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0章 遷都之念

長安城中,李府潛邸,生活在這個地方的不僅僅有沈如燕,還有蕭後兩人,兩人作爲鄰居,早就已經很熟悉了,蕭後雖然也有兒孫,但是隨着隋朝末年的戰爭,那些兒子早就爲人所殺。相反對於沈逍倒是愛護的很。一來一去,也就熟悉了許多。

兩人對於李信的無恥早就見多了,加上這個地方是在宮外,與皇宮內不同,李信在這裡變的更加的無恥,大多的時候,是沈如燕服侍自己,但是有的時候,會將蕭後拉進來,那蕭後自從和南陽公主一起服侍李信之後,對於這種閨房之樂,也變的半推半就了。

甚至有的時候,連南陽公主也被拉了進來,要知道宮中的女子甚多,雨露均沾,就算李信很強大,可是真的算起來,輪到外面的女子機會就更少了,李信每次前來,沈如燕也是盡力服侍,對於一些羞人的要求,也只能應下來,就算是做一些尷尬的事情,也只能是應了下來,這樣倒是增加了一些情趣,倒是沒有想到的。

這天早上,李信正在沈府吃早飯,在他旁邊,還有沈如燕、蕭後和南陽公主,三人面色紅潤,雨露均沾之後,在三女身上的表現極爲明顯,就是蕭後臉上閃爍着異樣的光澤,宛若三十多歲的婦人一樣。沈逍卻是默默的坐在一邊,吃着面前的稀飯和鹹菜。

“陛下,漢王殿下從前線傳來的消息。”大門打開,沈千秋急急忙忙的闖了進來,雙目中還有一絲慌亂。

“千秋,什麼事情這麼着急?”李信漫不經心的指着前面的凳子說道:“坐吧!看你這個樣子,恐怕連早飯都沒吃吧!給沈大人上diǎn飯來。”

“謝陛下,臣已經吃過了。”沈千秋自然是不敢和李信在一起吃飯,趕緊說道:“錦衣衛剛纔傳來的消息,松贊干布率領大軍二十萬,已經殺到了鬆州,和漢王殿下對陣川主寺。”沈千秋低着頭,不敢擡頭,哪怕面前有蕭後和南陽公主也是一樣,三女聚集在一起,沈千秋不是傻子,也知道昨晚發生了什麼。

不得不說,這個時候的李信已經不像以前那樣,專注政務,】dǐng】diǎn】小】說,.≈.o■< s=";arn:2p 0 2p 0";>s_;朝政大部分都是託付給武德殿,武德殿的幾個大臣也都是厲害的人物,對李信忠心耿耿,所以李信也放心的很。

“吐蕃這是準備和朕決戰啊!”李信手中的筷子放了放,面色平靜,淡淡的說道:“消息已經傳給了武德殿嗎?”

“臣已經送給武德殿了,相信武德殿的幾位大人已經知道消息了。”沈千秋心中一冷,趕緊低聲說道。

“嚴肅現在在哪裡?還在大非川嗎?”李信放下手中的筷子,說道:“他的兵馬可以出動了,就算不能滅了吐蕃兵馬,也要嚇一嚇吐蕃人。我大非川十萬大軍難道是吃素的不成?訓練這麼久了,也該出來活動活動了。”

“臣立刻去見武德殿的幾位大學士,讓他們下旨嚴肅將軍,進攻大非川。”沈千秋趕緊說道,他低着頭腦袋,神情有些尷尬,面前的三個女人都很高貴,尤其是蕭後和南陽公主,居然是以母女之身,一起服侍李信,這樣的事情若是傳揚出去,恐怕天下震動,對李信的名聲將會有很大的影響。他隱隱有一絲後悔,不應該出現在這裡。

“暫時不用,傳旨西北,讓李孝恭暫時坐鎮東北,裴元慶領軍六萬,坐鎮涿郡,命虞世南、閻立本兩人率領大軍,興建涿郡,改涿郡爲北都,朕每年都會巡視北方要塞之地。讓他們合理利用涿郡的行宮,讓戶部調錢財五十萬銀幣,皇家錢莊調集銀幣五十萬,金幣十萬興建涿郡要塞。”李信放下手中的碗筷,說道:“那麼多的高句麗、百濟的俘虜都是可以用的上的,不要在乎這些人的民力,能爲我大唐效命,那是他們的福氣。”

“是,臣明白。”沈千秋在這裡是一刻都不想待下去,趕緊退了下去。

“三郎真是的,這下好了,這要是傳出去,恐怕的人都會說皇上是一個昏君了。”等沈千秋走了之後,南陽公主有些不滿的說道。

“沈千秋是朕身邊的老人了,知道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每關係的。”李信不在意的說道。他是天子,在大唐,還有誰能在背後議論的。沈千秋是一個聰明人,不然的話,也不可能活到現在了。

“皇上,這長安城坐鎮關中,乃是龍脈聚集之地,山河險固,乃是上等的都城所在,你爲何要選涿郡那個地方?”與沈如燕和南陽公主不一樣的是,蕭後卻是聽出了李信的潛在之意,有些驚訝的詢問道。

“關中雖好,但不是我李信地盤,在這個地方,和關東世家糾纏甚深,都不是什麼好事情,朕這一代沒關係,但是朕之後就說不定了。”李信搖搖頭說道:“涿郡雖然不如長安險要,但是正因爲如此,就要提醒歷代帝王,不能死於安樂之中,要有憂患意識,天子守國門,自古以來,就應該如此。”

“就怕那些世家大族不同意啊!”南陽公主遲疑道:“大家在這長安城生活的好好的,恐怕很少有人會去涿郡苦寒之地吧!”

“先建了北都再說。”李信不在意的說道:“朕以後每五年都會發動一次對外戰爭,只有這仗大多了,世人才知道這個世界之大,國都選在在長安,並不見得是什麼好事情。未來一段時間內,大唐的威脅還是在西北之地。”

“涿郡,沒想到以後還是要到涿郡去!”蕭後深深的長嘆了一聲:“陛下,遷都一向是大事,朝中未必有些人同意遷都,尤其是那些關中世家,這些人恨不得長安永遠都是都城。”

“朕這一代自然是算了,每年去一次就可以了,就當做避暑吧!真正的遷都,就等以後再說吧!等承宗生了第一個兒子,朕就去涿郡定居,細心見到朕的皇孫,相信,不管出自什麼考慮,朕的皇孫會將都城遷到涿郡的,那個地方纔是他的根基。”李信不在意的說道:“相信朕做了決定,也不會有人反對的,世家,不久之後,將不會有大型的世家出現了。朕的爵位可不是那麼好拿的。”(。)

第413章 利益均沾第1102章 武威風雲第978章 突厥內亂(二)第730章 禁忌第498章 李淵和親第225章 郭孝恪從軍記(一)第409章 屈突通歸趙第570章 李淵的狠毒第970章 希望(二)第435章 雪夜白衣奪城第1051章 伍氏女第584章 出兵第359章 咄苾的怒吼第632章 疲兵第1071章 諸子謀算第612章 雞肋第853章 相見第84章 隨營軍校第1004章 廷推人選第232章 西域新的統治者第991章 奪嫡陰雲第439章 衆叛親離第320章 力挽狂瀾第149章 慘烈衝陣第194章 謀劃第310章 京師暗流第1073章 圍獵靺鞨第808章 殺兄逼父第158章 暴跳如雷第978章 突厥內亂(二)第266章 大都督駕到(一)第541章 玄奘和尚第1111章 大義嚴母第1102章 武威風雲第1088章 母子第394章 決戰大興城(二)第694章 大案落幕第473章 李密之死第1072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559章 長孫兄妹第188章 成親之前第481章 君子報仇不隔夜第632章 疲兵第586章 徐跑跑第265章 高昌之亂(五)第754章 血戰第302章 假降第392章 決戰前夜第264章 高昌之亂(三)第1082章 國滅第296章 李靖在哪裡第1081章 夾擊第465章 兄弟之爭第657章 武德殿大學士岑文本第227章 伏擊戰?這是什麼鬼第478章 徐懋功歸趙第1021章 李靖的藏拙第376章 李淵反了第944章 惡陽嶺第751章 血戰莒縣第437章 三郡入手第573章 科舉之爭第435章 雪夜白衣奪城第916章 亂刀砍死第491章 雪夜陷河東(二)第82章 再遇南陽公主第487章 挖坑等人來跳第856章 李世民之死(二)第893章 未雨綢繆第291章 暗夜襲擊(一)第554章 大勢已去第182章 發現第605章 攻城戰第227章 伏擊戰?這是什麼鬼第828章 夜襲第978章 突厥內亂(二)第1016章 平靜第879章 新羅善德女王第232章 西域新的統治者第822章 倒黴的淵蓋蘇文第793章 髒水第191章 成親之前第1009章 爭奪第998章 血腥的開始第18章 夜戰(二)第580章 世家本性第524章 羅藝之死(二)第345章 磨刀霍霍向江山第381章 李家父子第822章 倒黴的淵蓋蘇文第1104章 懷疑第541章 玄奘和尚第685章 大案爆發第228章 薛舉欲哭無淚第404章 世家密謀(二)第361章 獨孤鳳第980章 戰敗第124章 泄露第906章 血煞修羅第279章 老而不死是爲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