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3章 膽大妄爲

七月初七。

皇帝下詔,於江都郡遷隋明帝楊廣之墳,歸於長安安葬,以帝王之禮下葬,並以楊義臣、來護兒、樊子蓋、獨孤篡四臣陪葬,名爲定陵。

皇帝率百官親至定陵祭拜明帝之陵。

八月初三,衛尉少卿徐世弼自新羅出使而還,護衛新羅大公主金德曼入朝。同行有新羅使團三千人,規模龐大。

“這個徐世弼,還真是膽大妄爲啊。”

皇帝搖頭道。

皇城司提督李憲在一邊笑道,“徐少卿本是奉旨去安東傳詔給徐總管,同時押運一批裝備去補給的,可卻居然跑到新羅辦了這麼大一件事。不過這明顯並不是個一人大膽,當是其兄徐世績之意也。”

“朕又豈會不知,其實錦衣衛早就密奏了,那邊徐世績也早有奏摺送到,只是天高路遠,朕也鞭長莫及了。”

李憲深知徐世績現在深得皇帝倚重,可謂是專鎮朝鮮半島,他既是皇帝曾經的結義兄弟,又是六王爺羅士信王妃的兄長,聖眷正隆,他當然也不會說他什麼壞話栽什麼刺。

“聖人,徐總管兄弟雖說膽子大了點,可也是一心爲聖人辦差嘛,如今效果也很好啊。徐少卿一人,就使得新羅不再搖擺,如今不但送上新羅公主和親,還已經發兵五萬,準備出兵百濟協助平亂呢。”

“結果雖不錯,終究還是膽子太大了點,徐世弼未經朝廷同意,就私下跑到新羅去,結果還強殺了人家國王的準女婿,還是王族國仙,真是膽子太大了。”

“非徐少卿膽大,實是有我大秦做後盾也,漢朝時傅介之斬樓蘭王,班超殺匈奴使者,不也都是有強大的漢朝朝廷和漢軍爲後盾嘛。”

“徐少卿是有功的。”

“有功?若以後人人都跟他這樣膽大妄爲,那還有沒有國法綱紀了?”羅成倒也沒有真的生氣,畢竟結果還是很好的,若是現在他處置徐世弼,那未免讓將士功臣心寒,但不處置,就是開個極不好的頭。

以後是不是使臣出使,都可以這樣亂來?

“這樣吧,徐世弼晉爵爲開國縣公,加在這一批的實封名單裡,實封授地,然後授徐世弼正三品冠軍大將軍散階,免去他衛尉少卿之職,令其就藩之國。”

加官晉爵,但免去職事,去封地就封,這也算是給予一個高級點的閉門思過處罰,關下禁閉,也讓其它人都知道皇帝的態度,過了這陣,再重新起用。

“聖人,新羅公主已經在高密郡青島港登陸,請問該以什麼禮節迎接?”

“徐世弼都把人給弄來了,朕若是此時說此非朕意,那豈不是要傷了新羅之心,更加顯得我大秦污辱藩屬?罷了,既然新羅把公主送來了,那就按那徐大膽跟新羅王說的那樣,派官員前去冊封新羅公主爲正二品九嬪之昭媛,將她一路迎來洛陽。至於新羅那三千使團,你也知道其實多是跟着來我大秦貿易的新羅貴族家的商隊而已,讓市舶使代爲招待,若要來洛陽的,也可以讓他們前來。”

青島如今是北方大商港之一,原本隸屬於東萊郡,但朝廷爲了照顧高密郡的發展,於是把個青島灣和整個青島港都劃入了高密郡。

畢竟,東萊郡還有個更加繁華的蓬萊港,以及近年才發展起來的煙臺港。

不過青島港因爲是不凍港,倒也有自己的巨大優勢,因此近年十分繁華,發展迅速。

尤其是大量的新羅商人,都頻繁進出青島港,來此貿易。

“聖人,新羅德曼公主入宮爲嬪,那麼按新羅國傳統,陛下可是也擁有了新羅王位的繼承權啊。若是他日新羅王崩,那麼陛下是否可兼任這新羅王呢?或者,聖人與金昭媛生下皇子,將來可去繼承新羅王位?”

羅成呵呵一笑。

“你啊,就是瞎算計。朕是大秦天子,卻去繼承一個藩屬國的國王之位,這像什麼話?就算是朕與新羅公主的兒子,也不合適,畢竟公主是嫁入大秦,又不是我入贅他新羅,沒理由的,也不符合他們的傳統。”

再說了,現在百濟和倭國做亂叛秦,朝廷還得聯合新羅收拾這兩做亂藩屬,而以朝廷現在的情況,並沒有多餘精力大舉出兵,因此真要擊敗百濟和倭國,還不知道得多久。

所以說,現在也根本不是考慮那麼遙遠事情的時候。

稍後。

樞密院中,皇帝駕臨。

與老師張須陀在沙盤前聊了許久。

“百濟聯倭叛亂,雖來勢洶洶,但安東倒也反應迅速,尤其是安東雖孤懸海外,但制度仿的是陛下當年在遼東親手製訂的那一套。軍堡有府兵,屯莊有民兵,大家一心守衛家園,都很奮勇。先期越過車嶺山脈入寇的一萬叛軍,並沒有造成什麼大的破壞,只是攻破了幾個稍小的屯子,帶方郡損失了千餘屯民,但一萬叛軍四下攻掠之時,卻也屢屢碰上硬釘子。”

“比如亭長宇文士及、營長史王君廓、都將王伯當、司馬柴紹、屯民宇文承都等等,都屢屢重挫叛軍,前後擊敗數支叛軍,斬殺數百,俘虜過千。”

張須陀在說到亭長宇文士及、營長史王君廓等名字時特意加重了點音調。

其實如宇文士及等差不多身份的安東百姓有很多很多,他們都曾是中原人,甚至許多人曾是前朝貴族或是官員,又或曾是隋末造反的豪強、賊匪,又或是流民等等,但現在安東,都只是一個共同的身份,安東長流人,也稱爲屯民。

“他們也只是在守衛自己的新家園而已。”羅成淡淡的道,“給他們正常記功,給予該有的正常獎賞!”

“聖人,這些人可都是·······”

“不管他們以前是什麼人,現在也都只是大秦的安東屯民,他們既然爲了守衛家園奮戰,那麼就應當得到應有的尊重的獎賞!”

張須陀點了點頭,“徐世績已經在漢城集結起了八千兵馬,即將南下。不過百濟的五萬叛軍也已經集結起來,正要越過邊境。另外,還有消息,倭國攝政皇太子已經派同母弟來目皇子爲大將軍,在筑紫集結各地豪強軍隊兩萬五千人,準備渡海北上。”

皇帝看着沙盤,輕笑一聲。

“來吧來吧,該來的還是會來的,不狠狠的打一仗,百濟、新羅、倭國,都不會真正的承認我大秦對高句麗的攻滅佔有的,讓他們也真正見識一下,什麼才叫做煌煌大秦!”

“不增派兵馬嗎?”

“徐世績有一萬二千府兵,另外安東的民兵可是不一般的強悍,再加上新羅不是已經徵集五萬兵馬了嗎,朕看,足夠了。”

第931章 開元氏族志第449章 陣斬八王第988章 主少國疑身不免第260章 輕薄公子第157章 反了第131章 七戰七捷(第五更!求訂閱!)第1452章 下馬第1120章 倭寇第432章 徵召舊部第629章 李靖參謀第647章 昏君奸臣第174章 威望第658章 賜國姓第319章 刺殺第212章 黑夫人、白夫人第968章 無賴漢子佔花枝第6章 賞識第765章 入關第1275章 如狼似虎第591章 末世(第三更)第1279章 五百巡騎破萬軍第122章 敲打第832章 截胡第972章 時清終未忍辭官第597章 鐵馬連環(第九更!)第597章 鐵馬連環(第九更!)第443章 久別重逢第252章 撐死膽大的第989章 單皇后垂簾聽政第300章 讒言第1323章 巡撫第1333章 再戰江湖第1099章 上將軍硬懟監軍第898 不甘心第819章 遷都避秦第944章 西海王國第1429章 那津第1121章 劫掠許可證第443章 久別重逢第234章 動員第1354章 戰爭財第611章 教突厥騎戰第862章 死節第376章 平壤陷落第1079章 日不落大海賊團第1259章 彩禮滅國第40章 飢渴難耐第762章 梟雄本色第1091章 鐵騎踏破叛軍營第289章 遼東郡丞第1532章 子孫滿堂第624章 長城腳下第432章 徵召舊部第322章 白馬義從第1374章 獅子之城第1333章 再戰江湖第595章 尉遲恭第789章 偏師第1464章 寶臣第248章 道士下山第385章 孤軍第401章 水陸會師第216章 玄甲第1395章 官逼民反第479章 斬首示衆第387章 水師第1274章 許和尚第1003章 吐蕃欲結城下盟第1105章 雷神第485章 槊挑楚皇第107章 龍兄虎弟第263章 先鋒團第81章 鄉兵校尉第644章 兒可汗第180章 七石弓第834章 三娘震妒女,羅成奪太原第1075章 當爲萬世開太平第178章 福利第208章 深不見底第1250章 積極進取的渤海艦隊第1462章 菩薩第1361章 封禪第920章 延英殿羣毆第1038章 人爲刀俎我魚肉第1006章 絕地反擊再破國第488章 聖心大悅,召見第1299章 御前會議第408章 羅成自刎第636章 英雄惜英雄第1529章 民心所向第239章 阿舅賊第1352章 崑崙第958章 長流至死不復回第394章 李玄霸第421章 抄家滅族第816章 王世充降唐第365章 賜劍第945章 臥榻之側的謀反第16章 露一手第186章 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