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義錦堂(一)

這恐怕是李信沒有想到的福利,有孫思邈在一邊,身邊人的健康恐怕是沒有問題了。孫思邈可以說是這個時代醫術巔峰者。

看着手下人一個接着一個的,挨個被孫思邈折騰,李信卻是笑眯眯的站在一邊,和姚東主商量着醫學院的事情,並且提出了後世的一些看法。

孫思邈在一邊聽的很驚訝,沒想到李信除掉行軍打仗之外,就是連這些醫學方面的知識也瞭解。而且有些地方更是聞所未聞。讓孫思邈大受啓發,連連點頭。杜如晦等人也是如此,聽的頭頭是道。

裴世矩在一邊冷眼旁觀,心中卻是暗自點頭,李信已經走在許多人的前方了,就是他以前看好的李世民,在許多地方都不如李信。他看了自己的孫女裴馥一眼,見裴馥目光中露出驚訝之色,心中更是高興,自己的孫女還是知道的,那是一個心高氣傲的主,沒想到,在李信面前也露出這樣的神色,日後未必沒有和李信聯姻的可能。

他不知道的是,他這邊是很快活,遠在千里之外的京師洛陽,李信的一封奏章讓整個大隋朝的京師變了起來。

“皇上,心裡有事?”蕭後望着楊廣,自己的這個男人臉上真露出又喜又憂的神情來,她偷偷的看着另外一邊的柳娣一眼,見她搖搖頭,心裡頓時鬆了一口氣,楊廣好女色,最近又喜歡上柳娣,封爲嬪妃。

“李信前段時間又滅了幷州盜匪,他上奏說準備將這些俘虜發配涼州,做屯田墾荒之用,朕本來準備已經答應的,可是昨天他的摺子又到了,準備給軍功將士分田,有永業田二十畝,軍功田五十畝,還有荒田若是開墾了,前三年免稅,後三年徵收一半。朝中有人認爲李信是在收買軍心。”楊廣目光閃爍,露出一絲狐疑來。

帝王多疑,這是一個不可改變的事實,楊廣也是一樣。李信是自己的心腹愛將不假,可是與自己的江山社稷相比較起來,那就差了許多了。

“哼,我看這些朝中大臣都不是什麼好人,涼州那是什麼地方,距離京師千里之外,李信手中兵馬纔多少,只有三萬人,本身兵馬就很少了,而且這些將士若是遠離中原,遠離家人,日久思鄉,那還有心思打仗?李信招兵買馬,不付出點東西能成嗎?”蕭後微微有些不滿的說道,還朝柳娣使了一個眼色

楊廣點了點頭,哼了一聲,他對朝中的那些大臣也是不滿的,只是此事涉及到軍權,楊廣纔會有如此擔心,他現在有些後悔讓李信去西北了,不是不相信他,而是認爲主持西北之事,讓李信一個人前往無疑是增加了李信的負擔。

“皇上,臣妾也以爲李信將軍此舉乃是無奈之舉,皇上應該支持纔對。”柳娣仗着這段時間楊廣對她的寵幸,加上蕭後的眼色,纔出言說道:“臣妾看來,那些官員之所以反對,就是害怕自己家中的奴僕下人、佃戶之流,聽到壽陽侯將在西域施行這麼好的措施,恐怕都會離開那些世家大族,紛紛前往西域了。”

楊廣雙眼一亮,他想到李信手中無人,想到了那些官員的背後,哪個不是有世家支撐,朝廷的稅收大部分都是落在人口頭上,可是世家隱瞞了人口,讓朝廷減少了損失,這種事情自古以來都有之,就算是楊廣想制止也是不可能的。

“不錯。”楊廣點了點頭。相對於世家,他更加相信李信。當下說道:“還是皇后說的有道理,李信在西北的力量到底是弱了許多,三萬人,要對付西突厥,還是少了許多。”楊廣打開奏摺,這是李信傳過來的,聽說是李信在前往壽陽的路上寫下來的。

奏摺上的自己很工整,看上去很舒服,楊廣也不得不承認,這種館閣體看上呆板了一些,可是仔細看過去,還是很舒服的,上面寫的是李信對自己西域之行的考慮,這是一個五年計劃,從整頓蘭州、屯田、剿滅蘭州周圍的盜匪、沙盜等等,到收服西域,改國爲郡縣最後對西突厥的戰鬥等等,除掉後面的西突厥的戰爭外,其餘的都是說的頭頭是道,讓楊廣也有些感嘆李信不爲文官是差了許多。

“宋和,去將那本《尚書》拿過來,就是新進貢的那本義錦堂出的那本。”楊廣看着奏章忽然發現到什麼,對殿外的宋和說道。

“怎麼,皇上有問題?”蕭後看着楊廣的模樣,有些好奇的問道。

“突然發現一個有趣的問題,皇后,你們過來看看。這個李信不但打仗可以,就是字寫的不錯,看起來很舒服。”楊廣將奏摺遞給蕭後,蕭後和柳娣接過來一看,只見上面的字跡,方正、光潔、烏黑,更重要的是大小齊整,就好像是一個模子裡雕刻出來的一樣,一眼望去,看上去很舒服。

“雖然有些僵硬和呆板,但是看上去一清二楚,極爲舒服。”蕭後想了想說道。

“這個是次要的,你看看這個。”這個時候宋和呈上來一本書,正是《尚書》,楊廣打開尚書,將李信的奏摺取了過來,比較了一番,說道:“皇后,你看看,這兩者是不是相同的。”蕭後和柳娣望了過去,果然看見兩者的字跡是相同的。

“還真是一樣的。”柳娣很驚訝的說道:“皇上,這上面的字跡是一模一樣,極爲清晰,這,這是李信將軍寫的嗎?”

“娘娘,這是大興城內新進開一家商號,叫做義錦堂,他們用東西印刷而成的,使用起來的極爲方便、迅速。”宋和小心翼翼的說道:“一天能印上幾十本甚至更多,更爲重要的是,這種書籍字跡極爲清楚,還有這種斷句。已經在市面上流行開了。爲那些讀書人喜歡。”

“這本書想來不便宜吧!”蕭後有些驚訝的說道:“還有這些斷句,咦,還真的與壽陽侯的奏章有些相似,這些義錦堂與壽陽侯有關係嗎?”不愧是蕭後,一下子就問到了關鍵的地方。

“這個,奴才就不知道了。現在主持義錦堂的是一個大興商人叫做竇義的。義錦堂在許多地方都已經出現了,成都、大興、洛陽等都有店鋪,那竇義已經成了洛陽城中有名的大商人了。”宋和低聲說道。

“哼,朕看就是他弄的,不好好打仗,卻弄一些歪門邪道的東西。不過,皇后,你可說錯了,這本書,很便宜,五文錢一本。”楊廣笑呵呵的說道:“這個小傢伙總算是做了一件好事。天下的士子都感謝他啊!”

第727章 瞞天過海第646章 江南落幕第69章 夜色朦朧(一)第876章 邊疆烽火第182章 發現第69章 夜色朦朧(一)第454章 誰纔是傻子第467章 鏖戰洛陽(二)第1048章 叛軍第534章 突利狼狽(一)第626章 李世民野心勃勃第355章 京兆韋氏第119章 對峙第223章 圖窮匕見第36章 初見李淵第989章 火山令袁守誠第1097章 回京第474章 弘農之變第973章 收買人心第65章 如墜深淵第739章 山東綠林道第65章 如墜深淵第437章 三郡入手第878章 身後第399章 楊廣之死(一)第806章 劇變前夕第761章 程咬金雪夜出山第1070章 諸子第323章 少林曇宗第722章 倭國留學僧第758章 萬花筒和手榴彈第272章 賣嫂(一)第644章 江南第734章 火燒梅嶺(二)第527章 克襄陽(一)第839章 撤軍第1087章 流言第474章 弘農之變第138章 收蘇定方第555章 歸降第859章 氣死李淵第55章 你是來送錢的嗎第461章 上鉤了第822章 倒黴的淵蓋蘇文第1107章 猜忌第907章 誰是內奸第881章 何不獻上自己第573章 科舉之爭第32章 遇賊第10章 要挾第208章 李秀寧有孕第544章 風雨下龍洲第727章 瞞天過海第595章 暴行第3章 十步殺一人第261章 奸詐褚遂良(三)第598章 虎牢關第415章 天下熙熙第258章 高昌風雲(四)第1071章 諸子謀算第398章 李淵低下高貴的頭顱第157章 溫水煮青蛙第522章 江淮杜伏威第45章 下巴掉了一地第158章 暴跳如雷第1104章 懷疑第1058章 妻敵女第358章 全民皆兵第549章 陷江陵第939章 圍困第73章 暴跳如雷的李淵第1026章 許敬宗獻策第60章 楊廣的算計第695章 暗處第842章 風聲鶴唳第1056章 恐慌第522章 江淮杜伏威第592章 香侯竇紅線第201章 李靖(二)第304章 滅道第329章 坑娘進行時第1105章 父子君臣第896章 出逃第74章 流言第1015章 不甘第711章 到嘴的鴨子終於飛了第590章 措手不及第89章 此時不打臉更待何時第229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257章 高昌風雲(二)第225章 郭孝恪從軍記(一)第744章 程咬金上當第813章 北伐第627章 逃竄第352章 選才第816章 天子大興兵第603章 衆叛親離第545章 鎖定戰局第965章 新羅風雲第103章 打草驚蛇