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5章 再見尚秀芳

“突厥人。”李信深深的吸了一口氣,沒有誰比他還了解突厥人的強大和威脅,大唐是屬於農耕的封建王朝,他的疆土很大,雖然北方有一個長城,可是突厥人還是很輕鬆的從草原殺入中原,肆虐中原,屠殺中原百姓。

“想要對付突厥人,首先就要有戰馬,有了戰馬不算,還要有騎兵。”李靖認真分析道:“沒有四十萬騎兵,我大軍進入草原,將會損耗更多,與當年的漢武帝一樣,雖然消滅了匈奴,可是大漢王朝的底子也就消耗了,大唐剛剛統一天下,休養生息一兩年之後,就算是積蓄了一些實力,但是對付突厥,國力最起碼也要倒退五年之久。”

“朝廷現在有多少戰馬?”李信有些遲疑的詢問道。現在大唐的戰馬主要來自涼州隴西一帶,以後應該還有幽州,不過,現在幽州也是一個不確定的因素。

“應該三十萬左右。但是最重要的還是騎兵,想要培養合格的騎兵,不是戰馬就行了。突厥人終日在草原上,與戰馬爲伴,所以他們的騎兵很強大,只要成年,那就是騎兵,但是我大唐卻是不一樣。想要培養合格的騎兵,也是需要時間。”李靖認真的說道。

“難道就這樣任由突厥人肆意進攻不成?”李信不滿的說道。

“小範圍的廝殺還是可以的,不過你進攻我,我進攻你而已。”李靖搖搖頭說道:“我們的兵馬也有二十萬騎兵,雖然不能進攻突厥人,但是防備還是可以的。雖然是有些損失,但也不是不能承受的。只是臣更加擔心的是突厥人會放任高句麗人從草原繞道進攻幽州。”

“那就讓新羅和百濟從後面進攻高句麗,也算是分一下我們的壓力吧!”李信想了想說道。按照突厥人和高句麗人的尿性,這種事情也未必不會發生。兩者聯合起來,整個大唐將會是處處烽煙。這不是李信想看到的,但是李信無疑現在是沒有辦法。

“也只能是如此了。”李靖嘆息了一下說道。

“原以爲平定了天下。朕可以輕鬆一下,但是現在看來。就算是平定了天下,也是不能休息。外面還是有許多的敵人,內部的世家恐怕也會在後面扯後腿。”李信靠在車廂上,說道:“靖兄,這天下還真是不好治理。”

“皇帝自古都是如此,除非陛下願意做一個昏君,或者是一個守成之君。”李靖笑呵呵的說道。按照李信的意思,他即將是郡王。爵位已經升無可升,更爲重要的是,李靖之後沒有什麼厲害的人物,李靖的幾個兒子並沒有繼承李靖強大的軍事指揮本領,日後只能是做一個合格的臣子。

“昏君?那還是算了吧!我可不想自己的腦袋被別人拿在手上炫耀。”李信笑呵呵的說道。

“陛下,已經到黃河渡口了。”馬車停了下來,宋和的聲音傳了過來,李信打開車窗,果然看見自己已經到了黃河渡口。

“有機會一定要在這上面建一所大橋來,這樣行人就更加的方便了。”李信指着面前的黃河說道。黃河有點地方比較寬。有的地方比較窄,在窄的地方倒是能建橋,比如蒲津渡。但是在官渡這個地方,建橋無疑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陛下有心,自然是可以做到的。”李靖也是雙眼一亮,若是能在黃河上建一座大橋,以後行軍打仗無疑就方便了許多。也不會像現在這樣麻煩。

“陛下,闞棱將軍恭請陛下渡河。”羅士信飛奔而來大聲說道。

李信看了看四周,因爲這是黃河渡口的緣故,周圍已經聚集了不少的商旅,都準備從這裡過河。但是因爲李信的大軍來此,許多人早就被隔在一邊。不準乘船離開。甚至有的人臉上都露出憤怒之色。

“黃河不夜渡,風大浪高。這些商旅也不容易,就讓他們乘坐水師戰船一起過河。”李信想了想,說道:“就用行軍時候的方案吧!橋渡過黃河,命令水師戰船排成一排,上面鋪上木板,大家一起過河。”李信心中有些過意不去,就對羅士信說道。

“是。”羅士信應命而去。

“陛下愛民如子,這真是老百姓的福氣。”李靖笑呵呵的說道。

“理應如此。”李信看了看周圍一眼,忽然看見遠處一輛馬車上站着一個身材婀娜的女子,雖然蒙着面紗,但李信還是認出來對方正是尚秀芳,頓時對宋和招了招手,指了指尚秀芳說道:“去,請尚大家前來,跟我們一起出發。”

“是。”宋和心中一亮,趕緊跑了過去。

半響之後,就見宋和領着尚秀芳前來,面紗之下,李信看不出來尚秀芳的面色,但是從她身邊的侍女看的出來,對於自己的安排還是很高興的。

“尚大家,此處人多,不如和朕一起渡河吧!”李信指着遠處的戰船說道:“朕的水師已經將戰船連在一起,用木板鋪就,宛若木橋,行走其上,還是很方便的。”

“多謝陛下。”尚秀芳聲音很平靜,就好像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一樣,李信卻是搖搖頭,這個尚秀芳還真是一個奇人,在自己面前還能維持自己的風度,倒不是一般的人可以做到的。或許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在音樂舞蹈的道路上走的更遠一些。

“陛下,秀芳上次去了一趟西北,差點迷路了,絲綢之路雖然不錯,但是那條路上也不知道死了多少,陛下仁心愛民,爲何不想個辦法,使那條道上少死一些人呢?”就在李信苦笑的時候,耳邊響起了尚秀芳好聽的聲音。說話的內容卻是讓李信聞言一愣。

“尚大家,西北大漠,天地生成,想將它變成坦途,哪裡有那麼容易?”李靖笑呵呵的接過話來說道。沙漠不但是對商旅會產生影響,就是行軍打仗也是如此,只是想要改變這種情況,那是何等的困難,在李靖看來是不可能實現的。(。)

第1064章 亂箭射死第1023章 不作死變不會死第568章 誰纔是獵物第496章 兄弟蕭牆第192章 一槍挑四女(一)第603章 衆叛親離第501章 就是不走尋常路的李信第508章 反擊(三)第681章 汴州行第697章 追擊第510章 反擊(五)第711章 到嘴的鴨子終於飛了第852章 翁婿會面第268章 高昌王后心中的漣漪第442章 樑師都之死(二)第605章 攻城戰第224章 偉大的母親第414章 拉攏和分化第966章 新羅劇變第563章 河北終戰(二)第278章 出賣第963章 大勝第1013章 爭論第568章 誰纔是獵物第822章 倒黴的淵蓋蘇文第436章 大雪下延安第317章 封德彝第245章 東風何在?第205章 李靖入西域第778章 唐律第771章 自以爲得計的李元吉第225章 郭孝恪從軍記(一)第434章 雪夜行軍第652章 攻訐第90章 關東世家的打算第863章 內鬥第294章 自不量力的說客第368章 突厥退兵今天比較忙明天更新晚點第295章 樓觀道第158章 暴跳如雷第1110章 蘇定方來了第5章 棍杖第735章 山東震動第1054章 論戰第979章 遲了第1055章 兵臨城下第325章 軟禁第650章 民間第972章 刺殺第217章 交鋒(一)第981章 歸順第118章 針鋒相對第932章 大戰之前第268章 高昌王后心中的漣漪第1030章 天壤之別第1016章 平靜第507章 反擊(二)第91章 商業帝國雛形第556章 李世民用兵第830章 水淹晉陽第461章 上鉤了第529章 江淮風雲(一)第369章 李淵造反第699章 攻城殺手鐗第540章 口蜜腹劍第1102章 武威風雲第1045章 渡河第45章 下巴掉了一地第462章 洛陽城下第695章 暗處第584章 出兵第255章 高昌風雲(一)第1089章 兄弟第1021章 李靖的藏拙第272章 賣嫂(一)第90章 關東世家的打算第436章 大雪下延安第447章 借刀第992章 世家年終盤點第569章 李趙內部矛盾加劇第633章 午夜戰鼓第886章 京察第888章 惡從膽邊生第779章 讒言第690章 神秘衙門第101章 李秀寧到來第95章 懷遠鎮第881章 何不獻上自己第432章 滅樑師都(七)第322章 越王師第787章 拜師第232章 西域新的統治者第663章 夜宴風波第1111章 大義嚴母第341章 少林寺第253章 李信有後第751章 血戰莒縣第934章 兩年前設下的陷阱第520章 火燒朱粲(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