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遊峨眉

金庸筆下的峨眉山是座女人山,溫婉秀美但又凌厲冷傲。不管這裡是否曾有周芷若或滅絕師太,這座修長如峨眉的山川,始終令人嚮往。

金庸老先生影響了不止一代人,出現在他筆下的山川河流無不鍾靈神秀,至少今天趙清思和張太平過來遊玩峨眉山不能說是沒有他的薰陶。

導遊是一位二十歲左右的姑娘,長得嬌小清秀,臉上帶着甜甜的笑容,說起話來聲音清脆悅耳,走在最前面爲衆人介紹着沿途的風景。介紹起頂點來竟然沒有重複的詞語,往往能在短短几句話之間將景色的特點呈現在衆人眼前,引人入勝。這口才當真不凡。

“剛纔問過了,大家都是準備一天就準備游完景區的,我們就不能講時間浪費在山腳下,所以現在得乘車先到半山腰了。”導遊帶領這大家走到山下的一個車站舉着喇叭說道。

出了張太平和趙清思其他人顯然都是對於今天的爬山有所瞭解,沒有什麼人有什麼異議。趙清思和張太平兩人也沒多說什麼,隨着衆人上了一輛大巴車。

越往上氣候越是寒冷了,現在還只是深秋時分,要是到了冬天,估計早就是雪花滿天飛了吧。

大巴在清音閣停了下來。

衆人下了車後導遊介紹到:“這裡是清音閣,咱們從這裡便開始徒步登山,路上順利的話一天便能登上金頂。從這裡開始不但能節省時間,而且不會錯過最爲著名的景色。”

“山上還真是冷呀。”一個姑娘搓着臉說道。

導遊姑娘笑着說道:“從這裡往上卻是變得冷起來,要是冬天來的話這裡估計已經下雪了,那時候可以看到峨眉山的壯麗的雪景。現在帶着衣服的讓你可以將依法穿上,沒帶的人也不用擔心,其實咱們登上的過程中是感覺不到冷的。”

秦嶺山中一些高山的頂上夏日裡結冰的情景比比皆是,張太平對於這種異於山下的氣候早有估計,在將趙清思從空間之中取出來的時候就給她加了一件衣服,所以現在並不感覺寒冷。

看到張太平還是一件薄薄的襯衫,趙清思有點擔心地問道:“你不冷嗎?要不加件衣服?”

張太平搖了搖頭說道:“你不用擔心我,這點寒冷我還能忍受。”

趙清思知曉張太平是練過功夫的,在禦寒上面勝於普通人,便沒有再說什麼。

導遊小姐介紹道:“清音閣隱現於牛心嶺下,左黑龍江,右白龍江,兩水合抱,匯合處的峽谷有一黑色巨石,形似牛心,稱牛心石。“黑白二水洗牛心”成爲峨眉山著名景觀之一。”

衆人走到閣下。閣下有雙飛橋,兩橋之間聳立雙飛亭,兩條清澈的溪水從橋下奔流而過,稱爲“雙橋清音”是爲峨眉山勝景。兩溪交匯處有一大石矗立其間,溪水撞擊大石,發出巨響,浪花飛濺,激起陣陣薄霧,陽光下呈現出五彩繽紛的虹影,令人爽心悅目。

正有“雙飛兩虹影,萬古一牛心”詩句概況了此閣特色。

導遊小姐就將衆人帶到這裡之後便說道:“大家現在有十分鐘的自由活動時間,可以拍攝照片,五分鐘之後咱們繼續前進。”

衆人聽聞過後便散了開來,三三兩兩在一起架着相機拍攝照片作爲留念。

張太平朝着趙清思問道:“要不要拍攝幾張照片?”

趙清思搖了搖頭。張太平也沒有強求,兩人便和別人不同地欣賞着清音閣的風景。

導遊小姐奇怪地走到兩人身邊問道:“兩位不打算拍攝照片嗎?”

趙清思笑着說道:“我們來主要是欣賞風景的,有哪些拍攝照片的時間還不若多一些時間飽飽眼福。”

導遊小姐想了想笑道:“也是這個道理。”

十分鐘之後導遊小姐用大喇叭喊了一聲,分散在各處的任便紛紛聚集了過來,在確定大家都回來了之後便朝着下一個景觀進發。

下一個景觀是一線天。

一線天在清音閣西的黑龍江峽谷,兩邊石巖壁立,險如刀削,下面流水寒徹。頂上古木參天,只見青天一線,所以又叫“一線天”。

只見兩山壁立如削,形成夾縫,一條彎彎曲曲的小溪穿峽而過,峭壁之上,棧道曲折婉延,峽谷森森,峭壁凌空。

導遊小姐介紹到:“這條棧道長約130米,寬約6米,最窄處僅3米,只容2人並肩而過。舊時步行需來回涉水踏石過溪,並在亂石中淌水行走,故這一帶山道俗名‘二十四道腳不幹’。”

不過現在景區管理部門已建起數座小橋,整修成一條平坦的水泥遊山道。沿途兩岸瀑布轟鳴,怪石崢嶸,山道隨着溪流峰迴路轉,頗有“曲徑通幽”之感。

導遊停下來的時候大家憑欄俯視,碧潭微波盪漾,清澈見底,仰望絕壁,唯見一線藍天,景色幽奇。一時間大部分人竟然忘記了取出照相機拍攝。

過了一線天之後其實有些人已經累了,這些人大都是一些中年人或者是年輕的姑娘,不是平時少做運動便是嬌生慣養沒吃過苦的寶貝疙瘩。

導遊小姐再次糾集衆人出發的時候衆人卻顯得情緒不如先前高昂。

導遊小姐微微笑了笑說道:“大家鼓把勁兒,下一個景點便是峨眉山最爲著名的自然景觀之一“生態猴區”,在哪裡可以看到可愛的小猴子。

這下子衆人又有了力氣。

提起峨眉山,很多人腦海裡浮現的第一個形象,恐怕不是別的,而是頑猴一隻。

但凡仙山,必是人傑地靈。生長在峨眉山上的頑猴,也因此而沾光,深得天地之靈氣。它們不但精通各種攀援跳躍的絕技,而且見人不驚,擅長與過往行人嘻哈打鬧。如此富有靈性,難怪人稱“峨眉靈猴”

峨眉山靈猴是峨眉山的精靈,嬉鬧頑皮、滑稽可掬又極通人性,見人不驚、跟人嬉戲、與人同樂,給遊人帶來許多樂趣,成爲峨眉山的一道活景觀。與羣猴玩耍,給猴子餵食,觀賞其千姿百態,瞭解其生活習性,跟它們親密接觸,成爲遊客到峨眉山旅遊不可缺少的項目。

其實有好多人遊玩峨眉山除了仰慕已久的峨眉金頂之外,大多數都是衝着猴羣來的。

“吱吱”第一隻猴子出現。

“快看,來了一隻猴子。”一個先才還顯得沒有力氣的姑娘再見到猴子之後立即又蹦又跳地精力十足。

之間那隻猴子朝着身後的樹林之中揮了揮手,又發出幾聲叫喊,便看到樹枝抖動,出來一大羣猴子。顯然是拖家帶口來向遊人討要吃的來了。

衆人紛紛拿起照相機拍攝照片,也有準備了零食的年輕人取出揹包裡面的花生松子之類的零食小心地放在猴子們伸出來的毛手上。活像是再向一羣攔路搶劫的盜賊繳納過路費。

“哎,個數倒是不少呀。”趙清思也是巧笑嫣然地看着在樹上坐着各種動作的猴子,但是並沒有上前去送零食也沒有拍照片,而是和張太平在後面說笑着點評。

“猴子本來就是羣居動物,自然是一大羣了。”張太平說道。

“看上去有些靈性,但是比不上你家的悟空,也沒有悟空漂亮。”趙清思微微搖了搖頭說道。

這只是普通的猴子,而悟空是金絲猴,自然要比這些猴子聰明許多。

見着猴羣中有着許多的小猴子,張太平心裡面想到“應該給悟空娶個媳婦了,家裡面的好些個動物都已經成雙成對,甚至有了小崽子。看來回去後得趁時間帶着悟空到山裡面的猴羣中去一趟。”

“你家裡面也養着猴子嗎?”導遊小姐就站在兩人的旁邊,聽到兩人的對話上前來問道。

張太平笑着點了點頭:“嗯,樣了一隻秦嶺山中的金絲猴。”

“你們是陝西人了?我還沒有見過金絲猴呢。”

張太平點了點頭說道:“我們是西安人。動物園裡面沒有金絲猴嗎?”

導遊小姐搖了搖頭說道:“動物園裡面的不算的,我是說沒有見識過野生的金絲猴。”

“呵呵,你若是到秦嶺山中當導遊就能經常看到金絲猴了。”趙清思笑着說道。

“我去過西安的大雁塔、城牆、兵馬俑等等歷史名勝,卻是沒有到秦嶺之中去過。”導遊姑娘帶着遺憾說道。

張太平便給她介紹了一些秦嶺山脈中的奇異景色和野生動物。

和張太平聊了一會兒天,導遊姑娘見大家休息得差不多了,便又帶領着大家繼續前進。

接下來又經歷了洪椿坪、仙峰寺、洗象池、雷洞坪等等景點,不過都沒有停留太多時間,只是看過拍過照片稍作休息便朝着下一個景觀進發。

不過在雷洞坪的時候導遊姑娘卻有着頗多的介紹。

古名雷神殿,據載爲漢時開建。雷洞坪側舊豎有禁聲鐵碑一通,禁止遊人大聲喧譁,否則迅雷驚電,風雨暴作。相傳巖下有七十二洞,有龍神和雷神居住,遇天旱,鄉民來這裡求雨,往巖下投死豬死狗或婦人衣褲鞋襪,往往雷雨交作。清康熙帝曾賜御書“靈覺”二字。寺右懸巖絕壁間,相傳有女媧煉石的“飛來劍洞”(又名仙人劍)、伏羲悟道的“伏羲洞”、鬼谷子著書的“鬼谷洞”……等。

同時這裡也是峨眉山杜鵑花最多的地方,初夏時節一樹千花,五彩繽紛成片成林,耀眼奪目。不可惜的是現在以至深秋看不到那種奼紫嫣紅的美景。

張太平猜想,這位姑娘不是對那些神話故事有嚮往就是特別喜歡杜鵑花,所以纔對雷洞坪有着如此詳細地介紹。

這期間有一處不爲人所熟知,卻新穎別緻的“同心鎖”棧道,賦予了峨眉山一份浪漫的情懷。

從雷坪洞前往金頂,在登頂臺階的扶手邊,最吸引人的莫過於欄杆上那密密麻麻的鐫刻了無數情侶名字的同心鎖。據說,只要將鎖鎖上之後,把鑰匙決絕地擲入旁邊的萬丈深淵,便可“情定終身,永不分離”。

趙清思卻是對這個甚爲在意,讓張太平幫忙將兩人的名字也刻在了上面。

對於這樣小小的要求張太平自然不會拒絕,取出來一把刻刀,刷刷刷兩三下就將兩人的名字刻了上去。

其他青年那女也想要如此,怎奈手上沒有張太平那般的力道,但這件事情又不能假他人之手,必然就失去了那份意味,所以只能紛紛遺憾地搖頭放棄。

Wωω▲Tтkǎ n▲¢ 〇

一直到了金頂才停了下來。

金頂爲峨眉山遊程的最高峰,頂上是個小平原。登上金頂,人們頓覺萬象排空,氣勢磅礴。極目四望,成都平原盡收眼底。

到峨眉山如果不上金頂,在許多人看來,等於白來一趟峨眉山。所以徒步也好、坐車也罷,金頂是必去的。

金頂是峨眉山的象徵,峨眉十景之冠的“金頂祥光”,則是峨眉山的精靈。“金頂祥光”包括四大奇觀:雲海、日出、佛光、聖燈。它們自古爲世人所神往、迷戀。

“現在這個時候正是欣賞佛光的最佳時候。”上了金頂之後導遊姑娘便朝着衆人介紹到。

其實不用她說,衆人的目光都已經被那能洗滌心靈的佛光所吸引。

攝身巖下,巖佈滿白濛濛的雲層,雲層中驟然幻化出一個紅、橙、黃、綠、青、藍、紫的七色光環,約一二米大小,中央虛明如鏡。

在導遊姑娘的指點下,衆人背向偏西的陽光,有時會發現光環中現自己的身影,猶如面對明鏡,舉手投腳,影皆隨形。奇怪的是,即使成千上百人同時同址觀看,觀者也只能自見已影,不見旁人。

有人奇怪,導遊姑娘便笑着回答道:“試向石臺高處望,人人都在佛光中。這種佛光名‘攝身光’。”

金頂的日出現在不消說,便連雲海都看得不甚清楚了。

導遊姑娘頗爲遺憾地說道:“晴空萬里時,白雲從千山萬壑冉冉升起,頃刻間便會變得茫茫蒼蒼,像雪白的絨毯一般平展展鋪在地平線上,光潔厚潤,無邊無涯,似在安息、酣睡。有時,地平線上是雲,天空中也是雲,人站在兩層雲之間,極有飄飄欲仙的感受。”

峨眉山金頂四面十方普賢金像是世界上最高的金佛,也是第一個十方普賢的藝術造型。

通高48米,由臺座和十方普賢像組成。其中,臺座高6米,長寬各27米,四面刻有普賢的十種廣大行願,外部採用花崗石浮雕裝飾。

金佛通高48米代表着阿彌陀佛的48個大願。“十方”一是意喻普賢的十大行願,二是象徵佛教中的東、南、西、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十個方位,喻普賢菩薩以圓滿的無邊願行,廣度十方三世一切衆生。普賢大士的十個頭像分爲三層,神態各異,代表了世人的十種心態。

這尊大佛之下是人最多的地方,衆人在大佛之前拍攝了照片之後,少了幾項勝景就顯得興致缺缺了。

大家都是準備遊玩一天的時間,所以沒有在金頂上過夜的打算,游完了金頂便利索地坐上纜車下了山。

第17章 空間種植第98章 胖子“皇軍”第474章 民間遊醫第113章 雪地行走第540章 賽馬第549章 一朵蓮花開第四百九十六章第668章 走了第164章 人蔘果第342章 以勢壓人第44章 電話第539章 疼不疼?第205章 治傷第185章 有人買地定居第51章 進山第601章 虎嘯震山林第375章 木紅魚第448章 晚飯第246章 優美的後院第182章 金錢豹第488章 採蓮子第562章 小遊戲第235章 說話第661章 買表第587章 晨練第349章 有猴醉酒,有人騎馬第58章 再遇黑瞎子第289章 碾麥子第284章 大雨第四百零七章第272章 討要紅包第5章 大院子第443章 金絲楠木第六百九十二章第519章 給悟空找伴兒第171章 考察蝴蝶第571章 承影劍第399章 移栽桂樹,挖黃精第五百零五章第120章 一嘯震四方第572章 竟然還有人第240章 代買只狗第249章 救治蘭花第467章 秋收第4章 空間出現第24章 製作桂花糕第623章 最後的準備第641章 象龜孵化了第266章 兩處線索第28章 玉雕院落第183章 發現第672章 出發去洛陽第456章 買了輛自行車第612章 還願祈福第595章 悟空學敲鑼第150章 買桃樹苗第476章 來客人了第158章 雞鴨鵝苗第586章 你希望是女孩還是男孩第543章 飛車狂奔第71章 一狼戰六狗第457章 有人獵熊第670章 栽種梅樹第224章 馴服第565章 選擇第731章 爲水打得頭破血流第665章 練車第251章 摘櫻桃第365章 露天浴場第457章 有人獵熊第124章 辦年貨第179章 巨樹鳥羣第691張 買花第467章 秋收第44章 電話第166章 榆錢蒸麪第36章 救治第502章 兩敗俱傷第189章 火車站第四百一十六章第183章 發現第680章 洛陽人的驕傲第307章 悲傷的小猴子第二百七十五 行店面開張第638章 細說家裡的動物第338章 熱火朝天的種菜第575章 第三更第367章 拂去第445章 急赴四川第56章 空間的限制與擴大秘密第五百一十一章第75章 病情反常 離開第651章 自生自滅吧第623章 最後的準備第320章 拍賣之初第620章 竹馬和旱船第542章 兩個鬧騰的小傢伙第540章 賽馬第560章 罌粟花一樣的女人第473章 買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