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章 李淵的算盤

“實際上,最重要的是看父皇怎麼想了?”李世民這個時候對李淵心中有些不滿,有些失望,他認爲自己的父王就應該主持公道。

房玄齡和魏徵兩人都沒有說話,只有獨孤懷恩心中一陣不屑,別人不知道李淵心中所想,但是獨孤懷恩卻是知道了,坐在皇宮中的老東西,現在已經害怕了,不僅僅是害怕李建成,也在害怕李世民,他害怕李世民功高震主,他害怕李建成獨掌大權,所以就在兩個兒子之間進行平衡,就算是在遷都這個問題上也是如此,想着讓兩個兒子分開,這樣就能起到更好的制衡了。

果然,李世民這邊剛剛商議完畢,就見李淵派了內侍將李世民喊進了皇宮,不管是怎麼樣,李淵還是喜歡李世民的,只是皇家天性如此,就是需要防備李世民。

“兒臣見過父皇。”書房內,李世民按住心中的不滿,拜見了李淵。

“二郎,起來。”李淵親自上前將李世民扶了起來,打量着李世民一眼,點了點頭,拍着他的肩膀說道:“瘦了,二郎瘦了。”

“兒臣慚愧,這次沒有奪取河東,擊敗李信。還讓突厥人逃走了。”李世民已經得到契苾何力已經逃走的事實,心中還是有些擔心。

“此事怪不得二郎,是父皇有失考慮了,沒想到李信已經招降了竇紅線。”李淵擺了擺手說道:“不管怎麼樣,李信這次也損失了數萬之衆,短時間內,恐怕不會對我們動手,而且突厥人多是死在他的手上,突厥人想要報仇也是會找他報仇的,與我們沒有關係。”

“可是太原畢竟是靠近突厥,恐怕突厥人會找我們的麻煩。突厥人貪婪,什麼事情都會發生的,兒臣認爲父皇還是早做準備的好。”李世民出言說道。

“你上次提出的遷都。父皇已經考慮好了,太原坐鎮幷州,若是以前,我們倒是可以俯視長安。進攻關中,但是現在你已經奪取幽州、河北之地,就算是山東,也即將落入我大趙手中,這個時候。將京師設在太原,就有欠考慮了,朕已經決定遷都信都了。”李淵望着北方,言語之中有些蕭瑟。不管自己說的是怎麼好聽,但是實際上,被李信逼着遷都的事情,李淵自己還是知道的。故此,目光中還是露出一絲憤怒的模樣。

“信都乃是河北腹地,南控山東河南,北掌幽燕。乃是最佳的都城所在。”李世民趕緊說道。這也是符合他李世民的利益的。不過,很快,李淵下面一句話,就讓他如墜地獄。

“只是太原乃是我李家的龍興之地,需要一人坐鎮。”李淵轉過身來,目光灼灼望着李世民,說道:“二郎,父皇想讓你坐鎮太原。”

“兒臣遵旨。”李世民暗中心中的失望和憤怒,恭聲說道。

“好孩子。”李淵心中有些感動,拍着李世民的肩膀說道:“你放心。該是你的東西,朕給你留着。當今天下,紛爭四起,李信分裂天下。朕在還好一點,朕若是不在了,你的兄長恐怕不能擺定天下,還天下一個太平,二郎,到時候。恐怕還需要你來坐這個江山。”

“父皇,兒臣不敢,兒臣願意輔佐太子,統一天下。”李世民按住心中的激動,但還是拜倒在地,大聲說道:“還請父皇收回這句話,否則,否則讓兒臣日後如何自處。”

李淵心中一陣不屑,他將李世民拉了起來,說道:“此事等朕萬歲之後,自會有聖旨,二郎日後坐鎮太原,幷州之事,你一人擋之,軍事、郡縣之事,皆由天策上將軍府處置。”李淵知道太原日後的日子恐怕不好過,很乾脆的給了李世民全權。

“兒臣遵旨。”李世民心中在失望之餘,還有一絲興奮,李淵給予的權力可不是任何人可以擁有的,這是給了李世民一個小王國,日後太原之地就是如同李世民的封地一樣,任由李世民所爲。而李淵剛纔那句話,更是讓李世民對李淵的不滿消失的無影無蹤。

“你既然專注太原之事,河北的軍事也是需要有人,你像父王推薦一下,何人主掌爲好?”李淵笑眯眯的說道:“非李氏宗親,朕也有些不放心。”

“齊王李元吉、趙郡王李孝恭都可以。”李世民心中思索了一番之後,頓時給出了自己的答案,本來他還想推薦徐世績,但是聽了李淵一說,還是將徐世績排除在外,他不想讓李淵在這個時候生出一點疑心來。

“元吉能行嗎?”李淵有些懷疑的說道,他還是懷疑李元吉的能耐,故此有此一問。

“河北一戰,元吉還是可圈可點的,而且,河北乃是內地,發生戰爭的機會比較少,元吉對付李信不行,對付其他的人還是可以的。”李世民低聲解釋道。

“恩。”李淵點了點頭。

李淵並沒有當場給李世民任何答案,讓李世民離開之後,自己卻是在考慮這個問題,到底派何人來執掌河北大軍,可以想象,以後太原軍隊的質量肯定是李趙軍隊中最強悍的軍隊,可是軍隊數量卻是河北佔據優勢,河北軍隊讓何人來執掌,這是李淵最關注的問題,李元吉?或者誰李孝恭、李孝基甚至李道宗這些宗室將領。

李世民很高興地回到自己的王府,儘管是按照衆人所設想的那樣,李趙遷都之後,李淵果然是將自己放在太原這樣的一個地方,可是也給了自己全權,甚至讓自己任免官吏,這幾乎是讓李世民自己建立一個獨立王國,這樣的待遇,讓李世民已經很喜歡了,最起碼也能施展自己的一些抱負。

更不要說李淵給自己的許諾,日後會讓自己成爲太子,甚至成爲天子,這樣的承諾讓李世民對李淵心中的不滿一掃而空,回到自己的府邸之後,李世民很快就召集了房玄齡等人,說道:“三位先生所說的事情,和父皇所想的一模一樣,父皇準備遷都信都,而讓我天策上將軍府留守太原,幷州之事,由我天策上將軍府一言而決,從此之後,我們就要深根幷州了。”

“恭喜殿下,賀喜殿下。”衆人趕緊祝賀道,雖然天策上將軍府在未來一定的時間內,將處在危險和尷尬的境地,隨時會面對突厥人和李信的進攻和威脅,但是到底是一個巨大的地盤,這讓房玄齡等人這個失落的心再次亮了起來。

“父皇還說,若是在駕崩之後,天下仍然沒有太平,他將廢除太子,立本王爲太子。”李世民很得意的宣佈此事。

“唯獨如此,才能對付李信。”房玄齡聽了之後雙眼一亮,說道:“太子雖然仁德,治理朝政倒是不錯,但是在軍事方面卻是差了一些,殿下文武雙全,允文允武,乃是天下俊傑,是抵抗李信的最佳人選,也至於殿下,纔有可能,帶領我們擊敗李信,統一天下。”

獨孤懷恩坐在一邊,卻是露出不屑之色,別人不知道李淵,他這段時間卻是深深的瞭解李淵這個人了,雖然李淵和李世民說了這些話,甚至可以說是許諾了冊封李世民爲太子,但是獨孤懷恩絕對相信,李淵這只是隨口說說,就算是真的到了那一天,李淵絕對只是會傳位給李建成,而不是是李世民,李世民此舉不過是妄想而已。

對於李淵的這種決定,獨孤懷恩更多的還是不屑,那個老傢伙自以爲已經掌握了一切,實際上,他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所居住的地方,早就被自己的兒子佈下了暗探。李世民有沒有獨孤懷恩不知道,但是李建成絕對是有的。李淵和李世民父子兩人的談話,恐怕這邊剛剛談完,另外一邊,李建成恐怕立刻知道了父子兩人之間的談話內容。

君不密則失其國,臣不密則失其身。這是千古不變的道理,眼前的這三個人爲了自己的皇位,相互算計,真是天大的笑話,再看看關中的李信,君權盡數掌握在他手上,根本不會擔心有人搶奪李信的君權。一旦讓李建成知道李淵的許諾,原本對自己父親忠心耿耿的李建成,心裡還真的不知道怎麼想的,最起碼,也不會像以前那樣,對李淵忠心耿耿,恐怕在心裡面也會算計着自己的算盤。以後李趙的朝局恐怕要出大問題了。

不過這一切不正是自己所期望盼到的嗎?還有李元吉,現在李世民準備將河北的軍隊盡數託付給李元吉,李元吉是什麼傢伙,整個是一個紈絝子弟,這樣的人在獲得軍權之後,下一個目標恐怕也是想着奪取太子之位了。李淵的三個兒子,將會產生奪嫡之爭,李淵號稱能統治天下,實際上卻是連自己的兒子都管不好,這纔是天大的笑話。

獨孤懷恩坐在一邊靜靜的不說話,他十分期待遷都之後,李趙朝廷發生的事情,朝廷不亂,他如何有機會呢?(。)

第608章 殘酷第1053章 要命的名單第795章 李淵的無奈第110章 自作自受第994章 偶爾采采野花第219章 即將悲催的薛舉第1069章 築城第133章 兩隻老虎第273章 賣嫂(二)第598章 虎牢關第511章 都是李信逼的(一)第11章 定計第568章 誰纔是獵物第380章 天下兵馬大元帥第850章 士氣沮喪第200章 李靖(一)第1102章 武威風雲第842章 風聲鶴唳第605章 攻城戰第936章 修羅出動第845章 勸降第781章 文壇論戰第951章 修羅殺來第712章 李淵暈了第373章 孫華歸降第476章 身陷絕地(一)第629章 劉文靜之死第456章 女生外嚮第1015章 不甘第596章 關中震動第70章 夜色朦朧(二)第936章 修羅出動第131章 殺人殺的熱血沸騰第919章 清河崔氏第411章 鎮紙第400章 楊廣之死(二)第52章 暴怒的李秀寧第217章 交鋒(一)第197章 義錦堂(一)第498章 李淵和親第973章 收買人心第1058章 妻敵女第580章 世家本性第922章 北伐之議第643章 修羅軍第18章 夜戰(二)第466章 鏖戰洛陽(一)第148章 大戰之前第279章 老而不死是爲賊第211章 金城薛舉(二)第971章 大洪教第365章 六花陣(一)第260章 奸詐褚遂良(二)第785章 議北伐第884章 官場第286章 狗咬狗一嘴毛第444章 李淵的算盤第990章 李信教子第846章 父子君臣第363章 隴西李氏第576章 袁紫煙第795章 李淵的無奈第268章 高昌王后心中的漣漪第314章 蘇威第163章 楊玄感之死(一)第124章 泄露第435章 雪夜白衣奪城第460章 巍巍洛陽城第170章 壽陽侯(二)第418章 投靠第542章 蕭瑀勸降第42章 牛刀小試第620章 李世民出計第361章 獨孤鳳第692章 全城搜捕第830章 水淹晉陽第845章 勸降第147章 長孫情深第590章 措手不及第1007章 漁翁?第717章 巡視建康第817章 淵蓋蘇文和淵秀貞第112章 李淵恐懼了第280章 軍神李靖第263章 高昌之亂(二)第673章 和親第19章 請叫我地主第840章 設伏第663章 夜宴風波第475章 奪取弘農第553章 收入後宅第553章 收入後宅第419章 狗咬狗第893章 未雨綢繆第993章 世家出路第982章 長安震動第414章 拉攏和分化第28章 眼皮掉了一地第932章 大戰之前第915章 長安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