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章 豬場新顏

153章 豬場新顏

【153章】?豬場新顏

時鐘的指針亙古不變地轉動,驅動着歲月一天天地往前滾動,牆上的日曆也在一張張地翻動,轉眼就翻到了底。

日子一天天過去,劉家酒坊的擴建工程也在穩步進行之中,養豬場的豬仔們也逐漸地適應了新家的生活,開始茁壯成長。還好現在這些豬仔還小,食量也不大,酒坊每天兩百斤大米制成的酒糟再配上玉米、大豆粉等等,足夠那些豬仔吃得肚子滾圓。

爲了能夠讓豬仔們儘快適應新養豬場的環境,劉睿特意往養豬場的水塔裡注入了大量的空間泉水,讓豬仔們在第一天就接觸到神奇的泉水。或許是泉水真的擁有神奇的魔力,豬仔們很快就喜歡上了在養豬場的生活,逐漸地融入其中。

一開始,樑村不少的人都以爲,張家的養豬場並不見得會輕鬆地進入正常的軌道,很多人都在等着看好戲。一般來說,氣候、瘟疫、病菌以及其他的各種因素,都是制約養殖業發展的原因。張記豬場一開始就投入十數萬的資金,建設先進的豬舍,購買數百頭良種豬,這讓其他的村民既是羨慕又有點複雜的心思。

村民們又希望張記豬場能夠儘快形成效益,給樑村的村民致富開創出一條可行的道路,積累經驗,讓其他人也可以從中受益;但是,在某些人的內心深處,總是會有些陰暗的心理,見不得別人好。

不過,無論別人心裡怎麼想,張記豬場的發展還是不以別人的意志爲轉移,在劉睿暗中照應下,很快進入了正軌,並且用一種驚人的速度發展。

劉睿送酒回來之後,心血來潮拐過豬場去瞧一瞧。

車子從開闢出來的機耕道轉上高地,來到養豬場大門前,但是劉睿卻沒有聽到任何豬仔的叫聲,整個豬場顯得靜悄悄。

根據從資料上看到的知識,劉睿知道這是豬場正常運轉的標誌之一。現在正好下午兩點鐘,吃飽喝足的豬仔們應該都在呼呼大睡,所以一點聲響都沒有。若是這個時候,豬場裡豬叫連天,那就真的是情況不妙了。

和當初荒涼破敗的場景相比,豬場變得漂亮了許多,出於美觀上的考慮,也因爲劉睿有些近乎偏執的堅持,養豬場周圍的綠化、美化工程投入了不少的資金。

原本紅磚裸露的圍牆已經被塗上一層水泥和白色的顏料,看上去不再那麼簡陋,遠遠地看上去,和屋頂青色的瓦片是相得益彰。圍牆的牆根,都已經撒上了爬山虎、牽牛花等等攀爬植物,將來春天到來之後,這些綠色的蔓藤將會把圍牆甚至整個養豬場都包圍住,變成一個綠色的海洋。

圍牆周圍一米多的空地上,劉睿讓張振光種上他從周國棟那兒買回來的草種,雖然現在已經是深秋,但是因爲南方較爲炎熱的天氣,再加上空間泉水的滋潤,已經有草種零零星星地發芽了。點點柔弱的翠綠出現在褐色的沙地上,給這片土地帶來了更多的生命活力。

從圍牆出來大概兩米的地方,每隔三米左右就種上了一株小榕樹,它們雖然還很幼小,在秋風中搖曳,但是仍舊透射出一絲堅韌的生命力。原本劉睿想種上其他的樹種,但是大多數的樹種開花之後都會有大量的花粉,要不秋天之後落葉紛飛,並不適合在養豬場周圍種植。

花粉在空氣中飄散,或許對豬仔的呼吸系統會造成不良的影響;落葉樹種到了冬天之後樹葉掉光,就起不到全年綠化的目的;這些原因就是劉睿選擇榕樹的主要原因。在劉睿的心裡,榕樹很能代表樑村的特點,有着萬年長青的美譽。將來養豬場外圍的榕樹成林之後,就足以給養豬場提供足夠的保護,並且能讓養豬場變得更加美觀。

摩托車開進了養豬場,在大門邊上的空地停好,劉睿信步往養豬場裡面走去。和外面大種草木的情形不同的是,養豬場的內部都已經實現了硬化,到處都是水泥地和錚亮的水磨青磚,看上去相當氣派。

雖然劉睿是養豬場的股東之一,但是進入養豬場的核心區域還是需要遵循相關的規定,不能隨意進行。

劉睿先是在更衣室換上特製的長筒靴,船上白大褂,帶上白色的帽子,並且戴上口罩,活脫脫地就變成了一個醫務工作者的模樣。進入豬場的核心區域之所以要如此全副武裝,就是爲了杜絕外界各種不利因素對豬豬們的負面影響。

鞋子上的泥巴有可能帶來各種病菌,導致豬豬們生病;至於人體的唾沫之類,也有可能會對豬場造成不良的影響。爲了減少各種意外的情況,養豬場的衛生防疫以及消毒工作都是細化到了每一個環節,在最核心的區域幾乎就已經成爲了無菌重地。

一開始,對於這樣嚴格甚至有些苛刻的規定,張振光以及其他人都是有點不適應,多多少少表達了自己一些不一樣的看法。在傳統的農村人心裡,豬舍自然是髒亂差的典型代表,現在劉睿卻是想把豬舍變成賓館式的存在,肯定是和他們的觀念發生了一定的衝突。

對此,劉睿表示理解,但是他還是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經歷,一一說服了家裡人,讓他們逐漸地接受了這些規定。

在劉睿看來,既然要辦養豬場,那就要做到盡善盡美,用最科學的方式取得成功,把養豬場變成一個聚寶盆。因此,從養豬場建設之初到各種細則的制定,劉睿都參照了養殖技術資料上的標準,並且結合樑村的具體情況,一項一項地落實到位。

經過劉睿精心的安排,養豬場各項建設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養豬場的良好運轉也讓張振光等人慢慢地從內心接受劉睿的一些做法,嚴格執行各種規定。

全副武裝的劉睿走進豬舍,驚動了正趴在地上酣睡的豬仔,它們哼哼唧唧地湊到豬欄前,有些好奇地盯着劉睿。

和剛剛購進的時候相比,這些豬仔足足大了一圈,身上也變得粉紅了許多,毛髮也沒有以前那樣長,而是變得柔軟不少。劉睿知道,這是餵養酒糟之後的結果,酒糟中多少會含有一些酒精,豬仔吃了之後難免會有一些症狀。不過呢,這種變化並沒有不好,而是有助於豬仔們的生長髮育。

因爲酒糟裡的少量酒精,豬仔們吃了之後會變得比較安靜,大部分的時間都在酣睡,貪吃貪睡的豬仔自然是養殖戶最喜歡的。

每一個豬舍裡面,都是打掃得乾乾淨淨,豬糞和尿水都被用水衝下了下水道,流入沼氣池裡面。豬舍裡並沒有印象中那種臭氣熏天的景象,若不是在豬舍裡走動的豬仔提醒,劉睿都還以爲這裡是別的地方。

從兩排豬舍中間的過道走過,四十個豬圈裡面一共有兩百頭豬仔,它們將會是‘張記豬場’賴以發展的基石。在‘張記豬場’,這樣的豬舍一共有兩百間,不過出於資金上的壓力以及管理上的安排,劉睿並沒有一次性購入上千頭的乳豬,而是分批安排購入。

在劉睿的計劃之中,每隔三個星期就會購進兩百頭的豬仔,做到養豬場在每個時間段都會有不同年齡段的肉豬。以後,養豬場將會達到每一百天出欄兩百頭,存欄一千頭的規模,成爲一個不折不扣的中型養豬場。當然了,在現在的養豬場旁邊,也預留了足夠的土地,隨時都可以實現擴張,把養豬場的規模往上提升。至於將來的事情,還得根據酒坊的發展情況以及市場的變化進行調整,畢竟大規模養殖也是和市場變化息息相關的。

在養豬場裡面走了一圈,看到豬仔們都是那樣健康活潑,長勢良好,豬場裡各種管理制度都是落實得非常到位,劉睿很是覺得滿意。

酒坊那邊,因爲有空間泉水的存在,釀造出來的米酒是越發香醇,劉睿可以預見到酒坊的產品將會有更大的銷路,成爲青山市場上的寵兒。酒坊的擴張就可以爲養豬場提供大量的酒糟,促進豬仔生長髮育的同時也可以降低飼養成本,提高效益。

但是和酒坊比較單純注重產品質量的情況相比,豬場這邊在日常的管理上就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劉睿已經把大量的時間放在了酒坊和劉家大院各種作物的種植管理上了,對於豬場的事物大多隻能是提出自己的建議,至於具體的操作還得張振光等人。

一開始,劉睿還擔心張振光他們不太重視自己規劃的細則,敷衍了事,把設備齊全的養豬場辦得不倫不類,倒是變成了鄉下傳統養豬的集合放大罷了。不過,今天過來一瞧,劉睿才發現,自己有點小看了幾個舅父的智慧以及執行力。

他們非但沒有把豬場辦砸,倒是經營得有聲有色,不僅僅接受了劉睿的不少建議,還結合實際情況作出了一些微調,使得豬場的運轉更加流暢。

劉睿和守在豬場的三舅張振耀打個招呼之後,心滿意足地離開了。從摩托車的後視鏡裡看着小樹苗包圍的白牆、青瓦和紅磚,劉睿感覺那就是一副充滿希望的圖畫!

053章 山村清晨159章 歌聲悠揚091章 父子齊心123章 竹藝公司023章 空間擴張055章 百元大鈔182章 談判過程218章 未雨綢繆085章 初步展開186章 酒坊搬遷215章 驚人財富098章 白腹錦雞033章 收穫花生138章 山塘規劃176章 新老交替221章 日出日落073章 返回村莊196章 榜樣作用074章 放歸老黿205章 殺過年豬198章 氣溫驟降191章 產業發展053章 山村清晨066章 進山伊始192章 合作事宜057章 盜獵鬧劇055章 百元大鈔153章 豬場新顏213章 春雨迷濛129章 美麗誤會050章 實施規劃164章 酒坊生火129章 美麗誤會038章 中秋佳節014章 村團支書004章 神秘玉珠221章 日出日落112章 極限行軍195章 合作伙伴221章 日出日落231章 一片熱土140章 齊頭並進117章 欣欣向榮131章 特殊竹編155章 牛犢訓練028章 泉水奇效088章 湖光山色080章 出個小糗024章 小黑噙蛋176章 新老交替061章 一舉數得202章 泉水奇效205章 殺過年豬202章 泉水奇效162章 候鳥觀測022章 變革契機213章 春雨迷濛065章 即將出發196章 榜樣作用189章 發展契機232章 投資熱潮015章 獵殺指標045章 商量對策142章 藝術表演028章 泉水奇效081章 熱鬧晚宴165章 設備處理077章 電燈電話068章 一隻懶猴174 合作方式097章 大幕拉開048章 大種果樹005章 神農空間072章 鷹愁深澗189章 發展契機155章 牛犢訓練141章 青雲老街122章 上樑大吉199章 發展方向207章 思想轉變001章 大山深處073章 返回村莊005章 神農空間059章 癩頭巨黿181章 塵埃落定010章 救助小狗022章 變革契機147章 肥豬出欄089章 真實意068章 一隻懶猴088章 湖光山色067章 山間宿營107章 美味佳餚213章 春雨迷濛174 合作方式030章 盤點家底227章 心結打開031章 簽訂協議138章 山塘規劃075章 未雨綢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