢?”老四好奇的問。他如今身兼數職,既是縣郡兵營一團一旅的旅帥又兼鉤鐮槍隊隊頭,同時又是縣衙法司的司法佐。

不過老四不是那種坐班的料,每天並不怎麼理會法司的事情,倒是喜歡在縣城裡東走西逛的,一會溜達到城門口跟守門的弟兄聊會天,一會到牢房瞧瞧典獄們訊問犯人,又或者抽個空跑去看看弟兄們訓練,甚至還有閒心關注一下當天的伙食。

總之就是不務正業,好在法司還有位馮異同爲司法佐,一樣繁瑣的事情倒都推到那位頭上去了。

“是關於郡兵營的事情,剛纔跟縣令和縣尉說起郡兵營兄弟輪值的事情。”羅成也沒瞞着老四,把情況一說。老四倒是很贊成羅成的計劃,“換來換去確實不是個事,若是能穩定下來着實好。你也不用擔心分了田地就沒空訓練,咱們郡兵營,主要是咱們最初的那鄉團少年做底子,後來又從各鄉鄉團中吸納了一些,也是一些少年爲主。再有就是郡裡來的一些郡兵和一些老兵了。”

“我們自己的那些少年郎我是不擔心的,我還是比較擔心郡裡來的那些郡兵和老兵,他們不是本縣的,本來也是借調,這剿匪戰來已定,年關又至,他們也都盼着回去了。這一回去,估計是不會再來。就算我們分地,他們也未必願意留下,而且他們原籍也未必會同意放人。”

戶籍人口是這年頭地方官重要的政績基礎,誰也不願意讓自己的人流失到別地去,甚至朝廷也是嚴禁這種戶口遷轉的。

“我師傅他們肯定願留下來,在咱們這裡他們挺舒心的,願意留下養老。”

“他們願意留下自然好,可是那些外縣郡兵就難說了。”

“其實也沒啥,真要走也留不走,隨他們好了。雖然他們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但那又如何呢,死了張屠夫,咱們就要吃帶毛的豬嗎?我們鄉團最初還不是就咱幾個人,不也硬帶出了一團悍勇少年嗎?”

老四這麼一說,羅成還真有幾分豁然開朗的感覺了。

之前他一直還在想着那些外縣郡兵們要離開,會讓郡兵營力量損失不小,但聽老四這樣說,是啊,要走也沒辦法,可留下的依然是多數,自己有那些弟兄,可以再招新訓練啊。

老四想法是比較乾脆簡單的。

走就走,總還是留的多。

“你覺得會有多少弟兄們願意接受這種條件呢?”羅成問。

“肯定都願意的。”

老四說,畢竟當初的老班底都是鄉團來的,而鄉團來的都是些十幾歲的中男。一個個都年少不經事,更不是什麼家庭頂樑柱。

他們的條件,別說中男,就是再過幾年正式成丁,縣鄉里也不會有田地分給他們,因爲地就那麼多,原來早分的差不多了,現在要死一個纔會退回點地。但大隋承平也二三十年,經歷開皇之治後,如今也是人口大增,便導致大量年輕人其實是無田可均了。

現在有機會能夠分田,哪怕地差點,可大家也會非常樂意的。

畢竟不管分沒分到田,只要成丁,按大隋律法,那就得年年繳納租調服庸,而且數量一點折扣都沒的打的。

你一畝地沒有,該一年繳兩石租還是兩石,你就算分了一百畝,那也是繳兩石。所以不但那些少年們會很高興,他們的家人也會高興。

畢竟,孩子長大成丁,沒地分卻得增加租調,這其實是個沉重的負擔。

“分了田也不會耽誤什麼種地的,現如今家家是地少人多,好多人只能給地主這去佃地耕種。少年們分了地,可以交給他們的家人種啊,他們專心訓練就好。”

羅成覺得心裡輕鬆了許多。

擡頭看了看越下越大的雪,羅成對老四道,“我一會去買點桃符,再看看市場上有沒有雞鵝羊肉,順帶點回去。你若是一會沒什麼事,也早點回家來,今天是小年,要祭竈,一家人正好團聚熱鬧下。”

“你先回去吧,肉食啥的我一會去買了帶回來。”

“我去吧。”

羅成對老四揮了揮手,騎上馬往市場而去。

市場上,雖然天下着雪,可人卻比往日還多。

今天是臘月二十四,這是祭祀竈君的日子。

民間傳說,竈君爺每年上天稟報一次,專門告人間罪惡。一旦被告,大罪要減壽三百天,小罪要減壽一百天。

因此,每年到了這一天,大家就要擺上祭品,打點一下竈君,求其高擡貴手。

隋朝人祭祀竈君是男人的事情,女人是不能祭竈的,因此這一天,不管以前做不做飯的,都得男人下廚做飯,併爲竈君準備祭品。

羅成這個店鋪逛逛,那個攤子看看,走在市場上,無數人跟他打招呼。如今章丘縣上下,幾乎沒有人不認識羅成。

有人叫他羅都尉的,有人叫他羅五郎,還有人背後喊他老虎、白虎、殺神、瘋子等等的,總之各種評價都有,贊他年少英雄的有,罵他冷血狠辣的有。

但當面,都要點頭拱手打個招呼問聲好。

羅成面上帶着微笑,也不管其它。

逛了一圈,買了半邊羊,一隻雞一隻鵝,還買了個大豬頭,準備回去弄下祭祀竈君。又買了些韭菜、胡蘿蔔等。

後世的時候,羅成家裡每年過小年基本上都會包餃子吃,一家人熱鬧的包餃子開心的吃。他打算一會包點餃子,隋朝沒有餃子,但有差不多的。

隋朝的形如偃月的餛飩,其實這已經跟餃子的形狀差不多了,只是名字還是叫餛飩。當然,還有一種食物更接近餃子,名叫牢丸。

牢丸還有籠上牢丸和水中牢丸,其實就是蒸餃和水餃,不過不管是牢丸還是餛飩,其實一般百姓之家還是吃的很少的。

今天羅成便打算親自動手,教大家包餃子,吃餃子過小年夜。

第1034章 手下敗將的敗將第372章 分兵獨進第721章 異姓不得封王第1104章 鏡花水月第938章 除爵奪封第467章 一雪前恥、地獄歸來第206章 家底第849章 平楊天子第464章 將功贖罪第337章 暗夜的殺戮第1503章 玩火第510章 萬人難敵第708章 登基改元第58章 青眼有加第1090章 趁虛繞後奪敵巢第906章 號令四十萬第18章 一筆勾銷第1075章 當爲萬世開太平第491章 蛟龍入海,虎進洛陽第631章 自相殘殺第108章 鋒芒畢露第1328章 天蝦雞排第170章 牢丸第532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810章 虎牢第393章 李代桃僵第258章 燕雲十八騎第394章 李玄霸第29章 勇三郎王伯當第137章 提親(第十一更,爲大收藏夾萬賞加更!)第696章 漁陽鼙鼓第1490章 無法無天第1054章 白衣暮登天子堂第1287章 藍突厥第1261章 我本華夏第420章 殺人如殺雞第1073章 寶船揚帆戰兵至第286章 浴火重生第1028章 金輅馳過凱旋門第1518章 雙刃劍第321章 隔岸觀火第1493章 殖民據點第137章 提親(第十一更,爲大收藏夾萬賞加更!)第324章 一將無能,累死三軍第808章 李密入秦第615章 逆戰第417章 朝堂的排擠第345章 孽緣第464章 將功贖罪第2章 瓦面金裝鐗第1385章 鷺島第576章 軟刀子殺人第1087章 打入冷宮心孤獨第342章 刁難第842章 天家無情第488章 聖心大悅,召見第840章 各謀退路第1355章 雙頭蛇第33章 打到服爲止第215章 軍火(第六更!求月票!)第958章 長流至死不復回第461章 半渡而擊、大獲全勝第97章 未雨綢繆第837章 最後通牒第1518章 雙刃劍第1054章 白衣暮登天子堂第898 不甘心第129章 論功行賞(第三更!)第784章 亡國爲奴第216章 玄甲第767章 長孫剝皮第979章 夜闖宮門救聖駕第1420章 正統第1526章 太上皇第1231章 毋動,動,滅國矣!第360章 背水一戰第197章 龍氣將盡第588章 流民第439章 春宵一刻值千金第236章 拜堂成親第1102章 禁不良人爲府兵第507章 江都第652章 軍旗墜落第413章 奪妻之恨第1237章 鄉賓第1102章 禁不良人爲府兵第1396章 不虧第853章 五娘子第120章 精兵悍將第963章 固犁其庭掃其穴第996章 安得良策援嗣業第1392章 三尺白綾第450章 捷報御前第1414章 鬥殺第699章 萬事俱備第1115章 天子侍官第768章 龍淵入海第432章 徵召舊部第798章 虯髯客第463章 左秦瓊右咬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