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6章 諸羌未臣天子憂

劍南。

涪水支流龍泉河邊,汶山郡北川縣。

此處位於蜀中盆地的西北邊緣,往西就是連綿羣山,是蜀中盆地與青藏高原之間的聯結之處,羣山連綿,山險水惡。

不久前,蘇定方率領的中原五萬軍團自劍閣入蜀。蜀道艱難,這五萬人的軍團遠道而來並不順利,可等他們剛到劍閣,朝廷卻又有一道詔令過來,令撤返一軍。

蘇定方這才知道,大非川之圍已解,吐蕃軍已撤。

不過皇帝還是給蘇定方留了一軍,不過軍令卻也變了。皇帝給他的軍令從兵出劍南西,征討協附醜蕃諸羌,變成了收復劍南西被羌人攻陷的郡縣。

蘇定方的職務也做了調整,改爲西山行軍總管,授劍南道左都督指揮使職,原本皇帝詔令劍南雲南黔中巴漢四道皆聽他調令,給他承製拜封特權,現在也收走了。

從方面大帥,現在只是變成了劍南西邊境的一場局部的軍事小行動。

劍閣送走返回的那一軍兄弟,蘇定方稍做休整,率領另一軍繼續南下,等他到達北川之時,朝廷那邊又有消息傳來。

說是皇帝已經同意吐蕃人嫁女的和親請求,派出了使團前往吐蕃迎接公主。

局面變化的讓人眼花繚亂。

“沈光拜見蘇都督!”

北川縣衙,汶山郡丞沈光前來拜見。

蘇定方打量着這位郡丞,這可是個傳奇人物。曾經是南陳官員之子,後陳滅隨父入長安,家貧難以濟日,全靠父兄抄書賺錢度日。沈光那時已經沒有什麼機會再讀書了,於是從小在長安城裡廝混,居然很快混成了長安不良少年們的帶頭大哥。

尤其是他練出了一身的好功夫,人稱肉飛仙,後來甚至成了長安遊俠們的老大,與號稱長安大俠的史萬寶當時各佔半個長安。

再後來沈光投軍,參加了皇帝的驍果軍招募,成爲驍果一員。在二徵高句麗,由皇帝親自指揮的那場攻破遼東城戰役中,沈光表現搶眼,第一個先登躍上城樓,結果沈光寡不敵衆,被高句麗人打落城下,可沈光從數丈高的城牆上摔落,居然沒死,反而一個翻身又跳起來,繼續攀城。

神奇的是,沈光在那慘烈的攻防戰中,居然又一次第一個登上城樓,並且這次站住了腳跟,守住了一架雲梯,掩護了後面的人跟上。

最終那次隋軍攻佔遼東城,皇帝親自觀戰,對沈光印象極深,畢竟不是誰都能先登,而能連續兩次先登就更了不得。

戰後,沈光從一個驍果軍隊頭,一躍就連升了好多級,直接就爲五品將軍了。

此後他深得皇帝喜愛,一直都是擔任皇帝的親衛統領之職,江都之變時,沈光已經成爲當時驍果軍的一軍之長,統領其中一軍。宇文化及弒君之時,他和陳陵在江都外防杜伏威。李淵夜逃出城,跑到他營中找沈光和陳棱率兵殺回了江都,擊敗了叛軍,奪回了江都。

後來沈光又助李淵一路回到了關中長安,只是沈光忠心的卻是隋室,李淵數次拉攏,他都不肯效忠,於是李淵在長安掌權後乾脆把沈光派去當時還未控制的巴蜀之地去安撫,授給他安撫使之銜。

沈光不帶一兵一卒出長安越秦嶺,進入巴蜀之地,一路安撫諸郡,勸說諸郡歸附長安的天子楊侑,效果很好。

巴蜀基本上都向長安效忠。

可隨後李淵又派了竇軌入蜀,沈光被奪權。

再到後來秦滅李淵,巴蜀傳檄而定,沈光此時已經只是維州刺史,被朝廷改授爲汶山郡丞。

當年他與陳棱一起支持李淵殺回江都,後來陳棱留在江都,他隨李淵回長安,可兩人的際遇卻極不同。陳棱堅守了江都一段時間後降秦,被授予國公爵位、太子少保之銜。

而他如今,卻僅是一邊疆郡丞而已。

眼前的這位都督指揮使,年紀與自己相仿,可自己在遼東城下揚名的時候,羅成也不過剛出頭而已呢,這位估計還不知道在哪,可現在卻是自己的上司的上司。

“沈郡丞請坐,特召你來,是知道你入蜀數年,對蜀中十分了解,又任維州刺史、汶山郡丞幾年,你對劍南西的情況當更清楚,我想請你檢校某之行軍長史,還請不要推辭。”

這倒是讓沈光有些意外了。

“不知道蘇總管此行目的爲何?”

“實不相瞞,本總管此次率兵入蜀,本來是要圍魏救趙,解大非川之圍。可兵馬剛過劍閣,我秦軍便大勝,大非川之圍已解。但陛下也只調返一軍,還是給了我一軍人馬。我此次來的目標,就是西山諸羌。首先便是恢復前朝時蜀地諸郡完整,把羌人趁隋亂奪去的地方再收回來,其二,對那些不肯歸附之羌落,也要略施懲戒。”

沈光聽到蘇定方的目標,倒是很佩服。當初他奉李淵之命入蜀,也曾想過要收復這些邊疆之地,可是李淵當時只顧中原爭霸,一味的要求蜀地向長安輸送錢糧兵員,哪管的上邊地。

“終於還是盼來王師,沈光願爲前鋒。”

沈光畢竟只是一員還十分年輕的將領,這幾年的沉淪,也是很黯淡,但他也沒有那些文人那樣過去糾結過去。

隋朝已經隨着明帝過去了。

“好,那就請沈郡丞暫任我軍中司馬,你熟悉蜀地情況,你來協助制訂出兵路線和計劃。”

兩個人很快就制訂出了一套計劃,首先便是要向西,把泯江西的汶山、同昌兩郡失陷諸城收回。

秋風蕭蕭,蘇定方和沈光誓師出征。

“且慢!”

匆匆趕來的唐儉卻要叫停進攻,“我已經與嘉誠縣的細封部少族長細封步賴談好了,他願意歸附大秦,併爲大秦討伐拓跋部。”

蘇定方卻道,“這細封步賴不過是個少族長,未必當的了細封部的家。不如先打了再說,先威後恩。”

“你們武人只知一味好戰,豈知戰事開打,又得多少人死亡,這劍南西又有多少郡縣要陷於戰火?又要耗費多少錢糧民力?”唐儉不顧蘇定方的職高品貴。“起碼讓我先去與細封步賴再談一次,他肯定願降!”

蘇定方笑着應下,唐儉匆匆趕往嘉誠縣。

可等他一步,蘇定方卻馬上又道,“照原計劃出兵。”

“蘇帥,唐儉已經去羌人處了,若是我等再進攻,豈不陷他於險地?”

“唐儉是自己要去的,再說有他去羌人處,羌人便會疏於防備,正利於我們突襲!”

蘇定方確實沒把唐儉當回事,他是戰場將軍,哪會聽一個六品的員外郎干涉用兵。

第71章 身體被掏空第940章 父母就是最大的佛第1397章 殖民者第875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908章 英雄本色第415章 承製拜封,先斬後奏第1281章 再破一城第1527章 起兵勤王第517章 嫡庶第949章 天柱王的使者第253章 涿郡大軍一偏將第555章 棄婦第505章 吳帝第291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1047章 引咎辭職掛冠去第898 不甘心第1532章 子孫滿堂第1106章 八爪第1420章 正統第1472章 太子掛帥第480章 楊老二第576章 軟刀子殺人第210章 赤發靈官第216章 玄甲第1463章 兵鎮漠北第1042章 巧婦難爲無米炊第508章 抱大腿第1465章 書同文,語同音第226章 卑鄙無恥第39章 西廂小娘子第171章 身世揭開第525章 高句麗妾第449章 陣斬八王第535章 羅成反了第206章 家底第339章 風聲鶴唳第1327章 靖蝗司第189章 秘笈(謝青翼追光打賞盟主!)第964章 古來創業豈雲艱第349章 比狠第180章 七石弓第459章 釣大魚第735章 二虎相爭第289章 遼東郡丞第447章 大掃蕩第284章 死戰第720章 悔婚第900章 下克上第804章 洛口第144章 書生(再爲極品滴書蟲萬賞加更!)第1471章 親手扼殺第1304章 黃金酒器第1065章 螳螂捕蟬雀在後第400章 軟禁、稱王第391章 消失的平壤第146章 飛揚跋扈第84章 殺威第1410章 豪華陣容第671章 獨立王國第885章 亂世軍閥第550章 去意已決第244章 卸甲風第1254章 變形計第355章 謊言第784章 亡國爲奴第1453章 捉對廝殺第1355章 雙頭蛇第24章 烤竹鼠第105章 鬥將第696章 漁陽鼙鼓第5章 又來一個戰神第511章 混世魔王第1266章 三箭定天山第186章 前程第1255章 狗奴第37章 禹王撾和金箍棒第405章 背後一刀(感謝1農民伯伯萬賞!)第453章 自污第438章 一時納盡豪傑第979章 夜闖宮門救聖駕第938章 除爵奪封第293章 “負荊”請罪第1302章 聖心獨裁第1403章 蠻子兇狠第698章 討逆第1063章 不良脊爛熊出沒第1513章 遠鎮海中第1411章 倭國女王第600章 驍果陌刀將第699章 萬事俱備第917章 高原雄鷹第256章 天降爵位第1322章 聖人仁慈第550章 去意已決第502章 齊大非偶第1054章 白衣暮登天子堂第621章 軍師聯盟第294章 逃第1483章 太子遠征第806章 御前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