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義錦堂(三)

房玄齡望着對面的義錦堂搖搖頭,這個時候,就聽見南陽公主柔和的聲音傳來,房玄齡原本只是感到好奇,但是這個時候卻是驚訝了。±小,..o

“諸位,朝廷準備重新整頓西域秩序,不但要對西域進行移民,還要在西域劃分郡縣,將西域三十六國盡數納入朝廷的治理之中,現在西域缺少大量的官吏。壽陽侯準備上奏天子,在我中原衆多讀書人當中選取優秀者,參與到這次行動中人來,這些人短時間內只能是作爲朝廷吏員存在,但是所得的待遇與朝廷官員相同,三年之後,凡是參與科舉者,壽陽侯會親自向朝廷舉薦。不想參與科舉,且西域都護府考察優秀者,壽陽侯將向朝廷舉薦爲官。”南陽公主的聲音很柔和,可是傳來的消息卻是在場的人讀書人震驚了。

官吏,官吏,首先是官員,然後纔是吏員。官員是享受朝廷俸祿,爲天下人所尊重的,吏員只是官員的部署,不但是做一些雜事,俸祿由當地發放,甚至地位上都遠不如官員,受人所歧視。大隋朝廷,最小的官員就是縣令、縣丞和縣尉三個,其他縣裡的各大司曹都是吏員,一般都是由當地人員擔任。這樣的吏員一般的讀書人都不會去做的。

房玄齡等人震驚的是,李信準備將吏員當做官員來用,享受官員的待遇不說,更重要的是壽陽侯李信下的命令,成績優秀者可以直接爲官,準備參加科舉的人,他也是親自舉薦。李信爲西域都護府大都督,舉薦的又是西北的官員,雖然地方比較落後和貧窮,可是也是官員,這對中原的寒門子弟將會有這巨大的吸引力。

“好一個壽陽侯啊!”房玄齡可以想象的到,南陽公主這些話傳出去,許多被世家所壓制的寒門中人都會前去西北,雖然機會渺茫,雖然付出了三年的辛苦,可是面前卻有可能是一條青雲大道,房玄齡自認爲自己若是寒門子弟,也會前往西北的。

“壽陽侯還真是厲害,此舉一出,也不知道會有多少的讀書人會去西北吃沙子。”薛收也嘆息道。

“李信此子已經成長起來了,知道培養自己的勢力了。十年之後,整個西北將會是他的實力。”在朱雀大街上,一輛極爲普通的馬車內,宇文述望着不遠處的義錦堂,深深的嘆了口氣道。

“南陽公主也是我宇文家的人,難道不知道李信與我宇文家有仇嗎?”宇文化及不滿的說道:“那雕刻印刷的技術可不是能用金錢來衡量的,也不知道李信是從哪裡得到的。”宇文化及又氣又恨,更多的是嫉妒。

“南陽公主是皇上的女兒。”宇文化及目光中露出一絲惋惜來,自己的兒子在一些方面還是差了許多,只得說道:“李信已經不相信朝中的官員了,所以纔會培養自己的實力。皇上讓他主管西北,他豈會放棄這個機會,可惜了,早知道他有如此手腕,當初就不應該讓他去西域。”

“父親,現在該怎麼辦?”宇文化及有些擔心的說道。他目光閃爍,低着頭,還露出一絲陰狠的眼神。說道:“孩兒看,李信此人對皇上忠心耿耿,與南陽公主、月容公主交好,此人日後必定是我們宇文世家的大敵。”

“那又如何,那也得等他出的了西域再說,且不說西域之事很複雜,無論是西域三十六國也好,或者是西突厥也好,都是一座大山一樣,橫跨在李信心頭,想要推翻這兩座大山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且你想過了沒有,在弘化還有一個人,他的老岳父對李信的印象可不怎麼樣,不在中間鼓搗一番,李淵那就不是李淵了。”宇文述搖搖頭說道:“皇上利用李信制衡李淵,何嘗又不是利用李淵來制衡李信呢?只不過這兩個人都不是什麼好鳥。忠心耿耿?眼前的這種行爲就不是什麼忠心之輩能做的出來的,培植自己的實力,掌控西域。爲的就是日後有朝一日,朝廷要對付他的時候,他已經有了足夠的實力應付中原了,此子謀劃之深讓人難以想象啊!”宇文述以前還想着李信放着花花中原不呆,非要去西域,心中也就沒有放在心上,但是隨着李信一出手,就知道李信的謀劃了,遷移人口看上去是爲了解決中原的盜匪,擴大朝廷在西域的影響力,但是實際上,還不是在幫助李信積累人口的嗎?現在又是蠱惑讀書人前往,更是其心可誅了。

“父親,要不要去告訴皇上?”宇文化及望着人羣之中的南陽公主和月容公主,心中一陣好笑,若是楊廣知道自己的兩個女兒都在幫着李信挖自己的牆角,不知道會是什麼心理。

“你以爲就我們看出來了嗎?虞世基就沒有看出來?爲什麼他們不說?”宇文述打量着自己兒子一眼,說道:“說的徹底diǎn,李信雖然經營西域,可是卻沒有起兵謀反,他仍然是在位朝廷做事,就算有以後,西域是什麼地方?那個地方豈是能成大事的?只要朝廷一紙詔書,就能解決李信,現在讓李信經營一下西域不是更好的嗎?”

“父親所言甚是。”宇文化及想了想,還真是沒有將西域放在心上。

“皇上這個時候可是很信任李信。想動他,恐怕很難。”宇文述目光中露出一絲奇異來,心中卻是露出一絲不屑,楊廣好大喜功,喜歡做前人所不能的事情,這次任用李信也是如此,只是西域的事情極爲複雜,沒看見裴世炬在西域那麼長時間了,也只是安撫了一下西域,曾幾何時將西域納入大隋的版圖之中。李信年紀輕輕,想要完成裴世炬沒有完成的事情,幾乎是不可能的。

“真是便宜那小子了。”宇文化及心中還是有些不甘,年紀輕輕,李信二十歲都沒有到,現在就是坐鎮一方,雖然在政事恐怕大部分都是裴世炬在打理,李信只是一個衝鋒陷陣的人物,但是最起碼在名義上,李信還是西域之主,這讓宇文化及心中十分的不好受。

第928章 只爲公理第10章 要挾第424章 滅樑師都(一)第574章 倒黴的長孫無忌第406章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第839章 撤軍第343章 風起雲涌第325章 軟禁第288章 分贓第348章 對策第3章 十步殺一人第88章 求親第482章 竇建德來了第448章 李密敗亡(一)第831章 水淹晉陽第846章 父子君臣第11章 定計第563章 河北終戰(二)第1005章 母女第479章 迷信的王世充第884章 官場第1063章 下新城第267章 大都督駕到(二)第648章 祖制第137章 蘇定方第797章 李元吉本色出演第1012章 金殿之爭第863章 內鬥第1104章 懷疑第983章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第617章 世家心思第198章 義錦堂(二)第406章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第845章 勸降第401章 楊廣之死(三)第1067章 遼東城下第615章 火燒洛陽第123章 長孫離去第784章 再見獨孤鳳第758章 萬花筒和手榴彈第621章 河東攻防第1066章 黑水靺鞨第548章 內亂第75章 流言(二)第669章 西突厥內亂第173章 長孫爲質第279章 老而不死是爲賊第639章 冷遇第281章 涼州之亂第1104章 懷疑第883章 吃掉第409章 屈突通歸趙第658章 狡猾的裴世炬第717章 巡視建康弟兩百一十二章反心第364章 鹿死誰手第12章 城門引蛇出洞第824章 五日下三城第609章 朝議紛紛第522章 江淮杜伏威第803章 市井第902章 賀蘭山下第838章 發現第496章 兄弟蕭牆第160章 炸營第97章 收兵權第732章 追擊第519章 疲兵之計第857章 李世民之死第623章 李信在哪裡第1052章 有子長成第146章 詐取黎陽倉第643章 修羅軍第835章 突厥的不甘第439章 衆叛親離第129章 獻計第853章 相見第119章 對峙第788章 家事第809章 玄武門落幕第995章 大旱前第310章 京師暗流第871章 天價嫁妝第148章 大戰之前第211章 金城薛舉(二)第981章 歸順第16章 只欠東風第441章 樑師都之死(一)第877章 異姓王第841章 大勝第620章 李世民出計第1057章 生擒楊虹第596章 關中震動第534章 突利狼狽(一)第10章 要挾第293章 戰馬交易第601章 說降張鎮周第446章 各有算計第971章 大洪教第978章 突厥內亂(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