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3章 欽定太孫

皇帝在聽到這些皇家兒孫年輕一輩的名字時,雖然一時間記不清這是哪個,但卻能從他的名字中聽出他是孫兒輩還是曾孫輩的,是存孝家的還是嗣業家的,又或是自己家的。

等到自家兒孫們上來一一拜過後,姐妹、女兒等外嫁女也都帶着自家的兒孫們上來拜見。

都是一家一家的上來拜,一次就上來幾十數百人,也是人丁繁盛。

“若是太上皇還在,看到今日我羅家這興盛之景象只怕會無比高興。”

八十多歲,還老當益壯的日落王羅藝有些感嘆的道,“當年,我父親不過襄州一破落小民,後投身軍伍,纔算爲我們羅家在長安朝廷掙得了一個貴族之位,他絕對想不到,咱們羅家最後居然還出了皇帝!”

是啊,誰又能想到呢。

當年羅貴從襄州出來闖蕩的時候也根本想不到這些,當年他把長子趕出府趕出長安的時候,也不可能想到,那個老實木訥的長子,離開了長安後,居然還能生出一個皇帝來。

他也算沾了光,自己憑本事從農夫到將軍,再到開國郡公,而羅成稱帝,天子七廟,追封七世祖,羅貴也憑着未見面的兒孫福氣也進了太廟之中。

羅成看着擠滿了一座大殿,甚至不少子弟已經站到大殿外去了的家族興盛景像,笑着道,“就憑今日這氣象,我大秦起碼三百年之內可興盛,至於三百年之後,就要看這後世的子孫們能不能爭氣了。”

羅成打下江山,並開創了長達三十八年的開元盛世,而現在他要傳位給太子嘉文,太子有攝政二十年的經驗,現在又有羅成願意爲他保駕護航再送他一程,那麼憑現在朝廷餘威,加上太子的能力,太子在位期間,起碼也是能保證個二三十年的盛世景象的。

“太子,新朝年號,可是已經擬好?”

皇帝問。

太子便叉手回覆道,“宣政殿的御前重臣們經過商議,從十幾個嘉號之中最終選取了天寶做爲新年號,明年正月初一爲天寶元年。”

因爲是皇帝自願退位太上皇,所以今年不會改元,而是從明年開始。

天寶,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國泰民安,這個年號倒也確實是很大氣的。

“天寶,好年號,朕的開元,掀開了大秦第一個盛世,朕相信,嘉文你的天寶也會繼續延續這盛世景象,將來史書記載,你我父子二人,開天盛世。”

皇嫡長孫元佑已經二十多歲,臉上的鬍鬚挺英武,相貌上極似皇帝,他比起太子嘉文來,天資要強的多。

打小聰慧,悟性高,而且長大後也沒歪,能文允武,他甚至還在十八歲那年偷偷化名參加了科舉考試,一路過關斬將,最終殺入會試,併成功取得貢士身份。

金殿面試時,他往那一座,皇帝宰相們全都不由驚住。

結果皇帝親自面試問詢,嫡長孫卻都答辮的很好,最終,皇帝欽點了這位皇長孫爲探花郎。

本來他的成績定個狀元都不爲過,畢竟會試時他的成績就是會元,這可是糊名考試的成績。但皇帝最後還是隻給了他一個第三名的探花,本來是隻想給他個三甲的,但想想年輕人挺有想法也很好,最後還是給了他一個探花。

不過這位嫡長孫探花郎是個不太安份的主,十八歲中了探花之後,很快又考進了羽林宮講武堂,此後,他向皇帝請求要到邊疆去戍邊,去體驗察看邊疆將士們的情況。

皇帝破例又允許了,羅元佑以一個普通羽林騎士的身份,選擇了並不安穩的亞美尼亞去做了邊疆騎士。

一呆就是五年。

五年,雖然皇帝一直關注着,有人暗中保護着,可羅天佑卻從一個普通的騎士火長,一直幹到了大騎士的營參謀長。憑着屢屢立下的赫赫戰功,幾乎是一年一晉升。

五年後,皇帝親自下詔把他召回來,他帶着許多疤痕,還有許多勳章,以及滿臉的成熟回來了。

這幾年,羅成讓元佑安心呆在東宮,跟着太子學習政務,其實就是已經對他極爲讚賞,認可了這位皇家嫡長孫的能力,選中他做太子的接班人了。

之前羅成也有些猶豫,認爲元佑太過聰明,且性子不太安份,認爲他是一個漢武帝劉徹那樣性格的人,怕他將來也會成爲一個漢武帝。太過聰明的人,當皇帝其實並不太適合。

因爲他們會不甘心讓宰相與天子共治天下,他們會剛愎自用,就如劉徹,還有楊廣。

楊廣是一個聰明人,而且也是能文允武,其文才詩賦甚至是當時天下宗師級的水準,其馬上的騎射本領也很強,可以說他當皇帝前,各方面表現都是極了得的,但最終楊廣繼位後,卻沒能持續他的大業之治,僅僅五六年後,就在高句麗折戟沉沙,最終被殺江都。

太子嘉文天資差了些,可人好學,也謙虛,聽的進諫言,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像皇帝那般大才,故此攝政時,都是十分倚重朝中的宰輔大臣們,在他攝政的這些年裡,朝中氣氛一直很好,政事堂和翰林院也沒有什麼大矛盾,都能尊奉太子,同時太子也很尊重宰輔,君臣和睦,相處融洽。

不過打從亞美尼亞回來後,太子性子改了許多,能沉的住氣了,耐的住寂寞了,面對枯燥無趣的政務學習,也能安安穩穩的去學。

皇帝幾次特意考他,發現他確實也是學進去了,對不少軍國大政方針,現實弊端等,都有自己不錯的理解和建議。

皇嫡長孫羅元佑纔是皇帝如今要退位的根本原因,正是因爲發現了這個賢皇孫,羅成才真正放心提前交班。

他提前退位,扶太子上馬,再送一程,讓太子安穩接班過渡,同時,也是要在他有生之年,確保皇嫡長孫元佑能夠順利立爲皇太子,要看着皇太子儲君之位穩固,不受其它影響。

只要這事順利了,那麼接下來二三十年不但穩了,甚至再往後二二十年,也一樣穩了。

王朝穩過三代,那麼就會進入一個慣性階段,不出大意外,還能慣性前行百餘年。

只要這百年裡,皇家再出一個賢明點的皇帝,那就能再次中興,再振帝國,將來又能爲帝國續命百年了。

“元佑!”羅成向嫡長孫招手。

英武的羅元佑上前。

羅成一手牽起皇孫的手,一起牽起太子的手,然後將兩隻手放到一起。

皇帝一雙大手把兒子孫兒的手緊緊握在手中。

“嘉文,明日父皇就將傳位給你,明天你就是皇帝了。父皇今天就再下最後一道詔令吧。”

“詔封皇嫡長孫羅元佑爲皇太孫!”

太子明日繼位,皇帝今天卻封太子嫡長子爲皇太孫,這裡面可不一般。

皇嫡長孫和皇太孫身份相差巨大,就和皇子和皇太子一樣,加了這個太子,就有了儲君身份。

可太子還在,卻並立太孫,這實際上就是強調元佑將來的儲君身份。

正常情況下,當是明天太子繼位,繼位之後,嘉文再以新皇的名義冊封自己的嫡長子爲皇太子。

可現在,皇帝羅成卻趕在傳位前一天,當着所有皇家宗室的面,詔封元佑爲太孫。

這是要向太子和所有皇族宣示,羅元佑的儲君之位不由嘉文冊立,而是由他這個開國皇帝來確立。

而一旦確立,將是不容更改的。

嘉文立的太子,將來或許還可能會有更立,但羅成立的太子,嘉文能廢能換嗎?

雖然說若是羅成不在了,也許嘉文也一樣能換,可除非是太子犯下了什麼極重的大罪,否則,他無法輕易更換。

已經性子沉穩的元佑,也不由的驚訝變色。

倒是太子嘉文,聽完父親口出憲章之後,卻並沒有什麼異常反應,而是跪下口稱接旨。

“嘉文,你明白父皇的意思嗎?”

“兒臣明白,兒臣向父皇與皇族宗親明誓,將來定傳位於太孫。”嘉文對天明誓。

羅成點頭。

“好,有你這句話我就放心了,朕其實不是不放心你,只是儲君爲國本,不可輕易動搖,一動搖就會帶動整個國家根基動搖,所以不得不慎重。元佑是朕選中的好孫兒,將來由他來繼承你的皇位,來繼承朕打下的這座江山,朕放心。”

“元佑!”

羅元佑上前,跪謝君恩。

“你也要記住,今天皇爺爺爲你破例出格,詔封你爲太孫,明日你父皇再冊封你爲太子,但是,你也要牢記本份,要謹守孝道,若是你走上岐路,惹的朝野共棄,天下怨憤,你父親也一樣可以再廢你,明白嗎?”

“孫兒謹記皇爺爺教導!”羅元佑感激萬分,有皇帝的這道詔令,那他這個儲君就是雙重加固,可安心當太子了,就如當年他父親,本來在皇帝諸子中既不是最聰明的也不是最會哄皇帝皇后開心的,甚至都不是最受臣民們喜歡的,可就因爲皇帝一直緊持維護太子的儲君之位,所以太子才能一路順利走來。

第358章 出師未捷身先死第343章 反將一軍第1465章 書同文,語同音第561章 第一家族第215章 軍火(第六更!求月票!)第176章 應者雲集第538章 天使李世民第436章 羣英會第890章 白登山之圍第170章 牢丸第8章 章丘小鐵匠第297章 回易第1352章 崑崙第872章 皇帝萬歲第595章 尉遲恭第1121章 劫掠許可證第539章 鐵面無情第434章 閉門羹第559章 上打昏君,下打奸臣第669章 火併第1075章 當爲萬世開太平第10章 上堂領賞第1040章 大秦創業起居注第943章 西部大開發第940章 父母就是最大的佛第946章 大非川第478章 公卿子弟第1102章 禁不良人爲府兵第258章 燕雲十八騎第855章 授實封許開國第1010章 最狠不過帝王心第24章 烤竹鼠第1482章 檢閱第363章 李三娘第1526章 太上皇第1053章 落魄書生馬賓王第825章 唐帝第341章 秦瓊、李淵第587章 羅帥萬歲第1089章 你要戰,便來戰!第488章 聖心大悅,召見第640章 槊挑金狼汗(感謝農民伯伯盟主!)第710章 五鳳第1037章 汝之妻子吾養之第1070章 將門也有草雞後第1002章 棄暗投明破寒冰第382章 自亂陣腳第1382章 摘桃子第707章 節制天下兵馬第1278章 不宣而戰第635章 馬邑三雄第215章 軍火(第六更!求月票!)第1247章 韋忠賢第619章 驚弓之鳥(感謝劉安鋼萬賞)第1505章 斬草除根第751章 忠武軍第二第389章 李家有女初長成第1362章 楚皇請入朝第340章 必奪之地第644章 兒可汗第1301章 府院之爭第190章 房玄齡第572章 杜伏威還是李世民第412章 羅成的煩惱(感謝大萌萬勝萬賞!)第693章 奪印舉兵第834章 三娘震妒女,羅成奪太原第229章 鄭觀音第1261章 我本華夏第23章 狐假虎威第1111章 和稀泥第1044章 債臺高築籌糧餉第230章 你等着第332章 六騎戰千第540章 定計擒羅成第483章 羅旗一出,誰與爭鋒第41章 秦瓊是我表哥第470章 狼子野心第351章 各爲其主第1415章 頭鐵失智第1383章 飛地第236章 拜堂成親第332章 六騎戰千第1483章 太子遠征第331章 老狗第817章 三家分魏鄭第448章 圍三闕一第1429章 那津第689章 綁上戰車第1348章 人亡政息第522章 割據遼東第245章 佯攻第526章 男人的尊嚴第633章 戰個痛快第298章 驅逐第607章 背水列陣第185章 秦瓊第1320章 天上掉糧食第395章 王位第697章 又來遲一步第934章 青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