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0章 內聖外王

夜晚。

那密水河畔,康居郡,薩末鞬城。

太子在城中擺下酒宴,宴請兄弟宋王,西域四道一千多位大小封侯皆來赴宴相陪。

這位突然冒出來的宋王殿下,讓衆人都極爲意外。

許多突厥、粟特等封侯們還只是奇怪宋王怎麼突然出現在軍中,還以爲是皇帝從中原派來的。

但對於許多中原貴族們來說,他們就更驚訝了。

皆因大家都知道這位宋王,都清楚宋王可是皇長子,其母原本是閻德妃,可是後來閻妃被打入冷宮,宋王被送到民間教養,轉眼多年都無消息,誰能想到突然出現在這呢。

不過當太子殿下手挽着宋王殿下的手,親密的出現在衆人面前時,依然還是讓大家更加迷茫了。

不是說當年宋王與太子鬥毆,還口出爭儲狂言然後才被趕出宮去了嗎?怎麼,現在卻突然兄弟親密?

“原來這位宋王居然在安西巡營當了三年巡騎,之前剿滅突騎施聯盟,宋王居然也殺敵衆多立下大功,甚至還因功授封騎士銜呢。”

“了不得啊,看來這是繼承了皇家的優良血統啊。”

“可不,咱們大秦皇室羅家,可是戰神家族。皇帝的叔父、兄弟幾個,都是大將軍王,出名的能征善戰,想不到這年輕一輩裡,宋王殿下才十八不到,居然也已經如此能戰了。”

“了得。”

也有人暗裡說太子果然仁厚,對於宋王殿下居然能如此友睦。

“兄友弟恭,多好啊。”

“看來我秦真是上天眷顧啊,太子殿下仁厚,宋王殿下則是能征善戰,兄弟又友睦,將來必能如聖人與幾位大將軍王一樣,內外相顧,天下大安。”

酒宴上。

太子與宋王兄弟的親密和友恭,讓一衆封侯們驚歎不已。

更讓封侯們對太子殿下的仁厚友恭,更加佩服,太子的威望在西域封侯們的心中,更上了一個臺階。

既有仁厚之名,可也能殺伐果斷,先發制人,直接就把西域最大的不安定隱患突騎施聯盟給剷除了,順帶着把石國也給滅了。

迫使的疏勒和于闐都不得不改土歸流。

這份霸氣,讓人不管不驚歎。

咱們的太子殿下,是真正的內聖而外王啊。

現在還能與宋王保持這麼好的兄弟關係,將兄弟之情處理的這麼好,才十六歲的太子殿下,真的是已經充分的嶄露出了雄主明君的霸氣啊。

大秦幸甚,天下幸甚。

許多過去還有些擔憂,皇帝選了個不太聯明的嫡長做太子,將來帝國怕會有隱憂的貴族們,這下也是喜不自甚。

尤其是他們這些分封在西域的貴族封侯們,他們的封地在這裡,將來子孫世代都要在這裡,若是帝國後繼無人,禍起蕭牆,中原內亂,那麼邊疆西域肯定要出亂子。

得不到中原朝廷的支持,這西域亂起來,僅憑他們未必壓的住,到時首受其害的就是他們這些人了。

誰都希望朝廷安穩,帝國強大,這樣西域也就能更加安穩,他們這些分封諸侯的日子也就能更加安穩。

這場夜宴,並沒有開成鴻門宴,也沒有發生什麼意外的事情。

總之就是兄弟友好,君臣歡樂。

大家喝的很高興,連不喝酒的太子殿下,今天都破例的喝了三杯。

天亮。

昨夜跟宋王同眠的太子幾乎是跟兄弟一起醒來,兩人都很自律的馬上起牀。

兄弟倆個騎上馬,遛馬射箭,一圈下來,又各練刀弓。

宋王長卿驚訝的發現,太子殿下的箭居然射的很好,馬上奔馳射箭,還能射中移動的靶子,若是步下射箭,哪怕百步之外,也能十發十中。

當然,若是比氣力,太子還是不如宋王的。

宋王騎射皆精,他能披掛雙重鎧甲,全副武裝,身上各式各樣的武器得有十來樣,一把釘頭錘,掄起來更是能夠一錘擊破一件厚鎧。

馬槊、陌刀等長兵器,也是十分熟練。

接下來,太子和宋王兄弟倆幾乎是形影不離,出雙入對,睡則同榻,一開始宋王還有些不太習慣,可時間久了,倒也適應了。

兄弟倆無所不談,既談治國之策,也談地方見聞等等。

出了康居郡,沒密那水先到烏滸河,然後再沿河而下往鹹海去。

這一路線,其實並不易走,要經過戈壁沙漠,經常十幾天都見不到綠洲,好在這是大軍行進,又有熟悉的嚮導,更別說這些年朝廷開發這北線的幾條絲路,在這邊沿途建立了不少的驛站、烽墩和補給的兵部,還有巡營的城堡等。

行路是辛苦許多,可沒有馬賊沙匪,不再有打劫的部落,只是些風沙倒難不住大家。

當他們終於穿越沙海,抵達鹹海邊的秦軍城堡時,伏爾加國公統葉護和可薩郡公札比爾都帶着西突厥分封諸侯、騎士們趕來迎接。

或許是有突騎施的影響在,雖然統葉護和札比爾還是前來迎接太子,但卻也做了萬全準備,他們各帶來了兩三萬人馬,兩國相加足有五萬騎,這個數量既能確保不會被太子突起發難殲滅他們,又能避免人馬太多以至讓太子誤會他們有其它意思。

相較起來,皇太子帶着太子旅賁軍,以及關中隴右河西還有西域諸部之兵,有一千多封侯和八千騎士,總共十萬虎賁之師。

兩軍會師。

太子召見了統葉護和札比爾,對兩人的來迎很是滿意,多有讚賞,還給了不少賞賜。

統葉護他們擔憂的事沒有發生,甚至太子還向他們解釋了下爲何會出兵突騎施,理由是賀邏施圖謀不軌,野心勃勃,想要成爲西域新的十姓可汗。

統葉護也當衆表態,口伐賀邏施的野心不軌,稱伏爾加公國和可薩郡國,都完全支持太子殿下討平叛逆等等。

總之,這個事情就算掀了一個篇章了,太子也承諾,朝廷不會對伏爾加公國和可薩郡國搞改土歸流,這裡依然是由他們突厥人自治。

這下雙方都十分高興滿意。

朝廷依然讓突厥高度自治,突厥也表示對朝廷繼續效忠。

雙方友好。

第685章 廢昏君第1450章 沃野第767章 長孫剝皮第739章 太宗武皇帝第823章 母以子貴·後戚得寵第801章 周公顯靈第1236章 大使館第398章 拔矢啖睛獨眼龍第450章 捷報御前第128章 挑戰第1295章 跳反第1492章 賊配軍第845章 洛陽第937章 貴族志第868章 羊入虎口第533章 血戰四平山第39章 西廂小娘子第1283章 黑夫團長第478章 公卿子弟第518章 納叛第334章 蟻賊第424章 羅成遇襲第15章 嫂嫂第238章 兵過黃河第146章 飛揚跋扈第462章 玄甲騎第49章 劫殺第61章 八風第368章 新貴第1397章 殖民者第1388章 象林縣男爵第1084章 血戰到底一當十第264章 方天畫戟和圓月彎刀第950章 度種還是仙人跳第561章 第一家族第1287章 藍突厥第822章 一戰滅秦第1260章 狼妻第554章 藏兵於民第583章 張金稱第1325章 今年過節不收禮第309章 堅壁清野第1101章 珍珠玳瑁無用物第968章 無賴漢子佔花枝第37章 禹王撾和金箍棒第1292 錦衣衛破城第1092章 羽林初陣斬賊帥第1429章 那津第700章 英雄各有所見第572章 杜伏威還是李世民第1323章 巡撫第1283章 黑夫團長第843章 後宮第710章 五鳳第75章 重賞酬功第381章 殺個回馬槍第481章 楚帝第74章 你要什麼賞賜第941章 王寶槍第462章 玄甲騎第1059章 絲路重開公主至第317章 老子反了(感謝書友105萬賞!)第1357章 恩蔭第720章 悔婚第1346章 洗牌第1478章 居功自傲李世民第443章 久別重逢第679章 清君側第587章 羅帥萬歲第1356章 利益第180章 七石弓第1241章 朕又胖了第427章 二徵高句麗,必先殺羅成第979章 夜闖宮門救聖駕第747章 青島第648章 代海寺第613章 敢死隊第594章 不當兒皇帝(第六更)第1281章 再破一城第274章 斬第904章 遷都第387章 水師第639章 困獸始畢第414章 解甲歸鄉第1041章 是非功過蓋棺定第922章 分封·天之南、海之角第642章 質子軍第869章 義成復辟第521章 三兄弟第174章 威望第336章 驅逐宇文化及第1382章 摘桃子第666章 渡海南下第424章 羅成遇襲第522章 割據遼東第669章 火併第430章 以眼還眼第1422章 講究第944章 西海王國第571章 長孫無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