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一羣造反的官二代

楊恭道是誰?他可是一個大名鼎鼎的人物,因爲他是宗室,正兒八經的宗室,他的父親是觀王楊雄,在宗室之中是一個相當有名的人物,當然,龍生九子各有不同,楊雄是一個英雄,生的兒子自然也不一樣了,楊雄有子楊恭仁,在士林中名聲很不錯,爲政也很寬仁,文皇帝很喜歡他,經常誇讚他。可是楊恭道就不一樣了,仗着有diǎn武力,經常胡作非爲。楊玄感起兵,是推翻楊家的統治,這個傢伙居然跑去參軍,後來主動去進攻臨清關,準備捉拿南陽公主,這也算是楊家的一個奇葩了。

他雖然名聲不怎麼樣,可是他的投靠,使得天下人都有了一個錯覺,那就是皇室之中也是有人反對楊廣的。於是乎,這個影響就大發了,不但是那些世家都參與了這次起兵造反,連朝中大臣也參與了。大將韓擒虎的兒子韓世萼、觀王楊雄的兒子楊恭道、光祿大夫虞世基的兒子虞柔、大將來護兒的兒子來淵、御史大夫裴蘊的兒子裴爽、大理卿鄭善果的兒子鄭儼等等都一些官二代、世二代紛紛緊隨其後,投靠了楊玄感。

更爲奇葩的是虞世基在楊廣面前很得寵,他的兒子居然反對皇帝,大將來護兒更是有意思了,楊玄感起兵造反一開始宣揚的並不是反對楊廣,而是說來護兒因爲耽誤了軍期而造反,楊玄感是奉命討伐來護兒的,所以招收了不少的兵馬,最後時機到了,才說起兵反對楊廣。至於其他的韓世萼等等,都是朝中大臣的兒子,這一羣人都是活在楊廣的恩寵之中,最後卻起兵反他。

這也是爲什麼後來人都說楊玄感起兵造反雖然很快就被平息,可是造成的影響卻是直接導致了隋煬帝的失敗和隋朝的滅亡。連統治階級內部都是如此,更不要其他的反王了。

坐在大堂之上,李信總算是得到了最近整個河南的戰事情報了,不得不說,楊玄感是一個猛人,他的戰略雖然是錯誤的,可是打仗卻很是厲害,難怪在很短的時間內,他的麾下擁有十萬人的規模。

起兵造反之後,幾天之後,駐兵於上春門,人數達到十幾萬。樊子蓋命令河南贊治裴弘策抵抗,裴弘策戰敗。整個河洛的士族、老百姓紛紛前來慰勞楊玄感,也能看的出楊玄感起兵造反是很得民心的。

楊玄感也不負所望,刑部尚書衛玄,率衆幾萬,從關中來援救洛陽。衛玄用步兵、騎兵二萬,衛老頭雖然懂得一些戰略,可還是楊玄感和李密的對手,楊玄感假裝失敗。衛玄追趕他,這時楊玄感的伏兵衝了出來,衛玄的前軍全被消滅。幾天後,衛玄又與楊玄感交戰,兩軍剛交戰,楊玄感就讓人大呼道:“官軍已經捉住了楊玄感了!”衛玄軍稍稍鬆懈下來,楊玄感與幾千騎兵乘機進攻,衛玄軍於是大敗,只帶了八千人逃回了洛陽。

“衛玄也老了。”李信搖搖頭,在亂世之中,文臣武將很多,關鍵是能不能用。最起碼現在李信知道的有張須陀、羅士信、秦瓊還有屈突通都是難得的將才,還有一個李靖,也不知道躲在什麼地方,這些人隨便選上一兩個,足以消滅楊玄感,可惜的是,楊廣不能用。

“將軍,現在元務本駐守黎陽倉,楊恭道進攻臨清關,楊玄感攻打洛陽,弄不好現在已經攻入洛陽。樊子蓋將軍已經率領大軍四萬人從大興出發,武衛將軍屈突通將軍率領大軍兩萬從河東殺來,駐守河陽。在下認爲,我等先進攻黎陽倉,佔據黎陽倉就等於截斷了楊玄感的糧道,再橫掃臨清關,最後進攻洛陽。將楊玄感圍困在洛陽,和衛玄將軍、樊子蓋將軍和屈突通將軍一起圍攻楊玄感,相信楊玄感插翅也難逃。”陳棱指着面前的軍事地圖大聲的發表着自己的見解。

“你們呢?都可以說?”李信掃了麾下的將校一眼。段齊、嚴肅、蘇定方等等都位列大堂之上,李信虎目圓睜,掃過衆人。最後落在蘇定方身上,說道:“定方,你來說說。”

“是,將軍。”蘇定方心中一喜,趕緊站起身來,說道:“末將以爲,我們根本不必管元務本或者說,也管不到我們和陳將軍的兵馬加起來不過兩萬人。黎陽倉地勢險要,想要進攻黎陽倉,兩萬人馬雖然可以,但是耗費的時間過長,若是元務本來一個魚死網破,一把火燒了黎陽倉,就算我們最後佔據了黎陽倉,恐怕皇帝陛下也不會原諒我們的。屬下以爲,黎陽倉我們放着不管,等滅了楊玄感,黎陽倉自然會落到我們手中。我們此刻應該立刻起兵南下,剿滅楊恭道,然後與越王會師洛陽,將楊玄感堵在河洛之地。”

李信diǎn了diǎn頭,蘇定方到底是有帥才的資質,一下子就找到了要diǎn,元務本不過是小螞蟻,真正的大頭是楊玄感,只要殺了楊玄感,元務本就是秋後的螞蚱,想動都動不了。

陳棱聽了臉色不好看,最後卻是沒有說話,只是冷哼了一聲,李信卻是哈哈一笑,說道:“陳將軍,不知道將軍是和我一起南下進攻臨清關,渡過黃河,剿滅楊玄感,還是駐守黎陽呢?”

“本將有守土之責,就留在黎陽防守了,李將軍乃是陛下派來平叛的,還是去剿滅叛逆吧!”陳棱冷淡的說道:“不過,本將軍有句話想告訴將軍,將軍南下平叛,那元務本也是叛逆,手下不過兩千人,將軍有萬人之多,黎陽倉更是關係重大,它能爲叛軍源源不斷的提供糧草,將軍卻不奪下黎陽倉,反而去河南進攻楊玄感,恐怕是有搶奪功勞的嫌疑,若是黎陽倉出了什麼事情,恐怕將軍就算立下了再大的功勞,也不能抵消黎陽倉的罪過吧!”

“放肆。”蘇定方等將校聞言面色一變,站起身來,大聲怒吼道。李信在軍中威望很高,豈是陳棱這樣的人敢教訓的。

“怎麼?你們也想學楊玄感,起兵造反嗎?”陳棱毫不畏懼的望着李信,在他身後,十幾名將校也都站起身來,右手按刀,對着蘇定方等人虎視眈眈。

щщщ⊕ т tκa n⊕ ¢ o

“段齊、蘇定方,幹什麼?你們還是帝國的將軍嗎?”李信冷哼哼的說道:“李信奉旨剿滅楊玄感,本將軍也只對皇上負責,陳將軍,只要皇上不怪罪我李信就行了。爭功?我李信年紀輕輕已經是虎賁郎將了,還需要爭功嗎?好了,我在黎陽也不過是休整一下而已,就此別過,將軍既然想駐守黎陽,那就是駐守黎陽吧!我自去臨清關。然後南下剿滅楊玄感,告辭了。”李信站起身來,領着杜如晦、段齊等人出了大堂。

第922章 北伐之議第1007章 漁翁?第830章 水淹晉陽第815章 繼承第894章 風雲第241章 李玄霸有病第256章 長街喋血第879章 新羅善德女王第185章 伏擊第1094章 尚囊之死第561章 無恥無下限第623章 李信在哪裡第283章 事後第1018章 背叛第892章 吐蕃第18章 夜戰(二)第1105章 父子君臣第896章 出逃第57章 終南詩集(二)第1033章 警鐘第702章 滅敵第59章 杜如晦的提醒第1090章 班師回朝第614章 洛陽第391章 唐王李信第236章 李信治西域(二)第1097章 回京第164章 楊玄感之死(二)第822章 倒黴的淵蓋蘇文第730章 禁忌第543章 秦瓊雨中夜襲第373章 孫華歸降第52章 暴怒的李秀寧第632章 疲兵第653章 皇帝不好當第1077章 安北都護府第463章 李世民氣的吐血(一)第232章 西域新的統治者第41章 蘭陵王遺兵第155章 弘農定計第616章 斬殺王世充第395章 決戰大興城(三)第512章 都是李信逼的(二)第582章 世家子弟後記在新書宋末之亂臣賊子的作品相關裡第408章 營救蕭後(二)第82章 再遇南陽公主第450章 李密來投第897章 機會第518章 滅朱粲(二)第932章 大戰之前第225章 郭孝恪從軍記(一)第797章 李元吉本色出演第974章 誰算計誰第317章 封德彝第154章 懸羊擊鼓第97章 收兵權第432章 滅樑師都(七)第917章 餘波第993章 世家出路第1048章 叛軍第665章 錢幣第25章 奪馬第110章 自作自受第583章 陰謀進行時第968章 盧龍塞第759章 進攻第89章 此時不打臉更待何時第439章 衆叛親離第658章 狡猾的裴世炬第783章 裴氏父子第536章 江淮亂(一)第999章 爭權奪利第67章 長孫無忌的不滿第801章 李玄霸第684章 這下玩大發了第977章 突厥內亂(一)第874章 高句麗來犯第811章 帝王冷酷第181章 引蛇出洞第409章 屈突通歸趙第459章 戰術欺騙(二)第533章 活捉長孫無忌第382章 錦衣衛無孔不入第168章 宇文述的算計第372章 傳檄隴西第187章 尉遲恭第1068章 城下之戰第280章 軍神李靖第884章 官場第743章 李趙陰謀第865章 吳山公第387章 攻陷常平倉第438章 自毀長城第971章 大洪教第124章 泄露第1023章 不作死變不會死第119章 對峙第846章 父子君臣第641章 家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