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章 驚人財富

177章 驚人財富

【177章】?驚人財富

看到自己的大外孫來看自己,開心得像孩子一樣的外婆忙不迭地把自己珍藏的桂花糕取出來,擺在石桌上。

要說起來,劉睿的外婆出身也不是普通的莊稼人家,而是青雲鎮上老字號糕點店‘桂花香’的大小姐。當初外婆嫁給劉睿外公的時候,兩家門當戶對,良才女貌,也算是當時的一段佳話。如今外婆已經是白髮蒼蒼,老態龍鍾,但祖傳的糕點製作手藝還是沒有丟掉,倒反是越發精湛了。

張桂芝製作桂花糕的手藝就是從外婆這兒學到的,吃過外婆和母親製作的桂花糕之後,劉睿就對外面出售的糕點再也不感興趣了。只不過這幾年,老太太年紀大了,年老力衰,已經很少製作桂花糕,要想吃到並不容易。這些桂花糕還是秋天的時候老太太做了一批,分發給兒子女兒之後剩下的。老太太一直捨不得吃,如今看到大外孫,她就拿出來了。

吃着香甜軟糯的桂花糕,再喝上一口香氣四溢的菊花茶,劉睿頓時感覺到一股暖意從心底涌起,似乎自己有回到了無憂無慮的童年。

張懷忠和老伴看着劉睿,當初他拖着鼻涕的模樣彷彿還歷歷在目,轉眼間他就變成了家裡的頂樑柱,還真的是歲月如梭。

吃過桂花糕,喝過菊花茶,又和外公外婆閒聊了一會之後,劉睿這才起身準備離開。不過,這個時候,外公開口的一句話又把他邁動的腳步給停下了。

“小睿,你是不是遇上什麼難事了?”張懷忠雖說已經捻果七旬,但眼神依舊犀利。今天劉睿一進門之後,雖然臉上洋溢着笑容,但是他笑容底下的憂色卻是怎麼也無法掩飾。別人或許是看不出來,但是對於看着劉睿長大的張懷忠來說,劉睿的任何細微變化都不會逃過他的眼睛。

“沒什麼的!”被外公說中心思的劉睿心頭一顫,還嘴硬地搖搖頭說道。

“你就別在外公面前裝了,心思都寫在你臉上!”老爺子看着外孫逞強的樣子,不由地有點好笑,指着石凳說道:“坐下,先把事情給外公說說,看能不能給你解決了?”

看到外公這個架勢,劉睿就知道事情沒有那麼容易矇混過去,只能是苦笑着坐了回來。

“是這樣的,村裡面打算把糧站當成股份進行招商,改造成休閒農莊,用來接待客人。”劉睿也沒有拐彎抹角,徑直把事情都說了出來,包括自己想入股的念頭也沒有隱瞞。

對於劉睿來說,外公是一個很好的傾聽者,哪怕他不能幫劉睿什麼忙,把事情說出來也會好受一點,少點壓力。

老爺子聽得很仔細,不時還在一些關鍵的問題上發問,劉睿雖然不明白老爺子爲什麼這麼關心糧站的情況,但還是老老實實地把所有的情況都說清楚了。

糧站的狀況、未來的前景、合作的方式還有大概的投入,劉睿一五一十地對老爺子說了,就連他自己想要入股的比例以及需要的資金也沒有隱瞞老爺子。

“這麼說,你需要二十萬,就能拿到糧站30%的股份?”聽完劉睿的話,老爺子反問道:“有了二十萬,就能保證休閒農莊能夠運作起來?”

老爺子別看已經七十多了,但是每天堅持收聽廣播,最近又和研究院廣泛接觸,倒也是學會了不少的新名詞。

“郭海蘭大家族在省城有四星級的酒店和知名的餐飲連鎖企業,在管理上有經驗,也有人員,我們只要投入一定的資金,並且幫着處理村裡的一些關係,就等於是拿到一個會下金蛋的母雞!”劉睿說着說着,想到能夠成爲未來休閒農莊的股東那種場面,不由地有點激動了。

不過,很快的,劉睿就發現自己這樣子是屬於白日做夢,就張劉兩家的現狀,去哪裡弄二十萬?

“睿兒,你能肯定這個項目的發展前景?”這個時候,張懷忠目光炯炯地盯着劉睿,似乎昔日殺伐果斷的叢林獵手又回來了。

“能!”不知道怎麼回事,看見外公犀利的眼神,劉睿根本就沒有推脫的情緒,不由自主地點頭稱道。

雖然劉睿沒有什麼見識,但是這段時間以來他收集了不少的報章雜誌,對於旅遊業進行了一定的瞭解,並不是一個懵懵懂懂的鄉下娃娃。另外,從餘善爲、季小軍等人那兒,劉睿也是瞭解到旅遊業的一些發展趨勢,對於旅遊業的前景相當看好。憑藉小青山的自然條件以及大量的珍稀動植物資源,小青山地區被劃分爲國家級保護區的事情已經是板上釘釘,不會有什麼差錯的。

有了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名頭,這就是一個金字招牌,可以在一年四季吸引各地的遊客前來休閒、度假、探險等等。而拿下糧站之後,進行整改就可以變成整個青雲鎮第一家大型的休閒莊園,對於搶佔先機有着極其重要的作用。

不過,讓劉睿感到可惜的是,這個計劃的提出早了一年的時間,讓劉睿顯得有點被動。若是在一年之後,新酒坊以及各種農作物的收入,就足以讓劉睿手握數十萬的資金,那個時候他就不用犯愁了。

“行,既然你能保證投資的收益,這筆錢外公出了!”老爺子看着劉睿堅定的目光,點點頭,說出令劉睿大吃一驚的話。

“什麼?!外公你要出這筆錢?”聽完外公的話,劉睿還以爲自己出現了幻聽,都有點語無倫次了。

在劉睿的印象之中,外公包括幾個舅舅,除了在省城的二舅父日子稍微好過一點之外,其他人的日子都是過得一般,連小康都還沒有達到。至於因爲有小張鵬拖累的張振祖,日子過得緊巴巴,若不是大家相互幫忙,他早就撐不下去了。如今,劉睿猛然聽到外公願意投資,如何能不讓他浮想聯翩呢?

“別用這種眼神看着外公,這筆錢我早就想拿出來了,但是一直沒有合適的項目,也沒有人能夠利用起來!”看到外孫震驚的目光,張懷忠似乎很滿意,開始給劉睿講述這筆錢的來歷。

解放前,張家是十里八鄉有名的地主,不僅僅坐擁數千畝的良田,還在青雲老街上開了幾個店鋪,甚至在青雲碼頭上還有貨棧。藉助着茶馬古道的興盛,張家累積了大量的財富,除了造就了龐大的張家大院之外,還留下了大批的金銀作爲家裡的傳家寶。

解放後,張家的店鋪、貨棧還有良田都被共產,就只剩下了張家大院和深埋在大院裡的金條倖免於難。作爲張家唯一的繼承人,張懷忠自然清楚祖上給他留下的巨大財富,但是他很聰明,在那個動盪的年代並沒有啓用這筆錢,而是靠着自己的本事養大了幾個小孩。

當劉睿的舅舅們開始出門讀書的時候,老爺子就開始偷偷摸摸地變賣手頭的金條,把兒子們供出去讀書,最後張家就收穫了兩個大學生。張振光、張振耀結婚起房子的時候,老爺是也是給予了巨大的支持,這才讓他們的生活水準比一般的村民好多了。

張鵬出生之後,大量的治療費用很是讓張振祖焦頭爛額,後來還是老爺子悄悄地在背後支援,張振祖才能靠着微薄地工資撐了下來。

就連劉家宏出車禍的時候,名義上是二舅父張振宗支付的十萬塊醫藥費也是老爺子變賣了三根金條之後才換來的現金。之所以假借張振宗的名義,爲了就是不讓村裡的人眼紅,畢竟一個老農拿出十萬塊和一個省城的醫生拿出來給人的震撼是天地之差。

這些年來,張劉兩家碰上什麼不能闖過去的難關,都是老爺子拿着祖上積蓄的金條一一給搞定的。也正是因爲這些金條,張劉兩家的生活品質在樑村可以算得上是中上水平,並沒有太過艱難。

一直以來,張家上下也都知道老爺子手頭上有點積蓄,但是大家也沒有深究,心裡想着經過這麼多年之後,老爺子應該沒有什麼存貨了。當然了,也是因爲張家的幾個子女都是比較孝敬,又相互關心,並沒有上演那種鬧分家,爭財產的狗血劇情。

wωw _ttκā n _¢O

前段時間,張記豬場開工建設,緊接着購進大批的種豬、仔豬,需要的大量資金大部分也是老爺子變賣了手頭的金條,然後給三個兒子提供的。要不是這樣的話,張家三個兄弟還真的不知道去哪裡弄到幾十萬的資金,把養豬場建設起來,還能夠正常運轉?

原以爲,老爺子這一下應該把所有的黃金換完,但是劉睿萬萬沒有想到,外公居然還有黃金!

“外公,這些錢你要是給我的話,怎麼向舅舅他們交代?”雖然外公說要把這筆錢投給自己,但是劉睿心裡卻還是忐忑不安。

在農村的習慣,嫁出去的女兒就如同是潑出去的水,女兒根本就沒有繼承財產的資格,更別提自己只是外孫了。劉睿擔心的是,這筆錢一旦經過自己的手投入到糧站的項目之中,就會引起幾個舅舅的不滿,進而影響大家的感情。

劉睿已經見多了在農村因爲財產分割不平等,造成兄弟反目,姐妹成仇的例子,那種場景總是讓劉睿感覺到不寒而慄,讓他如何能夠接受這種事情降臨到自己家裡呢?

“這也是個問題,那你說怎麼辦呢?”聽到劉睿的話,老爺子有點發熱的腦袋這才稍微清醒了一點。

老爺子知道自己雖然在張家是說一不二的家長,但是這一切都僅僅限於自己活着的時候。若是自己將來百年之後,家裡的幾個孩子因爲這些財產的分配不均而吵架,最後反目的話,恐怕自己真的是要從棺材中爬出來!

家裡的財產一般都是分給兒子,這已經是樑村約定俗成的習俗,張懷忠無意去挑戰這些規則。若說當初給劉家宏支付醫藥費是因爲人命關天,情急之下的話,現在給劉睿投資,那就說不過去了。哪怕是老爺子再喜歡張桂芝和劉睿,他也沒有辦法去挑戰整個樑村的習俗。

“要不外公你這筆錢就算是借給我,讓幾個舅舅來作見證,再過兩年我就把錢還給您,您看好不好?”劉睿知道這筆錢雖然是自己急需的,但也還是能夠冷靜下來。對於劉睿來說,親情比所有的東西都要重要得多,哪怕是不能入股休閒農莊,劉睿也不願意和幾個舅舅產生矛盾。

若是變得衆叛親離的模樣,哪怕掙錢再多也是枉然!

“也只好這樣了,哪天我就把你幾個舅舅叫到一起,把事情和他們說了,等你還錢的時候,再把這筆錢分給他們了!”聽到劉睿的建議,張懷忠也沒有太好的辦法,只能是點頭同意了。

解決了眼前最頭疼的資金問題,劉睿心情大好,也不着急離開張家大院,而是纏住老爺子,詢問關於金條的事情。

既然老爺子已經把底牌都掀起來了,他也就沒有對劉睿隱瞞太多的事情,開始給劉睿講述張家財富的故事。

解放前的上百年,張家一直都是青雲鎮上著名的富戶和大地主,幾代人精明的經營讓他們的生意遍佈桐江上下游,靠着茶馬古道的物資流通,張家在上百年的時間積累了大量的財富。按照中國人傳統的習慣,掙了錢之後,就是蓋房子、置地,於是乎,張家大院是變得越來越大,張家名下的良田數量也是越來越多。但是,青雲這裡山多地少,哪怕是張家的先祖拼命置地,也很快就達到了極限,再也無法擴大了。

這個時候,精明的張家先祖就開始把一些財產購買了黃金,悄悄地融成了金條,儲存起來。慢慢地,這個習慣就變成了張家的一個傳統,每一代的家主一有餘錢,就會融成金條,變成了傳家的財富。上百年的積累下來,張家也就擁有了一筆令人咂舌的黃金財富。

不過,隨着解放以及土地改革的進行,這筆黃金基本上也就沒有用武之地了。張懷忠知道,在這樣動盪的時期,張家可不能做出任何引人注目的事情,因此他把擁有金條的秘密深埋在心底,並沒有去動在自己臥室地磚地面的金條。

一直到了改革開放之後,政策鬆動了,開始鼓勵私人經濟之後,老爺子這才分批把這些金條拿出來變賣,供養兒子讀書,給孩子們蓋房子,治病,甚至還承擔了孫子、孫女的學習費用。還好老爺子的舉動做得比較隱秘,村裡面的其他人並沒有看出太多的端倪。

“外公,這些金條到底有多少呢?”劉睿有點好奇,因爲自己還沒有見過金條。

“整整有一百根!”老爺子偏頭努力回想了一下,肯定地說道:“每一根都是四兩,就放在一個箱子裡,深埋在臥室的地板下。”

說起當初把財寶挖出來的時候,老爺子臉上浮現出一絲驕傲的神情,整個人沉浸在對往昔榮光的回憶之中。張懷忠對於自己的父親、爺爺還有那些先祖,只能是無比地佩服。他們在那樣動盪的年代,居然能積累如此巨大的財富,實在是一個奇蹟。反觀自己,倒反成爲了坐吃山空的紈絝子弟,實在是有點慚愧!

“那豈不是價值幾百萬?”劉睿一聽,頓時被嚇了一跳。

按照如今每克黃金一百塊錢的市場價,每根金條大概就是兩萬塊,一百根就是兩百萬了。劉睿原本還以爲外公即便有金條也不過十來根的模樣,但是沒有想到這確實是一筆驚人的財富。

“哪能有那麼多呢?”張懷忠笑了笑說道:“十幾二十年前黃金的價格並不高,每克也就十幾二十塊錢,只是最近幾年才漲得這麼高罷了。不過,以前外公已經兌換了不少,現在家裡也只剩下不到二十根了。”

經過張懷忠的解釋,劉睿這才明白,這些黃金已經因爲各種原因,大部分已經被兌換成爲人民幣,花光了。

“睿兒,你要記住,哪怕家裡有一座金山,也總有花光的一天!”看着外孫有點迷離的眼神,張懷忠不得不提醒他說道:“只有掌握一技之長,擁有可以產生利潤的產業,纔是源源不斷的財富,坐吃山空是要不得的!”

外公的話就如同是當頭棒喝一樣,頓時讓劉睿驚醒了!

金山總有吃完的一天,只有自力更生,才永遠不用發愁!劉睿想到了自家的酒坊,祖祖輩輩流傳下來,哪怕是再窮,只要有了酒坊在,劉家就永遠不會倒下。只要掌握了祖傳的釀酒秘方,總有東山再起的時候。

如是守着金山不思進取,人就會頹廢,就會變得好吃懶做,哪怕有再多的積蓄,也會衰落下去。

現在,劉睿手頭上又有了神農空間這樣的作弊器,把酒坊發揚光大就變成了他不可推卸的責任!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劉睿除了把資金投入到休閒農莊之中,讓郭海蘭經營,變成劉家愛源源不斷的現金奶牛之外,主要的精力就都要放在酒坊上。

把酒坊發揚光大,重現祖上的榮光,就成爲了劉睿在就誒下來的一段時間內最重要的任務!

188章 珙桐攻略172章 四季如歌078章 醉人酒香108章 叢林狼蹤159章 歌聲悠揚078章 醉人酒香213章 春雨迷濛071章 無邊美景091章 父子齊心121章 收穫季節234章 時光飛逝大結局177章 驚人財富090章 商量對策111章 艱難選擇067章 山間宿營087章 竹編產業099章 驚喜連連205章 殺過年豬115章 重返樑村133章 遊船投資007章 神奇效果070章 未來規劃094章 封建迷信038章 中秋佳節152章 嗩吶聲聲048章 大種果樹048章 大種果樹006章 空間泉水070章 未來規劃228章 滿載而歸141章 青雲老街092章 籌劃設計087章 竹編產業217章 擡棺上訪207章 思想轉變068章 一隻懶猴135章 生活真諦053章 山村清晨187章 空間隨想020章 準備工作117章 欣欣向榮120章 秋天臨近062章 專家到來106章 竹林宿營094章 封建迷信116章 回到正軌117章 欣欣向榮192章 合作事宜127章 悠然天籟150章 酒坊擴建151章 未來前景196章 榜樣作用048章 大種果樹192章 合作事宜158章 活力黃昏050章 水果問題143章 竣工在望096章 涅盤重生175章 糧站現狀157章 越冬準備233章 佳人再臨211章 春暖花開068章 一隻懶猴192章 合作事宜109章 狼羣襲擾144章 迷離深秋129章 美麗誤會096章 涅盤重生222章 山茶油樹067章 山間宿營050章 實施規劃124章 空間內外103章 森林精靈226章 答疑解惑047章 普法宣傳210章 酒廠設想125章 再度來訪008章 進城賣菜178章 小小曖昧045章 苗木合約178章 小小曖昧051章 龍眼銷售067章 山間宿營031章 簽訂協議178章 小小曖昧078章 醉人酒香072章 鷹愁深澗153章 豬場新顏184章 萬事俱備006章 空間泉水011章 夕陽晚景020章 準備工作154章 生活迷霧094章 封建迷信096章 涅盤重生118章 竹林逸事174 合作方式191章 產業發展155章 牛犢訓練119章 穩步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