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7章 東林黨

宣政殿。

御前圓桌會議上,每位參會的大臣面前都擺着一份報告。

羅成面色有些憔悴。

“諸卿,今天召你們來宣政殿議事,主要是關於蝗災之事,你們面前的這份報告,是由錦衣衛和皇城司還有軍醫院一起通力協作,花費了很大精力趕出來的,你們可以先仔細看一看,看完後我們再議事。”

房玄齡看着面前這本報告,知道事情肯定不簡單,能讓皇帝都如此憂慮,絕對很棘手。打開細讀,越讀越驚訝,這份報告太祥實了。

一開始就講的是蝗蟲的生活習性,然後又講他們成災的一些原因和可怕的後果,甚至還直接把蝗蟲卵、五齡跳蝻、飛蝗等各階段的樣子都繪出。最後是關於錦衣衛對各地蝗蟲卵的調查取樣結果,還有對蝗災的預警。

最後報告結論,今年將有大蝗災,從河西隴右到關中朔方,從河南到山東,從河北到山西,從巴漢到湖北,再到淮南,整個黃河流域,長江北部,淮河流域,都可能要爆發大蝗災,涉及半壁江山,數十郡幾百縣。

這次的蝗災,其災情之嚴重,可能會是五十年一遇甚至是百年一遇的,比起八九年一次的蝗災,將嚴重的多。

如果處置不當,後果也將不堪設想。

看完後,殿中一片沉寂。

“這報告是否誇大?”新上任的御史中丞長孫無忌問。

“這裡還有一份報告,是太子嘉文自己做的。”皇帝招手,馮力士便又給衆大臣送上一份報告,這份報告要簡單的多,由太子親自書寫,裡面的內容就是他隨皇帝到洛陽北的黃河灘上的親自挖蝗卵的經歷,裡面還附上了不少數據,比如太子挖了一釐地,就從中挖出了兩萬多個蝗卵塊,而每個蝗卵塊裡,都有五十到百粒的蝗卵。

這下長孫無忌無法吭聲了,太子親自挖掘,還是皇帝陪同,這是作不了假的。

一衆大臣們都暗暗心驚,對於蝗災,他們在史書上看過許多,甚至也親身經歷了不少,但對於蝗災的成因啊,蝗蟲的習性啊等等,其實並不瞭解。

現在看到這一個個的數據,越發感到震驚。

李綱有些意外,他是太子詹事,不僅是太子的老師,也算是東宮的主官,詹事府本就是仿朝廷的尚書省所設,可太子做這事情既沒叫上他,甚至也沒告訴他,這讓他覺得太子與他生份了。

“陛下,蝗卵並不代表就會有蝗災,蝗災其實是與皇帝德行有關,只要修德善政便能消除蝗災。”

他這一套,完全就跟漢代大儒們推崇的天人感應有關,什麼地震啊大災啊甚至天上有流星啊,這些都能歸之爲上天示警,說是德政不修等等。

其實做爲當時精英的那些漢代大儒們,又有幾個是不知道這些東西與皇帝或宰相們的施政無關呢?

可是他們就是要揣着明白裝糊塗,故意弄出了這麼一套天人感應之說,就是爲了以此來約束一下皇帝,畢竟皇帝是天子,臣子們誰也管不了天之子,於是他們便只能假借上天示警,天現異象,以此來約束皇帝。

這其實就好比後來太平天國,天王洪秀全稱自己是上帝次子,稱耶酥爲天兄。結果後楊秀清卻自稱天父上帝附身,於是反而還要讓洪秀全來拜他聽旨。而蕭朝貴則稱自己能得天兄耶穌附身傳言。

這都是一回事。

羅成笑看着李綱。

果然不出他所料,李綱接着就開始大談皇帝的一些朝政的不當,說皇帝不肯偃武修文,不肯與民休息,對外征討用兵不斷,又大搞皇家產業,與民爭利不休,還說皇帝大肆分封諸侯實是爲將來埋下禍患。

又還提起說禁軍和內軍的職業兵制不好,每年要耗費幾千萬貫軍費,是爲冗兵。還說到吏員打破了升官界限,這是使的清濁不分云云。

羅成乾脆架起二郎腿,聽着這位老頭在那裡一通亂噴。

看他從這條政策噴到那條政策,口水橫飛的樣子,羅也乾脆就讓他一噴到底。

“若按東閣大學士所言,朕是不是當下罪已詔?”羅成等他噴完了,緩緩問道。

李綱愣了下。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只要陛下能夠迷途知返,便是大善。”

“朕就問李東閣,若是朕罪已,若是朕如你所說,更改這些國策,按你說的改變,那麼今年的這場蝗災能夠避免嗎?那些蝗蟲卵就不會孵化嗎?”

李綱被堵在那裡了,他當然清楚,蝗災這個東西,最主要還是與自然相關,雖與人也有關,但相關的也不是這些。

若是他敢跟皇帝這樣說,只怕也說不過去。

可是眼下話到這份上,也是無法後退了。

他總不能自食其言。

“陛下,老臣請陛下施行仁政,修德善政,自然能平息蝗災。”

“荒唐!”

皇帝一巴掌拍在桌子上,羅成明白李綱的想法,想借這蝗災來勸諫皇帝,可現在還這般說,那就真是胡言亂語了,這已經是不顧原則不守底線的行爲,這樣的開端可是壞榜樣,若是人人都跟李綱這樣,那他豈不就成了明末東林黨?

“罔顧事實,顛倒黑白!朕真是看錯你了,朕本以爲你品良德佳,所以特讓你爲太子詹事,又拜你爲東閣大學士入翰林院爲輔臣,可是結果你太讓朕失望了。蝗災當前,朝廷需要的不是空談什麼修德善政,現在要談的是如何預防,要談的是即將出現災情的地方,要積極的調度儲備糧食,要如何捕蝗挖卵,把災情降到最低,就算是災情發生,哪怕莊稼被吃光,也不能讓百姓發生饑荒,無飯可吃,更不能讓人相食,可你卻跟朕大談什麼偃武修文,談什麼其它,你這是揣着明白裝糊塗,你這是做惡!”

李綱怔怔的站在那裡,想不到皇帝對他如此無情痛批。

“臣···臣受陛下如此指責,無臉繼續留在翰林院,無臉繼續留在東宮,請辭官致仕歸鄉養老!”

第595章 尉遲恭第509章 生擒吳皇第826章 反噬第981章 龍戰於野血玄黃第11章 縣令授職第982章 生變於肘腋之下第57章 重口味第18章 一筆勾銷第956章 皇帝御封新門神第778章 兩敗俱傷第232章 靠山第938章 除爵奪封第1238章 榜下捉婿第853章 五娘子第488章 聖心大悅,召見第543章 遼東兵變第85章 陌刀不出,誰與爭鋒第345章 孽緣第1518章 雙刃劍第593章 雁門之圍(第五更!)第1533章 欽定太孫第1359章 鳳翅鏜第1235章 牛腿稅第1341章 上將出巡第974章 羌管悠悠霜滿地第34章 老子的隊伍纔開張第109章 擴充第1253章 鐵槍不老第13章 千里一盞燈,萬里煙雲罩第977章 一旦山崩龍馭天第1018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673章 一級戰備第1047章 引咎辭職掛冠去第663章 娘子軍再起第1044章 債臺高築籌糧餉第476章 隋二世而亡第841章 天子入洛陽第1412章 霸皇第955章 後宮豈可幹國政第239章 阿舅賊第353章 天威第647章 昏君奸臣第443章 久別重逢第690章 外援第239章 阿舅賊第750章 白馬之圍第1102章 禁不良人爲府兵第1319章 油炸天雞第1278章 不宣而戰第1058章 誘斬藩酋開疆土第1296章 天亡第530章 萬軍之中取敵將首級第1263章 綠帽王第720章 悔婚第293章 “負荊”請罪第159章 將軍第319章 刺殺第832章 截胡第1421章 徵夷大將軍第316章 血戰第353章 天威第393章 李代桃僵第1386章 秦皇東巡第530章 萬軍之中取敵將首級第613章 敢死隊第137章 提親(第十一更,爲大收藏夾萬賞加更!)第382章 自亂陣腳第233章 東征令第975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第1510章 內聖外王第346章 孽蓄第858章 五百里魏王國第1114章 右驍衛隊正第1086章 皇太子毆打楚王第1381章 天補平均第1320章 天上掉糧食第410章 死而復活(爲大吾王萬賞加更!)第1002章 棄暗投明破寒冰第1246章 東屠第1354章 戰爭財第3章 叔寶兄,我來也第780章 稱臣借兵第285章 一劍光寒十九州第164章 罪妻補兵第923章 進貢美人第1432章 打他第236章 拜堂成親第472章 東都危第906章 號令四十萬第1458章 深入大漠第297章 回易第1231章 毋動,動,滅國矣!第193章 山東好漢第443章 久別重逢第268章 戰爭迷霧第1112章 老鐵槍第647章 昏君奸臣第246章 刀斬八品第157章 反了第1325章 今年過節不收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