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磚頭

“要不讓學生們先回家吃飯吧?”看看時間。差不多到放學的點上。張倩見一時半會兒這東西也挖不出來,就和王老師商量讓學生們先回去。

“嗯”王老師也有這個意思,她衝着那羣小傢伙喊了幾聲,讓他們都散開。

這些孩子最喜歡看稀奇,一個個磨蹭着不想回去。不過攝於老師的壓力,只得快步朝家跑,準備吃過飯早些過來。

“手機拿沒……給我用下,拍幾張照片。”張倩臨走前特意問劉軍浩要過手機,然後對着那藍褐色的東西猛拍幾下。

她準備等下上網查一下,要說剛剛看到這東西的時候,她也不敢肯定到底是什麼,畢竟還是第一次見到。王老師只說了句“會不會是化石?”結果學生們以訛傳訛,紛紛說學校裡發現化石了。當着一大羣學生的面,張倩也不好意思說自己不知道,只能將疑問壓在心頭,默認是“化石”了。

回到家裡,劉軍浩剛準備請老婆品湯呢。哪知道張倩把教案往桌子上一扔,直接打開電腦。

“老公,你趕緊過來看,這圖片怎麼和網上的化石不像?”等電腦開機,張倩直接搜索化石。她將從網上找到的圖片和自己拍攝到的對比了一下。發現相差甚大。

劉軍浩也湊過頭查看,將那段描述從頭看到尾,沒有看到相同的圖片,唯一類似的就是鑽孔化石。按上邊的解釋鑽孔是某些動物爲了覓食、附着和藏身而打的洞,經常出現在石化的貝殼、木頭和其它生物體的化石之上。可是人家那孔比較規則,一般呈管狀或者園洞狀,跟這個完全是兩種形態。

“別研究了,趕緊吃飯,吃過飯再找幾個人挖出來好好的研究……”劉軍浩現在相當鬱悶,好容易準備中午露一手,結果這湯有點蒙塵的感覺,老婆的心思根本不在這上邊。

“嗯……你給我盛一碗飯,我接着查,一定要弄清楚這東西到底是什麼。”張倩現在卻是準備打破沙鍋問到底,等下午學生再問的時候好歹也有個說法。

得……看老婆查的這麼投入,劉軍浩只能將服務進行到底。

“嗯……啥湯,這麼香?”剛聞到這股味道,她的注意力立刻轉移。

“猜”劉軍浩賣起了關子。

“有竹蓀,木耳、粉條……剩下的就不認識,肯定不是魚肉。”辨認了快一分鐘,張倩也沒有認出那乳白的色東西是什麼肉。

“上午從後院中捉的石雞,味道怎麼樣?”見老婆終於將注意力轉到美食上,他才倍感欣慰。

“石雞,石雞可以吃了……這東西喝着真不錯,咱們晚上還做。”張倩品嚐過竹蓀石雞湯後,也是一個勁兒的讚不絕口。先前劉軍浩打算養石雞的時候她還表示反對來着,說是石雞是保護動物。吃這東西有負罪感。沒有想到一頓飯的功夫,她的立場就改變了,如果在戰爭年代,絕對是個鐵桿投降派。

飯還沒吃完,已經有遊客找上門。

劉軍浩還以爲人家是過來買黃鱔的,趕忙搬出椅子讓他們在院裡坐下。

“不用坐了,劉軍浩,聽說你們上午在學校操場上挖到了化石?”說這話的是鄭建學,他是上午和老婆一起趕到劉家溝的。中午聽村裡的孩子們說學校挖到化石,兩口子都來了興致,準備過去拍幾張照片,文霞甚至還想等下弄兩塊收藏。

他們剛出門,看到其他人也在談論此事,就一起趕到劉軍浩家問究竟。

“這麼快你們都知道了……”張倩聽到動靜,也端着碗走出來。

不用問消息來源,肯定是村裡那幫熊孩子回家的時候說的。

既然大家都是過來看化石的,劉軍浩也沒耽擱,直接把他們領到學校操場。

“這玩意兒是化石?”

“不像是化石……”

“好像也不是石頭,從沒見過這樣的石頭……”

等這幾個人看到那麼大個的石頭,都開始爭辯起來。主要是它的形狀太奇怪了一點,粗看上去。外表很像是未經打磨的鳥籠。關鍵是那些拳頭大小的洞隙有很多,而且呈一定的規律排列。有幾分像是人工雕琢的痕跡,但更多的是天然。

“應該算是一種尚未被人發現的假山石,你們看着痕跡,和太湖石上的蜂窩狀很像……”鄭建學圍着這東西轉了一圈,然後說出自己的推測。

太湖石又叫窟窿石,主要是由石灰岩構成的。石灰岩很容易受到外來力量的風化侵蝕,軟鬆的石質脫落,比較堅硬的地方保存下來,這樣就形成了曲折圓潤的形態。

“別說,還真有點像,”經他這麼一說,有兩個人開口符合。

“太湖石是這種顏色的嗎?再說太湖石很粗糙,這石頭太光滑了,跟墨玉一樣。”文霞卻開口反駁。

“也是……”立馬有人贊同她的觀點。

這事兒鬧的,沒人認識,大家只能圍着石頭瞎猜。

“先挖,等挖出來找村裡人看一下”趙教授見一時也說不出個所以然然,又埋頭揮舞鐵鍬。

劉軍浩看這次的工程量不小,就把電話打到村裡讓二麻子喊幾個人過來幫忙。不到十分鐘,七八個棒勞力拎着鐵鍬走進校園。

“廣喜叔,你看見過這東西沒?”等他們靠近,劉軍浩趕忙讓出位置。

“這是啥東西?我也沒見過呀,肯定不是咱們山上的石頭!”二麻子看了一陣子,最後連連搖頭,直說自己不認識。

原本想着多幾個人幫忙,這東西應該能很快挖掘出來。

情況並不像大家想想的那樣,挖了半個多小時,周圍已經挖出個一丈方圓、快兩米的大土坑。可是那傢伙並沒有露出本來的面目。

二麻子挖着挖着心中泛起嘰咕,總覺得這事兒有點邪乎。他停下手,把劉軍浩拉到旁邊低聲說道:“小浩,我看咱們還是停手吧,我感覺這東西恐怕不是什麼好東西,萬一出啥問題咋辦?”

“沒事,廣喜叔,就一塊石頭。”劉軍浩是個無神論者,自然不相信這東西有什麼古怪。

“我挖到一個罈子……”突然劉啓華驚叫了一聲。

聽他這麼一喊,兩人趕緊湊過去,只見一個瓦盆模樣的東西在泥土中顯現出來,讓人覺得怪異的是罈子裡邊塞了半罈子細沙。

劉啓華又往下邊挖了幾鐵杴,罈子徹底展現在人們的面前,罈子底部帶着三足。

“這是香爐碗……”趙教授一眼認出那東西。應該是以前人們磕頭燒香用的,只是材質相當粗糙,沒什麼收藏價值。

“咱們停下來吧,別讓神怪罪”二麻子更堅信自己剛纔的猜測……平白無故會在這東西跟前出現一個香爐碗。不用多想,肯定是敬神用的。

“廣喜爺,你月月磕頭燒香那麼虔誠,也沒見發財……”劉啓華也不相信這玩意兒,張口奚落道。

二麻子家敬神虔誠劉家溝人人都知道,人家那是祖傳。據說最早是他爺打算第二天開始翻修房子,結果晚上開始做夢。夢見一隻鳳凰落在離他家不遠的堰塘邊上。

“鳳凰不落無寶地”那老爺子以爲是祖宗託夢,第二天剛醒就喊自己的兩個兒子商量舊房不翻修,直接蓋新房,地點就選在了凰落處。而且從那以後,每月初一都要上香敬祖先。

老爺子敬了一輩子,啥效果也沒有,等他死後這房子分給二麻子他爹。

等宅子傳到這老爺子手中,他也保持着每月初一上香這個傳統。據說因爲這事兒,文革的時候還被鬥過。雖然燒了一輩子香,不過二麻子他爹並沒有發財,給人趕一輩子大車。結果臨死的時候叫囂着看到一大羣金雞娃在自家的院子裡啄食兒。

“你這熊孩子,等吃虧的時候就知道啥叫‘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反正我不挖……”二麻子叫一聲,說啥也不動鐵杴。

這個時侯差不多到下午上課時間,張倩想着今天的課程進度還沒有完成,就將學生完全趕進教室。可是那羣孩子哪裡坐得住,不時偷偷扭頭朝窗外看。

操場上的人越聚越多,看過實物後沒有一個人認識。不過推測越來越離譜,更有人說像是聚寶盆。

十來個人忙乎將近一個小時,終於挖到底部。

劉軍浩站在大坑邊目測一下,這東西大概有四米高,估計有上千斤重。人站在坑底根本沒辦法擡上來,只能用繩子拉扯。

“小浩,你回家把井繩拿來吧,這東西根本沒辦法抗”劉老三也有這個打算。

等井繩拿來,幾個人橫七豎八纏繞在“化石”上邊,然後同時使勁兒擡出。

咦……幾乎所有人都有這感覺,那就是這東西太輕,七八個人根本沒用太大的力氣。

他們不費吹灰之力將“化石”移到平地上,那東西終於顯現出廬山真面目:藍褐色的軀體遠遠看上去有點像玲瓏寶塔,等走到近處卻分外覺得突兀,上上下下似乎有無數條虯龍盤橫。那一層層洞隙沿着一定的規律排列,又讓人覺得分外神秘。

這東西既不像是植物化石,也不像火山岩,甚至根本不是石頭。不過到底是啥東西,在場的人卻沒有一個人能說出究竟。

“讓讓,大家讓讓,郭記者領着專家來看化石了。”這個時侯,人羣中傳來劉廣聚的高呼聲。

這人……劉軍浩哭笑不得,啥都沒確定,他就着急忙慌的把記者招來。不過有專家也好些,至少人家能認出是什麼東西。

“不是化石,應該是人工燒製出來的。”那戴眼鏡的專家只看了兩分鐘,就下結論。

“人工做的……到底是啥東西,是不是文物?”鄭建學話中帶着疑問,他一直以爲專家就是“磚家”來着。

“那我就不清楚,這東西不可能平白無故的埋在地下。看年代好像不是很久,你們村可能有人知道。”那專家搖了搖頭,然後將手中的儀器收起。人家是研究古生物的,不是文物專家。

經他這麼一提,衆人才覺得是這麼回事兒。老人們經事兒稠,應該能夠認出這東西。

於是乎,又有人騎着車子去養雞場喊劉五爺等人。

“我地媽呀,小浩,以後說啥也不坐你的車子,我嚇得差點得心臟病。”一路上劉軍浩騎得飛快,沒等到學校門口,老牛頭就趕忙讓他停住,寧肯自己走過去。

“這東西沒見過”劉五爺看了兩眼搖搖頭。

“我倒是見過,瞧這顏色,很有可能是磚頭。”老牛頭仔細圍着這東西觀察一陣子,最後定下結論。

“這是磚頭?!”當老牛頭說出這東西的來歷時,一羣人都有些

難以置信:老爺子不會是胡說八道的吧。

從上看到下,再從左看到右,這東西怎麼瞧着也不像磚頭呀。再說有這麼大的磚頭嗎?三四米高的圓柱體。

“沒錯,應該是,這應該是咱們村以前那種土窯燒出來的。”老牛頭用手在上邊掰了兩下,最後很肯定的回答。

“這磚頭是用來幹什麼的?”郭記者好奇的問道。

“我剛纔少說了點,土窯燒磚頭,一塊磚頭要燒一斤柴,一般來說,一窯磚頭只要二十四小時就能燒好。燒過勁兒的話磚頭就會發酥……”

“可不是,這和磚頭髮酥一個樣。”劉五爺立馬反應過來,難怪自己剛纔覺得熟悉。

“磚頭髮酥在窯裡邊就燒成水了,等要到火熄掉,那磚頭拿出來跟發酵的饅頭一樣。不過這個肯定是時間更長,磚頭全部黏糊在一塊了。我年輕的時候在窯廠幫過工,經常碰到這情況。”

磚頭燒成水,一大羣人覺得像是天方夜譚。

“沒什麼稀奇的,泥土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鹽,燒成磚頭主要是物理變化。咱們那種土磚坯在燒結溫度下,泥土表面達到熔點,再經水冷卻後,就變成具有較高強度和硬度的磚頭了。當然超過熔點會完全融化呈液體……”這個時侯,那個古生物專家跟在後邊解釋兩句。

這個解釋,倒有些說的通。

弄了大半天,只是一堆燒製失敗的磚頭,衆人的失望可想而知。尤其是剛纔下去挖坑的那幾個人,都覺得身上一點力氣也沒有了

第396章 進村考察第418章 挖井出意外第468章 張倩大哥找上門第510章 巧捉竹鼠第53章 繁星當空的月亮第481章 電石燈第436章 鑿冰的方法第202章 懶人懶福第546章 王勝利的難題第372章 優越條件第70章 小囡囡第405章 驚喜不斷第116章 授粉第307章 夜晚時刻第83章 野雞飛進門第392章 估計錯誤第70章 小囡囡第126章 生日快樂第28章 大吃二喝第497章 以蟲治蟲第293章 建橋第306章 蜜蜂馬蜂第522章 問題解決第453章 燒香磕頭第183章 郎才女貌第70章 小囡囡第18章 暴雨第503章 草豹子的異常情況第126章 生日快樂第192章 全體勞動第259章 癩蛤蟆第507章 消滅獸害,保衛生產第28章 大吃二喝第110章 收穫第397章 刺蝟做窩第195章 收菜風波第464章 名字叫鼠標第385章 事事出乎意料第175章 摘桃子第509章 出發前的喜訊第363章 突如其來的暴雨第498章 忙碌的一天第488章 妖魔鬼怪第34章 城裡與鄉下第518章 狡猾的偷蛋賊第450章 猴子倒貼春聯第504章 玉米不見了第50章 修路與起大戲第182章 水鳥護食第442章 捉麻雀經驗交流會第380章 再生波折第186章 大喜事兒第287章 吃驚的成果第343章 你,傻鳥第90章 你快樂所以我快樂第490章 小娃子的運氣第175章 摘桃子第76章 安電話第210章 猴子下山來第462章 螞蝗也值錢第144 過魚第369章 鬧魚第380章 再生波折第179章 重要的事兒第203章 飯店來人第546章 王勝利的難題第179章 重要的事兒第548章 大結局第365章 小蠻腰第331章 兩人比較第474章 雨天捉螞蝗第291章 草狸子的絕招第474章 雨天捉螞蝗第420章 母愛427第19章 山行第499章 兩份檢查第265章 變故迭出第320章 出事兒第182章 水鳥護食第431章 哥們成民間藝術家了第42章 牛的緊箍咒第489章 魚吃冷子第436章 鑿冰的方法第167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193章 豆豆捉鳥第184章 求同存異第81章 雨夜驚豬第51章 相當大的場面第357章 兒子老子第62章 年味(上)第205章 貝殼船第278章 見證奇蹟的時刻第316章 割麥的問題第136章 知了開花第284章 衣櫃的秘密第109章 狗與貓第267章 風箏第476章 抓個現行第177章 被草狸子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