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5章 突厥遠遁慕容歸

嗣業提了壺酒來到慕容順的帳中,兩人喝着酒吃着烤羊腿,倒也挺愜意的。

“在大非嶺上若是有這樣的好酒,日子也不會那麼難捱了。”慕容順幾杯酒下肚,臉上便有些紅。

“這樣的酒在長安只能算是一般,長安有上百種各式有名的美酒,各有風味,十分不錯呢。到了長安,我找皇帝討要幾壺最好的御酒來,咱們再喝個一醉方休。”

慕容順舉着杯子的手怔了一下,酒杯裡的酒液晃了一點出來。

“去長安?”

“嗯,陛下詔令,讓你隨我一起去長安朝見天子。”

秦軍仗打完了,兵歸軍府,將還朝中,可是他慕容順去長安做什麼?這個時候,不正是需要他這個吐谷渾大汗來統治封地嗎?

要朝天子,也應當等這邊安穩了再去啊。

“晚點去可否,慕容安遠還沒有抓到,還有許多附逆的部落未歸附。”

嗣業對着他微微搖了搖頭。

曾在中原爲質十年的慕容順一下子明白了過來。

仗打完了,西突厥撤軍回西域守老巢去了,而吐蕃畏懼秦軍不敢爲敵,已經主動撤回吐蕃了。

慕容恪與天柱王又兵敗被殺。

那他慕容順又還有何用?大秦完全有實力佔據吐谷渾,又豈還會再讓吐谷渾汗國存在?曾在中原爲質十年的慕容順,學到最有用的東西,就是學會了中原漢人的思維方式,知道從他們的角度來思考眼下吐谷渾的局面。

對吐谷渾人來說,也許這場戰爭僅僅只是他與慕容恪兄弟爭位,是一場王室內亂。但對於大秦來說,卻完全不是如此。

苦澀。

心有不甘,卻無力反抗。

早知如此,他又何必冒那個險發動兵變呢,結果還落了個弒父殺君之名。一場內戰,吐谷渾卻亡國了,他是吐谷渾的罪人。

“放心吧,到了長安,你也不失公侯之位,可享一世富貴清閒。”嗣業拍了拍他的肩膀道。

慕容順苦笑,只能無奈的嘆氣。

他一點反抗的本錢都沒有,背離大秦,他連個盟友都找不到,吐蕃、西突厥雖爲秦之敵,但也絕不會是他的友。

“好吧,我把妻兒他們都帶上,這一去,就乾脆不再回來了,長安洛陽繁華,也許更好。”

嗣業走出大帳的時候,慕容順還在獨自喝着酒,剛開始覺得這酒很醇美,可現在只覺得越喝越苦澀。

帳外。

馮孝慈一身鎧甲,手按着橫刀。

“如何?”

嗣業點了點頭,“他願意去長安,還說要帶上妻妾兒女一起。”

“哈哈,倒是個識相的。”

·······

長安。

此時已經是八月中旬,可關中長安卻依然是烈日炎炎,除了早晚的時候稍涼快一些,每到中午都能熱死個人。

“今年這秋老虎怎麼沒完沒了,比往年都熱的多啊。”

“因爲今年有大戰事,死的人也多啊。”

“這跟打仗和死人有什麼關係?”

“當然有關係啊,上天不滿啊。”

幾個路人邊擦着汗,連扯淡。

“不過總算是打完了,再打下去,可就怕蠻夷殺過來了。”

“呸,就憑那些醜蕃蠢胡,他們也能打過來?你當現在還是早些年間啊,當今聖文神武天皇帝在位,那是聖明君王,自有上天保護的,那些胡虜能踏進我大秦疆土半步,都能算是了得了。”

長安的百姓,對於今年的這場西北大戰,好像並沒有什麼太多切身的感受,朝廷並沒有增加什麼戰爭捐派,也沒有向富人大戶借錢。

雖說無數三衙將士開赴前線,並有上百萬的民夫也被徵召送糧。可相比起當年隋朝徵遼時卻又大不一樣。

這次徵召的民夫,更多的是接力式服役。

許多百姓都只是在本郡甚至是本縣之內服役,有的連郡界都沒出。

所以對他們來說,關中離前線戰場還有數千裡之遙,關於戰事也只是從報紙等地方聽到的一些,他們根本就沒有見到戰爭。在後方接力做役,也不會有什麼傷亡之類的。

相比起來,隴右河西的百姓,這次卻是承受的任務更重,他們要把後方接力運過來的糧食軍械等,送到前線去。有的甚至直接送到最前方去,比如被困大非川的那九萬軍民中,就有三萬多的隴右郡兵鄉勇和民夫們,前線傷亡的民夫也多是隴右河西一帶的。

對關中百姓來說,哪怕抽到去做役,一般也就是一戶抽一丁,哪怕丁多的戶抽兩丁,但也影響不大,畢竟不必出郡縣,就跟平時做的工程役也沒多大區別,甚至朝廷還早就說了,這次服役,也是能折錢發給的。

暫時官府沒錢,那也是可以在來年抵兩稅。

長安城北,龍首原上。

清涼殿中,府院的宰執們已經在開始彙總此次大戰的結果了,西域雖還有戰事,但那已經只是一路,不再是牽動帝國全身的舉國大戰。

“陛下,程咬金與鐵勒軍已經攻破焉耆國,俘其國王龍突騎支,駐焉耆國的西突厥吐屯所率之西突厥軍也兵敗潰走。”

“射匱已經率部離開了龜茲三彌山汗庭,遠走石國的碎葉河畔千泉,重建汗庭,西循數千裡,喪膽也。”

西域的軍情還不錯。

薛萬徹突襲破伊吾國,然後秦軍秘密護送高昌王回國復辟,除掉西突厥兵變後扶持的那個親突厥的高昌王,高昌因此落入秦軍之手。

有了伊吾與高昌這兩塊西域的前進基地,尤其是高昌落入秦軍之手後,秦軍佔據了極有利的形勢,打了西突厥一個措手不及,更別說高昌和伊吾兩國的錢糧以及人口,都能補充秦軍的軍糧和協助運輸糧草,這是解決了後勤糧餉和民夫的大問題。

焉耆國王也是個親西突厥的,他的王后是射匱之女,因此很賣力,本身也有射匱授封的西突厥俟利發官職,再加上西突厥在焉耆派駐的吐屯,還率有兵馬常駐焉耆,因此在高昌被秦所奪後,焉耆立即組織兵馬,準備反攻高昌。

不得不說,西域大大小小的國家數十個,但在西突厥經營西域的這數十年裡,效果還是非常明顯的,西突厥成功的把西域諸國納入到了他們的統治體系之中。

所有的國王都被授予俟利發之職,同時他們又往各國派駐突厥官員爲吐屯,並屯駐兵馬。

各國都要向西突厥上交稅賦,但各國又得以保留,各國王也保持有地位,這相當於是西突厥的封建體系。

西突厥就是西域中央朝廷,諸國是西突厥分封之國,在這個體系下,西域諸國能在西突厥統治下,還享受很高的自治之權。

西突厥再通過聯姻等手段,把這些大小國家牢牢的綁在自己的戰車之上,可惜焉耆王雖然很忠心,但他卻敵不過程咬金率領的四萬八秦軍和從金山過來的五萬鐵勒前軍,近十萬大軍一輪進攻,就直接破了焉耆王都。

而焉耆王本來還期盼射匱會來救援他,結果射匱早就從龜慈的三彌山汗庭,一口氣往西北跑了一千多裡,跑到石國的碎葉河畔千泉,重新樹立汗旗,建立新的汗庭了。

直到焉耆國都被攻破,焉耆王龍突騎支也沒有再見到西突厥一兵一卒來援。

第1286章 兵臨城下第261章 宇文承都第572章 杜伏威還是李世民第364章 結燕唐之好第1489章 頑抗第984章 孤城遙望金城關第199章 丁憂第1389章 江西第403章 土城、水兵第1434章 飛奪那津城第459章 釣大魚第1104章 鏡花水月第1378章 敵營十九年第1004章 不勝而勝休妄想第817章 三家分魏鄭第443章 久別重逢第1411章 倭國女王第113章 義子第1467章 騎士領第997章 雪山岷江新戰場第566章 兩京十三道第790章 長安第946章 大非川第1446章 推波助瀾第244章 卸甲風第979章 夜闖宮門救聖駕第927章 將功贖罪第667章 山東節度使第567章 拜封節度使第1464章 寶臣第422章 逼反第1493章 殖民據點第371章 薛家五虎將第370章 將帥不和第6章 賞識第345章 孽緣第1026章 重建漢家安西府第1009章 神農本草惠民醫第655章 張須陀第1314章 流求太守第1366章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第730章 休想離間朕和驍果第65章 將功贖罪第1489章 頑抗第54章 收穫第1025章 突厥遠遁慕容歸第276章 百里奔襲第1368章 秘密任務第499章 天子腳下第535章 羅成反了第990章 神機霹靂萬國驚第324章 一將無能,累死三軍第45章 限期破案第969章 恩斷義絕燕雙飛第866章 向南,向南第883章 於絕境之中綻放第382章 自亂陣腳第1519章 軍區第1395章 官逼民反第605章 漢家公主(第七更!)第1071章 五嶺之南再兵亂第329章 御前會議第289章 遼東郡丞第1064章 請兵未成反被削第1338章 壞天子第23章 狐假虎威第6章 賞識第1114章 右驍衛隊正第1002章 棄暗投明破寒冰第98章 非禮第558章 朝天子第1250章 積極進取的渤海艦隊第276章 百里奔襲第170章 牢丸第498章 拜帥第50章 逐鹿第749章 馬踏冰河第806章 御前帶刀第937章 貴族志第711章 十二帝第508章 抱大腿第622章 東山再起第812章 改天換地第169章 養兵第1062章 身穿漢裙心在蕃第822章 一戰滅秦第1501章 長卿第734章 自立第1323章 巡撫第720章 悔婚第1115章 天子侍官第729章 驍果亂第90章 帶兵入城第377章 百里突襲第597章 鐵馬連環(第九更!)第934章 青苗法第245章 佯攻第277章 蟻附攻城第839章 江山與你何干第7章 美人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