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0章 六元及第

洛陽。

城北,上東門內積德坊。

河北道進奏院便設立於此坊內,此坊居於城北,就在上門東內,南鄰漕渠,位置緊要,交通方便。

一大早。

河北道進奏院主事劉琮就讓人於坊內的河北會館、范陽會館以及諸客棧等,遍邀今年河北道參加科舉會試的舉人們到進奏院。

做爲河北道的駐京辦事處,河北進奏院也屬於官府衙門,他們由地方提供經費,在京的任務便是掌承轉詔敕及朝廷各部門公文於諸路,並轉呈章奏,分送文書至朝廷各有關部門。

此外,各道地方官員入京朝集時,也在進奏院住宿。平時他們還承擔着聯絡對接朝廷中央各部門,並打探一些朝廷動向等的任務。

今年是第一次科舉會試,大比之年,各道對於此次科舉都很重視。而河北道進奏院做爲河北道在京的代表,當然早就接到河北地方官員們的招呼,要他們好好代爲招待家鄉的舉子們。

“劉主事,馬解元到了。”

劉琮一聽說馬周到了,連忙親自出迎,他雖是個八品主事,馬周還只是個舉人,可馬周如今可是狀元大熱門,多少宰相公卿想招他爲婿,畢竟這位早就得皇帝欣賞看重,本要授他爲御史之官的,可這位非要親自參加科舉,坊間傳言,馬周是內定的狀元郎。

這樣的家鄉士子,劉琮自然得認真對待。

進奏院門外。

馬周爲首,河北道此次參加會試的九十名舉人已經來到了門外。

“哎呦,家鄉的麒麟才子們,快快有請,讓本官代表我們河北道的父老鄉親們,爲你們祝福。”

此次會試,是有解額的,總解額是兩千三百人,比原定的還要多些。但並不是每道解額相同,洛陽和長安、范陽等六京,便是單獨於諸道之外,洛陽解額一百二,其餘五京每京解額一百。而如河北河南河東關中這四道,每道解額九十,而山東、淮南、巴漢、劍南每道解額八十,另外如遼西、遼東、安東、隴右等諸道,也是解額遞減,隴右道解額七十名,而如雲南道,解額只有二十名。

這種解額限制,其實也是與此時的人口數量等有關,中原人口衆多,讀書人也多,僅一個洛陽府下二十餘縣就有數百萬人口,其中讀書人比例也是最多的。而如遙遠的邊疆之地,人口少讀書人也少。

進奏院裡,劉主事爲舉子們先送上一盤菜。

“這是飛蝗騰達,這是狀元紅。”

劉琮笑指着那盤烤螞蚱,然後端起一杯酒,“預祝大家會試高中,從此一路飛煌騰達!”

他還特意向馬周敬酒,“人人皆言今科賓王兄必高中狀元郎,請!”

炸的金黃的螞蚱一串串擺在盤裡,舉子們看着都是笑意,這確實是好彩頭,事實上現在洛陽街上到處都是賣各種螞蚱蝗蟲的,什麼煎煮油炸,士子們最喜歡吃的就是這飛蝗騰達。

兆頭好啊。

尤其是這麼串在一起,怎麼看都是節節高升啊。

對於河北道的考生們來說,他們在本次科舉中是很有優勢的,總共兩千八百名考生,河北道就有九十個解額,而范陽府因爲是北京,故又單有一百個解額,如此一來,原來河北道這塊,實際上是有一百九十個解額的。

相比起如雲南一道總共才二十個會試資格名額,河北道的考生顯明中進士的機率更高。不過相比起來,每一個能夠獲得解額的舉子,那都是在本道屍山血海裡才殺出來的,確實都是佼佼者。

吃了飛蝗騰達,喝過狀元紅,劉主事又親自帶着早就準備好的鑼鼓隊,一路敲鑼打鼓的把本道的九十名舉子送往貢院考場。

他給每個舉子都準備了一匹大馬,每人胸前還戴上了大紅花,前面還有進奏院的人幫忙開路。

這一支隊伍走在長街上,引人注目,讓河北舉子們提前過了一把高中進士後的遊街待遇。

今年的會試,在二月初九、十二、十五三天舉行,故又稱爲春闈。

考試由禮部主持,本來一開始是吏部要爭取主持的,後來皇帝還是把這項任務交給了禮部。

得到主持會試的資格後,據說禮部上上下下都高興不已,甚至還動員了禮部小金庫給所有人都發了筆獎金,以示慶賀。

皇帝欽點了會試的正副主考官,其中主考官爲四人,副主考官爲九人,四名主考爲中書右侍郎房玄齡、尚書左僕射杜如晦、門下左侍郎魏徵以及含元殿大學士溫彥博。

九名副主考,也皆是三品以上紫袍大臣。

四位主考官,皆爲宰輔,可知皇帝對此次考試的重視。

兩千三百名取得解額的舉子在京參加禮部會試,六京二十餘道加上國子監的學生,要在此角逐出二百三十名進士。

十取一。

雖然比起秀才的三十取一,舉人的二十取一,這無疑還要錄取率高些,可能走到洛陽貢院的這兩千三百人,哪一個不是了得的考生。就算是從國子監中取得解額的那八十名舉人,那也是從一萬多名同學中廝殺出來的。

國子監一萬二千餘名學生,因爲多是貴族官員子弟,所以八十個解額競爭一樣十分激烈。

考試分爲三場,三日一場,所有考生皆在同一個貢院考場。

進去前要搜身,不得攜帶任何東西進入,連身上的衣服都不準帶入,統一由禮部發給衣服被子、紙筆墨硯,甚至是蠟燭等。

每個考生在貢院裡有一個單間號房,考試時吃住都在這個半封閉的小號間裡,不得離開,吃喝拉撒睡全在裡面。

貢院外更是早早就由禁軍封鎖,任何人都不得靠近。

連給考生們送的飯菜,都是由封閉在貢院裡的禁軍負責。

考完卷子上交後,交給專門的抄卷人負責對卷子進行抄謄,然後糊名。最後送到閱卷官員那裡的卷子,根本不會再有絲毫考生信息透露。

考官們根本不知道閱的卷子是誰的,名字全被封住,甚至所有字體都是一樣的。

而且所有的考卷都是要交叉審閱,最後還要再交給四位主考官總裁那裡,對每份卷子一起審覈。

這最大可能的避免做弊的可能,絕不會再出現如隋朝時科舉那樣,考官以考生的身世、名聲等爲主要依據來錄取士子,故此今年科舉的士子們,也根本沒有必要如以前那樣,到處去拜訪那些貴族高官或名士們,投自己的詩賦干謁以求名。

會試考試後進士不定排名,只是錄取二百三十名進士。

至於排名,得由最後的殿試上皇帝欽點。

一連數天的緊張考試過後,考生們出來了,但貢院依然封閉着。

閱卷的三十名同考官、九名副主官、四名主考官,還有許多負責謄寫、糊名等的吏員們,都還封鎖在貢院裡。

十三名主副考官,經過連續三天的商議之後,終於評出了最終的二百三十份進士卷。

“就按這個順序揭去糊名,上呈天子吧。”

雖說會試後進士不定排名,但說的是正式的排名,在殿試考試出來前,其實會試閱卷後也會定一個第一名,稱爲會元,其餘皆稱貢士。

“請秘書監、內侍監、殿中監、禮部尚書、御史大夫前來,一起開啓封印!”

五位紫袍大臣進入貢院,他們負責監督見證,親眼見證試卷糊名打開,同時調取原卷覈對。

“快看看會元是誰!”

“肯定是馬周!”

五名大臣沒有參與閱卷,但也都估摸着這次的會元極可能是馬周。

當那份被判定爲會元的試卷糊名揭開之後,上面的名字顯出。

“哇!”

“果然!”

“真是馬周馬賓王!”

“這傢伙,了得,這已經是連中五元了,金殿之上,只怕還要再中個狀元,這是連中六元啊!”

“六元高中,此子將來必爲宰相,前途無量啊。”

連房玄齡也忍不住對杜如晦嘆道,做爲隋朝時的進士,房杜二人也是科舉出來的,可當初的科舉跟這次的科舉那是完全不同啊。

若是按現在這樣的流程規矩,他們都不知道,若是除去自己家族的名聲後,自己還能不能高中進士。

如馬周這樣,能夠一路五元的傢伙,真是太逆天了。

“怪不得此子陛下授他八品他不肯,確實有本事。”

秘書監王珪等又把馬周的原卷對照了一下,發現馬周的字其實更好,全卷沒有半處錯別之字,也十分乾淨整潔。

“把這二百三十張原卷,呈送聖人吧!”御史大夫張儀臣說道。

一封封試卷再次被封上,蓋上了十三名考官的印章,還有五位監督大臣的印章,然後由禁軍大將親自護送入宮,呈遞聖人面前。

羅成見到這一箱試卷後,沒等的急去看奏疏,而是直接詢問,“定的誰是會元?”

“河北士子馬周馬賓王,十三位考官一致判定他的試卷爲會試第一名,無人異議!”

聽說馬周真得了會元,羅成哈哈大笑。

“這個馬周,還真是沒讓朕失望,很好,打開箱子,朕要看看他的卷子究竟寫了些什麼!”

第1383章 飛地第987章 秘不發喪藏玄機第180章 七石弓第911章 火焚太極宮第950章 度種還是仙人跳第1522章 爛泥扶不上牆第1012章 漢家計拙是和親第1068章 與民爭利爲哪般第1235章 牛腿稅第593章 雁門之圍(第五更!)第935章 禁令第904章 遷都第1531章 分家立戶第790章 長安第580章 殺神過境第36章 神兵到手第1471章 親手扼殺第1461章 跪雪第542章 刺殺羅成第924章 功成名就第1099章 上將軍硬懟監軍第332章 六騎戰千第1462章 菩薩第1374章 獅子之城第706章 假黃鉞第907章 霸王硬上弓第314章 還鄉團第1059章 絲路重開公主至第935章 禁令第259章 遼西第1058章 誘斬藩酋開疆土第1305章 都老實點第948章 跑單幫第639章 困獸始畢第1509章 夜宴宋王第11章 縣令授職第1253章 鐵槍不老第878章 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第1373章 上國天使第283章 無悔第338章 羅成的大殺器第242章 梟雄之氣第988章 主少國疑身不免第1352章 崑崙第346章 孽蓄第411章 長子羅長卿(爲青翼追光盟主五萬賞加更!)第433章 羣龍聚首第1265章 張士貴第269章 箭(第六更、再爲秋懷涵夢盟主賀!)第714章 十二年秋第1411章 倭國女王第1088章 郡國並立西山道第175章 長槊侵天半、輪刀耀日光第832章 截胡第351章 各爲其主第1533章 欽定太孫第257章 不屑一顧第507章 江都第673章 一級戰備第1330章 六元及第第914章 換地封王第458章 海鮮和困獸第400章 軟禁、稱王第644章 兒可汗第685章 廢昏君第619章 驚弓之鳥(感謝劉安鋼萬賞)第886章 大器晚成李藥師第629章 李靖參謀第312章 圖形凌煙閣第1357章 恩蔭第1395章 官逼民反第656章 李淵第894章 吳越樑楚第1429章 那津第545章 李世民的猜疑(感謝徒步者1989萬賞!)第1093章 天策上將解危城第607章 背水列陣第1059章 絲路重開公主至第459章 釣大魚第809章 五爪龍、四爪蟒第1005章 壯士飢餐胡虜肉第56章 捷報第715章 攻城巨獸第809章 五爪龍、四爪蟒第418章 五軍舊部,七家之女第1314章 流求太守第942章 嶺南長流人第704章 矯詔第476章 隋二世而亡第1351章 宮廷御液鹿血酒第1529章 民心所向第216章 玄甲第1039章 先捉後放宣天威第1395章 官逼民反第844章 太極宮大火第393章 李代桃僵第805章 洛陽第972章 時清終未忍辭官第349章 比狠第1363章 獵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