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0章 東皋子王績

李信的兵馬是四月底纔到滎陽的,李靖就在滎陽,當然等到他趕到滎陽的時候,才知道有一個叫王績的人正在等着自己。

王績是誰,他被人稱之爲五斗先生、東皋子,他是絳州龍門人,更重要的是,他是大儒王通之弟,在士林中享有廣泛的聲譽,當今天下,也不知道有多少讀書人都是出自他的門下,無論他是在李淵的境內,或者是李信的境內,他都可以暢通無阻,因爲他不僅僅是大儒的弟弟,還是本身就是大儒,都是受到當朝政要的尊重。這次來到滎陽,李信回軍的時候,所以來到滎陽。

“靖兄,這個東皋子怎麼來滎陽了?”李靖來五十里外迎接李信,李信迫不及待的說道。

“陛下,東皋子前輩來者不善啊!”李靖認真的說道:“陛下還記得女學嗎?東皋子雖然沒有提過,可是陳還是猜測出來了,東皋子前來就是爲了女學而來的,現在朝野上下議論的不就是此事的嗎?”

“一個女學有必要這樣緊張嗎?那東皋子好久都沒有出過龍門了,這次一出來就是爲了此事,這是給朕來個下馬威啊!”李信冷哼哼的說道。

“陛下,此人在朝野上下名聲很好,專心教學,臣聽說許多文人墨客都是出自王通兄弟門下。”李靖有些擔心的說道。

“雖然如此,朝廷之事豈是他可以隨便議論的?”李信有些不滿的說道。

“陛下以爲這件事情朝野上下不會有人議論嗎?現在是一個東皋子,再過上幾天就不是一個東皋子了。”李靖低聲說道。

實際上兩個人都很明白,上元夜的事情只是一個引子,更重要的還是女學,雖然隋朝到現在風氣比較開放,但是不管怎模樣,女子的地位還是很低,現在長孫無垢開了女學,女人有了文化,會發生什麼事情。東皋子這次前來不是爲了其他,就是爲了女學。

“沒想到一個小小的女學,居然鬧出了這麼大的風波。”李信不屑的說道。

“殿下以爲呢?”李靖深深的望了李信一眼,說道:“陛下。甚至還有人說陛下還準備讓女人當官,給女人提高權力呢!”

“這也不是不可能的。”李信冷哼哼的說道:“女人爲何不能當官,若是急了朕,這種事情,朕也不是不能做的。”

李信很是氣憤。冷哼哼的說道:“在朝廷有太學、國子監,在地方也是有各級學府,朝廷可以免費適齡的學子學習,爲此朝廷支出了大量的金錢,有學問的學子都可以參加科舉,這不是好事嗎?可是在這些人眼中,朝廷雖然做出了許多事情,卻是損害了這些人的利益,許多人都自認爲是儒家大宗師,學子們都必須是他們的門下。他們開展私塾、書院,這些朕都是支持的,但是若是因此來要挾朝廷,朕卻是不允許的。”

李信記得在歷史上有許多的學派,這些學派是怎麼來的,都是由私塾、書院形成的,有大儒在一起講學,許多學子慕名而來,慢慢的師生、同窗等等都形成了一個團體,在政壇上發出力量。發出聲音。比如後來的東林書院等等,本質上就是這樣的一羣人。

還有後來的浙黨、贛黨等等,這些都是由私人書院組成,或者有的商人資助。使得讀書人在朝堂上爲這些商人們張目。在歷史上,明朝中期的晉黨,明朝末期東林黨人都是如此。私人私塾、書院最容易形成的就是這樣的利益團體存在。

他們一開始或許是因爲一個好的事情,但是走到了最後,就是有着共同的目的,共同的利益。比如隋末大儒王通。在講學的時候,門下弟子達數千人,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實力,就算是坐鎮龍門,李信和李淵都無可奈何,從傳播教化來說,他們起着積極的作用,但是在有的時候,卻成爲一個弊端。

李信以前很希望這種大儒爲自己說話,爲自己張目,但是現在不一樣,這樣的人將會對自己的國家產生不利的影響,你在這邊講學,天下人還會去朝廷開設的學府學習嗎?

“大將軍,那是什麼地方?”李信忽然看見遠處有青山疊翠,雖然比較遠,但還是能感覺到風景不錯,心中極爲喜歡,頓時好奇的詢問道。

“陛下,那是環翠峪,是滎陽的風景所在,每年都會有大量的學子前往此處,遊山玩水,寫詩作畫。臣也曾經去過這個地方,也忍不住爲其中的景色而吸引。”李靖老老實實的說道。

“好,登善,走,你和大將軍一起陪着朕去見見環翠峪。”李信忽然想到了什麼笑呵呵說道。

“殿下,滎陽文武都在等着陛下呢!”李靖有些遲疑的說道。

“元慶,去招呼他們,讓他們也來環翠峪。對了,東皋子在什麼地方?”李信忽然笑呵呵的說道:“他的年紀大了,還是讓他回去休息吧!朕明日再去見他。”

“陛下,東皋子前輩正在環翠峪。”李靖臉上頓時露出一絲尷尬之色,低聲說道:“東皋子前來,滎陽學子聞風而動,紛紛登門請求指點學問,好在明年科舉之中大顯身手呢!”

隨着李信在戰場上所向披靡,李信的地盤越來越大,本身的官吏根本不夠,所以纔會每年都會開恩科,雖然每年錄取的人數不多,但是比三年一度要好的多。

“呵呵!學問是學出來的,難道東皋子前輩能猜的到明年朕要出什麼樣的題目不成?或者說,朕開設的學府教的學問不成?”李信目光深處露出一絲冷哼來。

“陛下所興辦的學府不過是給天下人識字的地方,但是想要科舉,進入官場,不僅僅是識字,而且還有胸腹經綸,能寫的出來錦繡文章纔是正途。”褚遂良見李信對東皋子有不滿的意思,趕緊解釋道。

“能寫的出來錦繡文章的是才子,朕需要的能治理天下的人。”李信搖搖頭說道:“有許多人都會滿腹經綸,但同樣的,這些人也是一肚子的男盜女娼。”

褚遂良卻是不說話了,他已經聽出來了,皇帝陛下不僅僅是要維護女學,甚至還對天下的私塾、書院十分反感,若是再刺激的話,弄不好李信甚至還會取締這些私塾、書院。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能夠興辦私塾、書院,這樣的私學的,都是世家大族,他們有着鉅額的金錢,維持着這些東西的消耗,所以說,詩書都是掌握在世家大族手中,連帶着朝廷中許多官員也是出自世家大族的名下,東皋子王績不也是王家的一員嗎?與李趙的王珪等人不一樣,王通、王績等人都是以詩書傳世,在天下賺足了名聲,而王珪等人卻是在朝堂上發表議論,爲王通等人張目。

這不是個例,實際上,那些世家大族都是這麼做的,方法基本上都相同,這些名家號稱無論寒庶,或者是富貴,只要能有向善之心,懂得詩書文字,都能拜入其門下,但是這與上古時期孔子的有教無類不一樣,所教的也都是陽春白雪,往來無白丁,談笑有鴻儒。想入王家門下,可不是一般的人,王家免費資助的也是有機會進入官場的人物。

李靖等人都不說話,這個時候,也對東皋子有些不滿,剛纔李信或許還不會有這種看法,可是讓李信沒有想到的是東皋子居然不在城門處迎接自己,而且躲在環翠峪裡講學,說的好聽點,這是叫教化天下,李信雖然是天下之主,可是卻不如這些士子們重要,但是說的直接點,東皋子並沒有將李信放在眼中,所以纔不會去滎陽城門口。這是對大唐的侮辱。

“走吧!”李信笑呵呵的說道:“東皋子乃是世之高人,現在年紀大了,還想着教化士子,朕心中十分感激,這不要親自上去拜見東皋子前輩。”

旁邊頓時有史官記錄道:“貞觀二年四月二十八日,帝屈尊滎陽環翠峪,拜見龍門東皋子王績,隨行者武德殿大學士曹國公褚遂良,武英殿大學士鄂國公大將軍李靖等十三人。”

“陛下,是不是應該通知一下環翠峪那邊。”沈千秋上前低聲說道。

“陛下,東皋子若是知道陛下駕到,必定會心中歡喜。陛下親自前往,也將是士林中一段佳話了。”褚遂良上前勸說道。

“不,不必通知,王前輩可是潛心治學之人,豈能因爲朕的到來,而壞了對方的興致。”李信擺了擺手,說道:“不僅如此,我等將身上的衣服都換一遍,既然是去拜見士林領秀,穿上官袍算什麼呢?換了吧!”

“臣遵旨。”褚遂良聽了心中一陣苦笑,李信絕對是故意如此。他看了一眼李靖,眼下恐怕只有李靖才能勸說李信,卻不曾想到李靖卻是摸着銀鬚,靜靜的站在那裡,根本就不說話,顯然這個大將軍李靖對東皋子王績也有些不滿,頓時徹底的熄了勸說李信的主意了。(。)

第957章 進攻吧!第217章 交鋒(一)第426章 關隴世家內訌第534章 突利狼狽(一)第290章 李信翻臉比翻書快第497章 黑龍出世第192章 一槍挑四女(一)第373章 孫華歸降第783章 裴氏父子第482章 竇建德來了第262章 高昌之亂(一)第1063章 下新城第640章 狂妄第631章 爲難第482章 竇建德來了第662章 大封功臣第268章 高昌王后心中的漣漪第24章 對陣宇文成都第549章 陷江陵第280章 軍神李靖第1097章 回京第84章 隨營軍校第774章 目標齊郡第790章 癡心妄想第155章 弘農定計第557章 水淹劉黑闥第1080章 遼東城破第16章 只欠東風第989章 火山令袁守誠第570章 李淵的狠毒第807章 玄武門之變第357章 堅壁清野第452章 李密狂妄第19章 請叫我地主第563章 河北終戰(二)第958章 血戰定襄第833章 衆叛親離第101章 李秀寧到來第578章 又多了一個女人第996章 血色罪惡第425章 滅樑師都(三)第594章 竇紅線約法三章第338章 滎陽亂(三)第674章 裴氏恩寵第487章 挖坑等人來跳第211章 金城薛舉(二)第269章 策略(一)第119章 對峙第817章 淵蓋蘇文和淵秀貞第175章 來做個旅帥吧第183章 車震李秀寧第593章 大義第623章 李信在哪裡第906章 血煞修羅第84章 隨營軍校第256章 長街喋血(二)第344章 亂世來臨第459章 戰術欺騙(二)第73章 暴跳如雷的李淵第883章 吃掉第475章 奪取弘農第594章 竇紅線約法三章第702章 滅敵第758章 萬花筒和手榴彈第905章 再見修羅第623章 李信在哪裡第426章 關隴世家內訌第319章 逼宮之兵變第659章 修羅殺來第910章 反攻第954章 反攻第574章 倒黴的長孫無忌第263章 高昌之亂(二)第986章 袁守誠第733章 火燒梅嶺(一)第882章 羊入虎口第635章 高昌變故第842章 風聲鶴唳第362章 李信真的走了?第760章 李孝恭壯士斷腕第185章 伏擊第1081章 夾擊第946章 反攻第707章 下江南第162章 一字長蛇陣第84章 隨營軍校第1067章 遼東城下第1025章 威儀第1047章 盧龍塞下第369章 李淵造反第60章 楊廣的算計第455章 有子初長成第1007章 漁翁?第1028章 房玄齡第977章 突厥內亂(一)第537章 江淮亂(二)第854章 邪惡第413章 利益均沾第841章 大勝第523章 羅藝之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