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3章 未雨綢繆

“一來都來了,就是朕也感到好奇,有這樣的巧合嗎?”武德殿內,幾位武德殿大學士坐在錦凳上,李信高坐在寶座之上,他揚了揚手中的奏摺說道:“執失思力來了,祿東贊來了,突厥和吐蕃人都來了,你們認爲這是一種巧合嗎?”

“陛下認爲,這兩者之間是有勾結?”杜如晦沉默了半響說道。

“沒有這麼巧的事情吧!”李信笑呵呵的說道:“這個松贊干布想幹什麼?想要娶朕的女兒?你們認爲可能嗎?”李信雖然臉上堆滿了笑容,但是整個大殿內都充斥着一絲冰冷,冰冷的讓杜如晦等人心中都感覺到害怕,李信絕對不是這樣的人,能將自己的女兒嫁到異邦。

“松贊干布膽大妄爲,蠻夷之輩也想娶天家之女,簡直就是找死。”長孫無忌冷哼哼的說道:“陛下,臣以爲此事恐怕突厥人在裡面搗鬼了。不然的話,哪裡有這麼巧的事情。”

“陛下,沈千秋求見。”宋和走了進來低聲說道。

“來,大家來看看如今的吐蕃是什麼情況。”李信讓人將沈千秋叫了進來,招呼衆人說道:“他到底是和突厥人勾結好了,還是真心實意來求親的。若是後者,也不必過於苛刻,若是前者,我大唐不介意派兵教訓一下這個傢伙。聽說,他纔是弱冠之齡,比朕還要年輕,現在也成爲一國之主了。只是我大唐沒有和親的習慣。現在沒有,以後也沒有,依靠一個女人來維持和平,維持邊疆的穩定,那還要將士們做什麼,還要男人做什麼?”

“陛下聖明。”衆人紛紛點頭。這些人心中一陣複雜。李信這句話不僅僅是對衆人說的,更是對後世君主說的,大唐日後再不會有和親的事情發生。

“突厥人最近很活躍啊!雖然突厥的使者還沒有到長安。但是長安城內已經有人建議答應和議,諸位以爲這背後是有人在暗中推動。更或者是天下的老百姓都是這樣認爲的呢?”李信忽然說道:“昨天,御史臺送來奏章,說從長安到漢中的馳道已經修築完畢,是不是讓那些築路大軍休息一下,給他們更好的補給,以便下一次繼續修路。”

“若是長久之計,這些人倒是不能都死了。”蕭瑀想了想說道:“陛下以仁心治理天下,雖然這些突厥人罪有應得。但若是都死了,下次還得捉一些人前來,想來這些人還是有些用處的,不如給他們一點吃的,宛若割肉一樣,花費少量的錢財,可以獲得更多的利益。也能節省一些民力,何樂而不爲呢?”

“恩,蕭卿所言甚是,這些人不能都死了。可以給他們吃的好一點。但是也不能將他們都餵飽了,餵飽了天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只要保證他們不死就行了。”李信想了想說道:“這些傢伙已經去掉了半條命。但到底是久經沙場的將士,若是給他們吃的東西好了,恢復精力了,還不知道會發生什麼呢。”

“陛下,這是松贊干布的資料。”沈千秋走了進來,手中捧着一疊文書,不過很薄,只有幾張紙而已,李信皺了皺眉頭。

“因爲以前我們大多是注意突厥人和李氏。或者是高句麗,對於吐蕃並沒有特別的關注。雖然有些商旅,但是商旅能得到的東西很少。臣以後一定會關注吐蕃的。”沈千秋好像知道李信想要說什麼一樣。趕緊解釋道。

“恩。”李信點了點頭,他知道這與自己有關係,就是李信也沒有特別的關注高原上的那個國家,一個還處在野蠻社會的國家,雖然有些戰鬥力,但不能與大唐相比,在歷史上,文成公主出嫁吐蕃之後,才使得吐蕃有了飛速的發展,在玄宗之後,還佔據了不少中原的土地。對於這個地方,李信是沒有什麼好印象的。他更加不會願意讓自己的女兒嫁到吐蕃這個地方。所謂的和親更是讓他不齒。

“陛下,若是吐蕃和突厥人真的有勾結,這次求親也不過是一個藉口而已,那臣以爲恐怕要早作準備了。”杜如晦出言說道:“松贊干布這個人年紀輕輕,就能在自己老子死後,還能快速的統一高原,足見此人也是一個野心勃勃之輩,他遲早會進攻中原,高原和我們中原不一樣,臣看了一下上面的內容,沿途的商旅說,想進入吐蕃,並非每個人都可以的,吐蕃受鬼神庇佑,松贊干布更是能驅使鬼神,擊殺任何想要進入吐蕃的人。雖然鬼神之說很是荒謬,但也能說明,想要進攻吐蕃,十分困難。”

李信啞然一笑,他知道這並非是什麼鬼神,而是高原反應,在中原呆習慣的人,有的人進入高原,就會有高原反應,莫說行軍打仗,就是行動都不方便,甚至會發生死亡的事情。這就是所謂的詛咒。這種事情在這個時代還是很有市場的。

“每個人的體質不一樣,有的人從低處到高處的時候,呼吸自然有些困難,甚至喘不過氣來,還有死亡的危險。這就是所謂的詛咒了。傳令三軍,在三軍之中挑選能進入高原的人。或者在吐蕃附近招收兵馬,或是挑選身強力壯之人,不能貿然進入吐蕃,但可以適應一下啊!免得到時候,我們只能是被動應付。”李信想了想說道。面對一個年輕人,必定是野心勃勃之人,這樣的人,遲早會進攻中原的。李信這是在未雨綢繆。

“是。”杜如晦聽了點了點頭,又詢問道:“不知道陛下準備讓何人領軍?”

“傳旨武威郡公嚴肅屯兵鄯城,傳旨尉遲恭屯兵鬆州,兩人各自領軍五萬操練兵馬,準備不時之需。再傳旨金齒部、望部、芒部、僕子部、和蠻部來長安朝見天子。”李信想了想說道。金齒部、望部、芒部、僕子部、和蠻部都是大唐西南部的少數民族,與吐蕃相近,也是進攻吐蕃的一條途徑。

“是。”杜如晦趕緊命人書寫了聖旨,等待李信用印之後,就散發出去。

“多讓人尋找一些關於扶桑、新羅、吐蕃等國的信息,然後刊登在唐風上,讓天下人都要了解這些國家。”李信吩咐沈千秋說道:“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這是我大唐的優勢,不能丟掉了。”

“臣立刻讓錦衣衛出動。”沈千秋額頭上露出流出一絲冷汗來。(。)

第1089章 兄弟第1059章 城下氣敵第419章 狗咬狗第39章 雙錘裴元慶第348章 對策第909章 血戰賀蘭山第704章 四路攻唐第89章 此時不打臉更待何時第1063章 下新城第1019章 用大唐的刀劍說話第1109章 再見義寧天子第70章 夜色朦朧(二)第591章 席捲河南第520章 火燒朱粲(一)第735章 山東震動第872章 訓斥第956章 大軍殺來第374章 李淵要稱臣第513章 興兵(一)第821章 兩女見面第401章 楊廣之死(三)第352章 選才第844章 衆叛親離第589章 爲難的李世民第365章 六花陣(一)第628章 遷都第907章 誰是內奸第827章 太原城下第1004章 廷推人選第973章 收買人心第268章 高昌王后心中的漣漪第1105章 父子君臣第1055章 兵臨城下第1002章 夜訪第762章 陷臨淄第604章 滎陽鄭氏第815章 繼承第972章 刺殺第66章 長孫遭劫第782章 只要堅持 夢想總是可以實現的第712章 李淵暈了第1045章 渡河第242章 你做初一 我做十五第601章 說降張鎮周第115回 知道了又如何第184章 柴紹的報復第391章 唐王李信第183章 車震李秀寧第11章 定計第31章 齊王楊暕第553章 收入後宅第330章 張須陀之死(一)第991章 奪嫡陰雲第1058章 妻敵女第140章 杜如晦的忠心第473章 李密之死第924章 教子第824章 五日下三城第248章 奪權第1053章 要命的名單第215章 錦衣衛在行動(一)第15章 萬事俱備第155章 弘農定計第1021章 李靖的藏拙第806章 劇變前夕第566章 意氣風發第54章 世家大族第604章 滎陽鄭氏第269章 策略(一)第543章 秦瓊雨中夜襲第34章 楊廣第628章 遷都第1104章 懷疑第388章 忠誠與背叛第150章 衝陣第396章 李淵敗退(一)第817章 淵蓋蘇文和淵秀貞第604章 滎陽鄭氏第795章 李淵的無奈第213章 反心(二)第631章 爲難第72章 穿越者的野心第630章 斷臂求生第1046章 回而擊之第624章 攻其不備第648章 祖制第959章 血戰落幕(一)第316章 兵變前夕第15章 萬事俱備第385章 兵臨城下第513章 興兵(一)第640章 狂妄第37章 上朝風波第309章 蕭瑀第849章 兵臨鄴城第141章 黎陽第684章 這下玩大發了第190章 高氏教媳第308章 涼國公第866章 鄭氏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